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X线数字成像设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线成像设备的发展是数字化。本文介绍了一些现有数字化成像设备的原理及特点,包括CR、DR、DDR、CT、DSA及PACS。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数字X线摄影的在工作中的优势。方法 DR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摄影体位,即全胸后前位及肋骨左右双斜位,其中双斜位采用了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结果 DR组180病例中,初诊时即拟诊肋骨骨折者80例,经再次摄片复查或胸部CT扫描复查确诊的为3例,误诊漏诊率为1.66%。对照组126病例中,初诊时拟诊骨折者32例,而经再次摄片复查或胸部CT扫描复查确诊者10例,其中2例为再次摄片复查确诊为骨折,2例为CT扫描证实为误诊,另6例为初诊漏诊或骨折数目有误,经胸部CT扫描后才确诊的,误诊漏诊率为7.93%。结论 DR系统可以明显改善肋骨骨折的误诊和漏诊情况,传统屏一片X线摄影系统终将被DR等数字摄影系统所代替。  相似文献   

3.
张旭良  李景福 《医疗装备》1999,12(10):11-12
1引言普通摄影所得的X线影像是将人体的摄影部位,全部投照在同一胶片的平面上,所获得的为平面影像。因此深度不同的各部位组织的影像都重叠在一起,不能清楚地显示某层次病灶部位的详细情况。早在1921年,Bocage提出了移动型体层X线摄影术(motiontonyranhy)。体层摄影也称断层摄影、分层摄影。机械模糊断层。这样方法的核心是X线源、人体和胶片作用相对运动时(如在X线源移动的同时,让胶片同步反向移动),从而使人体某个断面连续地聚焦在胶片的固定位置。这样便模糊了被检查目的断面以外的人体构造,相…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直接数字X线摄影(DR)与屏胶X线摄影(SFR)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差异大小,为DR技术最终应用于尘肺诊断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105例壹期确诊病例和30例接尘工人,同期拍摄DR和SFR胸片;依据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对两者的胸片质量、小阴影形态及密集度进行判定,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R胸片中质量达到一级或二级的比例明显高于SFR胸片(P<0.001);两种胸片评价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诊断分期结果的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kappa值分别为0.73、0.48、0.53);限定两种胸片均为一级片后,相应的kappa值提高至0.77、0.64、0.67。两种胸片各肺区小阴影密集度结果(P<0.001)及小阴影密集度1/0(含)以上肺区数(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胸片较SFR胸片具有显著的质量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需制订基于DR技术的尘肺病标准片。  相似文献   

5.
王正 《医疗装备》2004,17(10):10-11
本文简要介绍数字X线成像技术及相应CR(间接数字X线成像)系统和DR(直接数字X线成像)系统。  相似文献   

6.
艾英 《工企医刊》2014,27(1):570-571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DR)在手舟状骨(蝶位片)摄影中较传统X线摄影的优势.方法 对100例行舟状骨蝶位DR检查,同时对其中30例进行普通X线摄影,对手舟状骨骨折的显示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DR摄影组30例手舟状骨影像确诊骨折18例,X线平片发现骨折11例,疑似2例,漏诊5例.DR摄影组的图像质量显示率及骨折检出率高.结论 DR摄影比普通X线影像更能提高手舟状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X线摄影检查和各种床旁摄影的辅助摄影架装置.方法:该装置由摄影托板、燕尾槽、螺旋升降杆、托板固定架、固定滤线器等组成,利用带有燕尾槽的摄影托板放置和固定影像板或胶片暗盒,利用带有螺旋升降杆的托板固定架来调节摄影架的角度和高度,利用固定滤线器来减少散射线,以提高图像质量.结果:该辅助摄影架装置可根据病情需要任意旋转和调节各种角度和高度,升降及伸缩长度活动自如,适合各类床旁辅助X线摄影检查.结论:该辅助摄影架装置操作简单、快捷、方便、灵活,减少了对医护人员和其他人群的辐射,并且有效解决了X线摄影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门子公司最近推出一种新型数字移动式X线装置,由于它采用平板探测器技术,具有快速图像显示和处理以及存档等性能,因而可望提高工作效益和工作流通量。  相似文献   

9.
乳腺X线机是目前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率最基本的影像检查方法。回顾了乳腺X线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并着重论述了乳腺X线机核心部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X线成像与PACS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数字X线成像与PACS西安交通大学蒋大宗,邓振生,叶屹,曹新华,刘新明,刘文胜(710049)1引言PACS是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的缩写,它是专门为图像管理而设计的包括图...  相似文献   

11.
ZKXZ-80数字化X线装置的成像原理是由影像增强电视系统将X线转化成可见光,再由电荷耦合器件(CCD)将可见光转化成视频信号,经图像卡A/D转换居数字化矩阵图像因此成像因素kV,mA、D和s的合理设置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数字X线摄影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数字X线摄影系统的分类、基本结构和功能,较详细地介绍了平板探测器DDR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相似文献   

13.
医用X线干片摄影与数字化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海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1,25(6):357-358,351
简要地介绍硒静电X线摄影、CR数字摄影成像系统、X线干片激光成像系列产品、数字化诊断技术,以及电子X线摄影等。  相似文献   

14.
张启堂 《医疗装备》2006,19(8):32-32
定点投照法优于其他投照法,其特点在于,一是照射部位准确,二是胶片利用率高,从而达到在适当的胶片范围内恰好满足所需部位的显示。特别是对头颅、颜面部(如乳突、副鼻窦、下颌关节及头颅各微细结构等),以及躯干给角度投照,更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吴哲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168-168,171
目的:分析直接数字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确诊的84例尘肺病患者视为调查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择的诊断方式,纳入实验组与常规组(n=42).常规组实施高千伏X线检查,实验组实施直接数字X线摄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度.结果:常规组患者诊断检出率为80.86%,实验组患者诊断检出率为95.24%,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诊断尘肺分期准确率为76.19%,实验组诊断尘肺准确率为95.24%,数据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数字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较高,能够清晰观察患者的病变情况,细微结构清晰度较高,利于临床医师的判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X线机高压曝光条件,一般遵循设定值与限时器相加模式进行。此种设计,除了控制强电使用的各种予调硬件外,还必须设计适宜的限时器系统。然而,限时器的设计,又被强电系列技术所制约。因此,多年来,电子管式乃至机械式限时器仍统治着国产X线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数字X线摄影(DR)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性能,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目的在于使临床技术人员对DR有一个全面了解。数字化摄影的应用对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检查。比较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阳性率,以及对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结果数字X线摄影诊断隐匿性骨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片(P<0.05);数字X线摄影对肋骨骨折、脊椎骨折、前臂骨折、肘关节骨折、胫腓骨骨折、跟骨骨折及髋关节骨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片(P<0.05)。结论数字X线摄影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阳性检出率较高,能够获得质量较佳的图像,确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杨庆喜 《医疗装备》1997,10(11):5-6
一、引言在医院X线摄影检查时,常常发生左右号码颠倒或疑感的现象,特别是在摄取头颅、脊椎、骨盆、胸腹部出现的单侧骨折、气胸、结石、肿瘤等急诊或术前检查时更容易出差错,有的甚至出现了医疗事故,为了解决和避免此问题发生,可采用X线摄影暗盒左右判断装置。二、设计与制作(一)设计在生产和制作不同规格的X线摄影暗盒同时,可在暗盒轴侧上部前屏里面增添一个倒“L”标记如图1。图1(二)模块制作为了避免因物体对X线吸收差异而影响“L”标记的显示可采用如下方法制作。1.用能被X线穿透的本制品或其它材料首先精制标本1(图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动态扫描技术在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开口器,对25例(50侧)经临床诊断为TMJDS患者行动态扫描。结果:动态图像能近似真实地观察到颞下颌关节(TMJ)在整个开闭口的运动过程及关节盘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形态。结论:MR动态扫描技术可成为早期诊断TMJDS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