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带血管蒂空肠在重建消化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带血管蒂空肠替代食管、胃重建消化道,观察空肠代食管、胃的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全组25例患者,其中行近端胃次全切除“P”型襻空肠间置10例;全胃切除主动脉弓下“P”型襻空肠-食管吻合术13例;全胃切除主动脉弓上空肠-食管吻合术2例。术后3个月进行食管内pH值监测,钡餐、胃镜检查,并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全组术后无吻合口漏及胸腹腔感染发生;患者术后均进食通畅,无明显返流性食管炎症状及病理征象;食管pH值均在5.5~6.6。术后存活5年以上8例。结论 带血管蒂空肠代食管、胃重建消化道术式,尤其是对食管中下段癌、贲门癌的效果确切,并发症低,术后生活质量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科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完成全胃切除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的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5例手术均获成功,生活质量较好,术后随访无反流性食管炎及恶心、呕吐、腹胀、倾倒综合征、消化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胃切除环状襻式单通道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保持了重建消化道神经-肌肉功能的连续性,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带蒂横结肠间置代胃在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9例全胃切除行消化道重建的胃癌患者分成2组:A组(46例)行带蒂横结肠间置代胃术;B组(43例)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比较2组术后一般情况、营养状况、生活质量、体质量、血液营养学指标及胃肠道症状.结果 术后6月检测血红蛋白、血浆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全胃切除后行消化道重建空肠三腔代胃术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1999—2009年全胃切除术108例患者资料,消化道重建方式分空肠三腔代胃术组(65例)和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胃排空时间、营养状况等。结果空肠三腔代胃术具有抗反流、模拟胃腔储存、促进吸收等优点,长期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空肠三腔代胃术更能接近人体生理结构,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115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食管-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15例(13.04%)。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40例(34.79%)。行P型空肠袢代胃术、空肠-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式45例(39.13%)。行间置P型空肠袢代胃术15例(13.04%)。P型空肠袢代胃术和间置P型空肠袢代胃术式出现返流性食管炎及恶心、呕吐、腹胀者明显少于十二指肠-食管端端吻合术式及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式。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式有1例术后出现肠漏。采用P型空肠袢代胃术、空肠-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式联合脾切除有1例术后出现脾窝感染。结论P型空肠袢代胃术手术操作简便,符合生理要求,术后并发症少,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价值。方法:将36例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按消化道重建术式不同分为3组,A组: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B组:食管空肠“P”襻加Roux-en-Y吻合术组;C组:食管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预后营养指数(PNI)、体重、血液营养学指标、胃肠激素水平,判断各术式之优劣。结果:C组患者各种参数指标均优于A、B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空肠原位间置代胃术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72例胃癌患者按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空肠食管端侧吻合术(Ⅰ组)和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Ⅱ组)。比较二种术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结果Ⅱ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明显优于Ⅰ组,均P〈0.05;Ⅱ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Ⅰ组,均P〈0.05。结论全胃切除后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方式较空肠食管端侧吻合术为胃癌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较理想的术式,其更有利于患者的营养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胃癌全胃切除术(TG)同胃次全切除术(SG)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评估全胃切除术后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43例胃癌患者中全胃切除术96例,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35例,近端胃次全切除术112例,对其在生活质量方面进行了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分别采用Orr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字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6字形间置空肠代胃术,并对此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及营养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餐后腹胀、食欲下降远端胃次全切除术的发生率远低于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P<0.05);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反流的发生率要高于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P<0.05),其发生率均有随时间推移下降的趋势.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术后生活质量以Orr式术组最差, 9字形术组居中,"6"字形术组最高.结论 胃切除部位的不同是生活质量差异的重要因素;9字形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操作更简便,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好、生活质量高,是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宁长青 《安徽医学》2010,31(5):491-492
目的探讨老年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对58例患者的手术资料及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取经腹手术途径,其中行根治全胃切除手术30例,姑息全胃切除手术22例;近端胃切除2例,探查手术加空肠造瘘4例。消化道重建方式有食管空肠Roux-Y吻合44例,Roux-Y式的空肠桥襻代胃术6例,食管空肠襻端侧吻合术8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切缘均无癌细胞存留,无一例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29.3%)。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老年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术式。方法:研究分析1998~2007年我院收治的152例胃癌全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顺蠕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逆蠕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Lahey氏食管空肠吻合术、Rantolan食管空肠吻合术和食管空肠P型吻合术五种方式重建消化道,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的消化道症状和营养状况作为评价依据。结果:蠕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有较强的抗反流作用,饮食限制少,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顺蠕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能有效地控制返流性食管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1.
Zhang Q  Ye ZY  Yu JF  Zhang RL  Xu J  Ye SY  Zh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0):2117-2119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后残胃、十二指肠、连续性空肠间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远端胃癌患者54例,分为两组,A组(26例)胃次全切除后应用手工缝合或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残胃与空肠、十二指肠与空肠的端侧吻合,再行空肠侧侧吻合,将胃空肠吻合口的近端空肠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的远端空肠分别结扎阻断,以形成连续的间置空肠;B组(28例)胃次全切除后行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统计两组患者消化道重建的时间,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体重、预后营养指数(PNI)、Visick分级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未发生吻合口漏或梗阻等术后并发症;A、B组平均消化道重建时间分别为53min±9min和57min±6min(t=-2.145,P=0.037);术后6个月时A组体重和PNI均恢复到手术前水平,而B组虽有所恢复,但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Visick分级指数A组明显优于B组(u=2.1,P<0.05)。结论残胃、十二指肠、连续空肠间置术能够使食物通过十二指肠,恢复生理通道,并降低胃次全切除术时消化道重建的难度,避免胆汁反流,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云生  陈祖林 《重庆医学》2001,30(1):29-29,32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方法 全胃切除后游离25cm长带血管蒂的空肠间置于食道与十二指脂之间。该术式简单安全,符合生理要求。结果 28例近期恢复顺利,无并发症、死亡病例,远期随访无肠道症状、无返流性食道炎、无营养障碍,体重增加,均能参加劳动。结论 该术式为目前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食管空肠分层吻合术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5例全胃切除术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食管空肠全层吻合术、观察组采用食管空肠分层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1例(1.72%)发生反流性食管炎,X线钡餐检查显示,钡剂可顺利通过吻合口.对照组患者9例(15.79%)发生并发症,其中3例为吻合口瘘,6例为反流性食管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空肠分层吻合术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二种消化道重建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义伟  范显文  李海滨 《河北医学》2006,12(12):1245-124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观察二种不同重建方法手术难度、术后病人的并发症及营养差异。结果:二种方法手术难度、术后并发症相差不太。P袢空肠Roux-en-Y重建术后早期适应性较好;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术后病人后期营养优于前者。结论:全胃切除后,P袢Roux-en-Y吻合术和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术在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是比较理想的重建术式,但功能性空肠间置吻合术是一种更符合生理的术式,有条件,应优先考虑该方式重建消化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贲门癌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总结高邮市人民医院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间采用经腹早期贲门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改良间置空肠食管残胃吻合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1例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全组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平均11.3个月,无反流性食管炎、排空障碍及倾倒综合征,术后3个月进食量每餐400 ̄500 g,每日进餐3 ̄4次,术后6个月患者无贫血,体重接近或超过术前水平。结论:早期贲门癌行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采用改良间置空肠食管残胃吻合术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单纯Roux-en-Y吻合和P式Roux-en-Y吻合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48例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分别行单纯Roux-en-Y吻合(24例)和P式Roux-en-Y吻合法(24例)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后Roux潴留综合症( RSS)、碱性返流性食管炎、营养状况指标的差异。结果: P式Roux-en-Y吻合组和单纯Roux-en-Y吻合组在患者碱性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式Roux-en-Y吻合组患者术后的Roux潴留综合征(RSS)发生率、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患者营养指标营养状况指标较单纯Roux-en-Y吻合组好(P<0.05)。结论:相对于全胃切除术后的单纯Roux-en-Y吻合术,P式Roux-en-Y吻合术具有较好的贮袋代胃作用,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7.
赵恒兰  周亦兵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39-840
目的全胃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防治。方法分析27例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消化道重建关系。结果食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均出现并发症;食管空肠袢式吻合7例,出现1~2种并发症;Roux-en-Y吻合8例,出现一种并发症2例;间置空肠加“P”型储袋吻合10例,仅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消化道重建方法有关,间置空肠加袋术在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方面是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何森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34-1135
目的:评价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式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比较.方法:将我院行全胃切除术的86例胃癌患者,根据所行消化道重建术方式不同,分为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和袢式Braun吻合术组,将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袢式Braun吻合术组,平均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增加值均显著高于袢式Braun吻合术组,P<0.05;两种消化道重建术的患者进食量均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是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