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文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6):386-387
我院自 1 990年 7月~ 1 999年 5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 RDAIF,下同 )修复指端缺损共 63例 69指。现将存活患指的功能锻炼和感觉恢复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63例 69指 ,均为非感觉皮瓣。其中男41例 ,女 2 2例 ,年龄 2~ 60岁 ,平均 2 6岁。右手 36指 ,左手 33指 ,其中食指 2 3个 ,中指 2 6个 ,环指 1 9个 ,小指 1个。受伤原因为挤轧伤 38例 ,切割伤 1 6例 ,撕脱伤 8例 ,烧伤 1例。皮瓣面积 1 cm× 0 .8cm~ 3.5 cm× 2 .5 cm。一期修复 5 6例 ,其余 7例为再植术后和皮肤坏死后的二期修复。除 1块皮瓣因蒂部受压坏死… 相似文献
2.
手指末节指腹缺损较为常见,2001年以来,我们应用指固有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外伤性指端缺损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科2001—02~2004—05共收治手指末节指端缺损患25例共31指,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缺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的33例(33指)指端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进行治疗,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8指,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指,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指,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8指,吻合指背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7指。皮瓣切取平均面积为(1.2×1.5)cm2~(1.8×2.5)cm2。结果 5种手术方式得到的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指端缺损患者采用不同术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可以更好的修复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手指岛状指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16例分析王富基张维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5医院132011)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应用手指岛状指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6例,均全部成活,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7.
8.
手指损伤指端皮肤缺损临床较为常见,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对28例30指指腹缺损患者,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指端及指腹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保留伤指掌侧固有神经,使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方法,修复指腹及指端缺损。结果8例12指创口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半年,所修复手指长度、外观满意,感觉良好,耐磨、耐寒热。结论该手术方法费时少,皮瓣厚薄适中、质地柔软,皮瓣颜色与受区相似,外观满意,是修复手指中小范围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切取方式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该院收治指端缺损患者共100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实施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中节指背皮瓣、单纯筋膜蒂近节指背皮瓣、带指背神经营养血管蒂的近节指背皮瓣三种修复术,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100例患者122指,皮瓣成活78指、皮瓣部分成活40指、皮瓣未成活4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提示患者在手部外观及患者功能上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结论: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但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各项要点,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指端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指端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桡背侧皮瓣修复术,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指腹两点辨别觉、痛温觉;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月手指功能评分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更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时S2PD和CISS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手指外观、疼痛、日常生活和工作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项评分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42%,与对照组的37.14%相比显著更低(P<0.05)。结论: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指端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手指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期间的指端缺损患者32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6例患者均采取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照组的16例患者均采取交臂皮瓣修复,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早期以及后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天后,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皮瓣肿胀,有1例出现血液循环系统障碍,有1例出现皮瓣坏死;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缺血症状。3个月后复诊,实验组的16例患者皮瓣质地、外观均比较良好,且手指屈伸活动影响较小,指端感觉恢复情况良好;对照组患者有4例交臂皮瓣略显臃肿,且16例患者的指端感觉恢复情况一般。结论:保留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具有相对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1995年-1997年,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8例,17例皮瓣成活,有1例发生全部坏死,经6个月-1年的随访,成活皮瓣的外观,伤指的活动功能恢复效果满意。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恒定,操作简便,皮瓣的成活率高,对供区的影响小,且在同一指中进行手术,术后疗效满意,在指端缺损创面的修复中,具有实用,易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80例单指指端缺损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成2组,对照组(n=40)采取邻指皮瓣修复;观察组(n=40)采取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比较2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2.58±12.76)分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比较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者20例(Ⅰ组),采用邻指皮瓣治疗者21例(Ⅱ组)。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皮瓣的温度、触觉、痛觉、两点辨别觉及患手持物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Ⅰ组2例皮瓣表皮出现坏死,脱落后愈合;9例患者出现冬季患肢发凉。Ⅱ组2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未予特殊处理,表皮脱落后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皮瓣温度、痛觉、两点辨别觉及持物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皮瓣的触觉优于Ⅰ组(P<0.05)。结论指动脉岛状皮瓣和邻指皮瓣均能有效恢复指端缺损患者患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但后者在恢复患指感觉功能方面的疗效略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指端及指腹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 保留伤指掌侧固有神经,使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方法,修复指腹及指端缺损.结果 8例12指创口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半年,所修复手指长度、外观满意,感觉良好,耐磨、耐寒热.结论 该手术方法费时少,皮瓣厚薄适中、质地柔软,皮瓣颜色与受区相似,外观满意,是修复手指中小范围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8.
我院骨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施行指神经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指端缺损修复术23例,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单指指端缺损患者60例入选本研究,均符合手术指征且均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邻指皮瓣组30例32指采取邻指皮瓣手术治疗,根据指端缺损于邻指中节背侧设计皮瓣。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30例36指采取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术者根据指端缺损大小于手指中节背侧设计皮瓣,侧缘不超过手指侧中线;并于皮瓣远侧缘设计三角形皮瓣。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等一般情况及疗效。 结果 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手术时间为(41.5±12.3)min,与邻指皮瓣组(42.6±13.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住院时间为(7.3±0.8)d,显著短于邻指皮瓣组(10.8±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组皮瓣疗效优12例(40.0%),良17例(56.7%),可1例(3.3%),差0例(0.0%),优良率为96.7%(29/30),显著优于邻指皮瓣组优11例(36.7%),良12例(40.0%),可7例(23.3%),差0例(0.0%),优良率76.7%(23/30),χ2=5.1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疗效较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