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目的了解遵义县梅毒疫情态势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遵义县梅毒报告数据,按时间、地区、人口特征和感染谱等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0年,梅毒年平均报告发病率5.6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居前3位的南白、松林和龙坑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6.62/10万、11.55/10万和10.52/10万;男女性别比1:1.13,年龄集中在20-60岁(79.42%);农民和家务待业者占68.43%;隐性梅毒占48.82%,显性感染占51.18%,病程以Ⅰ、Ⅱ期为主.结论遵义县梅毒疫情态势严峻,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疫情以青壮年高发,隐性感染在该病感染谱中占首要权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遵义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及控制梅毒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电子表格Excel对遵义市2004-2010年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遵义市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率从2004年的2.82/10万上升至2010年的20.30/10万,报病数在乙类传染病中的位次从2004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3位。发病主要集中在红花岗区、遵义县、汇川区、仁怀市;年龄主要集中在20~44岁性活跃期青壮年,职业主要为农民、家务及待业,分型以隐性和Ⅰ期为主,占88.47%。结论遵义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态势严峻,需加大加强对性病疫情管理的力度、规范医疗机构的诊断与报告。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流市2005-2011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方法 对北流市7年梅毒疫情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7年共报告梅毒3630例,发病率由2005年的20.18/10万上升至2011年的116.50/10万,年均增幅19.26%;近年来隐性梅毒增幅较大;男女患者病例数无明显差别,男女性别比为1.09:1;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的性活跃青壮年;重点人群是农民、工人和无(待)业者;县级医疗单位、综合性医疗机构报告病例最多.结论 北流市梅毒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20-39岁的性活跃农民、工人和无(待)业者为重点干预对象;应继续广泛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承德市双滦区2005—2012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双滦区2005—2012年梅毒网络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承德市双滦区2005—2012年共报告梅毒病例85例,其中2005年报告2例、2006年1例、2007年以后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婚外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占94.11%。其中异性性传播占62.35%,男男同性接触(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传播占31.76%。年龄主要在20~50岁之间,占77.64%。工人占35.29%,农民占37.65%。文化程度较低,主要是以初中为主,占67.05%。结论加强性病病人和娱乐场所性服务人员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避免不安全的婚外性行为,提倡100%使用安全套。医疗机构加强对性病就诊者梅毒筛查,提高梅毒发现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5—2016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闵行区2005—2016年报告和监测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6年闵行区共计报告梅毒11 394例,发病率42.9/10万,其中Ⅰ、Ⅱ、Ⅲ期、胎传、隐性梅毒发病率分别为10.3/10万、13.4/10万、0.3/10万、2.3/10万、16.6/10万。2009年为发病高峰,发病率为59.1/10万。报告的病例中本辖区人口占62.4%,外省市占37.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1∶1;25~54岁报告最多,占61.1%,55岁以上年龄组呈明显上升趋势;按户籍分组后,本地以25~64岁为主,占74.2%,男女性别比1.3∶1;外省市以15~44岁为主,占79.1%,男女性别比0.8∶1。女性感染者较男性更为年轻化,15~34岁人群分别占比50.0%和29.3%。本市55岁以上男性、25~54岁女性及外省市15~44岁女性以隐性梅毒为主;本地55岁以下、外省市65岁以下男性以Ⅰ期、Ⅱ期梅毒为主。户籍、性别、年龄、梅毒类型两两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梅毒发病趋势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缓,需加强监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女性及本市老年人口梅毒的主动筛查力度,控制梅毒的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梅毒在赤峰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为今后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赤峰市各级医疗单位上报的梅毒病例卡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 538例,其中男性795例、女性743例,男女比例为1.07∶1。各期梅毒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Ⅲ期梅毒男女发病数相同),3年的报告数中以隐性梅毒发病数最高。梅毒报告病例中20~60岁年龄组为报告病例发病高峰组。报告病例职业构成占前5位的分别是(除去其它和不详)农民、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工人、餐饮服务人员。结论加大人群的健康教育和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规范梅毒诊治综合措施,加大隐性梅毒筛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控制梅毒传播、降低梅毒发病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医学动物防制》2018,(1)
目的了解2011-2016年昭通市梅毒流行现状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6年累计报告梅毒病例9 684例,年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23.09%。以隐性梅毒发病居多,占发病总数的79.75%。各类梅毒的发病出现变化,Ⅰ期梅毒、胎传梅毒发病逐年减少,隐性梅毒发病逐年递增,Ⅱ期、III期发病较稳定。人群分布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和民工为主,女性发病数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0.65∶1。昭通市2014年梅毒成功转介率和规范治疗率分别是63.15%、70.19%,2015年分别是73.18%、84.46%,2016年分别是63.91%、77.63%。结论昭通市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做好梅毒的规范转介和治疗,加大梅毒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9.
490例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90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0例患者中20~3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占59.8%。男女患病比例为1:1.059,商务服务、餐饮业人群患病率为40.2%。Ⅰ期梅毒占4.08%,Ⅱ期梅毒占21.84%,Ⅲ期梅毒占0.2%,胎传梅毒6.94%,隐性梅毒占56.94%。结论梅毒以青壮年为主,性别比相近,胎传梅毒、隐性梅毒病例数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湖北省黄石市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7年新报告的现住址为黄石市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资料,采用Graphpad Prism 5、SPSS19.0软件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共新报告HIV/AIDS 1 518例,死亡47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大冶市,868例,占57.18%;男性1 156例占76.15%,女性362例占23.85%,男女性别比为3.2:1.0;50岁以上938例占61.79%;农民为主体,726例占47.83%,其次为无业人员,352例占23.19%。哨点监测显示MSM人群HIV感染率为3.89%,孕妇HIV感染率为0.00%。异性传播1 158例,占76.28%,同性性传播350例,占23.06%,且男男同性传播方式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黄石市艾滋病疫情呈全市低流行和特定人群集中流行并存,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大冶市和MSM人群流行形势严峻,须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2.
《医学动物防制》2019,(1)
目的了解青海省2006-2016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6年青海省法定传染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6年青海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7种,发病360 760例,死亡402例,年均发病率为581.1/10万,年均死亡率0.65/10万,病死率0.11%。男女比例1.42∶1,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牧民、学生为主。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为发病高峰年。5~7月发病数较多,冬季和春夏季为发病高峰。发病数居前6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梅毒、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青海省传染病疫情形势严峻,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需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青海省2015-2017年麻疹流行特征,结合消除麻疹行动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建议。方法收集青海省2015-2017年麻疹确诊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2015-2017年青海省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2 848例,年均发病率16. 14/10万,2015年发病率最高达31. 50/10万,2017年最低为6. 56/10万,全年均有发病。结论针对青海省不同地区麻疹发病流行特点,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大查漏补种工作力度,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是降低麻疹发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医学动物防制》2019,(2)
目的了解2012-2017年菏泽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疫情特点与病毒类型,指导菏泽市流感防控工作。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2012-2017年菏泽市流行性感冒监测病例,对流行性感冒疫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流行性感冒病毒病原学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离和鉴定采用细胞培养方法。结果 2012-2017年菏泽市共报告流感病例4 014例,年均发病率7. 94/10万;采集1 334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检出流感病毒329株,阳性率为24. 66%。共监测到H3N2亚型、BY型、BV型和新甲H1N1型4个病毒类型。结论 2012-2017年菏泽市流感疫情相对稳定,流感流行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县区分布、年龄分布、月份分布均不平衡,每年的优势流行株均不相同,先后以H3N2型、BY型、H3N2型、BV型为优势株。为预防流感疫情的发生,今后要加强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要扩大流感监测范围,不断提高流感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2011年伤害死亡情况,为全省伤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2011年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的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标准进行分类,应用SPSS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因伤害死亡813例,占总死亡数的11.02%,伤害粗死亡率为39.54/10万,居全死因第4位;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机动车事故、意外跌落、自杀、中毒、溺水;男性伤害死亡率59.22/10万,女性伤害死亡率18.5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伤害是危害我省不同地区居民的重要死亡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2004~2010年梅毒、淋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梅毒、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间,全省共报告淋病33 014例,报告发病率从12.04/10万上升到5.08/10万;报告梅毒44 059例,报告发病率从5.16/10万上升到17.18/10万;历年梅毒及淋病的报告病例均集中于20~39岁组;淋病报告病例数男性显著超过女性,男女性别比达6.59∶1;而男女性梅毒总报告病例数相当,男女性别比为1.05∶1。结论 2004~2010年,安徽省梅毒增长迅速,而淋病呈现下降趋势,性活跃人群仍然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构建预测江苏省梅毒月发病率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为梅毒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江苏省1995—2009年梅毒月发病率资料建立ARIMA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拟合ARIMA(1,1,0),(2,1,0)模型为预测江苏省梅毒月发病率的最佳模型,模型周期性、季节性一阶、二阶系数分别为-0.579、-0.245、-0.357,t检验统计量分别为8.777,2.881,4.766,相应的P值分别为<0.001、0.005、<0.001,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且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范围内,预测效果较好。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梅毒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为梅毒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总结海南省2010~2011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探求防控狂犬病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 收集海南省2010~2011年狂犬病病例、暴露人群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海南省共报告狂犬病115例,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70例和45例,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南省南部.发病高峰在夏秋季,农民占病例总数的53.04%.男女性别比为2.38∶1.暴露于犬只的占88.69%.暴露后规范处置率低.不同市县狂犬病暴露分级构成比差距大.结论 海南省狂犬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防控狂犬病宣传工作,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各级各类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建设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狂犬病暴露处置技术;寻求适合海南省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和人源免疫球蛋白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