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恩再适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方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营养治疗(口服甲钴胺及维生素B1),治疗组33例合用恩再适注射液,疗程14天;对照组33例给予口服消炎痛(吲哚美辛)片,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3%,对照组为42.4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恩再适较以往的口服消炎痛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分析恩再适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服用阿米替林,观察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注射恩再适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疗程结束后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期间2组均有2例出现胃部不适,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6.67%(4/15),好转率为40.00%(6/1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3%(11/15),好转率为93.33%(14/1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恩再适治疗方法有效率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具有经济安全的特点,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恩再适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恩再适组:恩再适注射液1支(3ml)+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14d。常规治疗组:根据各种常规止痛药的常规用法口服,共14d。观察2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恩再适组1d、7d、14d疼痛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有效率高,疼痛评分改善明显而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尚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多采用理疗(音频、长波紫外线照射、氦氖激光或半导体激光照射)方法缓解症状。我科应用恩在适针剂治疗4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止痛及皮损恢复效果.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随机分为加巴喷丁联合恩再适组(A组,30例)和卡马西平联用复合维生素B组(B组,30例).A组:加巴喷丁胶囊口服,300 mg/次,3次/d;恩再适注射液6ml(7.2单位)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1次/d;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抗抑郁药口服,疗程4周.B组:卡马西平片口服,100 mg/次,3次/天;复合维生素B片口服,2片/次,3次/d;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抗抑郁药口服,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改善、皮损修复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 A组治疗后1、2、3、6个月疼痛改善及6个月后皮损修复均较B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用恩再适治疗PHN有效率高,疼痛评分改善明显,而且皮损修复完善,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恩再适注射液7.2 U/d静脉滴注,疗程14 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_1注射液100 mg/d、维生素B_(12)注射液500μg/d肌肉注射,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7%,对照组总疗效率40.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再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率较高,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恩再适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恩再适或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50例随机分为恩再适组和常规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伐昔洛韦治疗10d及维生素B1、B12等基础治疗15d,恩再适组加用恩再适36U/日肌内注射5d。观察2组患者皮损控制情况、疼痛改善情况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结果恩再适组疼痛减轻时间(6.2±3.6)日和疼痛消失时间(15.1±5.6)日均较常规治疗组(11.3±5.6,25.3±7.9)日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采用伐昔洛韦治疗时,加用恩再适可缩短疼痛时间,减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方法,而B组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和QS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和皮损改善的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和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和Q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缓解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两组无差异性(P>0.05)。而皮损改善的显效率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但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疗法缓解疼痛和改善睡眠方面优于单纯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皮损上也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能够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来解放军三〇三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伐昔洛韦联合恩再适组(A组)和伐昔洛韦组(B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伐昔洛韦口服,每次0.3 g,每日2次;A组患者同时静脉注射恩再适7.2U/d,连续5 d。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减轻时间、消失时间、PHN发生比率。结果 A组疼痛减轻时间为(6.8±4.2)d,疼痛消失时间为(16.5±5.4)d,均较B组(12.2±5.8)d和(26.1±8.1)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HN发生率为7.5%,B组的发生率为30%,A组明显低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恩再适可缩短PHN疼痛时间,降低PHN的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常产生剧痛,疱疹后遗神经痛更使患者食不甘、寝不安,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我科从1996年初开始采用康络素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带状疱疹患者49例,后遗神经痛患者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带状疱疹患者24树,后遗神经痛患者2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2~87岁;对照组带状疱疹患者25例,后迫神经病患者1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对~77岁。起病后就诊时间最短2天,最长19天。疼痛发生部位:18例于面颈部,23例于胸腹部,7例于腰背部,4例于四肢。受损神经以面…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从国内、外疼痛医学临床上看无疑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之一,是公认的世界级疼痛性疾病。患者长期遭受剧烈疼痛的折磨而苦不堪言,不仅情绪低落,生存和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由于患者四处求医使得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甚至丧失。合理选择药物和进行密切的监护,可使大约60%的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但约40%患者的疼痛仍未获得满意的缓解或难以缓解。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好转后,在皮损部位遗留下慢性、持续性神经疼痛的综合征。约10%的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尤以60岁以上老年、体弱、免疫力低下者为多见,临床表现为疱疹消退后仍有局部烧灼痛,针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常见病。调查显示,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患带状疱疹;而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平均每2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患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是其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PHN对患者的睡眠、体力、精神情绪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文献报道,高龄是发生PHN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急性带状疱疹后的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疼痛顽固,因其临床治疗困难,日益受到临床医师关注。笔者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定义、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45例,治疗周期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8周治疗,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52,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急性带状疱疹后的并发症,是临床治疗较棘手疾病之一.本文选用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医学文章,从中医辨证治疗、针灸、外治以及综合疗法4个方面,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更高,疼痛更顽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02—2008年,我们收治60例PHN患者,采用静滴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优势方法,笔者从2006年2月至2009年5月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患者必须是经过本院或外院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并经过正规的治疗,疱疹已完全消退,遗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皮肤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皮损治愈后的慢性疼痛综合征,是急性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定义、临床表现、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