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急性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采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67例颈椎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术前X线、CT及三维重建检查了解椎弓根的直径、走行方向,并确定进钉点。术中凭手感及C臂斜位透视逐步扩孔,扩孔过程中探查骨孔四壁,确定为骨性,然后置入螺钉,观察术后患者的复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4个月后,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Frankel功能评定改善1~3级,所有病例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复位和减压结果满意,无内固定失效者。结论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可即刻复位、减压,稳定性良好,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急性颈椎损伤相对安全、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  相似文献   

2.
<正>上颈椎损伤指寰枢椎及其附属结构因暴力导致的颈部疼痛、活动受限、骨折脱位、脊髓压迫等。几乎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严重者可导致高位颈脊髓功能损害,甚至死亡。目前,虽然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相对容易,但其治疗方法并不统一,而坚强的外固定和早期手术干预被认为是治疗上颈椎损伤的有效方法~([1])。手术治疗应以复位、固定、融合为原则,目的是提供稳定的短节段固定和牢固的骨性融合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由于寰枢椎解剖位置特殊、结构复杂,故早期手术的同时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2])。目前,寰枢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术是治疗上颈椎损伤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5月期间后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6例颈椎损伤患者采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的复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4-20个月,216枚成功植入的螺钉均骨性融合,所有患者AsIA损伤分级均改善1-3级,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退出和复位丢失等现象,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复位和减压效果满意。结论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颈椎损伤,可即刻复位、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颈椎损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下颈椎(颈3~7)不稳定.治疗颈椎疾患所致的不稳定符合三柱固定原理,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1-3],但由于颈椎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复杂,有潜在的血管、神经根和颈髓损伤的危险性,以及解剖变异、爆裂骨折移位等原因,置钉难度大、危险性高,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提高此项技术的临床适用性,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疾患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下颈椎(颈3-7)不稳定。治疗颈椎疾患所致的不稳定符合三柱固定原理,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由于颈椎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复杂,有潜在的血管、神经根和颈髓损伤的危险性,以及解剖变异、爆裂骨折移位等原因,置钉难度大、危险性高,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提高此项技术的临床适用性,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疾患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伤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12例上颈椎伤病患者,并行自体髂骨植骨。其中,先天性齿状突不连1例,陈旧齿状突骨折2例,新鲜齿状突骨折5例,寰椎横韧带断裂1例,颈1/2融合翻修2例,寰枢椎管内外巨大神经鞘膜瘤1例。结果手术时间2.0~4.0 h,出血量200~650 ml。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满意。患者全部获5~24个月定期随访,3~6个月后患者均获植骨融合,螺钉位置良好。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伤病具有可行性及肯定的三维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颈椎椎弓根钉固定(观察组)与非手术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肯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与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关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相关的解剖学及影像学进行研究,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成年人颈椎干燥骨标本42套,测量与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关的解剖学及影像学数据.结果颈椎椎弓根解剖形态变异程度较大,各项实体测量数据与CT测量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颈椎椎弓根完全可以提供椎弓根钉的骨质通道以安装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术前可以依据影像学测量结果确定适合个体的进针点、进针方向、螺钉直径及长度等.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骨科对12例上颈椎损伤(无脊髓合并伤)病人予以后路钢丝内固定加自体髂骨融合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闫辉 《北方药学》2014,(4):135-135
目的:对脊柱损伤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脊柱损伤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研究组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经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治疗。随访9~10个月,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对患者螺钉松动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螺钉松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脊柱损伤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值得肯定,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唐相君  汪金平  肖衡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80-1881
经椎弓根固定为三维立体内固定方式,具有三柱固定的优越稳定性,在胸腰椎疾患中已有广泛应用.鉴于颈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特点和复杂的毗邻关系,行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术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经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TLIF技术治疗的1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L3-L4病变2例,L4-L5病变7例,L5-S1病变8例;L4-L5合并 L5-S1病变3例.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0个月,平均(11.6±0.8)个月,优良率94.1%.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TLIF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费用低等特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仔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脊椎生物力学的研究 ,椎弓根螺钉在三柱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受到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的重视。自 1998年 12月 - 2 0 0 1年 11月我院应用DICK、RF、AF器械治疗胸腰椎骨折 36例 ,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其中男 2 2例、女 14例 ,年龄 19- 5 6岁 ,平均 32 5岁 ,受伤至手术间隔 1- 5天 ,平均 3 5天 ;1 2 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 2 0例、重物砸伤 5例、高处坠落伤 9例、其它 2例 ;1 3 骨折分析 :T12 10例、L12 1例、L2 1例、L3 1例、L4 3例1 4 诊断分类 :按Dennis分类 :屈曲压缩型 15例 ,爆裂…  相似文献   

14.
李坤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435-436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是临床治疗脊柱损伤的常用方法,其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恢复,提高骨折愈合率。因此,探究脊柱损伤治疗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的应用、疗效以及注意事项等,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手术经验,分析手术成功要素,探讨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5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人。若术中置钉有困难时则综合利用其他置天然橡胶技术协助置钉。结果56例全部获得6~12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近期死亡。其中置入螺钉278枚,有253枚(91%)位置正确;25枚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其中2枚造成神经根损伤,1枚疑有血管损伤。有53例获得满意复位并骨性愈合,有3例因系陈旧骨折脱位术中未完全复位,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其中1例术后因退钉而改行前路手术。22例脊髓损伤病例中有6例系脊髓完全损伤,术后均无恢复;其余16例为脊髓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结论①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一种有效且相对较安全的方法之一,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②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熟悉颈椎解剖结构,术中规范操作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③以个体化置钉为主适当辅以其他置钉技术可提高置钉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8年9月为261例患者置人1102枚椎弓根螺钉治疗颈椎疾病,其中上颈椎疾病83例,下颈椎疾病178例.应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通过X线片及64排CT片,对2 000例正常人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国人椎弓根的长度、宽度、高度、向内侧倾斜、向头侧倾斜角度、向尾侧倾斜角度的数据,以指导术中选钉及置钉.术前由5名医师按照上述内容,对261例患者拟固定颈椎的椎弓根精确测量,其均值均在2 000例国人的均值范围,术中应用自行研制的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准确定位入钉点及角度,打孔、置钉、固定,一次成功1086枚,16枚经调整后成功,一次成功率98.55%.结果:术后235例获12~7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74个月.采用JOA评分标准,优131例,良82例,可17例,差5例,优良率90.64%.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上颈椎疾病83例中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未行二次手术.下颈椎疾病178例中15例16枚椎弓根螺钉术后摄X线片示位置不理想,行二次手术调整.119例骨折脱位中117例脱位完全复位,2例植骨块吸收未融合,融合率为98.32%.结论:应用椎弓根技术治疗颈椎疾病可以获得即刻三维稳定,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可将2 000例国人椎弓根的数据作为临床置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8年9月为261例患者置人1102枚椎弓根螺钉治疗颈椎疾病,其中上颈椎疾病83例,下颈椎疾病178例.应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通过X线片及64排CT片,对2 000例正常人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国人椎弓根的长度、宽度、高度、向内侧倾斜、向头侧倾斜角度、向尾侧倾斜角度的数据,以指导术中选钉及置钉.术前由5名医师按照上述内容,对261例患者拟固定颈椎的椎弓根精确测量,其均值均在2 000例国人的均值范围,术中应用自行研制的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准确定位入钉点及角度,打孔、置钉、固定,一次成功1086枚,16枚经调整后成功,一次成功率98.55%.结果:术后235例获12~7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74个月.采用JOA评分标准,优131例,良82例,可17例,差5例,优良率90.64%.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上颈椎疾病83例中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未行二次手术.下颈椎疾病178例中15例16枚椎弓根螺钉术后摄X线片示位置不理想,行二次手术调整.119例骨折脱位中117例脱位完全复位,2例植骨块吸收未融合,融合率为98.32%.结论:应用椎弓根技术治疗颈椎疾病可以获得即刻三维稳定,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可将2 000例国人椎弓根的数据作为临床置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向志敏  左尖 《云南医药》2001,22(4):296-298
近年来应用椎弓根螺钉系列内固定器械治疗脊柱脊髓损伤已被公认为有效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Roy -Camille ,Steffee ,C -D ,Dick ,AF、RF等技术[1] ,我院从 1997年以来应用该技术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共 2 7例 ,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7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9~ 4 5岁。平均 2 6.1岁。致伤原因 :9例为车祸伤 ,14例为高处坠落伤 ,4例为撞击伤。外伤至手术时间 1~ 12天 ,平均 2 .7天。本组未包括多脊椎损伤及合并其它脊椎病变者。损伤类型 按Denis分类 :压缩型 5…  相似文献   

19.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突向后方或突致椎板内致使相邻组织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约有10%~15%的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传统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具有创伤大术后减压不彻底及脊柱稳定性差等不足,易导致长期下腰痛和腰椎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手术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采用AO解剖定位方法行椎弓根定位并正确的拧入螺丝钉,确保位于椎弓根内并达到合适的长度。二是矫正脊柱畸形并行椎体的骨折整复,对于椎体骨折凸入椎管内的可以采用后方复位的方法,以解除脊髓压迫。并于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手术后佩带支具,可以有效防止手术后内固定松动失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结果38例脊柱骨折应用AF内固定,36例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牢固可靠,操作比较简单,治疗效果确切,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