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枕叶病变引起的精神运动性癫痫3例卜晖,李莉,常秀存,龚淑英附属二院神经内科(050000)关键词癫痫,精神运动性,枕叶病变例1,女,18岁。两年来发作性右眼角处闪光,光点逐渐扩大至整个双眼前闪光,继而失去知觉,乱语,随后头眼向右侧偏斜,全身抽搐,每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的记忆障碍情况.方法 采用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对6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及76例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分别进行测评,观察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 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较正常儿童存在明显记忆障碍,发作频率对记忆障碍无影响( P >0.05),而病程长短及临床是否控制良好与记忆障碍有关影响( P <0.05);左侧起源者较右侧起源者短时记忆、瞬时记忆和总MQ水平均偏低,尤其是联想学习[(8.12±3.16)分,(9.79±2.67)分]、背数[(5.44±3.84)分,(7.47±3.26)分]及总MQ[(79.21±24.36)分,(93.34±26.07)分]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左侧起源者治疗后较右侧起源者治疗后记忆改善似乎更明显,尤以联想学习、理解记忆、背数及总MQ水平改善显著( P <0.05).结论 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有明显的记忆障碍;良好的临床控制以及尽可能缩短病程对保护及改善记忆障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的躯体感觉神经诱发电位(si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的变化。方法用诱发电位仪对58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及58例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分别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的SSEP各波潜伏时间。结果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病变侧SSEP各波较正常儿童组同侧在P25、N30、P40、N60潜伏时均较相应的对侧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4、2.04、1.93、2.82,P〈0.05)。结论精神运动性癫痫患儿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4.
癫痫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是以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由于异常放电神经所涉及的部位不同,可表现为发作的运动、感觉、植物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1].据国内流行病调查结果,其发病率约为人群的1%,患病率为人群的5%.引起癫痫的病因非常复杂,癫痫的发病机制也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精神运动性癫痫是癫痫中的一种类型,也叫复杂性癫痫,现将所见的3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和探讨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的相互影响.方法 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脑梗死患者189例.正常对照组56例.分别进行认知功能测定,情感测定以及CT各项指标的测量,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9例脑梗死患者中,有认知障碍者103例(55%),其中轻度认知障碍者43例(23%),中度认知障碍者36例(19%),重度认知障碍者24例(13%).正常组和脑梗死组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结果 ,认知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和职业,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不显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对焦虑抑郁情感的影响均不显著,仅年龄对焦虑情感有轻度影响.脑梗死体积、数量和部位不同以及是否存在白质疏松,其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均有显著性差异.左侧半球病变较引起的认知损害及情感障碍右侧半球病变比较严重,额叶、颞叶、顶叶、丘脑和边缘叶区域的脑梗死较其他部位病变的认知损害严重,而且左侧半球病变致其焦虑和抑郁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相关分析结果 显示,皮质及皮质下萎缩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和情感障碍呈显著相关,认知障碍与焦虑-抑郁情感障碍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发生率很高,且与梗塞部位、容积、数量等显著相关,脑梗死后情感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严重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之一,根据病变部位、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在临床将癫痫分为大发作、小发作、局灶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类型、其中间脑癫痫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类型、临床表现酷似其它疾病,易误诊治疗。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观将我院近10年来误诊的32例间脑癫痫临末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于单侧大脑半球病变引起的难治性癫痫,可以用大脑半球神经纤维离断术进行治疗,神经纤维离断术包括胼胝体切开术、大脑半球切开术以及后象限(顶枕颞)切开术等。该文对癫痫外科中神经纤维离断术从半球切除术到半球切开术直到后象限切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相应手术的适应证和可能的后遗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方法:对50例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进行研究。结果: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生活质量低于正常儿童(P<0.01),并受减药与否,病程,发作频率及学习成绩的影响。结论:对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在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同时应积极防治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7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女性23例,占62.16%.文化程度小学以下21例,占56.76%,大学以上7例,占18.92%.病变部位左侧半球占28例,占75.68%,其中左前半球22例,占59.46%.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女性多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及较高者脑卒中后易患抑郁症;左侧半球病变较右侧半球病变者脑卒中后易患抑郁症,且左前半球病变者患病率高于左后半球病变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及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39例脑血管病后睡眠障碍的患者,全部行阿森斯失眠量表检查评分,并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PSG)分析。结果:脑血管病后睡眠障碍典型的临床表现形式主要有:失眠、过度睡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左侧半球脑血管病后睡眠障碍发病率高于右侧半球;前半球脑血管病后睡眠障碍发病率高于后半球;皮层下脑血管病后睡眠障碍发病率明显高于皮层脑血管病。结论:脑血管病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患者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及发生脑血管病的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需要与昏迷鉴别的几种病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 ,即持续性意识完全丧失 ,是脑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之一。昏迷是觉醒状态与意识内容及躯体运动均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意识障碍 ,患者处于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状态 ,而且不能被唤醒去认识自己或周围环境。昏迷诊断中需与某些特殊的精神、意识状态貌似昏迷病征相鉴别。1 精神运动性抑制患者表现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普遍减少。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状态 ,由于精神因素或暗示作用所致的突然局部性运动抑制见于癔病。临床上包括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等均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的特别表现形式。1.1癔病性抑制状态 (精神抑制状态 )…  相似文献   

12.
袁红  吕宏 《新疆医学》2003,33(5):47-47
Gerstmann氏综合征是由于优势半球、颞、顶、枕交界处病变所致,主要表现为:失写、失算、手指失认和左右辨别障碍四主征。现将我院经头颅CT扫描及核磁共振证实为脑血管病所致的本综合征6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资料分析:年龄55~67岁,男性5例,女性1例。症状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对9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视频脑电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性癫痫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患者,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为主,占33.3%。迟发性癫痫多见于脑梗死患者,发作类型以简单部分性发作为主,占34.2%。脑叶区病灶较非脑叶区病灶卒中后癫痫发病率高。98例卒中后癫痫患者中脑电图异常者72例(73.5%),主要表现为癫痫样放电、局限性慢波活动等异常。结论: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病程、病变部位有关,并有相应异常脑电图表现。行视频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指导治疗、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13岁,因间断性擅自离校一年来诊.无遗传病家族史,5岁时因“有机磷中毒”入院治疗3天痊愈出院,10岁时曾从约3米高的树上摔下,当时无任何异常.患儿近一年来突然擅离课堂,毫无目的乘公共汽车或步行数里到异地,沿途能购买车票,也能处理简单事情,有时撞入邻居家或邻近宿舍,双眼凝视,面无表情,呆立不动,嘴里似咀嚼食物,醒来对为何来到它地或撞入邻家深感惊奇和不解,完全不能回  相似文献   

15.
徐峰  戢太国  戴永建  刘岳  汪纯  戢翰升 《重庆医学》2011,40(25):2564-2565
目的探讨改良性解剖半球切除术治疗大脑半球萎缩症所致癫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该院改良性解剖半球切除术治疗4例大脑半球萎缩症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偏瘫肢体肌张力降低3例,活动较术前灵活;1例患者的术前上肢偏瘫在术后加重。语言表达较术前流畅3例,无改善1例;4例患者性格均变温顺,攻击行为减少或消失。结论行改良性解剖半球切除术患者癫痫控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血管球瘤是起自血管球瘤的一种少见病变,多见于四肢,发生于头颈部者罕见。作者报告11例鼻腔血管球瘤。血管球瘤是血管球体发育畸形或增殖而形成的一种良性病变。易与非嗜酪性副神经节瘤相混淆。后者易误诊为血管球瘤。球体是原始动—静脉间的吻合。其通道称之为苏—奥管。系由几层散在的球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围绕。有些大细胞浆呈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的生活质量.方法对50例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进行研究.结果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生活质量低于正常儿童(P<0.01),并受减药与否、病程、发作频率及学习成绩的影响.结论对精神运动性癫痫儿童在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同时应积极防治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4例16只眼,其中1例为疑诊型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并非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由于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将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误诊为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在治疗方面应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应用激素、降眼压药、扩血管药,并不能收到预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血管球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四肢末端真皮或皮下组织内,尤其多见于手指、足趾甲床下。亦可发生于其它部位。本文报告胃血管球瘤一例,并对其临床、病变、组织发生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精神运动性癫痫临床及EEG改变。方法:对86例精神运动性癫痫依次进行常规EEG+HV、蝶骨电极+HV、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检查。结果:精神运动性癫痫EEG有特征性改变,总阳性率97.67%。常规EEG+HV试验阳性率46.5l%、蝶骨电极+HV阳性率84.88%、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试验阳性率90.70%。蝶骨电极+HV和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试验两种方式EEG阳性率与常规EEG+HV的阳性率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EG对精神运动性癫痫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将常规EEG+HV、蝶骨电极+HV、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试验作为一个检查模式依次检查,可获得理想的EEG结果,提高临床确诊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