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药"和"过敏性鼻炎"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中文期刊(2010年1月-2019年1月)相关期刊文献,收集文献记载的方剂,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使用Excel 2013、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方剂147篇,共含中药175味,频数共计1 427次。在纳入的175味中药内,频数≥5的中药共57种;功效分类中,以解表药和补虚药最为常见,占比高达72.84%;药性药味中,以辛温药居多;归经分类中,以肺经、脾经和胃经居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10种,因子分析中提取6个公因子。结论 AR的中医治疗用药以解表药为主,且多与补虚药同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挖掘菟丝子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及潜在新处方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的含菟丝子中成药为来源,以Excel 2013、SPSS Modeler 14.1和SPSS Statistics 19.0为统计工具对纳入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搜索含菟丝子中成药46种。46种中成药包含168味中药,性味归经和功效以甘(431,51.93%)、苦(153,18.43%)、温(222,46.06%)、平(162,33.61%)、肾经(330,27.30%)、肝经(292,24.15%)和补虚药(316,65.56%)、利水渗湿药(35,7.26%)居多;剂型以丸剂(15,32.16%)、片剂(14,30.43%)居多;对组成含菟丝子中成药的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11种;对含菟丝子中成药的主治疾病进行统计,得到11类中医常见临床疾病。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治疗男性前阴病类和肾系病类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分别为5种和6种,高频药物聚类分析中得到治疗男性前阴病类和肾系病类的中药分别为8类和7类。结论 基于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挖掘得到菟丝子潜在药对组合以补虚药为主,未来可着重进行其与枸杞子、黄芪配伍在男性前阴病类,以及与枸杞子、白术、熟地黄、川芎配伍在肾系病中应用的研究,并可进行其外治疾病中成药和剂型的研究,以扩大主治病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文献提取、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高频药物组合,揭示中医治疗MM用药特点,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医药和多发性骨髓瘤为关键词,探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2009年1月至2019年11月)相关文献,整理文献记载的方剂,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所纳中药进行药性药味及归经分类。使用Excel 2016、Clementine 12.0、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09首方剂,共含中药285味,频数共1492次。在纳入的133味中药中:频数≥10的中药共42种,频数≥15的中药共26种,前三种分别是熟地黄、当归和黄芪;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尤其是补肾阳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最为常见;药性药味中,药味以甘、苦居多。药性以温、平、寒居多;归经分类中,以肝、肾、脾经居多。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可以得到13种关联强度较高的药对组合,通过聚类分析可提取5个聚类。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治疗用药以补虚药尤其是补肾药为主,且多与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与归纳补肾中药及其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用药特点和规律.方法:通过检索2005-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数据,采用Excel 2016进行药物频数分析,SPSS 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2.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整理补肾中药复方75首,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补虚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技术,分析中药抗流感病毒的用药规律。方法 汇总抗流感病毒中药专利、经典古方、已上市中成药所包含的中药,采用Excel进行频数分析,SPSS 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Statistics 27.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汇总得到221味中药,甘草、金银花、连翘、石膏等为高频使用中药;药性主要为寒、温;药味主要为苦、辛;归经主要归肺经、心经;功效主要为清热类、解表类;关联规则共得到11组核心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共聚5类。结论 抗流感病毒治疗中医辨证常为“温病”,组方具有一定规律性,对中医药诊疗和新药研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防治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药的使用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应中药用药规律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9年1月至2020年10月。统计相关中药特性及使用频次,并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 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药,功效以补虚为主,性味归经以温(含微温)性,甘味,脾、肝、肾、肺经为主;高频中药形成4个聚类方;强关联规则的药对为黄芪-白术、黄芪-当归、白术-茯苓等。结论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方药具有气血双补、脾肾同治的特点,组方中药以补虚药为主,药对以补气健脾、益气养血药相互配伍为主。该研究可为临床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作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与中医药治疗相关的期刊文献,筛选出相关中药复方或中成药制剂,将其所含中药录入Excel 2019表数据库中,并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和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方剂86首,共含中药181味,频数共计942次。在纳入的181味中药中,频率≥10%的中药共28种,频数共587次;频数最高的5味中药依次是甘草、茯苓、白术、柴胡和黄芪;功效分类中,以补虚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最为常用;药性药味中,药性前3位依次为温、平、寒,药味前3位依次为甘、苦、辛;归经分类中,归经前3位依次为脾经、肺经和肝经;关联规则分析中得到30条关联规则,因子分析共得到11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6个聚类组合,综合得到4个常用药物组合。结论 治疗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处方用药主要为补虚药、清热药和利水渗湿药,治法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关联规则、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用药规律,为了达到早日完成抗疫战争胜利的目的,以及之后防止疫情再次反复,为中医药临床预防、治疗的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2020年1月下旬,中医药介入新冠肺炎治疗起,搜集全国各个地区、各个中医院所提供的中医治疗方案,排除食疗方、香囊方,仅收集预防方和治疗方,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并且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所纳中药进行药性药味及归经分类。使用Excel 2016、Clementine 12.0、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本次统计总共纳入101首方剂,共计中药163味,出现频数974次。在纳入数据库的101首方剂中:出现频次≥10的中药有28种、≥15的中药有14种,频次最高的前三味药为甘草、金银花和连翘;总体来看,药物功效及分类以清热药、补虚药和解表药最为常见;性味及归经中,药性占寒性、温性和平性三种,药味以苦味、甘味及辛味最多,占总药味的96.9%,归经以归肺经、胃经和脾经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可以得到9种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得出5个因子,聚类分析则提取出3个聚类。结论 新冠肺炎的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常用的中药以清热药为主,且与补虚及解表药合用可起到很好的防病治病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药和神经性皮炎为主题词,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2010~2020年)相关期刊文献,收集文献中所涉及的相关方剂,建立神经性皮炎数据库,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Excel2013、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方剂中,共含中药133味,中药频数516次。在纳入的133味中药中:频数≥5的中药共32味,白鲜皮(31,8.91%)、苦参(28,8.04%)、防风(21,6.03%)、当归(20,5.74%)、荆芥(16,4.59%)和生地黄(15,4.31%)的用药频次较多;与其对应的清热药、解表药、补虚药在功效分类中出现最多,占比达到67.53%;药性药味中,药味以苦味、辛味、甘味的中药居多,药性以寒、温、平的中药居多;归经分类中,归肝经、脾经、胃经的中药较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较高的药对组合为白鲜皮-地肤子(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白鲜皮-蒺藜(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白鲜皮-赤芍(清热药-清热药)等。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新的中药核心组方5类。结论:中医药治疗神经性皮炎多以清热药为主,与解表药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通窍丸治疗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10月~2013年5月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82例,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32例,应用辛岑颗粒为对照组患者祛风通窍、益气固表,应用健脾通窍丸为实验组患者祛风通窍、补肺健脾。对比两组患者的远期及近期疗效。结果从近期疗效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1.25%;从远期疗效看,实验组患者鼻炎复发率为28.00%,对照组为56.2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远期及近期效果更佳,临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窍丸治疗脾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患者,能获得较佳的远期及近期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含杜仲古今方剂配伍药材的性味归经及配伍规律,为杜仲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医方剂大词典》筛选含杜仲的古代方剂;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发表的现代临床研究中含杜仲的方剂.采用频次统计、Apriori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含杜仲古今方剂的主治疾病和涉及药材...  相似文献   

12.
反复学习研究《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学说之经义,结合数10年临床实践摸索,选用泻心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动症、癫痫等儿童精神神经疾病;桂枝汤加味治疗温病后期久热不退症;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肢节疼痛症等,均获得理想的疗效。继承并发扬中医药学,应用古方治现代儿童疾病,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治疗失眠中药复方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为数据来源,检索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 (V1.5.7)、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SPSS 22.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统计、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挖掘探讨失眠中药专利组方用药规律。结果: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到中药复方528首,中药327味,平均每首复方包含12.77味中药;山东省地区申请最多为171项,约占总体1/3;得到30种高频中药,以养心安神、补气、补血、补阴药等最常用,四气以平、温、微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味为多见,归经以心、肝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76条,包括药对52条,三味及四味药组20条和4条。聚类分析得到9个药组,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1的主成分有12个。结论:本文所得结果有一定应用价值及创新性,但因专利质量等问题存在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14.
杨道文教授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及小儿CARAS的临床特征,认为主要病机是风邪致病、正气亏虚和气机失调,其中强调风邪致病需注意外风与内风并重,正气亏虚主要表现在脾肺两脏。从治风、补虚、调气三方面组方化裁论治。治风时以辛散治外风,以镇敛治内风;补虚时注重肺脾两脏,且补脾之中兼顾运脾;调气时强调肺胃同降,以降为主,降中寓宣。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3种不同中医治未病方案治疗5岁及以下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3组都给予天灸的同时,一组加中药内服,二组加穴位注射,三组加中药内服和穴位注射,根据病情进行分级治疗,比较3组间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一组与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三组与治疗一、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3个治疗组根据病情分级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均有确切疗效,其中治疗三组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6.
王清  马浩然  喻强强  孙朋  余建玮  叶超 《中国药事》2022,36(10):1174-1181
目的:探究已上市中成药治疗哮喘的药物相互作用关系和用药配伍规律。方法:在药智网-中成药处方数据库中查找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处方,通过Excel 2019、古今云医案平台(V2.3.5)、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3.9.1、Origin Pro 2022对其中药组方规律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成药处方62个,涉及中药209味,累计药物频次601次,包含6个证型,用药频次较多的药物有麻黄、甘草、苦杏仁等,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味居多,归经以归肺经为首,功效大多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药物关联规则得到21对具有强相关性的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归为四类。结论:通过古今云医案平台数据统计方法和相关数据挖掘技术对已上市中成药中治疗哮喘的处方进行整合,探究其药物组方规律,为临床用药及辨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整理、挖掘古代典籍和现代文献中促进创面修复的用药规律,为促进修复的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方法 收集文献中记载的促进创面修复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在关于中医药促进创面修复的古籍文献中,纳入75首方剂和203味中药,促进创面修复的核心药物有乳香、甘草、当归、白芷、黄柏、没药等,用药种类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解表药、拔毒化腐生肌药为主。对16味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4个聚类组合和15组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结论 创面修复方剂的用药规律以清热、活血化瘀、补虚、解表、拔毒化腐生肌为主,中医治疗创面应针对热病、血瘀、虚证、腐烂溃破、表证、中毒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真实世界方法分析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的中医辨证特点及临床用药特征。方法 挖掘分析武汉市肺科医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诊断为ATB-DILI且使用芍药甘草汤加减的患者真实世界数据,总结归纳其辨治特点及用药规律。结果 纳入病案66例,处方199张,证型11种,主要症状10种。涉及212味中药,性味以甘温、苦寒,归肝、肺、脾经药物为主,功效以补虚、清热等为主。关联分析得到3 294条关联规则,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到3类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ATB-DILI的真实世界特征为:肝脾两虚证最为常见,其次为肝胆湿热证、肝气不足证等,临床谴方用药既要补脾益气、疏肝清热又要祛湿、化痰,在芍药甘草汤基础上对症加减,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桂枝汤治疗COVID-19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成分和分子靶点。方法从TCMSP、GeneCards数据库中筛选与桂枝汤、变应性鼻炎、COVID-19相关的潜在靶点。通过Draw Venn Diagram网站、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得到药物和疾病的共有靶点,生成PPI网络及“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根据度值筛选核心靶点及关键成分。运用Metascape、KEGG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证实核心靶点与关键成分之间的亲和力。结果共筛选出127个桂枝汤的有效成分,其中有108个成分可与52个共有靶点结合并发挥治疗作用。共有靶点主要富集在1523个GO条目及145条KEGG通路中。分子对接证实核心靶点能自发地与关键成分结合。结论桂枝汤主要通过黄酮类、植物甾醇类、酚类等活性成分与共有靶点(IL-6、TNF、MAPK3等)的结合,来参与病毒、免疫、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细胞过程的调节,最终达到治疗COVID-19与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