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仁佳  吴坚  郝娟 《环球中医药》2023,(9):1859-1862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DLEAD)可归属于中医“消渴”变症“脉痹”范畴。现代中医治疗DLEAD,多强调成瘀期活血化瘀,而忽略了脉痹早期中医药防治及全程调治。通过临床观察可发现,消渴日久,正气亏虚,因虚致瘀,热灼瘀血,干结脉络,变生脉痹的疾病过程,与张仲景提出的“虚劳干血”理论相契合。因此,课题组基于虚劳干血探讨DLEAD,认为消渴本虚,病久气血津液亏损是本病根本,因虚致瘀,瘀受热灼,干血胶结脉络为主要病机,“虚、瘀、热、结”是主要病理阶段,临床治疗DLEAD当强调“补以缓其虚,通以去其瘀,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痹”,早期、全程中医药防治消渴脉痹。  相似文献   

2.
总结班秀文教授论治输卵管阻塞的临证经验.认为胞脉瘀阻不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常见致病因素有虚则不充、瘀则阻滞两个方面.虚则不充为气虚血亏,胞宫失养,胞脉不充而阻塞;瘀则阻滞是指寒凝、湿热、气郁、痰阻、瘀血等病理因素导致胞宫瘀而不畅,胞脉阻滞不通.治疗上倡导疏中有养、补中寓行,辛开温运、苦降通行,三脏同补、佐以通行,湿邪瘀...  相似文献   

3.
脉痹包括了闭塞性动脉硬化及血栓性静脉炎范畴,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部分,属于中医的痛痹、热痹、瘀证、脱疽等范畴。刘中勇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注重经典与理论学习,专注于临床,认为脉痹病位在血脉,与气血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为瘀阻不通,病性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本虚为气血阴阳的亏虚,标实为寒邪、热毒、气滞、痰浊、瘀血互为交结为患。辨证分为寒瘀闭阻血脉、痰湿瘀闭血脉、热毒蕴滞血脉、气虚血瘀阻脉四型。  相似文献   

4.
出血中风是一种严重脑血管疾病类型之一,其致死、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现代医学暂无有效治疗方法。郭建文教授基于全国名中医陈绍宏教授的中风核心病机论,综合历代医家的学术观点,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出血中风的核心病机为“虚-瘀-毒”。即元气亏虚,因虚致瘀,因虚致痰,痰瘀互结,化生诸邪,聚而为毒,腑实不通,毒损脑络,血溢脉外,其中元气亏虚为发病根本,毒损脑络发为发病的最终发病机制,血瘀是发病核心环节,腑实为常候。治疗上应以复元醒脑、破血逐瘀、通腑解毒为法。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临床研究成果丰硕,为促进和提高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文用普赖斯定律根据文章重要性和影响力筛选出核心作者58位,主要论文142篇,其中关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观点有血瘀学说、瘀毒从化说、痰瘀学说、阳虚血瘀说、络病学说、心脾痰瘀相关说、热毒说以及络风说等。不同冠心病病因病机观点阐发的角度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痰浊、瘀血、毒、虚等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心脉,与肝、脾、肾、肺四脏有关,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尤其是心气血阴阳不足为本,痰浊、血瘀、热毒为标,痰浊、血瘀闭阻心脉,热毒损伤心脉,致心脉不通或心脉失荣而发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标本互为因果,因虚可致实,因实亦可致虚。  相似文献   

6.
膝骨关节炎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相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条信号通路,但其具体发病机制未明。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但缺乏规范、统一的辨证分型名称,相关治法不尽相同,各有侧重。结合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及发病特点,本文提出膝骨关节炎存在"虚、瘀、毒"病机特点。因脾、肝、肾脏腑虚损,不能对膝关节进行正常的濡养,则肌肉不充,筋骨不坚,髓海失养,髓枯骨痿,发为本病,即"因虚致痹";因气血亏虚,瘀血内生,痰湿内聚,以及跌打损伤,或长期慢性劳伤,即"因瘀致痹";又可因风、寒、湿等外毒侵袭,以及因机体正气不足,内毒即生,内外之邪毒,痹着筋骨,即"因毒致痹"。同时,膝骨关节炎中"虚、瘀、毒"三者又可相互影响,如因脏腑虚损,瘀血内生,感毒加剧,即"因虚、毒致瘀";或因机体正气不足,瘀血内阻,内毒即生,即"因虚、瘀致毒";又可因内、外毒,筋骨痹阻,导致脾、肝、肾气虚损,即"因毒、瘀致虚"。因此,"虚、瘀、毒"三者紧密关联,共同存在于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在对膝骨关节炎进行中医病机阐述、临床选方用药、预后康复时,应掌握"虚、瘀、毒"病机特点,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航  杨少山 《中医杂志》2011,52(23):2062-2064
从阴液不足对瘀血及瘀血其他致病因素影响的角度叙述了阴虚与瘀血的关系,并探讨了阴虚致瘀的病机特点,提出了养阴法治疗血瘀证的主要作用包括:①养阴行血,增水行舟;②养阴药本身具有的消散瘀结、促进血行作用;③濡润脉道,保护血络;④滋养脏腑,调节血行;⑤与针对病原,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卜献春教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因虚致瘀、脉络瘀阻为主要病机,补虚通络为治疗原则,临床提倡分期论治,善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分析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以调理血脉为切入点。脑梗死患者大脑多缺血缺氧、脉道不通导致关键区域损害或代谢障碍而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其病性多属本虚标实,以髓海不足、肾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闭阻清窍为标;病机多为气血失衡,脉道不通,痰瘀上蒙清窍致神明失用。血脉康复理论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键,运用针电结合疗法,在调神的基础上重脏腑,调精血,疏通经络,调理血脉,使病灶脉道通利,血气充沛,髓海充足,从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CKD)属于中医学"水肿""淋证""癃闭""关格""肾风"等范畴,病情复杂多变,临床多表现脾肾两虚、瘀血阻滞、水湿停聚、浊毒壅塞等证候,水道不通、浊毒伤肾、瘀浊阻络的病机贯穿CKD的全过程。浊毒日久致瘀,瘀久亦可蕴毒,毒瘀交互错杂,更伤肾气。治宜谨守病机,重视毒和瘀在CKD中的作用,采用解毒活血法,有利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1.
干燥综合征阴虚内热证病因病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了干燥综合征阴虚内热证的病因病机,认为本病的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或由调摄不慎,久病失养,外感风、暑、燥、火四邪,阳热亢盛,伤津耗液,导致阴津亏虚,清窍失于濡润而致病,日久则瘀血痹阻,络脉不通。累及皮肤、筋骨,深入脏腑而使病情进展。其主要病机为素体虚弱,阴津亏虚,燥热内盛致瘀血阻滞,阴虚络瘀。  相似文献   

12.
产后风湿症状发病是由于产后体虚、复外感风寒湿邪、瘀血留滞而出现的一系列疼痛症状。病位在肌肤,在筋脉,其次在血脉。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侵及血瘀,三者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为因果。其病理性质以虚为本,同时兼有风寒湿瘀阻肌肤筋脉之实,故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为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虚为脾肾两虚,实为痰浊、瘀血、毒邪蒙闭清窍.脾肾两虚为其本,瘀、浊、毒为其标.老年性痴呆主要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有关,继而因虚致瘀、因虚生痰,痰瘀互阻日久化毒,瘀血、痰浊、毒邪既是脏气虚衰的结果,又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虚与瘀、浊、毒相互影响,交互为患,形成恶性循环而损伤脑络,是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根源.  相似文献   

14.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医家多从痰、从虚、从肝风论治.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从医五十余载,认为眩晕是多种病机兼夹出现,并以夹瘀居多,因瘀血不去,新血难生,且瘀阻脉道,致清窍失养而引起眩晕.现介绍典型病案如下.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眼科难治性眼病,中医学称之为“高风内障”。本病病机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气血阴阳亏虚兼脉道阻塞,其中先天禀赋不足为本,痰瘀滞络、目窍闭阻为标,瘀贯穿疾病始终。“瘀”既可指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也可指代体内物质淤积、阻塞不通形成的病理状态。本文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研究观点相结合,认为中医之瘀与视网膜色素变性血液循环障碍具有高度吻合性。由于本病存在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故而治疗上从“补”和“通”立论,以期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单纯从某一病机论治通常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李海松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指出精室具有易虚易瘀的重要特征,所以慢性前列腺炎也应当从瘀、虚论治。其中,瘀既是核心病机又是病理产物,可以分为络脉瘀阻、因郁致瘀、痰湿致瘀、因火致瘀; 虚为基本病机和病理趋势,可分为肾气亏虚和脾气亏虚。瘀和虚二者关系紧密,相互作用,从瘀、虚论治慢性前列腺炎拓宽了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中医"股肿"范畴,蔡炳勤教授认为脉道受瘀血所阻是股肿最主要的病因,本虚标实是其病机要点,本虚主要与气虚有关,标实则与瘀、湿两邪密不可分.治疗上,蔡炳勤教授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和患肢症状分急性期、缓解期、后遗症期,从患者全身情况出发,结合各时期的临床表现分期辨证论治.急性期以祛邪为先,缓解期...  相似文献   

18.
由增液汤谈"增水行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平  郭海  刘涛 《河南中医》2007,27(2):12-13
增水行舟法为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创立,主要用于因“津液不足,无水舟停”及“热结液干”所致的“温病之不大便”,以玄参、麦冬、生地3味药重剂合方,名增液汤,作增液行舟之计。其后之医家多有阐发,可谓仁智互见。南京中医药大学杨进教授在分析阴液不足与瘀血形成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血脉中津液不足可引起血行不畅,也称之为“无水舟停”,且与其它形成瘀血的因素相互影响。提出了阴液不足导致瘀血的病机特点是因虚致实、实中有虚和病及营血、脏器受损。并认为养阴生津法治疗瘀血证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滋补阴液、增水行血;养阴生津、消散血凝;濡…  相似文献   

19.
血瘀是诸多老年病的主要病机之一,老年病血瘀的特点:多因虚而致瘀,瘀与虚并存;瘀血多逐渐、缓慢形成,临证并非必见瘀血征象;瘀血范围广泛、瘀深难化。在治疗上活血化瘀当贯穿老年病治疗过程的始终,又多需与益气、补肾、养血法则合用,方可化瘀而不伤正、扶正而助化瘀,收事半功倍之功。  相似文献   

20.
王祥麒教授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肾精亏虚,瘀血入络,邪毒入髓"3点。肾精亏虚是本病发生最重要的病因病机。虚是内因,由虚而致瘀,又因虚而毒易入髓。瘀血、邪毒既是发病之因,又是病理产物,并贯穿疾病的始终。其临证以此为出发点,遣方用药每获良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