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长沙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2015—2017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长沙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发生场所、事件原因和致病因子等因素,描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5—2017年,长沙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73起,发病174人,死亡20人。6—9月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高峰,事件发生起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总数的75.14%和65.67%;事件发生较多的地区是浏阳市和宁乡市,事件报告数占总数的27.17%和17.34%;事件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事件总数的67.05%,其次是农村聚餐;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食品主要是毒蘑菇,占事件总数的58.96%。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死亡病例90%由毒蘑菇中毒所致。结论 毒蘑菇中毒是长沙市危害严重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针对高发季节、高发地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管理。做好毒蘑菇相关科普宣传,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有关毒蘑菇中毒知识和救治措施的培训,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河南省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2019年收集的所有发病数在2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应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2019年共接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86起,涉及事件人数8 984人,发病957人,住院492人,无死亡病例,罹患率为10.65%。5—8月报告的事件较多,占事件总数的76.74%。发生在饭店(25起)和家庭(24起)的事件最多,合计占事件总数的56.98%;而发病人数和住院人数最多的场所类型为学校食堂。86起事件中有70起查明致病原因食品,主要为多种食品(23起,26.74%)和植物类食品(18起,20.93%),导致发病人数和住院人数最多的原因食品为植物类。致病因素中不明因素事件所占比例最高,占报告总数的76.74%;在查明原因的事件中,主要为细菌性致病因子导致的事件,占查明事件总数的70.00%(14/20)。结论建议加强春夏季节的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加强对饭店和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提升基层机构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实验室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查明率。  相似文献   

3.
2011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云南省2011年1~12月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2011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资料建立数据库,并按时间、场所、致病因素、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报告食源性疾病163起,均为食物中毒,发病2 625人,死亡35人.4~7月为发病高峰,报告起数和发病人数占全年总数的63.80%、60.80%;野生蕈中毒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43.56%和40.00%;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发病人数,占总数的44.23%.发病场所以农村家庭的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57.67%、50.55%和77.14%;学校食常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波及人数最多,平均每起发病31人.结论 应加强农村家宴和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野生蕈和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及主要致病因素,为食源性疾病暴发处置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暴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广西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92起,发病2 347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1.4%.致病微生物性是春季和夏季的主要致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 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 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2 519起, 发病18 681例, 死亡257例, 病死率1.38%.食源性疾病暴发好发于三季度.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家庭和死亡人数最多, 其次是单位集体食堂.主要致病因素植物性, 主要致病菌是沙门菌 (38.89%) 、蜡样芽孢杆菌 (38.89%)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11%)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5.56%) 和变形杆菌 (5.56%) .结论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和植物性, 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单位等集体食堂.应加强家庭、单位等集体用餐人群的食品卫生管理, 避免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7—2020年扬州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7—2020年扬州市共上报30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人数423人,累计死亡病例1人,病死率为0.24%。暴发时间集中于第3季度(73.33%);暴发场所以饭店(酒店)为主(60.00%);原因食品主要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23.33%)、肉与肉制品(10.00%)。在明确致病因素的22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31.82%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其次为变形杆菌(13.64%)、亚硝酸盐(13.64%)、蜡样芽胞杆菌(9.09%)、砷化物(4.55%)等。结论 2017—2020年扬州市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有其特有的流行特征,相关部门可据此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进一步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9-2011年河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控制策略,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河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河北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39起,发病902人,死亡16人。呈现季节性高峰,家庭和集体食堂是发病的主要场所,细菌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毒素和化学物质是主要致死因素。结论建议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强化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处置机制建设,做好公众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海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报系统2011-2013年海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海南省2011-2013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73起,累计发病病人数1 022人,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呈季节性分布,第三季度发病率最高,各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主要集中在学校、工地等集体食堂和宾馆饭店等场所,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病因素主要以微生物致病菌为主,其次是以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较为常见.结论 根据海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是海南省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且暴发具有季节性和场所性的特点,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宜兴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7年宜兴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6-2017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690例,通过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共发现7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食源性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25~44岁组,占36.81%。发病时间集中在第三季度(7~9月),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7.83%,病毒主要为诺如病毒,检出率11.64%,15~24岁组病原检出率高于25~4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13,P <0.05)。引起食源性疾病主要可疑食品为肉与肉制品(34.04%)、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7.99%)、粮食类及其制品(10.93%),可疑进食场所为家庭(51.49%)、餐饮业(22.14%)、学校食堂(16.87%)。结论宜兴市食源性疾病呈季节性波动,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是主要致病病原体,15~24岁人群需要重点关注。应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处置能力,同时加强餐饮单位卫生监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5—2017年江苏省餐饮类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相关监管建议。方法:收集2015—2017年江苏省餐饮类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5—2017年餐饮类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46起,占68.91%,发病4 211例,占75.17%。餐饮类暴发事件场所主要集中在宾馆饭店,事件报告数共133起(54.07%),发病人数2 146例(50.96%);其次为单位食堂56起(22.76%),发病人数1 053例(25.01%)。结论:在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由于餐饮类单位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数、暴露人数和发病人数均最多。建议完善对各类餐饮单位卫生巡检制度,加强日常卫生巡检,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