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人类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cox-A)A组16、4、5、7、9、10型,B组2、5型;埃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A16型最常见。患儿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多见,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临床上以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皮肤出现水疱疹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原体多为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尤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年龄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天津西青区2016—2018年10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征,为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天津西青区2016—2018年10岁以下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结果:天津市西青区2017年10岁以下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2016年,2018年有所下降。从时间分布上看,手足口病发病率每年4~7月份存在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在12月份前后再次出现小高峰;性别方面男多女少,特别是2017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年龄方面,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呈高发特征,占总发病数的89.36%。病原构成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为主,分别占42.86%、31.43%。结论:天津市西青区2016—2018年10岁以下手足口病发病呈男多女少、春夏交替期间暴发、3岁以下高发等流行病学特征,以EV71、Cox A16感染高发。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一般症状较轻,少数患儿病情较重[1]。我院作为本市收治该病的定点医院,从2009年5月-2009年7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 162例,由于手足口病患儿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意愿,因此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所感染的病毒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多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1]。重症病例多由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院共收治重症儿童手足口病早期患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臀部、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性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好发于夏秋季节,4—8月份为高峰,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成人少见。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先后发生手足口病疫情,个别地方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导致少数患儿死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将龙凤区疾控中心2008年跟踪调查200例手足口病发病和流行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其中以EV71及CoxA16型最为常见,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1]。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手足口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以夏秋季多见。  相似文献   

9.
仓艳红 《河北医药》2012,34(18):2869-287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目前国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EV71病毒,多发生于婴幼儿,尤以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可引起手、足、臀部皮肤皮疹和疱疹,口腔和咽部疱疹或溃疡,部分患儿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3岁以下的儿童是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点与护理要点报告.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HFMD)1958年首先由Robinson报道,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是较常见的一种,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EV-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以手足口、口腔和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特征,可通过口、手、空气飞沫、污染的水源等多种途径传播,部分可引起发热。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月份至11月份多见,  相似文献   

11.
<正>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人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其它一些肠道病毒,如埃可病毒也可致病。HFMD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惠州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2009—2010年4—10月)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为科学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共收集578份疑似手足口病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定量分型。结果578例被检测患儿中406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70.24%;EV71阳性208份,检出率为35.99%;CoxA16阳性145份,检出率为25.09%;手足口病2009年以CoxA16流行为主,2010年以EV71流行为主。手足口病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为81.55%。手足口病发病以幼儿为主,主要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占83.91%。结论手足口病在不同时期的肠道病毒感染往往呈现不同的流行特点,年龄小于3岁的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已成为重症病例的危险因子。及时、持续地开展手足口病病原学调查,预测其流行规律,有助于更好的制定其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一组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4、5、7、9、10、16型,B组的2、5、13型,埃可病毒(Echo)以及人肠道病毒71型,尤以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o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最为常见[1~3]。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5.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见于5岁以下儿童,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皮疹等。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局网⑴显示,2008-2017年我国手足口病共报告约1817万例,其中死亡3500多人,我国手足口病平均年发病率为147/100000,给我国儿童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手足口病病毒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A组(4、5、6、7、9、10、16型)、B组(1、2、3、5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2]。历史上,手足口病主要致病血清型为EV-71及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3-4],但自2013年开始CV-A6已逐渐取代EV-71和CV-A16成为手足口病主要致病血清型[5]。目前对CV-A6的研究尚不全面,尤其是在致病机制、免疫应答等方面。现就CV-A6流行概况、致病机制、疫苗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手足口病于2008年5月正式纳入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该病主要由20多种(型)肠道病毒包括最为常见的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症状为主~([1]),运城市手足口病自报告以来一直处于高发病状态,位居该市重大传染病之首。本次收集2016—2018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根据其流行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该市近年的流行变化趋势。1对象和方法1.1数据来源:收集运城市所有各县市2016—2018年手足口病例,报告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然而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已有多次手足口病的大流行报道,并伴随较高的致死率。该病通常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及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值得关注的是,肠道病毒71感染者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及致死率较柯萨奇病毒A16感染者高。本研究针对国内外有关手足口病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4岁以下年龄儿童组发病率最高。可引起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脑炎、脑脊髓膜炎、脑膜炎、肺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为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最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Ⅰ型。近年来报告有7Ⅰ型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症状较重。本研究对112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滨州市滨城区手足口病疫情,并探索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滨城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滨州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 874例,重症病例83例,无死亡病例,实验室诊断72例,肠道病毒71(EV71)占44.44%,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占40.28%,其他肠道病毒占15.28%; 年发病率为430.9/10万,其中在人口密度大和流动人口多的5个办事处疫情较严重,明显高于乡镇;发病主要集中在6-8月,占81.64%;并以5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占85.65%,其中3岁年龄组发病最多(421例),占22.47%;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1.92%;男女之比为1.36:1.结论 2010年引起滨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型别主要为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应加强疫情监测,特别是在6-8月重点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通常为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1]。近年来HFMD发病数一直居高不下,虽然2011年稍有回降,但仍成为当前5岁以下儿童罹患率最高和最重要的致死病因之一[2]。目前临床上多以普通型手足口病为主,而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