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所在科自2006年开展种植牙技术以来,受到广大患者欢迎,至2008年共种植牙689颗,回顾随访观察5年以上,其中失败72颗,现将失败原因分析报告如下。自2006—2008年3年间到笔者所在科选用ITI、3I、奥齿泰种植系统的种植牙患者,回顾随访研究资料完整者种植牙682颗。年龄最大69岁,最小23岁。患者最多种植牙5颗。观察5年以上,72例失败病例中男38例40颗;女32例32颗。对纳入统计分析种植牙患者,选用一名高年资种植专业  相似文献   

2.
近20年以来,口腔种植体的应用使口腔修复的治疗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给许多常规义齿修复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扩大了治疗范围。以Branemark系统为代表的骨整合种植体,经远期疗效观察成功率接近96%。但是,同样存在着种植失败率。口腔内的微生物感染及宿主反应为失败因素之一。笔者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曾静  吴龑  曾庆 《哈尔滨医药》2021,41(3):99-100
目的 探讨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子,分析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行种植修复手术的299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分为病例组(n=33)和对照组(n=26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作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文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种植义齿完成修复的5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口腔护理行为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较大,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围炎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5月以来在本院种植牙的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其中慢性牙周炎组30例,健康组30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种植体植入后的4个月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的牙龈沟积液量(PISF)、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牙龈沟出血指数(mBI)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牙龈沟内的积液量明显较健康组患者的多,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临床指标分析结果显示,除改良菌斑指数外,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与种植体周围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吸烟患者口内78个种植牙作为实验组和43例不吸烟患者76个种植牙作为对照组,二期修复3年后进行种植体周健康检查,计算两组种植体存留率(retained rate,RR),及探诊后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Bleeding Index,m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marginal bone loss,MBL),并进行比较。结果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无差别;两组探诊后出血指数、探诊深度、边缘骨吸收量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义齿修复常见并发症,也是种植义齿失败的主要原因。细菌是种植体周围炎的始动因素,能引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感染,如果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炎症扩散会导致种植体周围骨质吸收,最终导致种植义齿松动、脱落[1]。因此,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关键是减少细菌在种植体周围组织上的定植。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 BLB种植体的植入位置是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的因素之一。我院对近十余年接受BLB种植系统修复的患者采取不同的种植体植入位置的种植术,统计分析其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种植技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少数种植体失败。种植体失败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种植体周围炎,即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丧失、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其发病率大约为4%~15%,发病率较高,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口腔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70颗种植体)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例(35颗种植体).对照组接受常规牙周机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龈沟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碘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能够降低患者PLI、PD及SBI,提高治疗有效率,使用前景广阔,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IL-6及NF-κB表达在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共有126颗种植牙,以种植体周围是否发生炎症分为炎症种植体组(51颗),健康种植体组(75颗),炎症种植体组根据种植体周围炎疾病分类标准分为三组,即轻度种植体周围炎组(轻度组)、中度种植体周围炎组(中度组)、重度种植体周围炎组(重度组),把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组(67颗),采集和测量龈沟液,测量龈沟液NF-κB及IL-6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牙周学检测。结果炎症组龈沟液含量、PD、SBI、PLI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健康种植体(P 0.05),对照组及健康种植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炎症种植组中的3个亚组龈沟液中NF-κB、IL-6比对照组及健康种植体组的分泌水平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NF-κB及IL-6水平不断升高;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6与NF-κB呈正相关(r=0.758,P=0.002)。结论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6、NF-KB水平升高,IL-6、NF-KB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能够反映炎症程度,二者在种植体患者龈沟液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局部用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口腔科种植体周围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盐酸米诺环素组29例,甲硝唑凝胶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4、8周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第2、4、8周,SBI、PLI、PD均明显改善(P〈0.05),盐酸米诺环素组的改善情况稍优于甲硝唑凝胶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8周后,两种药物的治疗作用持久性均不明显。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凝胶局部用药均可以显著改善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状况,药效持久,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种植体周围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28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其中诊断种植体周围炎4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余84例为对照组.两组间患者日常使用的牙刷类型、每天刷牙次数以及食物嵌塞后是否及时处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史、每日吸烟量及是否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是否定期随访和定期到医院进行洁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后期口腔卫生护理、个人生活行为方式以及定期随访情况会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动物模型口腔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6、NF-κB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5只成年杂种犬,每只犬全麻下拔除下颌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植入3个月确定骨结合后,丝线栓结法建立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模型, ELISA方法测量出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建立前后IL-6、NF-κB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建立后骨缺损呈楔形吸收;健康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检测到极少量IL-6及少量NF-κB;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检测到较多IL-6和NF-κB含量。结论:丝线栓结法可成功建立与临床实际近似的种植体周围炎模型。 IL-6、NF-κB参与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围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及抢救危重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老年患者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静脉穿刺失败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影响护患关系,甚至可能影响临床治疗和抢救工作,是困扰临床工作的一个实际问题。笔者分析老年患者周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探讨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茶多酚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9月长沙市口腔医院收治的早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茶多酚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探针深度(PD)及白介素-17F(IL-17F)、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χ2=4.086,P=0.043);治疗4周后,2组患者PLI、SBI、AL、PD及IL-17F、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 茶多酚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可有效提高综合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82枚)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龈下刮治与龈上洁治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加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2%碘甘油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和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LI、PD及SB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疗效优于碘甘油,可明显减轻牙周病症,促进牙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断指再植失败的原因,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方法对该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24例31指断指再植失败病例的创伤和手术情况及术后治疗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坏死的31指中,因血管危象处理不及时或处理后仍不能逆转的有21指,再植指感染引起7指,吸烟所致1指,术后不配合治疗下床活动致再植指体坏死2指。再植指丧失血液供应发生在1d内的有9指,1~3d的有12指,4~7d的有8指,超过9d的有2指。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彻底清创及止血、提高血管的吻合质量、避免吻合血管的受压,术后严密观察、加强护理、及时治疗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924例接受种植修复缺失牙患者,共植入1478枚种植体。收集患者相关变量和术区局部相关变量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与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478枚种植体中,共有27枚(1.83%)种植体修复前失败。下前牙区发生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比例均高于上前牙区、上后牙区和下后牙区(P<0.05)。种植体直径<3.5 mm患者发生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比例高于直径≥3.5 mm患者(P<0.05)。行上颌窦侧壁开窗外提升术患者发生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比例高于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提升术和常规手术患者(P<0.05)。不同术后并发症患者发生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种植体直径<3.5 mm、植入位置为下前牙区以及出现植骨材料感染并发症是患者种植体修复前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种植体修复前失败与窄径种植体、植入位置和术后并发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高翠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121-3121
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是复杂的,只有对这些因素有足够的认识,在操作中加以重视防范,才能尽可能避免静脉穿刺失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现就常见的失败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