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腹部外科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和监护设施的改善,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而有所减少,但其发生率仍高达约30%,这不能不引起外科医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准确评估病人术前的肺功能,降低腹部手术PPC的发生率,是一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目前,预测病人是否  相似文献   

2.
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是导致围手术期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在接受腹部手术的病人,肺部并发症远较心脏异常更为普遍,其患病率平均约为30%。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是指引起临床明显疾病或功能障碍且病程延长的异常表现,包括肺不张、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呼吸功能衰竭、慢性肺部疾病的恶化以及支气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激励性肺活量计 (IS)在预防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对 1999~ 2 0 0 2年收治的 3 0 2例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将病人根据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等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从术前3d开始使用激励性肺活量计持续至术后 3d ,比较两组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 0 2例病人中有3 8例术后出现了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PPC) ,发生率为 12 58% ,上腹部手术为 14 2 9% ,下腹部手术为 5 2 6%。术前年龄 >60岁、有吸烟史、肺功能异常的病人术后PPC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分别为 17 16%、2 0 2 5%、2 0 59%。在观察组上腹部手术PPC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而对高龄、吸烟、原有肺部疾病的病人 ,使用激励性肺活量计后PPC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使用IS可降低上腹部手术PPC的发生率 ,尤其是对那些高龄、吸烟、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险因素病人 ,应用IS预防PPC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邵永胜  张应天 《腹部外科》2010,23(4):203-204
心源性意外如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据统计,每年行非心脏手术的1亿成人中,约有50万(0.5%)死于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接受非心脏手术病人的人数逐年上升,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将随之上升.如果在术前不能准确评估病人发生心脏并发症的风险,未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不仅会导致病人术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还会使病人术后心源性病死率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麻上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全麻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治愈好转出院246例,死亡3例。全麻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较严重。结论全麻上腹部手术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预防性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高龄、吸烟及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是导致围手术期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在接受腹部手术的病人 ,肺部并发症远较心脏异常更为普遍 ,其患病率平均约为 3 0 % [1~ 5] 。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是指引起临床明显疾病或功能障碍且病程延长的异常表现 ,包括肺不张、感染 (支气管炎和肺炎 )、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呼吸功能衰竭、慢性肺部疾病的恶化以及支气管痉挛等。无论是肺功能正常还是具有肺部基础疾患的病人 ,手术后肺功能都会发生明显改变。这些改变的程度差别很大 ,可以对病人预后没有任何影响 ,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进行术前评估的目的在于鉴别那些高危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腹部外科手术前有否控制血压的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531例行腹部外科手术的高血压病人围手术期病情变化。结果一、二级高血压术前控制血压与否对围手术期病情无显著影响(P>0.05),三级及收缩期高血压术前未控制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显著高于术前控制组(P<0.05)。结论一、二级高血压术前抗高血压治疗与否不增加手术危险性;三级及收缩期高血压术前应控制血压低于180/110mmHg(24.0/14.7kPa),且宜平稳1~2周,待病情稳定后施行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8.
将1996年8月~1997年12月间312例腹部手术病人分为肺部感染组(43例)和正常组(269例)。对12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即年龄、肥胖、吸烟、原有呼吸道疾病、入院时白蛋白水平、术前住院时间、胃肠道手术、留置胃管、全麻病人、上腹部切口、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肥胖、原有呼吸道疾病、上腹部切口、术中失血≥1 200 ml。预防措施为术前控制体重,进行胸部理疗,术中尽量减少失血。  相似文献   

9.
为总结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验。 笔者对近9年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显示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2%,死亡率为7.4%。因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较复杂,病程长,因此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该文报道了50例并存糖尿病的腹部外科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情况。其中男19例,女31例,平均年龄60岁。腹部外科疾病以胆囊炎、胆石病多见。其次是肿瘤及阑尾炎。急症手术占36%。术后并发症为20%,以切口感染、不愈合、肺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多见。文章论述了并存糖尿病的腹部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特点及糖尿病与胸部外科手术的关系。着重讨论了该类病人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术后处理。认为必要的术前准备很重要。强调围手术期必须控制血糖在安全水平,加强营养支持及应用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996年8月~1997年12月间312例腹部手术病人分为肺部感染组(43例)和正常组(269例)。对12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即年龄、肥胖、吸烟、原有呼吸道疾病、入院时白蛋白水平、术前住院时间、胃肠道手术、留置胃管、全麻病人、上腹部切口、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肥胖、原有呼吸道疾病、上腹部切口、术中失血≥1200ml。预防措施为术前控制体重,进行胸部理疗,术中尽量减少失血。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肝移植围手术期各类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 分析肝移植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以保护肺功能.内容 介绍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机理;患者术前病理生理因素、麻醉因素以及非特异性因素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围手术期肺功能保护的措施.趋向 对相关机制和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心血管病高龄结直肠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根据ACC/AHA制定的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估指南标准,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手术的306例70岁以上合并心血管病结直肠癌病人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3级后进行围手术期干预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20例,中危70例,低危216例。术后重度血压升高2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10例,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1例,各类心律失常102例。切口裂开3例,肺部感染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肾功能不全4例,吻合口漏6例,应激性溃疡8例。围手术期死亡4例,其中评估为高危者2例,中危者2例。结论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但完善术前评估、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PSH)是对围手术期处理进行重新设计的创新性管理模式,重点针对存在器官功能障碍及手术并发症风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强调从评估手术指征到术后处理直至出院后管理的长程管理模式,将病人评估、风险分层、术前预康复、手术方案、术后康复结合起来。即将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围术期处理节段有效整合,进行全程管理。需要手术治疗的炎症性肠病(IBD)病人,多在术前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治疗,常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等风险因素,属于手术并发症高危人群,对这类病人进行术前评估、风险因素的优化以及术后的长程管理十分必要,从而使得PSH理念在IBD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和普及尤为重要。作为一种围手术期处理的管理模式,PSH可以为IBD这类具有一定风险因素的特殊病人群体提供一种全新的围手术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近期的并发症原因,以探讨围手术期的防范护理措施。方法对755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26例(29.93%)患者发生了并发症(402个),依次为切口并发症、肺部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血栓并发症、腹腔感染、压疮和尿潴留。结论老年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死率高,应严格按照护理规程护理,注重预防,做到防治结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者的自身因素、手术因素与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的关系及术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PPC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4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4例围手术期COPD病人按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及手术部位分别分组,对不同组间PPC的发生率进行χ2检验;利用SPSS11.12统计软件对术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功能指标与PPC间的关系、对术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功能指标与术后机械通气(MV)时间的关系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54例病人中30例(55.6%)发生PPC。年龄>70岁组与年龄≤70岁组的PPC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MI≥24组的PPC发生率显著高于BMI<24组;手术时间≥2h组的PPC发生率显著高于<2h组;上腹部手术组PPC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下腹部组。术前PaO2和各肺功能指标与PPC的发生呈负相关趋势;而肺通气功能的各项指标与术后机械通气(MV)时间也呈负相关趋势。结论围手术期COPD病人,BMI≥24、手术时间≥2h者,上腹部手术者,术前肺通气功能较差者,PPC的发生率高;术前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越重,MV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7.
老年腹部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探讨如何作好老年人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对307例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全面查体及辅助检查、营养支持、重要脏器的功能维护、并存病的处理及特殊病例手术时机、麻醉方法的选择与术中监护、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显示:307例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6例(18.2%)死于并发症7例(2.3%)。提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 2011年12月腹部外科60岁以上老年患者260例的围手术期资料,在强化术前护理准备、严密术后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方面进行归纳.结果: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几率较高,术后易出现心脑血管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使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从而取得手术治疗成功所必需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人围术期主要并发症是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高发时间是手术当天和手术后第一天。胸部、上腹部手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约为其它手术的3倍[1]。已有报告表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心绞痛效果确切,并能使心肌缺血改善[2]。围术期广泛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病人的影响尚有争议。本研究拟评价广泛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胸部、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于1999~2000年间,选择胸部或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病人,术前有心绞痛、心律失常或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的病人60例。年龄48…  相似文献   

20.
高危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高危慢阻肺(COPD)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择期进行上腹部和胸腔内手术病人16例,均患有严重的慢性肺,术前评估围手术期有高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术前准备包括戒烟、预防和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和呼吸功能锻炼6例病人术前进行无创正压压气(NPPV)训练,手术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术后施行硬膜外镇杂1胸部理疗扩张支气管和氧疗。部分病人间断采用NPPV进行呼吸支持。结果:16例病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