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基于调治妇科生殖疾病古方,分析用药规律特点,探讨肾主生殖理论。方法:筛选调治妇科生殖疾病的古方,基于关联分析方法,统计分析高频单味药、药物组和关联药物,分析性味归经、功效等规律特点,结合妇科生殖疾病特点探讨肾主生殖理论。结果:共收集2679首方剂,涉及616味中药,调治生殖疾病的药物以补益气血、滋补肝肾、补肾填精、疏肝理气为主,药性偏温热;药味以甘为主,归经以脾、肾、肝经为主;妇科生殖疾病多精血气血亏虚,有气滞、痰湿的病理存在。古方多从补肾填精直接补益生殖器官;通过补益气血,滋养后天之本脾胃,间接调补生殖机能;通过肝脏疏泄精血、调节脾肾,调治生殖疾病与经产胎孕。在单味药、单方、药物组和关联药物组中,调补功效占据最多,也说明调补肾脏对生殖疾病的影响。结论:古方药物的数据挖掘,佐证了肾主生殖理论的重要性,肾脏发挥主生殖功效,离不开其他脏腑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心疾病即心血管病变伴发精神心理障碍。气血失调是双心疾病的病理基础,而免疫炎症贯穿双心疾病的病理始终。气虚、气滞、血瘀作为双心疾病的关键病机,与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心脑交互下的免疫炎症反应存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以气血失调病机理论为指导,采用益气活血疏肝法治疗双心疾病,能有效控制心脑轴免疫炎症,改善双心疾病的症状及预后,实现“心神同调”。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医“气血”学说中的免疫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医“气血”学说中的免疫学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中医的“气血”学说中,包括现代免疫学免疫系统中的诸多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也贯穿着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等免疫学功能的思想;从气虚、血虚患者的免疫功能多发生变化,而补气血方药多能增强或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研究资料分析,也能进一步佐证“气血”学说与免疫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基于尤昭玲教授“心-肾-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的“生殖十八针”针灸治疗方案。“生殖十八针”以调节妇科生殖疾病中紊乱的生殖轴为目的,选取生殖轴主要脏腑经络上的穴位为主穴,调节相关脏腑气血的穴位为配穴,通过特定操作手法,调气血,疏经络,治脏腑,从而养精助孕,为妇科生殖疾病的针灸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浅析托法中补益气血的作用。托法为治疗疮疡类疾病的重要手段,托法的药物组成以补益气血和活血透毒药物为主,补益气血是其基本构成要素和基础,组方中黄芪、人参、当归等是常用的补益药物,诸药在疮疡治疗中有抑菌、调节免疫、降低血凝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针对生殖生理周期阴阳气血变化的阶段性特点,采用因势利导的方法,促使生殖周期的每一阶段的完满、顺利,从而使紊乱的生殖功能恢复正常,可广泛地应用于不孕症的治疗,尤其是排卵功能障碍及黄体功能不全者,通过辨证施治,可达到显著疗效。调周期法是以补肾、调理肾中阴阳为核心,同时调理冲任气血,即益肾补血—调气活血—补肾助阳—活血调经。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肾虚血瘀关系浅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妇科疾病肾虚血瘀证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肾虚致肾主生殖的功能失调,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于平衡所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核心病机是卵子发育延迟和排出障碍,符合肾虚血瘀的基本病理。以补肾活血作为中医治疗PCOS的基本方法在临床上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阳明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不断滋养先天之肾,作用于女性生长生殖各个环节,与女性的生殖亚健康密切相关,文章就此进行探述,为女性生殖亚健康提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月经是妇女的生理现象,出现月经病是整体技能紊乱的表现,中医理论认为,天葵是主管妇女生殖机能的现象,它是由全身气血津液所化生的,如果机体的脏腑特别是肝、脾、肾三脏经络功能调和,气血津液充沛,则天葵也旺盛。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亏乏,则天葵减弱或不足。由于天葵是气血所化生  相似文献   

10.
为使中西医结合工作在生殖调节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5月16日~18日在杭州市召开了全国中西医结合女性生殖调节研讨会。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代表20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12人,大多数代表是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专家。本次研讨会的中心内容是:(1)女性生殖神经内分泌调节。(2)女性生殖免疫与生殖神经内分泌间的  相似文献   

11.
魏绍斌教授认为免疫性不孕症系生殖系统抗原自身免疫、同种免疫或子宫内膜局部免疫引起,免疫抗体产生是造成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妇科疾病发生虽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相关,但最终损伤冲任;冲任受损,不能摄精成孕;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不足,无以养先天,后天之脾与先天之肾互根互用,相互影响,脾伤不能通任脉而达带脉,任、带损伤,胎孕不受;或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湿聚成痰,痰湿脂膜下注,蕴滞冲任胞宫,气血运行受阻则月经后期甚或闭经;或痰湿脂膜积聚体内蕴结,而致体胖多毛;或冲任失司,躯脂满溢,闭塞胞宫,而致不孕。提出掌握排卵期—氤氲候对,万物化生,适时调补阴阳并结合耳穴治疗以达促卵泡发育、促排卵之目的,此乃受孕的关键;肾中精气充足,肝气疏泄条达,脾气健运,冲任相资,摄精受孕,已达到免疫性不孕抗体转阴以备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临床上多对症治疗。文章总结魏开建教授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证经验。桥本甲状腺炎与遗传、情绪、饮食密切相关,气、痰、瘀病理产物结于颈前而发病。魏开建教授认为在桥本甲状腺炎诊治过程中应先辨病,再辨证,将桥本甲状腺炎分为5个证型,分别是肝郁气滞证、气滞痰凝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运用疏肝理气、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化痰散结等中药辨证论治。魏开建教授强调桥本甲状腺炎起病多因情志不舒,使气滞、痰凝于颈前而发病,故临证中擅从肝脾论治,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医脏腑功能与生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藏精,主生殖,肾气之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壮老;肝藏血,主疏泄,调节情志,决定着精之藏泄,冲任之通盛;精室、女子胞均位于下焦,乃男女之生殖器官;命门通过元阳、真阳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生殖活动的调节中枢。故中医之肾、肝、命门、精室、女子胞等脏腑与生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何军琴  牛建昭 《陕西中医》2022,43(1):104-107
总结牛建昭教授中医中药在IVF-ET技术中的应用经验。认为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配合西医共同致力于女性周期的构建。依据女性各期生理特点,分期论治,降调期以健脾益气、益精养肝、温补肾阳为主,月经期以养血活血、祛瘀生新为主,卵泡发育期以补肾养阴、益气养血为主,排卵期以疏肝行气、活血破卵为主,通过将中医调周序贯疗法应用于IVF-ET技术全周期,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陈明德 《天津中医药》2010,27(4):346-347
脾胃居于人体中焦,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赖脾胃所化生水谷精微的滋养;脾胃亦为人体气机升降斡旋的枢纽,居于中土之位,左为心肝,右为肺肾,脾升胃降,协调着其他各脏气机的升降,在脾胃的气机升降协调下,肝得疏泄,肺得宣降,心火肾水得以既济相交。如此,脾胃安则五脏健,五脏健则机体无恙。  相似文献   

16.
赵琪  张佳佳  王军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09-2311
一氧化氮(NO)属于中医学气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体的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均由元气所派生。脏腑之气如心主血脉、脾胃升降、肾主生长发育、肺主气、肝主疏泄;经络之气如穴位经气的激发、针灸疗病和保健、以及太极拳、气功运气,均与N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53-1055
孙伟教授认为"肾常虚"是肾脏病常见病机。对于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和治疗,认为需从整体角度出发,辨证论治为主,遵循病证结合的原则,将微观、宏观相协调,他提出"脾肾衰微、湿瘀潴留"是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关键,治当以"补肾"为先,配合清利湿热、活血泄浊之法以调畅气机、祛邪外出,终使"阴平阳秘",诸脏调和。所论治CKD 3期为CKD中期之病,以脾肾两虚为本,以湿热、瘀浊并而为标,孙老师治以"补肾"为先,配以清热、利湿、化瘀、泄浊甚则解毒以调治本病,每多获效。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温病”等病证范畴。其病机变化虽多,但不外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心、肝、脾、肾机能受损,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虚、热、瘀、湿为其主要病理表现。依据临床证候,四诊合参,结合八纲、脏腑辨证,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毒瘀互结四型辨证论治,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为本,正虚不固,六淫外袭而反复发热、感染为标,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当以扶正兼祛外邪为基本法则。治疗上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为本,以虚、热、瘀、湿为标,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9.
舌为心之苗窍,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经筋与舌相连,故舌象可反映脏腑的病变。在妇科疾病中,常见舌象有8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热、血寒、湿邪、血瘀类,先辨舌脉,再施治,气虚类健脾益气,先后天共养之;血虚类补血养血,重者填精补血;阴虚类宜滋肾益阴;阳虚则健脾温肾补阳;血热以凉血为主;血寒重在温经散寒;湿热宜清热除湿;寒湿治当健脾益气与利水渗湿同治;血瘀则调气活血行瘀。临床诊疗时,要四诊合参,结合舌象、苔象判断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20.
灸法抗衰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艾灸对脾’肾功能的影响: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脏是人体各脏的根本和调节中枢。灸关元,气海、肾俞、命门等穴则具有温肾壮阳,强筋健骨的作用,在临床上确有抗衰老之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临床上文灸中院、足三里、脾俞等穴,则具有益气健脾之效。故脾胃健,肾气充,营卫和,脏腑机能旺盛,人才能老而不衰。2.灸法对气血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血瘀时血液粘稠度大,流通不畅,影响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的血液流动更迟缓,导致新陈代谢的障碍而使人衰老。艾灸足三里、神阔等穴,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3.灸法对机体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