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甘油试验对梅尼埃病的诊断惰况.方法对213例眩晕的患者进行甘油试验.结果甘油试验诊断梅尼埃病的敏感度为60.47%(52/86),特异度为82.65%(162儿96),阳性预测值为60.47%(52/86),阴性预测值为82.65%(162/196),准确度为74.83%(214/282).副作用主要为头痛、恶心、头晕、呕吐等.结论对梅尼埃病的诊断应与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及其他听力检查相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油试验对梅尼埃病的诊断惰况.方法对213例眩晕的患者进行甘油试验.结果甘油试验诊断梅尼埃病的敏感度为60.47%(52/86),特异度为82.65%(162儿96),阳性预测值为60.47%(52/86),阴性预测值为82.65%(162/196),准确度为74.83%(214/282).副作用主要为头痛、恶心、头晕、呕吐等.结论对梅尼埃病的诊断应与耳蜗电图、冷热试验及其他听力检查相配合.  相似文献   

3.
鲍强  杨荣礼  高修银  陆召军  乔月华 《安徽医药》2021,25(11):2281-2283
目的 探讨影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病人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BPPV并治疗好转的202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多次复发组与非多次复发组,比较两组BPPV病人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BPPV病人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BPPV多次复发与非多次复发病人相比,女性(4.33%比1.01%)、高血压(57.14%比17.78%)、糖尿病等因(15.87%比6.67%)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女性(P<0.001)、高血压(P<0.001)是影响BPPV复位成功后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合并高血压的BPPV病人更容易出现多次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蜗电图与双温试验在梅尼埃病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32例梅尼埃病患者均接受前庭双温试验(冷热气,美国智听红外视频眼动记录系统)和耳蜗电图检查(双侧;美国,Nicolet诱发电位记录系统)。双温试验半规管轻瘫(CP)〉20%为异常;耳蜗电图-SP/AP比值〉0.40为异常。结果:所有患者中,半规管轻瘫(CP)异常者共18例,CP异常的百分率为56.3%;耳蜗电图异常者共27例,阳性率为84.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耳蜗电图更为灵敏(P〈0.05)。其中有7例患者双侧耳蜗电图均表现异常。CP与耳蜗电图均异常15例;CP正常,耳蜗电图异常12例;CP异常,耳蜗电图正常3例;二者均正常2例。结论:梅尼埃病是一种进行性病变过程,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梅尼埃病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基础,结合耳蜗电图、前庭双温试验检查,可达到早期诊断、提高确诊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震动眼震(VIN)在眩晕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单侧前庭周围性疾病眩晕缓解期患者67例为实验组,分别进行震动试验(VT)和摇头试验(HST),观察眼震诱发情况。眩晕患者同时还进行冷热试验(CT)。结果:实验组VT中52例(77.6%)出现VIN,主要是水平眼震,其中44例VIN方向朝向健侧,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元炎患者分别有2例、6例VIN方向朝向患侧;引出摇头眼震(HSN)46例(68.7%),CT存在一侧半规管反应减退(UW)54例(80.6%)。对照组均无VIN和HSN。结论:VIN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为评定前庭损伤侧别提供有益信息,安全性强、患者无痛苦、简便、易于推广,适合各级眩晕门诊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梅尼埃病内淋巴囊分流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确诊的12例梅尼埃病患者,应用内淋巴囊分流术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标准,眩晕控制者9例(75%),听力改善15~30dB者5例(42%).结论对药物治疗无效,患耳尚有听力,眩晕发作频繁的梅尼埃病患者,可选用内淋巴囊分流术.  相似文献   

7.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志强 《江苏医药》2012,38(2):236-237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眩晕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1,2].近年来关于BPPV的临床特点及各种耳石复位法治疗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关于BPPV复发的研究尚较少[3].本文拟对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158例BPPV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复发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58例BPPV患者中,男77例,女81例,年龄29-89岁,中位年龄61.5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2007年发布的BPPV诊断标准[4]:(1)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出现短暂眩晕的病史;(2)变位性眼震试验阳性,且具有短暂潜伏期(<30 s)和疲劳性.表现:后半规管134例,水平半规管21例,上半规管3例;病因:特发性66例,继发性92例(其中脑外伤史16例,突发性耳聋20例,梅尼埃病11例,前庭神经元炎8例,偏头痛史19例,脑卒中史1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4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误诊原因及确诊后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8例误诊患者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入院时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28例、梅尼埃病8例、高血压病5例、颈性眩晕5例、脑梗死2例;后确诊为后半规管BPPV 39例,外半规管BPPV 9例;所有误诊病例确诊后予手法复位均痊愈。结论凡是与头位变动相关且持续时间短的眩晕发作,应行Dix-hallpike试验及平卧侧头诱发试验以避免误诊;明确诊断后予行手法复位,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梅尼埃病与脑血管性眩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TCD探查53例临床初步诊断为梅尼埃病的53例病人眩晕缓解期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流速及血管搏动指数异常,提示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血管壁弹性和顺应性降低者16例;未发现颈内动脉系统血流情况异常者.结论TCD能对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可作为诊断梅尼埃病的常规检查应用于临床,以鉴别梅尼埃病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相似文献   

10.
覃国勇  张颖 《安徽医药》2018,22(5):885-888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与前庭自旋转试验对耳源性眩晕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确诊为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80例,其中梅尼埃病2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4例、前庭神经炎2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0例.分别于确诊后检查各组的前庭自旋转试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前庭自旋转试验中水平增益、相移,垂直增益、相移,水平非对称性的异常与耳源性眩晕疾病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耳源性眩晕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耳源性眩晕疾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9.64 ±5.34)、17.43 ±4.53)、16.76 ±4.36)μmol· L-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78 ±5.43) μmol·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61.54%、50.00%、40.00%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自旋转试验结果异常48例,非对称性异常8例,均与前庭损伤侧相符合,异常结果中垂直增益异常6例,且均为增益降低;水平增益升高2例、增益降低30例,相位异常40例,水平增益及垂直增益均异常5例,均表现为相位延迟,垂直相位异常6例,水平相位异常26例.结论 前庭自旋转试验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是定位诊断的一种客观检测手段,是耳源性眩晕疾病中敏感筛查方法,也可为前庭功能检查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脑灌注成像(CTPI)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TIA和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13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TIA组38例和脑梗死组92例.分析达峰时间(TTP)、局部脑血流量(CBF)、局部脑血流容积(CBV),并定量分析.结果 TIA组患侧TTP明显下降,较健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BF和CBV轻度下降,但较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侧TTP、CBF、CBV均有明显下降,较健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脑梗死组各指标下降值与TIA组相比,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PI可以超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并可鉴别诊断TIA,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鼓室内注入庆大霉素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 ( Meniere病 )远期疗效。方法 :对 40例患者 ( 4 5耳次 )的症状、检查结果、术后随诊 2 a~ 10 a的疗效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典型三症同时出现者 2 0例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者 12例 ,耳聋 8例。听功能检查 :纯音测听中、重度受损者 3 4例占 85 % ,Ecoch G— SP/AP≥ 0 .3 7者占 77.5 % ,甘油试验阳性者 72 .5 % ;患侧半规管功能低下者占 87.5 %。结果 :眩晕完全控制 3 2耳 ( 71.1% ) ,次完全控制 9耳 ( 2 0 .0% )。听力好转者 0耳次 ,不变 3 0耳次 ,恶化者 15耳次。结论 :手术治疗控制眩晕有效率为 91.1%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视频眼震电图(VNG)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9-01~2020-10收治的110例BPPV患者行Dix-hallpike试验与滚转试验(Roll Test),通过VNG与裸眼检查观察患者的眼震特征,并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0例BPPV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PSC-BPPV) 81例,占比73.64%(81/110),VNG与裸眼检出率分别为93.83% (76/81)、71.60% (5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89,P=0.000);前半规管BPPV(ASC-BPPV)4例,占比3.64% (4/110),VNG与裸眼检出率分别为100.00% (4/4)、50.00% (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67,P=0.102);水平半规管BPPV(HSC-BPPV) 20例,占比18.18% (20/110),VNG与裸眼检出率分别为95.00% (19/20)、65.00% (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5,P=0.018);混合型半规管5例,占比4.55% (5/110),VNG与裸眼检出率分别为100.00% (5/5)、40.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38).结论:VNG可以反映BPPV患者的眼震状况,有助于提高眼震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电图(CHARTR VNG)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眼震的观察。方法:通过39例BPPV患者在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中在VNG上眼震变化的临床观察。结果:单侧后半规管病变为20例(51.28%);单侧水平半规管病变6例(15.38%);单侧上半规管病变3例(7.7%);出现多发性位置性眼震10例(25.64%),其中后半规管双侧受累4例,水平半规管双侧受累3例,1例双侧上半规管受累,出现混合半规管受累2例。结论:视频眼震电图可以直观地记录眼震的变化,提高了非典型BPPV患者的阳性出现率,为BPPV患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使BPPV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前庭试验技术的频率互补性在前庭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冷热试验(CT)、摇头试验(HST)及震动试验(VT)3项前庭功能试验技术频率互补性在前庭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584例单侧外周性眩晕患者行上述3种检查,分析患者前庭功能异常的频率特征及3种试验检查结果的关系.结果:引出震动性眼震(VlN)、摇头性眼震(HSN)者分别为189例(32.36%)、283例(48.46%),CT中368例(63.01%)存在半规管反应减退(UW)值异常.单纯VIN、HSN和Uw值异常分别为22例、52例、145例,出现两项异常者159例(27.23%),3项异常者101例(17.29%),出现任意一项异常者479例(82.02%),均正常者105例(17.98%).CT与HST、CT与VT、VT与HST的Kappa值分别为0.106、0.068、0.321(均P<0.05),三者问的一致性较差.随着UW值增大,VIN和HSN引出率均有随之增高的趋势(X2VIN=22.686,X2HSN=23.023,P<0.05).结论:眩晕患者的前庭损伤可以呈现低频性、中频性、高频性及多频性损伤.CT、HST、VT综合运用具有低中高频检测的互补作用,可以综合评定患者的前庭功能,还能提示多频段性损伤属于程度较严重的前庭损伤.  相似文献   

16.
眩晕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2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眩晕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予眩晕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山莨菪碱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眩晕整体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眩晕整体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眩晕整体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突发性耳聋是一种临床常见急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并伴有恶心、呕吐、耳堵塞感,目前突发性耳聋发病率较高且仍呈上升趋势。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约有10%~25.7%的患者伴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1])。BPPV为耳鼻喉科常见周围性前庭疾病之一,是源于内耳的常见眩晕症,目前BPPV发病  相似文献   

18.
杨梦云 《北方药学》2018,(2):142-143
目的:临床研究甲磺酸倍他司汀与眩晕宁片联合管石复位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BPPV患者8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管石复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与眩晕宁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前庭症状指数(VSI)和计时平衡实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11.36%(5/44)低于对照组的43.18%(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SI得分、计时平衡实验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与眩晕宁片联合管石复位术治疗BPPV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耳鼻喉科和神经科一种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病.临床上发病率高,是以头部位置变化诱发短暂性眩晕和眼震为特征性表现的周围性眩晕性疾病.可分为后半规管性BPPV(PSC-BPPV)、水平半规管性BPPV(HSC-BPPV)、前半规管性BPPV (ASC-BPPV)3种不同的临床类型.正确的手法复位和复位后的护理对该病治疗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BPPV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在成人Still's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样本为60例"发热"患者,将患者分为成人Still's病组、感染性发热组和其它发热性结缔组织病组.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 成人Still's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与其它发热性结缔组织病和感染性发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二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检测血清铁蛋白,对诊断成人Still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