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MMA)联合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IMA)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5年8月治疗的51例上颌窦良性病变临床资料。在常规行鼻内镜下MMA术后,对于难以完整切除的病变联合IMA术切除病变。记录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术中内镜下能很好地观察和切除上颌窦内各壁病变。术中及术后无鼻泪管损伤、鼻甲萎缩和局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临床症状逐步消失,窦内黏膜上皮化,窦口引流通畅,病变无复发。结论?MMA联合IMA可以很好地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尤其在上颌骨囊肿治疗中有很大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上颌窦根治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上颌窦开放联合唇龈入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上颌窦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上颌窦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复发率、术前及术后6个月嗅觉功能以及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的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1%,与对照组的96.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嗅觉功能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上颌窦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上颌窦根治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复发率,且疗效具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盖锡球 《新医学》2004,35(5):289-289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防止病变复发的手术方法。方法:在鼻内镜下对42例(48侧)上颌窦病变选择性地行中下鼻道联合或融合开窗术,术中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结果:随访1~2年治愈率达95%(40/42),好转率为5%(2/4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地行上颌窦联合或融合开窗术,对清除上颌窦病变,防止病变复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尖牙窝下鼻道联合径路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庆华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7):93-93,95
目的 探讨尖牙窝下鼻道联合径路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的疗效。方法 在局部麻醉鼻内镜指引下,经尖牙窝下鼻道联合径路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结果 30例患者中,随访1年以上,无1例复发,治愈率100%,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尖牙窝下鼻道联合径路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优于传统手术和单纯尖牙窝径路,操作简单,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鼻内窥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报道70例鼻内窥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病变的护理。术前进行充分准备及心理指导,术后给予半卧位,减少组织渗出及出血;局部冷敷,减少伤口出血及组织渗出,48h后无明显出血改用局部热敷;加强营养,增进机体抵抗力;及时换药、定期复查,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做好出院指导,使70例病人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道、中鼻道联合径路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市中心医院实施上颌窦囊肿手术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经过,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仪器与特殊器械物品的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和术后护理观察。结果 7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准备与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寻更为完善的上颌窦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2例(36侧)上颌窦囊肿在鼻内镜下经扩大的上颌窦窦口,采用射频热凝治疗。4例(4侧)为黏液囊肿,其他为潴留囊肿。术后分别随访8-57个月。结果36侧全部治愈,无复发,亦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上颌窦囊肿是一种微创、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它可避免传统手术所致的创伤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经上颌窦前壁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上颌寞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 30例单纯性上颌窭囊肿病人,20例行上颌寞前壁进路鼻内镜手术,观察上颌寞各壁,摘除囊肿。5例患者行经上颌窭口鼻内镜下囊肿摘除术,5例患者行下鼻道开窗鼻内镜下囊肿摘除术。结果 行上颌窦前壁进路鼻内镜手术的20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面部不适。结论 该术式操作方便,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近10余年来,我国鼻外科发展迅速,内窥镜鼻窦外科技术逐步普及。但我国地域广大、科学技术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县、镇级医院,上颌窦根治、下鼻道开窗术仍然是解除局部病痛的基本手术方法。自2003年3月~2006年3月,笔者在传统的手术方法上加以改进,采用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45例上颌窦囊肿的病人,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黏膜下囊肿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上颌窦黏膜下囊肿行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结果随访1年,无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无复发。结论该方法对清除上颌窦黏膜下囊肿,避免复发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中鼻道开窗+泪前隐窝入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的必要性。方法对30例54侧上颌窦病变,70°鼻内镜直视下经中鼻道开窗,查找并清除病变后,再行泪前隐窝入路,彻底清除上颌窦内残留病变。结果 (1)经中鼻道开窗可以窥及,但无法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9例14侧,约占总侧数的25.93%。而且经泪前隐窝入路窥及病变较之经中鼻道开窗所见更为广泛;(2)经中鼻道开窗清除上颌窦内病变,未窥及残留后,再行泪前隐窝入路,仍然发现18例32侧存有病变,约占总侧数的59.26%。结论 70°鼻内镜下经中鼻道开窗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不仅困难,而且存在视觉死角,经泪前隐窝入路既能看清上颌窦内各壁,又能彻底清除上颌窦内病变。因此,在可能出现上颌窦病变残留时,有必要采用"中鼻道开窗+泪前隐窝入路"的双径路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内开窗术治疗上颌骨囊肿手术径路及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上颌骨囊肿患者行鼻内镜下鼻内开窗术。根据囊肿与上颌窦及鼻腔的位置关系,选择在鼻底、下鼻道或泪前隐窝等处开窗,手术切除开窗处囊肿壁,必要时使囊肿与上颌窦融合为一个腔,保证囊肿腔与上颌窦、鼻腔引流通畅。结果 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囊肿术腔均于术后2或3个月上皮化,囊肿腔引流通畅,囊肿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鼻内开窗术治疗上颌骨囊肿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侃  李幼珍  俞杰  王凯  张宇园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6):625-626,629
目的 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并防止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21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经该方法治疗后随访1年,无并发症,无复发,治愈率迭100%。结论 该方法对清除上颌窭出血坏死性息肉、避免复发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Dentigerous cysts are seen in the maxillary canine and third molars. We report a case of dentigerous cysts invading the maxillary sinus, which was managed surgically by endoscopic‐assisted transantral and transnasal approach.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46例,依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n=69)和研究组(n=77),分别行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术和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术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及随访结束后的鼻内镜评分、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寻找更加完善的中鼻甲处理模式,以达到既能有效保留更多中鼻甲黏膜及其功能,又能杜绝术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0年之前和2010年之后的A、B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中鼻甲处理模式,并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76例(n=144侧)前端粘连12侧,其中重度5侧,轻度3侧,发生于随访中者4侧,经处理并随访6个月以上,仍粘连者4侧。B组80例(n=152侧)仅有前端轻度粘连2侧。结论①以黏骨膜下手术为主体的多元化中鼻甲成形术,可以保留更多的中鼻甲黏膜及其功能;②跳出单一手术模式,将中鼻甲成形术延伸至"手术+填塞+清理"的三步法,以及"鸡尾酒式"的术后填塞与清理,可以解决中鼻甲切除与否的所有相关争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前内侧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上颌窦前内侧壁内病变患者5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中、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均经半年以上随访.结论 该术式视野清晰,上颌窦黏膜损伤小,且简单易行,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规范治疗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对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综合规范治疗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两组药物治疗方案一致。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鼻腔鼻窦结局评分和鼻内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6和12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嗅觉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满意度和复发率分别为95.65%、4.35%和86.96%、13.04%,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规范治疗联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中、重度无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Summers骨凿提升上颌窦底同期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失骨高度不足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上颌后牙缺失病例21例,剩余牙槽骨高度平均7.2mm,以Summers骨凿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术,共植入29颗OsstemSSⅡ种植体。术后6~9个月修复,随访18~36个月。结果观察期内种植体留存率为96.6%,28颗种植体成功负载,稳定,骨结合良好,1颗因感染拔除。术后6个月X线片示窦底平均提升3.2mm。结论 Summers骨凿提升上颌窦底同期种植术能有效治疗上颌后牙区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不足的牙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