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3)
目的分析与总结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我院从2009年1月到2012年6月期间病理诊断为DCISM患者资料共20例,回顾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以同期病理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53例患者为对照进行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比较。结果 20例DCISM患者中17例(85%)可触及肿物,17例(85%)在影像上(乳腺X线片或彩超)可见肿块影;13例(65%)微钙化伴肿块影。53例DCIS患者中26例(49%)可触及肿物;25例(47%)在影像学(乳腺X线片或彩超)上可发现肿块影;6例(11%)微钙化伴肿块影。DCISM与DCIS在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临床上可触及肿物及在影像上可发现肿块影在DCISM中常见。 相似文献
2.
3.
4.
卢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9):1025-1026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关键所在。导管原位癌(DCIS)及DCIS伴微浸润(DCIS-MI)是一种早期乳腺癌,约40%的DCIS最终会发展成浸润性癌,DCIS患者的病死率很低,乳腺X腺检查是乳腺疾病的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因此提高对DCIS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中,不同病理特征对DCIS微浸润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44例DCIS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分为DCIS组(n=72)和乳腺导管原位癌微浸润(DCIS-Mi)组(n=72),分析DCIS患者的微浸润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生浸润的影响因素。结果:组间资料相比,DCIS-Mi组绝经人群、有人工流产史、可触及肿块发生率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 <0.05);病理学特征相比,中高级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ER、PR等指征,组间差异显著(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导致DCIS-M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绝经情况、中高级组织学分级、肿瘤最大直径和粉刺样坏死(P <0.05)。DCIS-Mi组患者的PLT、PLT/T水平高于DCIS组(P <0.05)。结论:DCIS患者是否发生微浸润,可通过DCIS-Mi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包括绝经、组织学分级、最大肿瘤直径和粉刺样坏死。此外,还可结合PLT和PLT/T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是否为DCIS-mi。 相似文献
6.
乳腺微浸润癌是2003年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提出的新名称,是指在大量导管内癌的背景下,乳腺(非特化的小叶)间质内出现一个或几个镜下明确分离的微小浸润灶。其发病率为0.68%~2.4%。目前研究认为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乳腺微浸润癌的发病率与导管原位癌肿瘤的直径密切相关,本文就乳腺微浸润癌发生与导管原位癌肿瘤的直径大小的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10)
<正>乳腺癌已经成为危害妇女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目前,早期诊断乳腺癌对于其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及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使得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进一步提高[2],但是,针对乳腺原位癌伴早期浸润的乳腺钼靶与超声诊断的影像学特点差异对于快速针对早期乳腺原位癌具有重要的鉴别价值[3,4],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确诊为乳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类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病灶的超声及病理学特征,以期提高超声对乳腺DCIS早期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手术且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单纯性乳腺DCIS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涉及52个病灶,根据病灶超声影像图特征分为肿块型与非肿块型,按照病灶内部有无钙化分为钙化组与非钙化组。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将组织学分级分为高级别和低中级别;依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细胞增殖抗原标记指数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型。比较肿块型与非肿块型、钙化组与非钙化组乳腺DCIS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子分型间的差异。结果 52个乳腺DCIS患者病灶中,肿块型33个(63.5%)、非肿块型19个(36.5%),钙化30个(57.7%)、非钙化22个(42.3%)。在众多超声特征中,肿块型病灶钙化比例低于、边缘光整比例高于非肿块型病灶[42.4%(14/33)比84.2%(16/19)、30.3%(10/33)比0... 相似文献
10.
11.
12.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也称为导管内癌或管内癌,指癌细胞克隆样增生并在乳腺导管管腔内聚集.尚无证据表明可以越过基底膜侵入临近的乳腺基质中.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可发展为侵入性导管癌,通常在乳腺X-射线筛查时发现.随乳腺X-射线筛查的逐步推广应用,导管内癌的发病率增长极快,大量群组研究和随机化临床研究的数据已被用于指导性治疗当中.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进展也使得对导管内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癌之间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本文介绍了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8岁。主因“发现左乳、大、乳晕区皮肤改变10年”到我科就诊。10年前患行无意间发现左乳头、乳晕区皮肤改变,无渗液,伴有瘙痒,偶有乳房疼痛,在我院皮肤科病理检查诊断为鲍温病。住乳腺科准备手术治疗,拍乳腺钼靶片“左乳外上方泥沙样钙化”。专科检查:左乳头扁平,左乳头、乳晕区可见皮损,面积约4cm×4cm,表面无渗出,未触及肿块。手术病理检查乳腺组织为:乳腺导管癌早期浸润。遂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淋巴结未见癌细胞转移,给予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MRI诊断为良性31例,恶性49例.MRI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符合率为61.2%(49/80),其中肿物型诊断符合率为80.0%(16/20),高于非肿物型的55.0%(33/60)(χ2=3.95,P<0.05).肿物型20例,形态呈圆形7例(35.0%),分叶状6例(30.0%),不规则型7例(35.0%);边缘清楚7例(35.0%),不规整12例(60.0%),毛刺1例(5.0%);肿物均匀强化7例(35.0%),边缘强化7例(35.0%),内部分隔强化6例(30.0%);时间-强度曲线呈Ⅰ型3例(15.0%),Ⅱ型9 例(9/20,45.0%),Ⅲ型8例(40.0%).非肿物型60例,均匀强化6例(25.0%),不均匀强化24例(30.0%),点状强化3例(5.0%),丛状环形强化27例(45.0%);强化分布呈局灶样15例(25.0%),导管样3例(5.0%),区段样24例(40.0%),区域样18例(30.0%);时间-强度曲线呈Ⅰ型20例(33.3%)、Ⅱ型31 例(51.7%)、Ⅲ型9例(15.0%).结论 MRI对肿物型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符合率高于非肿物型,非肿物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主要表现是区段、区域样分布的丛状或不均匀强化,时间-强度曲线以平台型居多.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乳腺钼靶摄影的普及,早期乳腺癌,特别是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发现率也在不断增加。DCIS是一种早期乳腺癌,为终末导管上皮细胞重度不典型性增生癌变,但尚未发现突破管壁基底膜向周围间质侵犯,约40%的DCIS最终会发展为浸润性癌,与浸润性癌相比,DCIS患者病死率非常低[1],预后良好,而它的治疗方针也与浸润癌有所不同,因此术前正确诊断非常重要。乳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的诊断。方法借助免疫组化检测对普通型导管增生(UDH)、不典型导管增生(ADH)和导管原位癌(DCIS)等病变进行分析。结果形态学改变基础上,适当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作出正确诊断。结论正确使用免疫组化检测在原位癌、导管内上皮增生及微小浸润诊断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