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结果的变化,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外周血象的影响,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1 214名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及50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医用放射组外周血象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但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同暴露工龄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异常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在不同的工龄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的工种外周血象的异常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结果的变化,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外周血象的影响,为改进防护措施,减少电离损伤,保障放射人员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南京市2012年3409名放射工作人员及374名非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放射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组间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暴露工龄延长血小板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接触X射线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接触其他射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女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了解个人剂量;比较各工龄组间外周血象异常率的差异、比较放射组与对照组外周血象中血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 女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异常率各工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Х^2检验,P〉0.05);女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中自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t检验,P〈0.05和P〈0.01)。结论 女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异常率与暴露时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放射人员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较低,提示仍需加强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近十年前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放射工作人员近十年前后的健康监护档案资料的外周血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以非放射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由1995年的2.36mSv降至2001、2002年人均年有效剂量1.50mSv,降低了36.4%。放射工作人员的血细胞分析参数十年前后在总体上有增高的趋势,而白细胞、血小板异常发生率降低;放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白细胞均值低于对照组,其异常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随着放射防护管理的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逐渐下将,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总数、血小板均值随年度增加而增高,异常发生率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总数降低,异常率增高。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细胞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放射工龄对放射人员外周血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接触放射时间的长短是直接影响放射人员外周血象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放射工龄对外周血象变化的影响情况 ,笔者对 2 0 0 2年荷泽市 43 7名放射工作者的查体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 检测对象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荷泽市所属医疗单位及厂矿企业职工医院X射线工作者 43 7名 ,年龄 19~ 5 4岁 ,工龄 5个月~ 3 2a。1 2 检测内容与方法 白细胞计数 (试管法 ) ,分类 (计 2 0 0个白细胞 ) ,血红蛋白 (氰化法 ) ,血小板 (尿素法 ) ,网织红细胞 (煌焦油兰染色法 )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单项扩散法 ) ,淋巴细胞转化 (形态学法 ) ,E -…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WBC、PLT、RBC、Hb)检查结果和对照组间检查结果的分析,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以便改进防护措施,减少电离辐射损伤,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京市2012年共2912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WBC、PLT、RBC、Hb)检查,另选择不接触射线的776人为对照组,按工龄和年龄分组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WBC、RBC、Hb按工龄和年龄分组后与对照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有一定影响,应该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研究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在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工作环境中外周血象及淋巴细胞微核情况,并探讨其与性别、工龄的关系。方法 2013年1—12月对308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和211名非接触放射线健康人员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检测,常规培养法检测淋巴细胞微核,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平均白细胞数为(6.29±1.27)×10~9/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为(151±15)g/L、平均血小板数为(232±54)×10~9/L与对照组[(6.44±1.45)×10~9/L、(149±14)g/L、(225±42)×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的平均微核率为(2.06±1.76)‰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2±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放射工作人员的平均血小板计数为(240±50)×109/L,高于男性的(228±4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之间外周血象及淋巴细胞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引起自身遗传物质一定损伤,但不足以引起外周血象的异常,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上海预防医学》2021,33(9):833-837
【目的】探讨职业性电离辐射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237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依照外照射年个人有效剂量均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年个人有效剂量为0.357 7~4.704 3 mSv,平均剂量为0.536 8(0.441 2~0.893 8)mSv;对照组年个人有效剂量为0.031 2~0.350 8 mSv,平均剂量为0.199 2(0.143 8~0.252 8)mSv。收集两组2017—2019年2次职业健康检查中外周血象的检查结果,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与首次体检相比,工作人员末次体检血红蛋白异常的风险升高(OR=1.029,95%CI:1.006~1.053),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工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后发现,观察组血红蛋白异常的风险比对照组低(OR=0.422,95%CI:0.198~0.898),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异常的风险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性电离辐射会增加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血红蛋白异常的风险,而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未见明显变化,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需注重个人防护,做好职业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直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为评价我省直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对省管705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与检查项目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放射组和对照组。放射组为从事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和介入放射等放射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外周血象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依据。方法 对达州市618名放射工作人员按照性别、放射工龄、工种、不同级别医疗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对比分析,并选择465名非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结果作为对照组。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随放射工龄,工种的不同,外周血象出现不同差异。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象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外周血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目前防护条件下长期低剂量辐射对基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机体血象的影响,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2010年我市基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301名和其他健康人员(对照组)298名体检资料中的血象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放射组血象中白细胞数(WBC)低于对照组(P〈0.05),WBC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b)含量和血小板(PLT)数及其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组血象的异常检出率与工龄无明显关系。结论我市基层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仍有不同程度的WBC减少,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院的放射防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射工作人员血象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湖南省从事放射工作人员732名为实验组,另选择不接触射线的医务人员120名为对照组,采用基本情况调查、实验室血常规检查。结果实验组血象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工种医学类人员白细胞(WBC)均低于其他放射工作人员(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小剂量接触电离辐射的过程中,血象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放射工龄的延长,血象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可能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李士正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4,(5):380-381
为了解南阳市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造血组织损伤情况,探讨射线对血象的影响,选取467名放射工作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同时调查受照射剂量。另选取176名不接触放射线的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统一检查标准,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异常血象的出现和血细胞总数均值的下降,都比对照组明显(P<0.01)。但不同累积剂量、年均剂量和放射工龄之间,血象观察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变化规律。方法 白细胞采用显微镜计数、血红蛋白采用氰化高铁法、血小板采用草酸铵法。结果 高原地区的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有明显升高或降低现象、血红蛋白升高的总检出率为31.46%、血小板降低的总检出率为28.92%。结论 高原地区放射工作人员血细胞变化特点是以白细胞降低血小板下降为主。 相似文献
15.
对2019—2021年盐城市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和接害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异常率呈升高趋势(P<0.05),不同性别、行业、体检时间放射工作人员的血常规及眼晶体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异常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提示应加大对低剂量电离辐射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力度,保障职业人群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6.
造血系统是放射线作用的主要靶系统,外周血象的改变是放射性损伤的主要表现。为了解本省放射医务人员外周血象的改变,对396名医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周血象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了解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我们于1994~1997年连续4年对全市400余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血象、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对... 相似文献
18.
放射作业人员放射工龄与外周血象关系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放射作业人员放射工龄与外周血象的关系,为放射人员防护工作重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404名放射作业人员为照射组,260名从事非放射医务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外周血细胞分析,将检查结果进行两组血象异常指标比较,不同放射工龄组的相关血细胞均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放射工龄与相关血细胞计数两变量的相关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照射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放射工龄组方差分析中血红蛋白、血小板、单核细胞均值F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P﹤0.05。放射工龄与血小板相关分析中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1,线性回归分析中存在极显著性,回归方程为:PLT=218.767-0.401N(N代表放射工龄数)。放射工龄与血红蛋白相关分析中呈显著正相关,P﹤0.01,线性回归分析中存在极显著性,回归方程为:HB=148.795+0.112N(N代表放射工龄数)。[结论]放射作业工龄作为职业暴露的一方面与放射人员血象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了解我省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效应,我们对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的同期,还对生活环境相近的非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体检,并对外周血细胞效应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分析对象和指标11 分析对象 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医用X射线组),共245名,其中男180名(平均年龄382岁,平均放射工龄154年);工业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业X射线组),共131名,其中男118名(平均年龄343岁,平均放射工龄112年),女13名(平均年龄347岁,平均放射工龄101年);非放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对照组),共240名,其中男179名,(平均年龄392岁),女61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职业电离辐射与放射医务人员外周血象的关系,为放射医务人员防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以2015—2019年在东莞市某医院进行电离辐射职业健康体检的814例放射医务人员为暴露组,以同期体检748例非放射人员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个人剂量监测及实验室检测的方式收集资料,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探讨职业电离辐射暴露与放射医务人员外周血象的关联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放射医务人员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分布宽度和红细胞水平高,而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平均体积、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后,职业暴露与放射医务人员的红细胞(β=0.066,95%CI:0.017~0.114)和血小板分布宽度(β=0.356,95%CI:0.168~0.545)水平呈正相关,与血小板(β=-7.070,95%CI:-12.481~-1.659)、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β=-0.507,95%CI:-0.804~-0.209)、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β=-3.561,9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