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3月~2005年6月,对45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救治,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45例胃内容物送检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男10例,女35例,年龄4~32岁。中毒原因:误食12例,自服33例。服药至出现中毒症状的时间为10min~10h,食后至入院时间为30min~1Oh。中毒程度:轻度20例,中度19例,重度6例。  相似文献   

2.
氟乙酰胺为无味的白色粉剂。无臭、无味,易溶于水的高毒化合物,常有不法商贩用此制作灭鼠药。近年来氟乙酰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现将我们收治的24例中毒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中氟乙酰胺和尿氟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中氟乙酰胺、尿中无机氟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分析测定结果。结果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中氟乙酰胺含量显著增高,尿中无机氟测定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液中氟乙酰胺第3h出现峰值,尿中无机氟第1d出现峰值,然后均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无机氟第7d降至正常水平。结论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中氟乙酰胺含量与尿中无机氟高度相关(r=0.92)并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救治体会。方法 对97例口服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97例口服中毒患者均以呕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及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52例检查脑电图,94%的患者脑电图异常,提示大脑皮层广泛性受累;救治主要应用乙酰胺:本组97例中,73例治愈,8例好转,16例死亡。本病的预后与口服毒物的剂量。时间长短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对机体系统的损害和治疗。方法:对77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氟乙酰胺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77例全部治愈。结论:保护心脑等重要脏器,早期足量应用乙酰胺是治愈氟乙酰胺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方法。急性氟乙酰胺中毒临床症状以惊劂、抽搐为主,常伴有其他系统症状。方法排毒,应用特效解毒剂,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结果46例患者治愈38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氟乙酰胺中毒,发病急骤、进展快、死亡率高,及时综合救治及认真观察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根据口服毒物或毒物接触史及其中毒症状,以及患者血、尿氟乙酰胺定性分析,容易诊断,而慢性氟乙酰胺吸入中毒因无明显毒物接触史,极易造成误诊,且报道甚少。现就我院收治的一家4人因慢性吸入性氟乙酰胺中毒而误诊达1个月之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服杀鼠剂一氟乙酰胺中毒的患者,一般在1~2小时即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间歇性抽搐,呼吸困难,昏迷,以至死亡.快速鉴定氟乙酰胺中毒,及时足量给予特效解毒剂一解氟灵治疗,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极为重要.几年来我们摸索了一套快速简便的氟乙酰胺测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罗平  李迁  陈加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1):163-164
目的总结27例氟乙酰胺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样临床表现的诊治体会,探讨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7例氟乙酰胺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样患者临床表现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氟乙酰胺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救样临床表现患者,22例痊愈,5例死亡。结论尽早确诊,及时彻底洗胃、止惊、畅通气道等综合救治是成功抢救氟乙酰胺中毒致癫痫持续状态样临床表现病例的重要条件,而尽早足量和足疗程使用乙酰胺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姚新文 《江西医药》2002,37(5):368-369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系急诊临床中一少见但又是急危的中毒性疾病.我科1995年3月~1997年4月共收治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50例,现将诊治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救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急诊科近年收治的36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救治中的利弊得失。结果氟乙酰胺中毒皮层脑损害较重,这可能与皮层脑细胞能量消耗相对较大,对能量供应障碍特别敏感有关。乙酰胺有特效解毒作用,醇类饮料口服解毒效果亦好;止痉,防治脑水肿是减轻脑损害的重要环节。结论氟乙酰胺中毒主要损害皮层脑细胞;解毒,防治脑损害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唐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1,8(2):175-175
氟乙酰胺又名敌蚜胺 ,农村常用来灭鼠 ,因此食饵中毒事故在农村儿童中时有发生。我科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10月 ,抢救治疗儿童急性氟乙酰胺中毒 1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患儿均为远郊农村儿童 ,其中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2~ 12岁 ;住院天数 1~19d。中毒原因均因患儿在家误食原药粉及放有氟乙酰胺的毒鼠食饵而中毒 ,其中 12例有明确的误食氟乙酰胺中毒病史 ,死亡 1例 ,3例先只知误食灭鼠药中毒 ,追问病史后确诊为急性氟乙酰胺中毒 ,死亡 1例。1 2 临床表现 患儿就诊时间在误食氟乙酰胺…  相似文献   

13.
现将12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脑电图改变及随访,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化验证实氟乙酰胺中毒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儿童9例,成人3例;年龄3~46岁。全部患者进食掺有氟乙酰胺的米粑10~20分钟出现症状。患者仅感恶心、呕  相似文献   

14.
氟乙酰胺是一种禁止生产的剧毒灭鼠剂,一些不法者违禁生产氟乙酰胺,致使近年来特别在农村人畜中毒者呈递增趋势.具有中毒后发病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而临床上缺乏对该中毒程度有辅助意义的检测。我们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者127例,将其中资料完整的82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测定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氟乙酰胺属国家禁用的剧毒灭鼠药,市场出售的“三步倒”、“一扫光”、“闻到死”均属氟乙酰胺。从1993年至2000年笔者诊治52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07-2108
目的:探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β2一微球蛋白(β2-MG)含量变化,进行早期测定,及早发现氟乙酰胺中毒对肾功能损伤的程度。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8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第1、2、3、5、7、10天血尿β2-MG含量,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中毒后第1、2、3、5、7天与对照组比较血β2-MG差异有显著性(P<0.05);尿β2-M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1、2、3天明显,第5天后逐渐下降,10天左右接近正常。结论:β2-MG是早期肾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早期测定β2-MG含量,可以早期发现氟乙酰胺中毒对肾功能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我院急性氟乙酰胺中毒3 5例诊疗经验.方法 对35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使用解毒药解氟灵是抢救氟乙酰胺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抢救体会。方法 :对 1995年元月~ 1999年 3月本院收治的 10 3例急性氟乙胺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轻度中毒者 1周全部痊愈出院 ,中度中毒者 45例经 10~ 15天痊愈出院 ,4例病情好转要求出院 ,3天后再次出现抽搐 ,二次住院治疗 1周好转。重度中毒 11例有 9例出现心跳呼吸骤停 ,经抢救 2 0天痊愈出院 ,2例经 15~ 2 0天治疗痊愈出院 ,无 1例死亡。结论 :氟乙酰胺中毒经及时抢救、可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有效彻底洗胃,准确使用解毒剂,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结果 24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经抢救,治愈23例,死亡1例,未出现再度自杀病例.结论迅速有效的抢救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护理对策得当可减少死亡率,预防患者再度自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β2 -微球蛋白 (β2 - MG)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 8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第 1、2、3、5、7、10天血清及尿β2 - MG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 (30例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及尿β2 - MG升高越显著 ,中毒程度越重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