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RU486对体外大鼠垂体胞液孕激素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Sprague-Dawley去卵巢雌性大鼠,经雌激素刺激6天后,取垂体制成胞液。以3~H-R5020为配基,用羟基磷灰石吸附已结合配基的受体分子来测定垂体胞液中孕激素受体的结合活性;由测得的饱和曲线Scatchard作图法计算孕激素受体和配基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等于1.8nM,最大结合位点为138fmoles/mg蛋白。RU486可抑制3~H-R5020与垂体胞液孕激素受体的结合,抑制是竞争性的。非标记的RU486、R5020或孕酮都可竞争3~H-R5020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三者的竞争能力无明显差异。本实验表明在离体情况下RU486可与垂体胞液孕激素受体相结合,其亲和力与R5020或天然配基孕酮相类似。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女盆腔痛常见原因。孕激素可抑制异位内膜生长和炎症反应,但部分患者对孕激素治疗不敏感.这种孕酮抵抗的分子学基础可能与孕激素同源受体B(PRB)有关。孕激素作用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诱导产生旁分泌因子,后者作用于相邻的上皮细胞,诱导产生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2),该酶则将雌二醇(E2)灭活为雌酮。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缺陷,缺乏PRB孕激素不能诱导产生旁分泌因子进而产生17βHSD2,最终使异位内膜E2增加。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孕酮抵抗和异位内膜E2代谢异常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早期药理学研究已证明细胞膜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部位,并提出受体的概念。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确立与技术应用,能够从基因角度去认识受体在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功能上的特异性。女性生殖器官大部分为激素依赖性,而雌、孕激素发挥其生物作用是通过其受体,故受体的异常常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有些妇科疾患也可导致激素受体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克罗米酚对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观察克罗米酚(CC)对子宫内膜不同类型细胞内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影响。方法:采用抗ER、PR单克隆抗体的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结法的免疫组化法,对16在不明原因911例)或男性因素(5例)不孕妇女的自然周期和用药周期的增生晚期和分泌晚期子宫内膜细胞内ER、PR,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结果;用药周期中,增生晚期和分泌晚期的内膜上此细胞、间质细胞明显低下(P〈0.05),在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女盆腔痛常见原因.孕激素可抑制异位内膜生长和炎症反应,但部分患者对孕激素治疗不敏感,这种孕酮抵抗的分子学基础可能与孕激素同源受体B(PRB)有关.孕激素作用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诱导产生旁分泌因子,后者作用于相邻的上皮细胞,诱导产生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2),该酶则将雌二醇(E2)灭活为雌酮.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缺陷,缺乏PRB孕激素不能诱导产生旁分泌因子进而产生17βHSD2,最终使异位内膜E2增加.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孕酮抵抗和异位内膜E2代谢异常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子宫内膜息肉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在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就诊伴发子宫内膜息肉的50例不孕妇女(EP组)作为研究组,同期就诊宫腔镜检查正常的29例不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ER和PR在子宫内膜息肉和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的基础性激素(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雌二醇和睾酮)水平,并对两组的基本情况(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原因、不孕年限及取材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基础性激素水平和基本情况的比较中,仅EP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23.39±125.47pmol/Lvs169.96±87.46pmol/L,P=0.046),其他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和PR在子宫内膜息肉和增殖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5,P=0.527)。结论:对于无月经改变的不孕症子宫内膜息肉,长期较高水平的雌二醇刺激可能与息肉形成有关,但子宫内膜息肉上ER、PR表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早期药理学研究已证明细胞膜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部位,并提出受体的概念.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确立与技术应用,能够从基因角度去认识受体在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功能上的特异性.女性生殖器官大部分为激素依赖性,而雌、孕激素发挥其生物作用是通过其受体,故受体的异常常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有些妇科疾患也可导致激素受体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雌,孕激素受体及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美松  沈铿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0):633-633,635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雌、孕激素受体及生长因子的研究卢美松沈铿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患者年龄较轻,而且影响生育、容易复发,临床处理十分棘手。为了探讨内异症的发生、复发机理及相关因素,不少学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方法:对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进行病理组织学发育日期评定,对其中15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异位内膜较在位内膜发育落后的有19例(67.9%),提前的4例(14.3%)仅5例(17.9%)相符合;ER、PR水平异位内膜罗在位内膜低,在腺体中的差别有显著性(P〈0.01,P〈0.05  相似文献   

10.
11.
甾体避孕药对动情前期大鼠垂体贮存与释放LH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动情前期大鼠垂体对GnRH的激发效应作为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甾体避孕药(抗孕-53,18-甲基炔诺酮)处理前后垂体贮存和释放LH的关系,抗孕-53处理组剂量为3mg、0.75mg;18-甲基炔诺酮为4mg、1mg各溶于茶油0.5ml,对照组为茶油0.5ml。大鼠经两次静脉注射GnRH,其间隔为60min。血浆LH浓度达到高峰时(150min)取出垂体,用干冰速冻,称重,匀浆。放射免疫测定血浆和垂体组织内LH含量。结果表明:LH的贮存和释放有一定关系,抗孕-53处理组血浆LH浓度升高,垂体LH含量变化不明显,18-甲基炔诺酮处理组血浆LH浓度降低,垂体LH含量升高。这现象表明不同甾体避孕药对垂体释放与贮存LH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