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为川产青牛胆的物种鉴定和遗传图谱的构建寻找一种新的途径。方法:采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采自4个地区6个居群的32个DNA样品用筛选的15个引物进行扩增,进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RAPD能将6个居群的样品明显区分开,居群内的遗传差异小于居群间差异,野生环境的样品遗传分化较大。结论:RAPD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青牛胆进行鉴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从而为青牛胆物种鉴定、遗传图谱的构建等研究提供分子水平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何首乌及其混伪品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鉴定技术体系.方法 正交优化影响SRAP-PCR的Mg2+、dNTPs、引物浓度与Taq聚合酶量.结果 20 μl反应体系的优化组合为:Mg2+ 2.5 mmol/L,dNTPs 0.4 mmol/L,引物0.35μmol/L,Taq酶1U.结论 Mg2+、dNTPs、引物浓度与Taq聚合酶量对不同物种SRAP-PCR结果有不同程度影响,利用SRAP分子鉴定前应对此4因素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三种青牛胆植物形态及商品性状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厚祥  王克勤 《中药材》1997,20(8):392-393
对金果榄3种主要基原植物青牛胆、云南青牛胆、峨眉青牛胆进行了植物形态及商品性状鉴定。  相似文献   

4.
海南青牛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系防己科青牛胆属植物 ,为一新种。民间用以治疗关节疼痛和筋骨损伤。主要含有甾酮类、生物碱等化合物。为探讨海南青牛胆中挥发油成分 ,对其藤茎进行了挥发油的研究 ,通过GC MS Computer进行测定分析 ,从中共鉴定出 2 0个化合物。1 材料及样品的制备原材料采集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乡 ,经海南师范学院钟义教授鉴定为海南青牛胆 (TinosporahainanensisH .S .LoetZ .X .Li)。取该植物藤茎经切片、干燥 ,粉碎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金果榄(Radix Tinosporae)两种基源植物:青牛胆(Tinospont sagittata)和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的化学成分,并比较它们物质基础的差别,为中药多基源植物的应用提供证据。方法:青牛胆和金果榄的根分别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在真空下浓缩提供乙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分别用氯仿和正丁醇萃取,氯仿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别用硅胶、Sephadex LH-20、重结晶技术及反相HPLC半制备液相分离纯化,所得化合物通过它们的波谱数据并与文献值比较进行鉴定,结果:从青牛胆从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1-12)。另外从金果榄中分离鉴定了11个与青牛胆中化合物相同的结构(1-11)。结论:中药金果榄两种基源植物具有类似的化学物质基础。其中化合物10及7-9为首次从金果榄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王晓慧  吴亮  姜程曦 《中草药》2016,47(14):2515-2518
目的研究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的SRAP-PCR扩增体系最适宜的条件。方法以提取纯化温郁金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技术,对SRAP反应中主要影响因素Mg2+浓度、d NTP浓度、模板DNA质量浓度、引物浓度、Taq聚合酶浓度进行优化。结果根据实验确定的最佳体系为25μL SRAP反应体系,其中Mg2+2.0 mmol/L,Taq聚合酶2.0 U,引物浓度1.6μmol/L,模板DNA 0.4 ng/μL,d NTP 2.0 mmol/L,10×PCR缓冲液2.5μL。结论通过扩增条件优化实验,扩增的产物条带清晰明亮、重复性好,确定的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适用于温郁金的SRAP分子标记,为今后温郁金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宿半夏SRAP-PCR分子标记技术的优化体系.方法:采用L16(54)正交设计对宿半夏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了5因素(dNTPs,Mg2+,模板DNA,引物,Taq酶)4水平优化筛选.结果:半夏SRAP最适合的正向引物是5’-TGAGTCCAAACCGGAAG-3’,反向引物为5’-GACTGCGTACGAATTACG-3’.优化的反应体系为25 μL反应体系中含有70 ngDNA模板,0.9μmol·L-引物,0.2 mmoL·L-1 dNTPs,1.5~2.0mmol· L-1Mg2+,2.0 UTaq酶.结论:宿半夏SRAP-PCR体系的建立为今后构建半夏SRAP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海南青牛胆非生物碱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防己科一个新种——海南青牛胆Tinospora hainanensisH.S.LoetZ.X.Li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海南青牛胆藤茎中分离出4种非生物碱成分,它们分别鉴定为24-epi-罗汉松甾酮A(24-epi-makisteroneA,Ⅰ)、二十八碳酸(octacosyl acid,Ⅱ)、二十八碳醇(octacosyl alcohol,Ⅲ)和二十六碳醇(hexacosyl alcohol,Ⅳ)。结论 以上4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Ⅱ和Ⅳ为首次从青牛胆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
青葙SRAP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庆华  郭美丽  薛芊  冯娜  张汉明 《中草药》2008,39(2):263-266
目的 探讨影响青葙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扩增的各种因素,建立并优化青葙SRAP反应体系,为分子水平鉴定青葙子及其伪品,探讨青葙不同种质问的亲缘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用CTAB法提取青葙DAN,设计Taq酶浓度(0.02、0.04、0.06 U/μL)、dNTP浓度(0.10、0.20、0.30 mmol/L)、Primer浓度(0.15、0.30、0.45μmol/L)3水平3因素试验和Mg2 浓度(0.5、1.0、1.5、2.0、2.5、3.0、3.5、4.0 mmol/L)8水平单因素试验.在25 μL体系中加入模板DNA 20 ng,对体系进行优化,用琼脂糖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了适合青葙的SRAP体系,在25 μL体系中,DNA为20 ng,Taq酶浓度为0.04 U/μL,dNTP浓度为0.30 mmol/L,Primer浓度为0.30 μmol/L,Mg2 浓度为2.5 mmol/L,优化后的体系目标条带增多,且比较稳定,重现性好,得到了较好的扩增效果.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反应体系适合青葙SRAP的研究.为从分子水平鉴定青葙子正品与伪品以及鉴定青葙不同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海南青牛胆非生物碱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防已科一个新种-海南青牛胆Tinospora hainanensis H.S.LoetZ.X.L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果,结果:从海南青牛胆藤茎中分离出4种非生物碱成分,它们分别鉴定为24-epi-罗汉松甾酮A(24-epi-makisterone A,I)二十八碳酸(octacosyl acid,II),二十八碳醇(octacosyl alcohol,III)和二十六碳醇(hexacosyl alcohol,IV).结论:以上4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I、II和IV为首次从青牛胆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
用SRAP标记分析正品大黄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分析3种正品大黄之间的遗传关系。方法:以12个不同来源地的大黄为材料,通过SRAP分析,利用TREECONW软件分析遗传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24对引物组合共得到272条扩增条带,其中有199条呈现多态性,占73.2%,从DNA分子水平显示出供试材料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RAP标记能有效分辨3种正品大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78 4~0.941 6。聚类分析表明正品大黄的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是一致的。结论:SRAP标记为正品大黄鉴定和遗传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仙茅属植物7个国产种亲缘关系。方法:通过SRAP分析,利用TREECONW软件分析遗传距离,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系统图。结果:25对引物组合共得到923条扩增条带,其中有910条呈现多态性,占98.6%。遗传距离0.631~0.912。聚类结果显示仙茅属植物7个国产种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仙茅属植物7个国产种的多态性水平高,SRAP用于其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药用石斛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药用石斛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采用在本实验中优化的SRAP反应体系,应用NTSYS软件对9种供试石斛的SRAP-PC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中筛选得到40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共产生1 782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44.55条多态性条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比率。聚类分析40对引物组合的扩增结果,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Jaccard’s遗传相似系数在0.3302~0.7892。结论:SRAP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药用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ISSR和SRAP技术评价浙南忍冬属药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浙南忍冬属LoniceraL.药材遗传多样性.方法 采用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5种忍冬属药材遗传多样性,NTSYS软件处理数据,UPGMA构建聚类图;Mantel检测法对2种标记进行相关性检验;用引物分辨力(RP)、多态性条带比率(PPB)等参数对标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16条ISSR引物和22对SRAP引物分别扩增出232、215条带;UPGMA可将5种忍冬属药材聚为2大类,一类为金银花基原植物,另一类则为山银花基原植物,两种标记技术相关系数(r)为0.970 3.结论 ISSR和SRAP均可有效地分析忍冬属药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且ISSR标记技术优于SRAP.  相似文献   

15.
曹亮  黄艳宁  谢进  彭斯文  徐瑞  朱校奇 《中草药》2017,48(20):4316-4322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籽用栝楼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ITS序列分析对11份籽用栝楼资源30个样本进行遗传特征研究,并分别应用mega 5.0和NTSYS-pc 2.1软件对ITS序列及SRAP扩增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栝楼与双边栝楼ITS序列存在稳定的碱基差异;15对SRAP分子标记引物扩增得到清晰条带165条,其中多态条带136条,多态率为82.4%,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度为0.18时栝楼与双边栝楼资源分为2大类群,双边栝楼来源的主栽品种遗传相似度较大,在相似度为0.90时分为3个分支。结论籽用瓜蒌来源品种多样,主要来源于双边栝楼,且各地栽培资源遗传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6.
魏宝阳  曹亮  李顺祥  黄丹  卢向阳 《中草药》2011,42(12):2523-2528
目的 分析不同产区吴茱萸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应用SRAP技术对吴茱萸的遗传背景进行研究,试剂盒提取吴茱萸幼嫩叶片基因组DNA,构建SRAP试验体系,筛选引物并对35份样品进行遗传背景的研究,用NTSYS-pc2.1软件对SRA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从100对SRAP引物中优选10对用于吴茱萸遗传背景的研究,其中两对引物可有效鉴别吴茱萸品种,分别为Me4+Em1和Me9+Em10.10对引物共扩增得到清晰条带188条,其中共有条带43条.多态性条带145条,多态性比率为77.1%.聚类结果显示在相关系数为0.52时,吴茱萸与密果吴萸分居两群;在相似系数为0.62时,共分为3大类群.吴茱萸中的石虎变种比吴茱萸原变种的遗传差异更显著;石虎品种呈现出较强的地缘相关性,特别是受海拔因素影响明显.结论 吴茱萸遗传背景差异明显,SRAP分析可有效鉴别不同品种的吴茱萸,并检测到地区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吴志刚  李小侠    范传颖    陶正明 《中国药学杂志》2013,23(9):681-686
 目的评价山药资源的多样性,为山药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山药栽培居群中的21个山药品种为试材,进行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析,Popgene1.32软件计算遗传参数,UPGMA方法构建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309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9条;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81、Shannon信息指数为(I)0.4416、居群间基因多样性(Ht)为0.2891,阐明了山药居群间具有很高的多样性;居群内以河南温县薯蓣居群多样性最高,PPB为35.92%,而福建三明(FJSM)和浙江高楼(ZJRG)山薯居群多样性最低(PPB=0%);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8658、基因流(Nm)为0.0775,揭示山药居群间遗传变异大于居群内遗传变异;8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498~0.4879,因栽培物种的不同被聚为4类;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标记可将21个山药品种分别归属到薯蓣、参薯、褐苞薯蓣、山薯种内。结论山药品种呈现较高遗传多样性,4种基原山药种间遗传差异较大,相关系列扩增多态性是鉴别我国山药品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重楼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RSAP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重楼属植物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RSAP分子标记技术在重楼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方法:采用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estriction sit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RSAP)技术对重楼属8个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用10条RSAP引物即选出18对引物组合构建了8个种的DNA指纹图谱.通过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进化树,重楼属8个种的进化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分辨.结论:RSAP标记能够对重楼属植物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为重楼属中药材的种类鉴定和种间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罗琴  赵欢  彭正松  李佩华  杨玉霞  夏燕莉  邓迪 《中草药》2019,50(23):5847-5857
目的为了解射干内生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选用了52条ISSR引物和90条SRAP引物对17株射干内生真菌F. proliferatum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了27条ISSR引物和38条SRAP引物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结果,27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了178个条带,其中131条(63%)具有多态性;38条SRAP引物能够扩增出357条稳定性较好的条带,其中323条(91%)具有稳定性差异。27条ISSR引物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19~0.91,平均为0.70;38条SRAP引物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0.93,平均为0.7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27个ISSR、38个SRAP及ISSR+SRAP遗传位点分析得出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73~0.99、0.72~0.95和0.73~0.95,平均分别为0.84、0.85和0.85。根据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聚类,三者之间的聚类有较小的差异,但总体上,17株内生真菌被聚为3大类,分离自根的内生真菌F. proliferatum聚为一类,分离自茎和叶的F. proliferatum聚集于另外两类。研究表明,内生真菌F. proliferatum遗传相似性较大,其亲缘关系较近,与传统方法鉴定出的结果一致。结论采用分子标记技术比传统的方法鉴定更为有效,同时,ISSR和SRAP标记可更真实地反映射干内生真菌F. proliferatum的遗传多样性,为该内生真菌在分子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等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