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自愿形式成立由护士组成的管理活动小组,把品管圈活动的重要管理方法"头脑风暴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护士不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原因调查和对策制订和实施等步骤中,以提高不良事件的上报率。结果将品管圈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中后,上报率显著提高,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品管圈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中能显著提高上报率,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3.
李梅 《江苏医药》2015,(4):489-490
护理不良事件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由于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尚不健全,一些并未或轻微引起患者损伤的差错,医护人员可能因担心受到惩罚而隐瞒,会导致一些不良事件上报受阻,致一些差错不能公开,不能与同行们分享教训,这种做法无益于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事件的继续发生[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1日-2012年  相似文献   

4.
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目标,维护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利益,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是医院安全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等国家时间证明,医疗差错和不良时间报告系统能促进医疗质量和  相似文献   

5.
孙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335-3336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并且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可以促进生产厂家对器械进一步改进,提高临床医生的业务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做到出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既维护了患者的利益,又保护了医务工作者。最终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NSAIDs使用合理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9月我院骨科使用NSAIDs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4月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查找分析骨科使用NSAIDs不合理的原因并进行改进,对比分析品管圈实施前、后NSAIDs使用情况。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骨科NSAIDs使用不合理率由40.67%下降至1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目标达成率为105.27%,进步率为59.43%。另外,患者平均爆发痛次数由2.43次下降至1.33次,NSAIDs使用强度由207.97下降至113.36。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骨科NSAIDs使用合理率,同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生合理使用NSAIDs意识和知识,规范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处理制度和流程。  相似文献   

7.
郑传东  胡兴平  汪俊  罗泓  黄梅  李丽  杨永学  郭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66-167,170
目的 探讨非惩罚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对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作用.方法 分析2012年本院医护人员上报一、二、三季度的的不良事件.结果 建立非惩罚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后,不良事件上报数量显著增加,提高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结论 非惩罚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有助于查找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改进管理系统和医疗流程,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对患者的伤害,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不期望的、潜在的或不希望发生的患者受到伤害或有受到伤害的风险的事件,包括医疗风险事件和医疗纠纷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概念尚未定论,国内常指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管路脱出、误吸烫伤等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事件[1]。医疗不良事件给患者和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并分析提高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率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260例ADR报告进行分析,其中2019年报告35例,2020年报告225例,我院自2020年1月开始运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2019年和2020年ADR报告情况、ADR与给药途径及给药时间的关系、ADR报告的药物类型、ADR对机体的损害。结果 相较于2019年,2020年的ADR报告总量明显提高,且2020年医师报告、电子病历记录ADR数量较2019年显著增加,P <0.05。2020年静脉注射所所导致的ADR远低于2019年,P <0.05。2019年首次给药所导致ADR占比最高,而2020年首次给药所导致ADR占比显著下降,P <0.05。2020年抗菌药物、循坏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所致ADR较2019年明显下降,P <0.05。在消化系统损害上,2020年报告例数较2019年提高,P <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提高ADR监测工作的改进,提高ADR上报率及质量,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管理体系改进前后情况,总结成效,发现问题,提高本院ADR监测上报率和质量.方法:总结分析ADR上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逐步探索出适用于本院ADR上报工作的有效流程和考评制度,并研发便于临床上报的ADR电子上报平台,落实奖惩制度,提高上报积...  相似文献   

11.
李彦兰 《北方药学》2012,9(1):84-85
目的:构建我院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系统,并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分析总结出发生原因,建立统一模式的信息化平台,不断完善我院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系统,从而促进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建立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系统后出现的不良事件的原因及各类因素,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持续改进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系统的意见.结果:2010 年全年共发生24 例不良事件,原因多为跌倒、给药错误、识别患者错误、医疗材料故障、外来器械没有按要求处理等,其中人为因素2 例,与制度有关3 例,与流程有关12 例,年老体弱2 例,患者情绪不稳1 例,场地1 例,仪器故障1 例,设备故障1例,其他1 例.2011 年1 月~4 月共发生13 例不良事件,原因多为输液外渗,外伤,跌倒,导管脱出,给药错误,医疗材料故障等,其中1 例为人为因素,1 例穿刺部位不易固定,1 例患者情绪不稳,8 例与制度有关,1 例年老体弱,1 例其他因素.结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即是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从此点出发,护理管理者重视发生的不良事件,并且了解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因素,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干预措施,应用科学的管理原则和处理方式,促进我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不断完善,为患者创建安全的就医环境,确保患者就医安全,为医院赢得医疗市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PDCA双循环管理模式对于临床不良事件上报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方法本院自2012年1月开始运用PDCA双循环管理模式分析讨论不良事件,对比分析运用前后1年不良事件上报率。结果自我院运用PDCA双循环管理模式,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明显增多,不良后果明显减少,同时有效提高了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论 PDCA双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明显增加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以及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进而达到保证患者安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药物不良事件的危害与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ADEs)是指与用药相联系的损害。其中以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和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最为常见。ADEs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预防的,特别是用药错误所致。由于ADEs给患者及社会所造成的损失巨大,有时甚至是灾难性和无法弥补的,因此探讨如何预防ADEs极其必要。由于ADEs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新生儿父母日常护理技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新生儿父母日常护理技能掌握率低的原因进行查检和分析,找出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 新生儿父母日常护理技能掌握率由改善前的51.59%提高到改善后的8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产科家化病房的新生儿父母日常护理技能掌握率得到了提高,为出院后科学、规范的护理新生儿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平台上的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全年针对护理不良事件采用普通人工上报,2016年全年采用网络平台建立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对两个时间段内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18%、漏报率9.65%、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时间(15.39±8.51)h,明显低于2015年[不良事件发生率8.38%、漏报率24.61%、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时间(30.38±8.62)h],且跟踪率88.12%和护理质量考核评分(53.94±4.06)明显高于2015年[跟踪率61.50%、护理质量考核评分(48.67±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减少漏报率,有显著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的损伤,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1].医疗安全、护理安全已成为医疗护理质量的生命线,对以往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减少或消除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危害,促进患者安全和保证组织的声誉,寻找改善的契机,避免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以持续改善和提高护理质量[2],是护理管理者努力的方向.美国等国家实践证明,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促进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3].我院对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应用于护理安全管理中进行了探索和实施,并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品管圈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降低血透室不良事件为主,开展6个月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的步骤、计划内容实行,对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问题实行分析,并制定处理措施,对实行的效果进行检查。结果对实施品管圈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的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非处罚性上报制度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护理的10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期间仅实施原有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另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护理的179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期间实施非处罚性上报制度,对两段时期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时期护理不良事件共发生51例,上报仅23例,上报率为45.10%;研究组时期护理不良事件共发生92例,上报86例,上报率高达93.48%。研究组时期患者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分别达到44.51%和95.43%,对照组时期患者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仅达到24.54%和70.18%,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非处罚性上报制度应用于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当中,可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