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阳气不足,内外合邪,发为本病;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所以治疗本病时一定要遵循的原则是温补气血、祛寒化湿、补肾升阳。西医在临床上治疗本病目前没有完备的诊疗方案,中医针灸治疗本病是在经络、气血、脏腑的理论基础上,通调一身之阳气,达到缓解因皮肉筋脉骨节受损、关节变形而疼痛的目的,同时减轻关节损伤程度,因此针灸早期介入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头痛病因病机分析,提出大多数头痛发病的病机关键是脉络瘀阻、清阳失运、神机运转失常;而督脉痹阻是头痛发病的经络学基础。通过温通督脉、益气升阳、祛风散寒、化痰祛瘀等治法,则可促进督脉阳气和诸经气血运行敷布通达和畅,进而祛除、或温化阻遏于头窍之风寒痰浊瘀血,使神机运转布达复常,发挥其清利头窍、醒神安神、通络止痛之目的。因此,重视温阳通督法在头痛病中的应用,则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对1例采用温针灸治愈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该病的发病与正气亏虚、外邪侵袭、脉络瘀阻等因素密切相关,其病机关键是耳窍脉络瘀阻、清阳失运、神机运转失常,且督脉痹阻是其发病的经络基础。耳窍听觉功能障碍是脑髓神机不能感知外界声音传导所致,而神机运转则依赖于经脉中阳气、气血运载。故治疗时从升阳通督立法,采用温针灸法为主要手段,以醒神通督、益气升阳、化痰通络,促进阳气运行、神机运转复常,进而恢复耳窍对外界声音的感知而获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何兴伟教授结合脑髓神机理论对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的病机辨析及诊疗思路与方法。何兴伟教授认为,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病位在督脉(脊髓)、肾和膀胱;病机分虚实,虚证以肾阳亏虚或肾气不足,实证为有形之邪阻滞尿道,督脉(脊髓)受损或闭阻则为该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膀胱功能的调控依赖于阳气运行和脑髓神机运转。临证应从温阳通督、益气补肾、填精益髓立法,治疗需针灸、中药并重,并注重心理疏导、膀胱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阳通督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0例,均采用温阳通督针法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156例,有效89例,无效55例,总有效率为81.67%。结论:温阳通督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较好、副作用少,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法与电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电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率为33%,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例治愈的中风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该病的发病与咽窍筋肉运动功能失常、或丧失有关,其病机关键是脑髓损伤、神机失用,且督脉痹阻为其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咽窍筋肉运动功能障碍是脑髓神机不能驭使咽窍筋肉正常运动所致,而脑髓神机的运转则依赖于经脉气血的正常运行。故治疗时应从醒神通督立法,采用温针灸法为主要手段,以醒神开窍、疏通督脉、益气升阳、化痰通络,促进脑髓修复、神机运转复常,进而支配咽窍筋肉恢复运动功能而获效。  相似文献   

8.
痿证从督脉论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兴伟  黄建华 《中国针灸》2008,28(3):231-233
对痿证的发病部位、痛因、病机与督脉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皮肉筋脉骨节”是行使机体运动功能的基本结构,依赖于气血津液精髓的濡养;“精亏髓枯”气血亏虚”是痿证发病的病机关键;“督脉虚损(或痹阻)”“督阳失运”是痿证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在临床上,通调督脉可促进督脉(脑、脊髓)形态结构和功能修复,并可重建脑髓-督脉(脊髓)-脏腑经脉气血功能活动调控系统,从而使气血津液精髓的敷布转输复常,以濡养皮肉筋脉骨节。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6)
目的 观察运用和中运脾理论拟定壮督通痹系列方剂治疗肝肾不足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探讨壮督通痹系列方剂的现代抗炎、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将72例患者分2组,治疗组36例患者给予壮督通痹系列方剂,根据肝肾不足主证相兼证4型,分别兼寒湿痹阻证、兼湿热痹阻证、兼肾气虚寒证、兼肝肾阴虚证,根据不同证型主方分别给予合用活络蠲痛丸、独活五妙丸、煦督丹、滋肾丸。另设对照组36例给予甲氨蝶呤片联合叶酸片。均6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主要观察患者的疼痛、脊柱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等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疼痛情况、枕壁试验及胸廓活动度、Schrber试验)、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表明壮督通痹系列方剂能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体征,显著降低实验室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拟壮督通痹系列方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理想,壮督通痹系列方剂的抗炎免疫调节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有关。该方案为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普通针刺、电针、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法,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成普通针刺组30例,电针组30例,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组30例,3组均采用后溪、太溪、委中、百会、大椎、筋缩、腰阳关、命门穴,普通针刺组用平补平泻法针刺,电针组于后溪、太溪穴得气后加用6805--Ⅲ电针治疗仪,电针配合温阳通督组在电针组治疗的基础上,于百会、大椎、筋缩、腰阳关、命门5穴采用直接灸,治疗4周共20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沉以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胸廓活动度以及脊柱活动度等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及胸廓活动度、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电针配合温阳通督较其他2组改善更明显(P <0.05,P<0.05),电针组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3%,电针组为86.67%,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组为96.67%,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通针刺、电针、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均有效,其中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组疗效最好,临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运用温阳补肾法治疗阳虚不寐的经验。认为阳气不足或阳浮可导致心神失养而不寐,症状为夜寐困难、欲寐而不深、恶梦较多等,方予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等温补阳气。并举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涉及肝、脾、肾三脏,以脾肾阳虚,枢机不利为总病机,常见病机有:脾肾阳虚,寒湿格阳;痰生郁热,热伤气津;肝虚致郁,枢机不利。温阳法为该病的基本治法,同时需融合酸收之药,以收敛体内虚浮阳气、汇聚方中温阳之力;或生津、固精、缩尿、消积,可针对改善消渴临床症状;或柔养肝体,以助肝用,调畅枢机。在主导温阳同时,妙用酸收,能聚敛阳气,生津固精,养肝调枢,契合病机特点,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夏季体内阳气相对不足,饮入大量冰冻饮品,寒饮犯胃,胃气上逆,较轻的会出现呃逆不止,心下痞硬,即旋覆代赭汤证;若损伤胃阳,水饮内停,会出现胃脘部痞闷,有振水音,四肢厥冷、下利的茯苓甘草汤证;或出现寒饮停聚、胃中虚寒,以吐涎沫、头痛为主症的吴茱萸汤证;若进一步损伤脾阳,则会导致脾阳虚水停,出现胃脘胀满、眩晕、胸胁支满的苓桂...  相似文献   

14.
张铎 《光明中医》2021,36(2):225-226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沈阳市骨科医院承基医院的90例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临床传统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试验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温阳利水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肌酐、尿素氮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肌酐、尿素氮的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温阳利水方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24 h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郑玉姣 《环球中医药》2013,6(5):379-383
围绝经期高血压是指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高血压。古今医家在临床中不断总结出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并不断地发展完善。其病因病机包括肾阴虚、肾精亏虚,肝肾阴虚,肝失疏泄,气血不足,阴阳两虚,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清阳不升,阴虚内燥,阳虚水饮内停,心肾不交,因虚致瘀,阴阳不和,冲任失调等等。其病位主要在肝肾,但与肺、心、脾等脏腑的关系密切。以阴虚阳亢者较多,但久病可致阴阳两虚。本病发生发展错综复杂,实非"阴虚阳亢"四字可以概括无遗,往往还有气虚、阳虚、气血逆乱、冲任失调,或兼夹有痰、浊、寒、瘀等不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牛彩琴教授运用揿针结合中药治疗阳虚水泛证肺胀的临床经验。牛彩琴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在于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肺脾肾三脏阳虚,标实责之痰饮、瘀血留滞,故治疗以温阳散寒暖脾肾、宣肺化饮平咳喘、利水消肿调气机、活血化瘀通经络为原则。临床采用自拟补肺温肾汤温阳散寒、化痰平喘、活血利水,同时结合揿针埋针定喘安神、调理脏腑。针药同用不仅能有效减轻急性期发作症状,更能延长稳定期,减少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7.
介绍杨金坤教授运用温阳化痰法治疗胃癌经验。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脏腑失调、脾阳不足、肾阳不足,治疗宜扶正祛邪、顾护阳气,并列举相应的单味药及复方。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主要有六淫邪毒、先天禀赋、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药物误用;其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气阴两虚、五脏内虚,终末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涉及脏器主要有脾肝肾,其中尤以脾肾两脏亏虚为根本;标实多为燥热、瘀血、痰浊、水湿等。糖尿病肾病从糖尿病发病到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可总结为:阴虚-气阴两虚-偏阴虚者发为肝肾阴虚;偏气虚者发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由于DN病因病机复杂,标本虚实错杂,临床辨治本病应把握总体病机,确定病理因素,明确病因,辨证治疗,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黄永宾  胡培森 《河南中医》2020,40(3):411-4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机为肾虚督亏、寒湿热痹阻、脉络瘀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以肾阳虚衰,外邪入侵和病理产物蓄积为主,内因为肾督阳虚,外因为寒、湿、热、风邪,病理产物主要包括痰浊、瘀血,外因中寒邪入侵尤为关键。故笔者临床治疗AS多从肾督辨治,从脾胃辨治,从痰浊、瘀血辨治,强调从肾督、脏腑、脾胃、血瘀等方面论治,临证中把本病分为肾虚督寒证、寒湿阻滞证、瘀血痹阻证、湿瘀互结证四型,根据不同的症状体征标本兼顾,应用固肾通督、温经散寒、祛风健脾除湿、化瘀通络等治疗方法,灵活用药。常用的药物有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及平肝熄风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脑利钠肽(BNP)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为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阳虚组30例与肝肾阴虚组30例两组,并和2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分别测定血BNP、UAE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脾肾阳虚组BNP、UAER值明显高于肝肾阴虚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经直线相关性分析,BNP与UAER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 BNP、UAER可以作为评价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客观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