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再激活可引起的皮肤感染,中医又常常将其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缠腰龙"等。本病易遗留严重的神经痛,多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患者为多,随着年龄的增加,带状疱疹发病率升高,6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发病率达1/100~([1,2]),其典型特征是沿感觉神经在相应节段引起疱疹,临床表现为聚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古典医籍中名称不一,《外科大成》称缠腰火丹,《外科启玄》称蜘蛛疮,后世称串腰龙、蛇串疮.笔者3年来诊治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贾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68-3568
带状疱疹在祖国医学中称为"缠腰火丹"、"蛇丹"。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本病突然发生,  相似文献   

4.
带疹汤治疗带状疱疹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嗜神经性病毒感染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中医学名缠腰火丹,俗称缠腰龙,蛇串疮等。我们自拟带疹汤治疗26例带状疱疹,疗效较好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所致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好发于三叉神经、肋间神经等周围神经分布区,为成簇疱疹呈带状分布,伴有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可见于任何年龄,好发于春秋季节。多见于青壮年,年龄愈小则发病率愈低,老年患者常可遗留神经痛后遗症。中医学早有详载,如有"缠腰火丹"、"蛇丹"、"蛇箍疮"、"蜘蛛疮"、"串腰龙"、"蛇串疮"等病名。《诸病源候论·甑带疮候》说:"甑带疮者,缠腰生,状如甑带,因此为名。"  相似文献   

6.
<正>带状疱疹病毒是天生的潜伏高手,而且渗透得很深,它隐藏在脊髓后根或脑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就出来兴风作浪,中医将其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庄礼兴介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方法很多,但不论何种方法,及  相似文献   

7.
肖光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F0003-F0003
带状疱疹是一种感染病毒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俗称"蛇斑疮"、"缠腰火丹",好发于春秋季节,以成人多见.在我县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群集小水泡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好发于成年人。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通常以局部治疗、抗病毒治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等为主。当前一些抗病毒中药在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亦称“蛇盘疮”,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皮肤病,以集簇性水疱沿身体一侧某支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并伴有神经痛为特征。皮疹可在2~3周内消退,但部分患者因体质虚弱或治疗不当等原因遗留的神经痛仍会继续,尤其是60岁以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传统医学称“缠腰蛇”、“缠腰火丹”、“飞蛇串疱”、“蜘蛛疱”等)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共患性疾病,多发于头面、颈、胸、腰、腿根等部位。口腔带状疱疹较少见,常被误诊。笔者曾遇1例口腔带状疱疹误诊为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带状疱疹是一种非传染性、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之"蛇串疮"、"缠腰火丹"等。本病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以成年患者为多,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经较脊神经更易罹患。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病 ,是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脊神经后根神经节 ,引起该脊神经感受区疼痛 ,并见有关部位群簇水疱丘疹 ,而以水疱为多见。祖国医学称其为“缠腰火丹” ,俗称“蜘蛛疮”、“蛇盘腰” ,又因好发于腰背肋间 ,疱疹密集成群成带状 ,故称“缠腰龙”。近5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疱疹性病毒性皮肤病.属中医学的"蛇串疮""缠腰火丹"等范畴,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笔者2005?9~2007?0在西非利比里亚首都JFK医院援助医疗工作期间,收治一些带状疱疹病人.本文就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刺方法的治疗效果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成簇水疱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常伴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带状疱疹病毒系脱氧核糖核酸疱疹病毒,又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医称“缠腰火丹”,亦称“蛇盘疮”。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学义  李珊 《贵州医药》2004,28(3):269-269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俗称“蛇盘疮”,本病多因肝气不舒郁久化火或肝胆火盛,内蕴湿热外感毒邪而发。西医认为本病为病毒性感染,好发于腰胁部,常沿胁间神经分布,出现簇集性绿豆或黄豆大小的水疱样疹。基底发红,排列呈带状,发病时间局部有烧灼样疼痛。本病治疗比较棘手,临床治疗效果差,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笔者从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大带疱”、“蜘蛛丹”、缠腰火丹“、俗称”蛇串疱“。其特点起病突然、初起皮肤发红,继而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或黄豆大小的丘疱疹,迅即变成小水疱,水疱三五成群,聚集一处或多处,排列成带状,基底呈潮红色,伴灼热感。  相似文献   

17.
点刺拔罐法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20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神经节及神经根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等。我们用点刺拔罐法,结合内外用药、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同时累及神经和皮肤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其发病突然,常伴剧痛,成人多见,属中医缠腰火丹、舌串疮、蜘蛛疮之范畴。我们采用仙人掌与青黛糊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结合其他治疗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利巴韦林及紫草油治疗带状疱疹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最典型的临床特征之一是神经痛,且全身用药疗效欠佳。为了探讨带状疱疹局部用药的疗效,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外敷紫草油治疗带状疱疹患者56例,并设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28例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前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近年来笔者在努力学习祖国医学基础上,从2004年起采用自制冰红乳膏治疗带状疱疹43例,通过近期观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