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确定软纤维瘤与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软纤维瘤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各91例.测定并比较软纤维瘤患者和对照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分析软纤维瘤个数与以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软纤维瘤患者糖尿病发病率(16.5%)高于对照组(3.3%).软纤维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胰岛素水平、血脂异常率也高于对照组.软纤维瘤的数量与代谢指标的异常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软纤维瘤可作为识别糖脂代谢异常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太钢职工老年性皮肤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体检调查,了解太钢职工老年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选择了常见的老年性皮肤病8种(老年性点状白斑、老年性血管瘤、老年疣、日光性雀斑样痣、老年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软纤维瘤、项部菱形皮肤、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将其制定统一表格,由专科医师对被检查者进行全身皮肤检查。共调查5873例,按年龄段分为A(40~49岁)、B(50~59岁)、C(60~72岁)三组。对各组年龄段逐一进行登记、整理、统计。统计学分析采用患病率,组间患病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所有统计计算由SPSS11.5完成。结果B组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是老年性血管瘤、老年疣、软纤维瘤、项部菱形皮肤;C组与A组比较除软纤维瘤外均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比较8种老年性皮肤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老年性皮肤病各年龄段的患病情况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女阴部巨大软纤维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纤维瘤又称皮赘或有基纤维瘤,常见于老年人。现将我科自1993年-2000年收治女性外阴部软纤维瘤3例报告如下。1 病例 例1 女,47岁,农民。5年前外阴部发现一柔软肿物,无自觉症状。肿物随着时间逐渐增大,变长,并牵拉外阴部皮肤,始有秤砣下垂之感,从  相似文献   

4.
皮赘(软纤维瘤,软垂疣)是皮肤的良性结缔组织肿瘸,质柔软,呈肤色,大多数有蒂,局限,数目不等,分布于腋,颈侧和腹股沟等处。由于皮赘常有发生,且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不适,因此很少被人们注意。皮赘可能是某种综合征的皮肤标记,例如 Gar-dener 综合征(皮赘、骨瘤病,肠息肉病)或 BirtHogg Dubé综合征[毛盘瘤(Trichodiscomas)皮赘和毛囊周围纤维瘤]。最近有人报告皮赘和结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作患者的行为、血脂、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无锡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比较两组在入院时及出院6周后两个时间段血糖、血脂水平,并比较两组行为矫正及生活质量的状况。结果 随访6周后,观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空腹血糖(F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行为矫正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变化,经过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后,观察组在躯体、心理和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教育可以改善AMI患者血脂和降低血糖,且能矫正患者的行为习惯,保持健康行为和满意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皮肤软纤维瘤基础上发生的鳞状细胞癌。患者女,65岁。左手臂皮肤袋状突起10年余,迅速增大6个月。皮肤科检查:左上臂伸侧有一2.5 cm×2 cm×2 cm暗红色不规则球形肿块,质中等,肿块随肢体活动可轻度扭转。皮损大体病理:球形肿块剖面呈灰白色,有蒂;组织病理:肿物表面多灶性坏死,瘤细胞呈巢团状向纤维组织内浸润,细胞核大、深染、多形,蒂部被覆皮肤基本完整,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变性,皮下见癌细胞浸润。诊断为皮肤软纤维瘤继发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p75NTR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皮肤纤维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石蜡标本17例、皮肤纤维瘤石蜡标本15例,检测BDNF及其受体TrkB、p75NTR的表达.结果:BDNF及其受体TrkB、p75NTR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皮肤纤维瘤中的表达(P<0.01);BDNF与TrkB、p75NTR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BDNF通过其受体TrkB以及p75NTR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转导途径中Smad2,Smad3和Smad4 mRNA在皮肤纤维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and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皮肤纤维瘤与正常对照皮肤中Smad2,Smad3和Smad4的mRNA表达。结果皮肤纤维瘤真皮瘤体中Smad2,Smad3和Smad4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皮肤(分别是正常对照的3.56倍,3.82和3.63倍)。结论皮肤纤维瘤中Smad2,Smad3和Smad4表达上调提示了TGF-β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这可能有助于皮肤纤维瘤中纤维增殖状态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9.
我院1979年遇见一患皮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者,其中一个瘤结节恶变为神经纤维肉瘤之病例,切片经中山医学院病理组会诊确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较大样本量为基础,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寻常性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sV)、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GPP)与血脂、血糖、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包含511例PsV患者、82例GPP患者以及54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检测其血脂、血糖、血压相应参数并记录,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sV组与对照组相比,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P0.01),总胆固醇(TCH)水平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降低(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GPP组与对照组相比HDL水平降低(P0.01),空腹血糖(FPG)水平升高(P0.01)。将血脂、空腹血糖、血压按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定义后,发现PsV组空腹血糖升高(P0.01)、血压升高(P0.01)的比例高于对照组。GPP组空腹血糖升高(P0.01)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存在血脂异常,且出现高血糖及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可能存在血糖升高风险。  相似文献   

11.
皮肤纤维瘤(dermatofibroma)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其组织病理表现多种多样[1],有时难以与其他间叶来源的肿瘤鉴别,不典型的皮肤纤维瘤与平滑肌来源的肿瘤鉴别非常困难[1],这时就需要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来判断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黏液性皮肤纤维瘤.患者女,43岁.右前臂丘疹2周余.皮肤科检查:右前臂一直径约0.8 cm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不规则增生,真皮内可见大量梭形细胞增生,局部胶原排列疏松,阿新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CD31、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S-100蛋白阴性.诊断为黏液性皮肤纤维瘤.  相似文献   

13.
皮肤纤维瘤系指一组有各种不同组织象的皮肤反应的通称。病变局限性,无包膜,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组成(皮肤纤维瘤),或主要由泡沫样组织细胞及新生血管组成(硬化性血管瘤),乃至主要由组织细胞所组成(组织细胞瘤)。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易于诊断。当出现不典型损害时,则与其他疾病相似。作者报导一例不典型皮肤纤维瘤,讨论临床鉴别诊断及复习有关资料。患者男性,52岁。右下肢胫前缓慢生长角化过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农民.左颞部增生物1年.1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颞部一粟粒状丘疹,软,不痛不痒,且渐增大,远端部分变硬变白.因无其它不适,故未就医.系统检查无异常.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血脂血糖均正常.  相似文献   

15.
肥胖已被认为是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1].肥胖可增加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骨关节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与失眠、内分泌失调、直肠癌、胆囊疾病、骨骼肌疾病、重症胰腺炎、营养不良、尿失禁、特发性颅内高压等直接相关,还与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间接相关.然而,肥胖对皮肤的影响则很少有人关注.肥胖可使皮肤屏障功能、皮脂腺和汗腺功能、胶原结构和功能、创伤愈合、皮肤微循环以及皮下脂肪等皮肤生理功能发生改变.此外,肥胖可伴发或加重多种皮肤病,如黑棘皮病、毛周角化病、软纤维瘤、多毛症、萎缩纹、痛性肥胖症、皮肤淋巴水肿、掌跖角化症、蜂窝织炎、化脓性汗腺炎、痛风、银屑病等.我们综述了其临床特征以及与肥胖的关系,以阐明肥胖对某些皮肤病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皮肤纤维瘤中Smad 1/2/3、P-Smad2/3和Smad4蛋白质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中Smad1、Smad2、Smad3(Smad1/2/3),磷酸化Smad2/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皮肤纤维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肤纤维瘤与正常对照皮肤中Smad1/2/3、p-Smad2/3和Smad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Smad1/2/3、p-Smad2/3和Smad4蛋白在皮肤纤维瘤的增殖表皮中表达下调,但在真皮内瘤体中大量增殖的梭形细胞中表达却显著上调。结论:皮肤纤维瘤瘤体中梭形细胞Smad1/2/3、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上调可促进TGF—β信号转导,有助于皮肤纤维瘤中纤维增殖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PTE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隆突性皮肤性纤维肉瘤中PTEN的表达情况,探讨它的意义.方法:使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法检测39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30例皮肤纤维瘤(DF)中CD34、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CD34蛋白在DFSP中表达明显高于在DF的表达;而PTEN蛋白在DFSP中的表达低于D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直线相关分析表明:CD34和PTEN蛋白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PTEN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除CD34外,可作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与皮肤纤维瘤鉴别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A (TrkA)、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在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和皮肤纤维瘤中的表达。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石蜡标本17例、皮肤纤维瘤石蜡标本15例中NGF及其受体TrkA、p75NTR表达。 结果 NGF及TrkA 在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及皮肤纤维瘤中均呈高表达, 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1,0.02, P值均 > 0.05);而p75NTR在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皮肤纤维瘤 (χ2 = 32,P < 0.01),且 NGF与p75NTR在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表达呈正相关(R2 = 0.623, P < 0.01)。 结论 NGF可能通过其高亲和受体TrkA及低亲和受体p75NTR在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医用皮肤敷料贴联合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敏感性皮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62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外用生长因子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因子凝胶和医用皮肤敷料贴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乳酸刺激实验、皮肤生理功能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观...  相似文献   

20.
皮肤纤维瘤10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皮肤纤维瘤是来源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还是类似于癜痕组织的一种炎症后反应,就上述问题查阅105例皮肤纤维瘤病例,重新阅片并结合病史加以总结。组织病理显示所有的切片均表现为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其外周血管充血及炎细胞浸润。结合病史认为皮肤纤维瘤是类似于瘢痕组织的一种炎症后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