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应用多导睡眠图(PSG)探讨唑吡坦对失眠症病人睡眠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26例失眠症病人连续进行3夜PSG描记,其中第3晚睡前予唑吡坦10 mg,观察用药后PSG的变化。正常对照组33名,作1夜适应和1夜基础PSG监测。结果:失眠症病人服用唑吡坦后夜间PSG显示睡眠效率提高(P<0.05),觉醒时间减少(P<0.01),S1百分比减少(P<0.01),S2百分比增加(P<0.01),睡眠潜伏期缩短(P<0.01)。结论:唑吡坦对失眠症病人夜间多导睡眠脑电参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音乐生物反馈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东阳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8月门诊治疗的失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音乐生物反馈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rTM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多导睡眠图(PSG)睡眠结构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 观察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动眼睡眠相(REM)、非快动眼睡眠相第二阶段(N2%)和非快动眼睡眠相第三阶段(N3%)分别为(419.87±42.63)min、(83.69±13.39)%、(25.27±3.26)%、(53.75±11.36)%、(16.27±2.25)%, 对照组分别为(388.74±40.39)min、(76.38±13.17)%、(23.16±2.68)%、(51.62±12.27)%、(14.36±2.21)%,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0、-2.13、-2.22、-2.26、-3.31, P=0.005、0.037、... 相似文献
3.
失眠是老年人的常见睡眠障碍。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生理性、躯体疾病性、药源性、精神障碍性、睡眠卫生问题和环境因素6个方面。针对老年人的失眠,治疗目标是维护和促进他们的睡眠觉醒节律功能,具体处理对策主要有治疗原发疾病/驱除诱因、合理应用镇静催眠药、心理行为治疗和睡眠卫生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能较全面反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的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方法选取149例ESS评分>9的初筛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对149例监测者的主观症状评估量表结果与多导睡眠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指数比(AHT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最低血氧饱和度(r=-0.703,-0.688)、平均血氧饱和度(r=-0.617,-0.635)及晨起口干(r=-0.631,-0.612)、夜间憋闷窒息(r=-0.614,-0.579)等症状均存在相关性,对最低血氧饱和度,AHTR和AHI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平均血氧饱和度,AHTR和AHI相比,仅在重度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HTR、AHI密切相关,但AHTR能较全面的反映OSAHS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及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名抑郁症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测,并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障碍因子分评定抑郁症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比较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指标和主观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显示多导睡眠图指标异常.病例组经过文拉法辛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多导睡眠图显示觉醒次数和觉睡比增加、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阶段S1百分比增加、快眼动(REM)睡眠时间及百分比减少、REM睡眠潜伏期延长、REM活动度及强度降低,但PSQI和HAMD睡眠障碍因子分均明显降低.结论 文拉法辛能抑制抑郁症患者的REM睡眠,并加重睡眠维持障碍,导致浅睡眠增加,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AEEG)即24h脑电图监测在癫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2例临床诊断为癫瘸的患者行AEEG监测,对发作间期清醒与睡眠脑电图瘸样放电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252例患者中,共检出瘸样放电191例,单独出现在清醒期者17例,单独出现在睡眠期者80例,清醒及睡眠均出现者94例,清醒期共出现111例(占58.1%),睡眠期共出现174例(占9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瘸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睡眠I-Ⅱ期。结论睡眠期癌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AEEG有助于癫瘸的诊断,这点,对临床不能排除癫瘸发作而常规脑电图无阳性发现的患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患者睡眠状况的一般特点以及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32例焦虑障碍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整夜多导睡眠图差异,并与临床症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焦虑障碍患者表现为睡眠效率下降(P<0.05),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P<0.05),非快动眼睡眠阶段百分比增加(P<0.01),快动眼睡眠阶段时限减少(P<0.01),以及快动眼睡眠阶段百分比下降(P<0.01).非快眼动睡眠第Ⅱ期睡眠百分比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成正相关(r=0.356,P<0.05),与精神焦虑因子分成正相关(r=0.448,P<0.05).结论 焦虑障碍存在多项客观睡眠指标异常,且临床焦虑症状程度与客观睡眠指标具有相关性.因此,进一步结合神经生化、神经影像学等深入研究,对于探讨该病的病理机制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多发于60岁后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研究发现,在疾病进程中40%-90%帕金森患者发生睡眠结构紊乱[1-3]。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觉醒次数增加是帕金森睡眠障碍的常见表现。作为非运动性症状,睡眠障碍不缩短寿命,但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健康,加大了治疗难度。
回顾国内外近期研究,目前多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量表)和多导睡眠仪(PSG)进行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10.
11.
曲唑酮治疗失眠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曲唑酮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38例符合 (CCMD 2 R)诊断标准的失眠症病人分为 2组 ,曲唑酮组 2 2例 ,在原有催眠药物减量条件下加服曲唑酮 2 5~ 5 0mg·d- 1,qn ,对照组 16人 ,维持原有催眠药物治疗。结果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评分 :曲唑酮组PSQI总分 (12±s 4 )分 ,对照组PSQI总分 (12± 4 )分 (P >0 .0 5 )。曲唑酮组催眠药逐渐减量 ,有 8例停用催眠药。结论 :曲唑酮与催眠药催眠作用相仿 ,曲唑酮可帮助长期服用催眠药的失眠病人逐渐减少催眠药用量 ,使其摆脱依赖催眠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13.
14.
米氮平及曲唑酮辅助治疗镇静催眠药常规治疗无效失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米氮平对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失眠症并使用镇静催眠药无效的30例门诊病人加用米氮平治疗,剂量10~30 mg·d~(-1),与曲唑酮对照,曲唑酮剂量25~200 mg·d~(-1),共观察8 wk。疗效在治疗后1,2,4,8 wk用阿森失眠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用TESS评定。结果:至wk 8,米氮平组减分值为(8±s 5)分,治愈14例(54%),曲唑酮组减分值为(6±3)分,治愈11例(41%),疗效与曲唑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昏、瞌睡、乏力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除食欲减退较曲唑酮少外(P<0.01),2组无显著差异:米氮平剂量(22±11)mg·d~(-1),曲唑酮剂量(62±38)mg·d~(-1)。米氮平组4例和曲唑酮组3例脱落。结论:米氮平可辅助治疗镇静催眠药无效的失眠病人,疗效与安全性与加用曲唑酮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唑吡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失眠患者的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失眠患者依就诊次序分配到治疗组(唑吡坦10mg每晚1次、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及对照组(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血压并填写生活质量量表以评价治疗前后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健康愉快感、躯体症状、工作表现、生活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吡坦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并失眠患者的血压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豆腐果苷片配合睡眠卫生指导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验证豆腐果苷片配合睡眠卫生指导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门诊失眠症病人采用豆腐果苷片配合睡眠卫生指导进行治疗,疗程6wk。以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判断失眠者的睡眠满意情况。结果:35例失眠症病人中28例(80%)完成6wk的临床观察及量表评定。AIS评分从治疗前的(8.9±s 2.5)分降为wk 6的(5.6±1.5)分,尤其在治疗wk 3后下降显著,治疗3 wk后量表评分经统计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以AIS评分<6分的人数计算睡眠较满意率,睡眠较满意率从治疗开始时的0%上升到治疗wk 6的46%。结论:豆腐果苷片配合睡眠卫生指导法治疗失眠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普奈洛尔对失眠病人苯二氮类药物撤药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普奈洛尔对失眠症病人苯二氮(?)类药物撤药症状的作用和撤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69例因失眠症服用苯二氮(?)类药物且失眠症状消失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普奈洛尔组33例和常规撤药组36例),撤药方法为1 wk减少原剂量的1/4,4 wk停用苯二氮(?)类药物。普奈洛尔组在撤药时加用普奈洛尔30 mg·d~(-1),分3次服用,常规撤药组按规定撤药,为期6 wk,观察撤药症状、脱落率和撤药成功率的差异。结果:普奈洛尔组撤药症状中的静坐不能、心悸和震颤明显少于常规撤药组(P<0.05),其余撤药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撤药成功率普奈洛尔组(61%)高于常规撤药组(36%,P<0.05)。结论:普奈洛尔用于苯二氮(?)类药物撤药的失眠症病人可减轻部分撤药症状,并提高撤药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