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期感染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a在近期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急性脑梗死与近期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32例急性脑梗死伴感染患者和46例急性脑梗死无感染患者血清TNF-a的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伴感染患者TNF-a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TNF-a的升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感染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期前感染与老年人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的期前感染与老年人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研究组为连续住院的老年人脑梗死患者247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脑梗死后遗症(≥6月)患者139例,采用问卷方法确诊病前4周内发生的感染,并统计分析两组感染率及感染性质的差异。结果:老年人脑梗死组病前1周内的感染率(10.9%)明显高于对照组(4.3%),其中70%为期前3日内感染,老年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间、感染性脑梗死组和非感染性脑梗死组间卒中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结论:期前感染可暂时性地增加老年人脑梗死的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系统的期前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的方法对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87例体检正常1周内的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脑梗死患者发病前1周内感染率为36.6%,高于对照组21.8%(P〈0.05)。脑梗死组中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所有感染人数的47.6%;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占30%。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期前感染增加了脑梗死的危险性,积极防治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有可能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4-05在我院住院的3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感染时间、感染部位及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62例,感染率为20.67%,下呼吸道感染最多,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消化道及其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有无意识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吞咽困难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性别无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率高,应加强脑血管病的预防,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对发病患者积极治疗,重视并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近期感染伴急性脑梗死发生3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及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在近期感染同时发生脑梗死的病例也很常见。感染是否也是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为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近期各种感染的关系,对我院1992~2003年住院的5968例脑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中有320例老年人感染甚至发热后出现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进展性脑梗死组56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粥样硬化、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完全性脑梗死56例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收缩压水平下降、血糖增高、脑动脉狭窄、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显著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结论 收缩压水平下降、高血糖、纤维蛋...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近期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导致脑梗死近期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85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清甘油三脂、胆固醇、凝血功能、房颤、烟酒的摄入及体重指标,2年内定期随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清胆固醇、高纤维蛋白原、房颤、吸烟、酗酒和肥胖是脑梗死2年内再发显著相关因素。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清胆固醇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清胆固醇可作为脑梗死2年内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肺结核患者人数位居全球第2位,随着全球性结核病疫情的加剧,结核疫情的防制形势非常严峻[1]。脑梗死人群体质较正常人差,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但当前对于脑梗死人群结核感染情况的报道不多。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以其灵敏度高、假阳性率低的特点在诊断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 LTBI)中得到广泛应用[2]。本文以T‐SPOT. TB技术对脑梗死患者结核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 )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和分子流变特性改变及其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3 8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聚集性 (LA)、白细胞黏附功能 (L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 ICAM-1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1 (s VCAM-1 )浓度进行检测 ,根据头部 CT结果将脑梗死分成大面积脑梗死和中小面积脑梗死 ,同时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LA、LAF和 s ICAM-1、s VCAM-1的浓度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LA、LAF和 s ICAM-1、s VCAM-1的浓度均较中小面积脑梗死患者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 LA、LAF和 s ICAM-1、s VCAM-1呈正相关 (r=0 .3 3 77~ 0 .71 88,P<0 .0 5 ) ;LA和 LAF均与 s ICAM-1、s VCAM-1呈正相关 (r=0 .3 3 3 1~ 0 .5 865 ,P<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的异常 ,这种异常在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而趋化因子是炎症反应中不可或缺的一类介质,主要趋化白细胞迁移、介导炎症损伤、参与损伤修复,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阐明趋化因子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有可能为防治缺血性脑损伤找到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占CD4+T细胞 的比例及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 nti ma-media thickness,IMT)的关系。 方法 纳入首次发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h17比例的差异。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研究组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比较这3组及对照组间外 周血Th17比例的差异。另外,分析Th17比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 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关系,并计算Th17比例与颈动脉IMT值相关性。 结果 研究共纳入研究组4 5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较对照组外周血T h17比例显著增加 [(7.41±1.93)% vs(2.8±0.64)%,P<0.001)];研究组中轻型组7例、中型组19例、重型组19例,轻、中、 重型组患者Th17比例分别为(4.97±0.89)%、(7.06±1.33)%及(8.65±1.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0.001),且中型组高于轻型组(P =0.003)、重型组高于中型组(P =0.002)和轻型组(P =0.002)。 研究组颈动脉IMT值与Th17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68,P <0.001)。 结论 外周血Th17比例的升高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中青年脑梗死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以及蛋氨酸负荷试验(methionine loading test,MLT)对于发现隐匿性Hhcy的作用。方法选取2000—2003年发病2 d内住院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85例,正常对照组44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空腹及口服蛋氨酸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al homocysteine,tHcy)水平,并结合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病例组空腹及蛋氨酸负荷后血浆tHcy水平分别为(22.49±9.80)及(48.07±11.20)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3.08±2.33)及(37.23±3.48)μmol/L(P<0.01)。(2)病例组空腹血浆tHcy(Fhhcy)水平高于正常者35例(占41.18%),仅负荷后血浆(Phhcy)水平高于正常者23例(占27.06%),两者合计病例组Hhcy者占68.24%,显著高于对照组(Fhhcy、Phhcy各2例,占9.09%)(P<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hhcy、Phhcy水平与性别具有显著相关性(分别r=0.488与r=0.343,均P<0.01),而与吸烟、饮酒等其他危险因素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无相关性。结论Hhcy是中青年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MLT是发现隐匿性Hhcy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首发44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1年,记录终点事件。结果:脑血栓形成1年复发率为t3.8%;年龄(P=0.002,OR=1.044,95%CI=1.015~1.073)、高血压病史(P=0.040,OR=I.944,95%CI=1.032~3.663)、纤维蛋白原(P=0.000,OR=I.932,95%CI=1.386~2.666)为影响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史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是脑血栓形成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1例头颅MRI表现酷似颅内感染的多灶性脑梗死。方法:患者行头颅MRI检查,脑脊液等检测,脑标本行多部位病理检查。结果:MRI:两侧额叶及胼胝体膝部、体部多发片状异常信号,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FLAIR高信号,DWI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环形强化。病理诊断:脑动脉重度粥样硬化伴大脑顶叶、基底节、胼胝体及脑桥多发梗死伴出血灶形成。结论:多灶性脑梗死头颅MRI增强亦可出现酷似颅内感染的多灶性环型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流变特性和分子流变特性的改变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I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28例首次发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起病在24h内)作为研究对象,PIS的诊断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的增加来判断,并对患者入院时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浓度及白细胞聚集性(LA)、白细胞黏附功能(LAF)进行检测。结果:12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35例(27.3%)发展为PIS,PIS患者入院时IL-1、IL-6、TNF、sVCAM-1、sICAM-1浓度及LA、LAF明显高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P<0.01)。LA和LAF均与IL-1、IL-6、TNF、sICAM-1、sVCAM-1正相关。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L-1、IL-6、TNF、sVCAM-1、sICAM-1、LA、LAF是PIS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的异常,这种异常在PIS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血糖、胰岛素抵抗与脑缺血性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高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非腔隙性脑梗死住院病人50例作为实验组,依据血糖水平将其分为A组22例(单纯性高血糖)及B组(血糖正常)28例。分别在起病24h内、48h、72h、5d及9d测定患者血清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作为脑缺血损伤的生化标志;同时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测定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分别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NSE释放曲线下面积。结果:实验组NSE呈动态升高,ISI值明显降低,而A组ISI值降低更明显;A组与B组相比,NSE高峰后移及峰值加大;NSE曲线下面积主要与升高的血糖有关,而与血中胰岛素水平及ISI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性损伤:胰岛素抵抗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但对脑损伤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8例首次发病且于起病24 h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外周血IL-1I、L-6、TNF、sVCAM-1、sICAM-1水平。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根据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判断。结果10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29例(26.9%)于7 d内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其入院时外周血IL-1I、L-6、TNFs、VCAM-1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且皮层梗死患者外周血IL-1I、L-6、TNF、sVCAM-1、sICAM-1水平高于皮层下梗死患者(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I、L-6、TNF、sVCAM-1s、ICAM-1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外周血浓度与体温、血糖、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梗死灶大小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不仅参与脑梗死后急性期反应,而且其外周血水平增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1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57例)和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组(58例),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改良的Rankin(mRS)评分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和6个月的NIHSS、BI和mR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NIHSS、BI和mRS评分的好转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预后,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联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