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鑫 《家庭医药》2016,(7):205-205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点,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方法:对2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1例CVST患者有诱发因素的15例,占71.4%,未找到诱因的6例,占28.6%。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是妊娠和分娩,占42.8%;最多发生血栓的部位是上矢状窦,占41.4%;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占71.4%;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出院11例,好转5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生多种原因可促发,各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均可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通过护理干预,排除不良因素,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8例CVST患者。结果 4例痊愈,4例死亡,其中1例二次妊娠均患CVST,痊愈。结论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妊娠期及产褥期一种特殊类型的,少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与产次无明显关系。孕晚期及产褥期易发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者易发病,如重视影像学表现,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MRI),将明显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尚文鹏 《首都医药》2008,15(10):24-25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围产期多见;颅高压为其主要症状[1];磁共振(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可同时显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采用抗凝等治疗,多数痊愈.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围产期高发;影像学检查为确诊主要手段;抗凝等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变化。方法对12例孕产妇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CVST患者中孕晚期1例,产褥期11例;剖宫产7例,自然分娩4例;头MRI4-MRV检查明确诊断9例,DSA明确诊断3例。结论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多发生于剖宫产后及合并妊娠高血压、子痫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与MRV检查的联合使用诊断准确性高,抗凝治疗疗效确切,重症患者可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干预,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 76例CVST患者有诱发因素的57例,占75.0%,未找到诱因的19例,占25.0%。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是妊娠和分娩,占43.5%;最多发生血栓的部位是上矢状窦,占40.8%;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占74.1%;经综合治疗,29例痊愈,42例好转出院,4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生多种原因可促发,通过积极干预,特别是抗凝治疗,有较高的治愈率或好转率。  相似文献   

6.
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①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以青年女性多见;②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③诱发因素有分娩、妊娠、炎性反应、口服避孕药、外伤等;④早期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癫痫发作,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⑤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局限性梗死。结论熟悉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诱发因素、起病方式,临床特状,利于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程福璋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29-130
目的:分析以颅内出血表现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例经MRI、MRV确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该患者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主要有颅内压增高及皮质受损表现,无特异性。结论:CV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颅脑MRI及MRV对CVST的诊断敏感,且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较有创的DSA更易被患者接受,极大提高了CVST早期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39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因、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治疗。结果病因复杂,形式多样;高颅压为首发症状,有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表现。查体多有视乳头水肿,有脑膜刺激征阳性。应用降颅压、抗感染等药物的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6150U,1次/12h,疗效显著。结论产褥期、感染、脱水是CVST常见原因,头MRI、MRV可显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部位;抗凝治疗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择55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46例腰穿压力正常,3例腰穿压力未正常,3例转入上级医院,3例无明显好转出院。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MRV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式,诊断明确,值得推荐。对于不明原因的脑血管病,可以行MRV来排除外静脉窦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毕连祝 《河北医药》2013,(21):3360-336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 )是脑血管病的特殊形式,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近年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本病的认识也日益提高。对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例 CVST 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es thromboses,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颅内静脉窦的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的一种疾病。分为炎性和非炎性两类,以矢状窦、海绵窦、横窦血栓多见。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此病得以早期诊断。笔者采用静脉小剂量注射尿激酶治疗CVST,观察18例,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龙  龚桂平 《安徽医药》2021,25(9):1783-1787
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2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CVST病人,共入组95例病人,分析所有病人的起病形式、临床表现、CVST相关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与男性相比,女性CVST病人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妊娠/产褥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肿瘤;与女性相比,男性CVST病人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各种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血栓形成倾向(凝血-纤溶系统异常、蛋白C/S异常).肾病综合征等各种免疫相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CVST重要的危险因素.静脉梗死(19例,20.0%)及出血性梗死(13例,13.7%)是最多见的脑实质受损,另有58例病人无脑实质受损的影像学表现;87例(91.6%)病人多个静脉窦受累,累及最多的是横窦(82例,86.3%)和乙状窦(74例,77.9%).结论 CVST危险因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妊娠/产褥期、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栓形成倾向、肾病综合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近期手术等,且存在性别差异.脑实质受损病人影像学表现以静脉梗死及出血性梗死最多见,绝大多数病人累及横窦和乙状窦等多个静脉窦.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CVST患者62例,男16例,女46例,年龄21~72岁,平均40岁;其中上矢状窦血栓24例,乙状窦血栓22例,横窦合并上矢状窦血栓12例,直窦2例,均经临床与  相似文献   

14.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诸多病因诱导的,临床表现为脑静脉回流受阻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等,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按病变性质可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一般多为炎症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多以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症状为主,可表现为单纯颅内压增高,也可以突发、罕见的至死性脑卒中为表现~([1])。临床除了重视脱水降颅压、抗感染、调整血压等一般治疗外,特殊治疗包括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等~([2])。目前,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进步,血管腔内介入已经成为CVST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2017年8月28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1例CVST患者,经脑血管造影+颅内静脉窦取栓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起病形式、可能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方法 对3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多为高颅压综合征,脑脊液压力多数升高,影像学表现静脉血流减慢、闭塞.脱水、抗凝等综合治疗疗效佳.结论 及早行血管检查(MRI或MRV)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对于提高本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减少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以脑静脉回流障碍伴颅内压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0.5%-0.1%,颅内静脉窦血栓好发于年轻女性,一旦明确诊断,立即给予抗凝、溶栓及对症处理,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汪洋  魏祥品 《安徽医药》2018,22(11):2153-2155
目的 分析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治疗过程,积累治疗该类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详细记录该例CVST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分析患者预后不佳的原因。结果 因未能及时明确诊断,后患者出现同侧的大面积梗死伴出血,虽外科积极干预,但最终预后不佳。结论 CVST的早期诊断并实施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1])。CVST常见于年轻患者,年轻女性因为妊娠、产后及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发病率略高~([2])。CVST包括静脉窦血栓和皮质静脉血栓,孤立脑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相对少见,因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张哲  张爱国  吕彦锋 《河北医药》2011,33(21):3342-3343
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由多种病因所致,是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种脑血管病特殊类型。一般多发生于孕产、口服避孕药、外伤、感染等高凝体制的人群,误诊率高达50%。经查MRV或DSA检查证实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二聚体对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疗有重要参考作用并可作为观察溶栓药物疗效的一个指标。现将我科应用经静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球囊扩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孙辉  钱伟东 《安徽医药》2017,21(5):859-862
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46例CVST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VST病人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多样,大多有头痛症状,其他症状有局灶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影像学方面,CT平扫12例(12/42)发现异常,MRI平扫(T1WI、T2WI、FLAIR)发现异常者32例,MRV检查显示异常者45例,46例病人通过MRI+MRV均能得到诊断,所有病例经过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预后良好.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因较多,临床症状复杂且缺乏特异性,结合CT、MRI及MRV可对其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行DSA检查,早期抗凝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