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细胞凋亡已得到证实,但其分子学机制尚不十分清楚。Bid基因是一种新的促凋亡基因,国外研究发现Bid基因在神经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现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Bid基因表达变化。以及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是第一种被识别的线虫细胞凋亡基因ced-3的哺乳动物同源物,但目前关于其对缺氧缺血后未成熟神经细胞损伤调控的了解还很少。为此本研究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脑组织caspase-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以明确caspase-1在HIB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具有非选择性的神经营养作用。目前有关IGF-1对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元凋亡影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IGF-1侧脑室给药,观察其对新生大鼠HIBD神经元凋亡及死亡蛋白酶Caspase-3活性亚单位P20表达的影响,以探讨IGF-1对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沙棘总黄酮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常见疾病,致死、致残率较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沙棘总黄酮具有阻滞钙离子内流、清除自由基、抗生物膜过氧化等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观察沙棘总黄酮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谷氨酸、NMDA受体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作用是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基础之一。在脑缺氧缺血时,未成熟的NMDA受体和神经突触更易被细胞间隙堆积的谷氨酸激活,引起致死性Ca^2 内流,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或凋亡。介绍近年对谷氨酸和NMDA受体的研究进展,阐述NMDA受体和神经突触在发育过程中的特点,探讨其介导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并对临床治疗和保护措施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产期窒息而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它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非蛋白结合铁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铁介导的氧自由基 ( OFR)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 HIBD)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少见报道。本研究在于探讨窒息对足月新生儿铁代谢的影响和窒息后血浆非蛋白结合铁 ( nonprotein-bound iron,NPBI)浓度改变及其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发病机制的关系。一、对象共 4  相似文献   

8.
别嘌呤醇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的脑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发病机制复杂,自由基损伤是其中心环节之一。已知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HI)引起自由基的生成增加是多途径的,而且自由基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发病机制的共同通路———“缺氧缺血瀑布”的多个位点发挥作用。研究证实,别嘌呤醇(allopurinol,ALLO)及其主要代谢产物氧嘌呤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催化次黄嘌呤、黄嘌呤生成尿酸的链式反应。给予ALLO后,在缺血再灌注心脏未见羟自由基(·OH)的产生[1]。实验已经…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d amage,HIBD)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同亚型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其中的作用不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产生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0)有神经保护作用,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产生的NO与神经损伤有关。本研究通过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损伤后脑皮质区iNOS活性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作用是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基础之一.在脑缺氧缺血时,未成熟的NMDA受体和神经突触更易被细胞间隙堆积的谷氨酸激活,引起致死性Ca2+内流,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或凋亡.介绍近年对谷氨酸和NMDA受体的研究进展,阐述NMDA受体和神经突触在发育过程中的特点,探讨其介导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并对临床治疗和保护措施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1.
缺氧、缺血对新生鼠大脑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对新生鼠大脑组织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简称caspase-3)活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7d龄Sprague-Dawley大鼠33只,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8%氧气2h,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HIBD后0.5、12、24、48h取两侧大脑组织制成组织匀浆,用显色底物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对硝基苯胺复合物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缺氧、缺血侧大脑组织caspase-3活性逐渐增高,24h后吸光度值达1.0047±0.4390,48h后降至0.4569±0.2285,各时点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对侧大脑组织各时间点caspase-3活性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新生鼠大脑缺氧、缺血后caspase-3明显激活,支持细胞凋亡参与HIBD,应用caspases抑制剂或其他抗凋亡药物,有可能为HIBD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手段 ,本实验用新生大鼠制备 HIBD模型后给予硫酸镁 ,观察对细胞间粘附分子 1 (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表达的影响和对受损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为临床治疗 HIBD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 :7日龄 Wistar大鼠 ,体重( 1 7.2± 2 .3 ) g,共 4 5只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部提供。DOM-1测氧仪由上海医疗器械四厂出品。自制常压缺氧舱。ICAM-1检测试剂盒由美国 Santa Cruz公司出品。2 .方法 :参照文献 [1] 的方法制…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采用脑组织及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新生动物HIBD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aphalopathy,HIE)是导致儿童伤残的重要疾病之一。谷氨酸(glutamate,Glu)的大量释放是其神经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tin,EPO)是近年来发现的神经保护因子,具有神经营养、抗凋亡、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和抗炎症等作用。本实验目的在于观察EPO对Glu兴奋性神经毒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冯雪  姚裕家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5):346-348,I0003
近年研究表明,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发生。趋化性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起核心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为进一步探讨HIBD后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e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其受体CCR2转录水平的变化,本研究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新生HIBD大鼠脑组织中MCP-1和CCR2 mRNA水平的变化进行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由于围产期缺氧窒息而导致的脑部损害,本研究旨在阐述足月新生儿HIBD神经病理类型MRI表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量研究已证明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中凋亡是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主要机制 ,通过一些措施 (如药物 )可使神经细胞凋亡过程减弱或停止 ,从而减少神经元的损伤和丢失 ,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本实验使用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正常 7日龄大鼠在细胞凋亡高峰期 ,即缺氧缺血后 4 8h[1 ] 以及给予丹参干预后的脑细胞凋亡率 ,以观察丹参的治疗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和方法 :新生 7日龄 SD大鼠 ,性别不拘 ,体重(15± 2 ) g,共 4 0只 ,由江西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的制作 :参照吴婉芳等 [2 ]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突触素 (synaptophysine,SYP)作为突触囊泡的一种特异性标志蛋白 ,存在于神经终末的突触前成分内 ,与突触可塑性关系密切。为此 ,本实验以 SYP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强度为指标 ,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后大鼠海马结构的 SYP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 ,以探讨 HIBD对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以及尼莫通干预治疗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建立 HIBD模型 :选择 7日龄 Wistar大鼠共 4 9只 ,雌雄不拘 ,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 ,缺氧缺血组 ,治疗组 ,分别为 15、2 1、13只。参照 Rice等 [1 ] 方法建立 HIBD模型。HIBD后随机选取动物立即给…  相似文献   

19.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 HIBD)导致的继发性神经元死亡、丢失与凋亡有关。已知细胞凋亡是基因调节的主动过程 ,有许多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参与。本研究利用新生大鼠制成 HIBD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 TUNEL)来研究 Bcl-2、Bax和 p53蛋白在缺氧缺血 ( HI)后海马中表达情况以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 :新生 7日龄 Wistar大鼠 ,性别不限 ,体重 1 2~ 1 6g,共 1 0 0只 (本院动物实验室抽供 ) ;RSS-51 W型便携式数字测氧仪 (上海产 ) ;自制常压缺氧舱 ;程序性细胞死亡检测试剂盒 (华美生物工程…  相似文献   

20.
氯胺酮系N 甲基M 天冬氨酸 (NMDA)受体拮抗剂 ,可能通过抑制钙通道过度开放、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等环节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的发生[1 ] 。本实验制备HIBD动物模型 ,探讨氯胺酮对HIBD近期和远期保护作用。一、对象和方法1 研究动物和模型制备 :新生 7日龄Wistar大鼠 6 4只 ,雌雄不限 ,体重 12~ 14 g。参照Rice等[2 ] 的方法制备HIBD模型。2 实验分组 :6 4只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氯胺酮干预组 (氯胺酮 5mg kg ,腹腔注射 ,共 5次 ) ,每组 32只 ,分别于模型做成后 2h测定谷氨酸含量 (8只 ) ,4 8h测定ATP含量 (8只 )和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