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尧 《中外医疗》2021,40(13):17-20
目的 分析探究氨磺必利在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100例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喹硫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 开展治疗前,两组精神障碍患者的阳性症状...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28-30
目的 评价氨磺必利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 induced by alcohol,MDI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 年6 月~2017 年5 月66 例男性MDIA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氨磺必利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予氨磺必利治疗,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NSS 评分逐渐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37,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9.09%,对照组6.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6,P>0.05);两组TE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4,P>0.05)。结论 氨磺必利联合丙戊酸钠可提高治疗MDIA 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别采用氨磺必利与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由酒精性所致的精神障碍(MDIA)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用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3年接收的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80例,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中有关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按就诊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观察8周,在第2周和第8周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来评定其临床治疗效果,用症状量表(TETT)评定其不良反应。观察并比较两组PANSS及TETT得分,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末两组PANSS和TETT得分以及治疗有效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8周末,观察组PANS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TETT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人数38例(95%),对照组总有效人数31例(77.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治丙戊酸镁缓释片疗酒精性精神障碍(MDIA)患者均有效,且治疗效果安全确切,但氨磺必利总有效率高于丙戊酸镁缓释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滴硫必利和纳洛酮治疗4周,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纳络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常规组患者服用利培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接受氨磺必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氨磺必利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9例),应用利培酮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均林  新潮  龚志伟 《中外医疗》2012,31(26):127-128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合用药组和单用药组各26例。合用药组给予氨磺必利合并小剂量氯氮平治疗,单用药组仅给予氯氮平治疗。疗程为12周。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分别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阴性症状分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单用药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共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就诊床号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和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4wP、N、G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数据经统计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和观察组治疗后P、N、G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2w、4w、8w观察组TESS评分和对照组TE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差异,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我院门诊就诊的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研究组给予氨磺必利,共治疗8周,随访6个月.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临床用药发生不良反应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使用氨磺必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98例.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发生不良反应时患者给药剂量、原患疾病分布情况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患者血药浓度情况.结果:98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46例(46.9%)于治疗1周内出现不良反...  相似文献   

11.
王叶艳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52-52,106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使用原抗抑郁药加用氨磺必利,对照组继续使用原抗抑郁药。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及治疗中出现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73.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06%(P〈0.05),研究组HAMD及CGI评分减分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使用小剂量氨磺必利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实际应用和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上治疗抑郁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抗抑郁治疗的78例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从35~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岁,将7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抗抑郁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抗抑郁药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氨磺必利。结果:6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共有32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患者有效人数是22例,有效率是56.41%。结论:使用常规抗抑郁药加上小剂量的氨磺必利后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小剂量氨磺必利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在临床值得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吴昊 《中外医疗》2014,(20):91-92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7例,分别给予利培酮与氨磺必利治疗,连续治疗8周,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PANSS评估结果为(35.3±10.7)分,对照组PANSS评估结果为(52.4±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使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每组46例,在治疗后第2周、8周末,对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价临床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系统(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价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8周后,氨磺必利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55%,78.3%。治疗2周后,氨磺必利治疗组的PANSS阴性量表减分[(8.5±4.1)vs(5.8±3.6),P<0.05],明显低于利培酮治疗组;将两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给予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利培酮组为33.77%,氨磺必利组为29.2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与氨磺必利治疗,临床效果表现良好,对于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氨磺必利的效果明显比利培酮好,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使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每组46例,在治疗后第2周、8周末,对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价临床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系统(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价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 8周后,氨磺必利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55%,78.3%。治疗2周后,氨磺必利治疗组的 PANSS 阴性量表减分[(8.5±4.1)vs (5.8±3.6),P <0.05],明显低于利培酮治疗组;将两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给予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利培酮组为33.77%,氨磺必利组为29.2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与氨磺必利治疗,临床效果表现良好,对于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氨磺必利的效果明显比利培酮好,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2例精神病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B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在治疗两个月后,通过阳性阴性量表和精神病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症状量表的评测。结果:A组的有效率为87.8%,B组的有效率为78.0%,两组的治疗效果没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不良反应的症状量表的检测,A组不良反应的出现处于正常水平,B组静坐不能的不良反应较为异常,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基本相似,但氨磺必利不良反应轻,可以控制药量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陈进东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840-2842
目的:比较和研究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59)给予氨磺必利,起始剂量0.2evd,每日2次;对照组(n=59)给予利培酮,起始剂量1mevd,每日1次。1周内氨磺必利加至0.9~1.2eva,利培酮加至3~6mevd,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整。治疗时间为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5%,两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0.289,P=0.600),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评分,研究组(13.49±1.60)与对照组(13.65±1.78)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阴性症状评分中研究组为(12.69±1.86),明显优于对照组(17.99±1.81)(P〈0.05),副反应量表TESS中研究组治疗后行为表现、化验、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总评A与对照组相应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体重增加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利培酮,且体重增加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该院方便选择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n=30)和利培酮组(n=30),给予氨磺必利组患者氨磺必利治疗,给予利培酮组患者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后PANSS阳性症状评分(20.1±3.9)分、一般病理学症状评分(15.4±2.6)分、总分(54.3±4.8)分与利培酮组阳性症状评分(19.4±4.2)分、一般病理学症状评分(16.8±2.9)分、总分(56.7±5.4)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后PANSS阴性症状评分(19.1±5.2)分与利培酮组(24.6±5.4)分相比明显较低,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与利培酮组8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与利培酮组2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疗效显著,用药不良反应均较少,但氨磺必利对PANSS阴性症状改善效果更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