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丹  张鹏程  胡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0):2558-2562
目的 探讨明目蒺藜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78例干眼症患者,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1滴/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明目蒺藜丸,9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功能相关生命质量量表(NEI-VFQ-25)评分、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OL DVI)评分、眼表疾病量表(OSDI)评分、眼表功能指标、泪液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治疗后,治疗组眼睛干涩感、异物感、疲劳感、畏光、灼烧感改善时间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EI-VFQ-25评分、SQOL DVI评分均显著升高,而中国干眼问卷量表评分、OSDI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相关量表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FBUT)、SⅠ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眼表功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泪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显著降低,而溶菌酶、表皮生长因子(EGF)、乳铁蛋白(LF)均显著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泪液细胞因子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明目蒺藜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眼表功能及泪液分泌,下调泪液细胞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环孢素和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滴眼,3次/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治疗2个月的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及泪膜破裂时间。结果 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2组SⅠt值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2组BUT值均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2组CFS评分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FS评分均低于相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聚乙烯醇和环孢素滴眼液,能够有效改善角膜着色,增强泪膜稳定性,并延长泪膜破裂,促进泪液分泌,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滴眼,对照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连续用药1周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患者干眼症状的变化及记录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结果两组眼部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BU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是一种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明目蒺藜丸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收治的180例干眼症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滴于患侧眼部,1滴/次,3~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明目蒺藜丸,9 g/次,2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的视觉相关生命质量量表(NEI-VFQ-25)评分、干眼症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1.11%)(P0.05)。治疗后,两组NEI-VFQ-25各维度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NEI-VFQ-25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干眼症症状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干眼症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UT、SIT升高,F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UT、SIT高于对照组,F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TNF-α、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目蒺藜丸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较好,能够提高患者视觉相关生命质量,改善症状,促进泪液分泌,增加泪膜稳定性,减轻角结膜损伤,降低泪液中的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替泼诺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沧州眼科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1滴/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1滴/次,4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长度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评分,及泪液中白细胞介素-33(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9.2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T、泪液分泌长度均明显长于治疗前(P0.05),而FL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BUT、泪液分泌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F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中IL-33、TSL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泪液中IL-33、TSL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替泼诺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好,能有效促进患者泪膜稳定性,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明胶囊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142眼)。根据信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69眼)和治疗组(47例,73眼)。对照组患者滴眼聚乙二醇滴眼液,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明胶囊,5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泪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长度、泪膜破裂时间(BUT)和干眼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L评分下降,BUT、Sit长度升高(P<0.05);且治疗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BUT、Sit长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两组干眼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泪液TNF-α、IL-6、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组泪液TNF-α、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明胶囊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泪液TNF-α、IL-6、hs-CRP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高战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1,(28):59+61-59,61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196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98眼),对照组69例(98眼),对照组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观察组加用氟米龙滴眼液,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73%、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效果确切,治愈率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明目蒺藜丸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济南市济钢医院治疗的142例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1例104眼)和治疗组(71例105眼)。对照组患者在结膜囊内滴入更昔洛韦眼用凝胶,1滴/次,4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明目蒺藜丸,1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同时比较两组的证候积分、视力水平、CSIS评分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98.10%,复发率分别为10.58%、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证候积分和CSIS评分均显著下降,视力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视力和CSI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目蒺藜丸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且复发率低、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石斛夜光丸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收治的120例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直接滴入眼结膜囊内,2~3滴/次,4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石斛夜光丸,7.3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眼底泪膜破裂时间(BUT)、眼底中央泪河高度(TMH)和泪液分泌距离(SIT)水平,及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T、SIT、TMH、SOD水平明显升高,IL-6、LPO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BUT、SIT、TMH、IL-6、LPO、SOD和TNF-α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与石斛夜光丸联合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症状,增加泪液分泌,提高泪膜的保护性,有效降低炎性反应,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石斛夜光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及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及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加服石斛夜光丸。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及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均明显延长,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it)数据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21.57%比16.00%,P>0.05)。结论石斛夜光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及维生素AD软胶囊治疗干眼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眼部症状及泪液中IL-1β,TNF-α,MMP-9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奕萍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0):3044-3049
目的研究明目地黄丸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钴胺片,1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明目地黄丸,3丸/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视网膜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血管新生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50%、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和血管瘤体积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视野灰度值、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和血管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TNF-α、ICAM-1和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MDA、SOD和NO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膜蛋白(periostin)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VEGF、IGF-1和periost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目地黄丸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抑制血管新生,改善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川贝母因其药用效果良好,被中国及世界上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是随着川贝母药材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及其野生基原植物存在产量低,自然条件下种子数量少、发芽率及成活率极低等缺陷,使得川贝母野生基原植物资源处于濒危状态。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这两大数据库所发表的文章为基础,综述了川贝母本草学考证、野生基原植物资源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保育措施及利用内生真菌获得贝母类生物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从传统的保育措施及现阶段积极探索的微生物提取活性物质的角度为川贝母野生基原植物资源的保育提供发展思路,以期早日实现川贝母的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石斛夜光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6例干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使用前摇匀,每眼1滴/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石斛夜光丸,1丸/次,2次/d。两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等相关临床检查指标及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干眼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问卷(DEQS)、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和泪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CC趋化因子配体1(CCL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 ST2)、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P<0.05)。治疗后,两组FBUT、SⅠt和泪河高度均显著增加,而F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相关临床检查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SDI评分、DEQS评分和DASS-21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栓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初始180 mg/次,以后9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抗栓胶囊,2.4 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清肝降压胶囊联合他氟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他氟前列素滴眼液,1滴/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肝降压胶囊,3...  相似文献   

16.
2020年5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了“掌叶大黄和药用大黄及其根的评估报告”,根据大量文献对大黄的活性成分、大黄及其制剂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做了全面和深入细致的讨论。该报告特别指出大黄制剂仅限于偶发便秘短期应用,有遗传毒性风险和致癌性尚未完全排除,限制每日用量和给药持续时间;该内容与中医药理论对大黄的传统评价不同。介绍EMA该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以期引起对这些不同认识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乌鸡白凤丸联合炔诺酮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100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口服炔诺酮片,2.5 mg/次,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乌鸡白凤丸,9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性激素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雌二醇(E2)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中华生存质量(ChQOL)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LH水平明显降低,而E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性激素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