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志鑫  翟瑞成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916-1918
目的观察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雷他定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方法 6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均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及氯雷他定口服,记录鼻炎症状评分及哮喘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鼻炎症状评分为(4.8±1.2)分,治疗后鼻炎症状评分为(2.1±0.8)分;治疗前哮喘症状评分为(4.6±0.29)分,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为(2.2±0.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雷他定可显著提高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郭惠娟  郭百凌  柳智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696-4697,4699
目的 观察经面罩式储雾罐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鼻腔喷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B组采用面罩式储雾罐辅助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治疗期间病情变化、治疗不良反应和1年后哮喘症状控制评分、鼻炎症状评分、肺功能测定1 s呼气/用力肺活量(FEV1%)的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期内,A组31例中有15例次发生鼻、咽部干燥或烧灼感、轻微鼻出血和口咽部念珠菌感染,B组31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B组患儿依从率90.2%,A组患儿依从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B组FEV1%为(87.7±6.9)%,A组FEV1%为(79.1±5.4)%,B组较A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罩式储雾罐辅助儿童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与常规吸入治疗相比,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可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在门诊接诊过一位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给他开具的处方中,有一种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他说:"医生,我家里有治疗哮喘的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能不能代替这个药使用?可以的话就不用开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疗效.方法 82例AR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分别接受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常规针刺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比较2组不同治疗时间的鼻炎症状量表(TNSS)、鼻炎生活质量问卷调查(RQLQ)...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毛细支气管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入院并确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8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氟替卡松组(67例)、布地奈德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分别在出院后给予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不予吸入任何糖皮质激素。随访观察1个月,比较三组患儿随访前后潮气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随访后喘息反复发作的情况。结果 完成随访患儿氟替卡松组67例、布地奈德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干预后两组患儿潮气肺功能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较干预前上升、FeNO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后1个月咳喘反复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可在短期内有效防治毛细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喘复发,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储雾罐吸入方式可以替代雾化吸入改善毛细支气管炎预后,并具有便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激素吸入方法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108例CARAS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经鼻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经口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及联合组(同时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及吸入气雾剂),每组36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三组患者鼻炎症状、哮喘控制测试(ACT)、QOL评分.结果 经鼻组、经口组、联合组治疗后ACT、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ACT评分:(21.13±3.12)分比(15.02±4.35)分、(23.88±1.25)分比(14.92±3.90)分、(25.10±3.12)分比(14.99±2.53)分,QOL评分:(3.87±0.44)分比(2.92±0.35)分、(4.36±0.24)分比(3.02±0.29)分、(4.59±0.21)分比(2.90±0.60)分,P< 0.05],且经口组、联合组均高于经鼻组(P<0.05),联合组又高于经口组(P<0.05).经口组鼻炎症状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2±0.38)分比(2.29±0.36),P>0.05],经鼻组和联合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65±0.12)分比(2.18±0.37)分、(0.69±0.16)分比(2.20±0.56)分,P<0.05],且均低于经口组(P<0.05).结论 口鼻联合吸入激素是控制CARAS患者鼻炎症状、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改善QOL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对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50/250 μg,1吸/次,2次/d.试验组28例,在吸入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每个鼻孔各1喷,50 μg/喷,2次/d,治疗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比对照组能显著提高ACT评分,患者的FVC、FEV1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比单纯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对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控制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将65例在本院耳鼻咽喉科确诊为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0)。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治疗前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分级、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预计值]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均按照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采取常规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100~500)μg/d],2~4次/d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第1个月为两侧鼻孔各一喷(64μg/喷),2次/d;第2个月改为1次/d;第3个月隔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每个月门诊随访2次,共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33/35),对照组为73.3%(22/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最大呼气流量预计值)比较[(85.73±5.42)%vs.(81.95±4.3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对控制其支气管哮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纳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纳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FEV1和PEF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明显大于对照组(80.0%),且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孟鲁司特纳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鼻窦炎致成年人亚急性咳嗽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由变应性鼻-鼻窦炎致亚急性咳嗽56例成年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止咳化痰药复方甘草合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片,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咳嗽轻重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23/2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6%(15/2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鼻窦炎致成年人亚急性咳嗽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NO浓度及肺功能的影响,评价阿奇霉素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本院呼吸科首次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5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阿奇霉素组和对照组各29例,阿奇霉素组采用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两组均必要时应用吸入万托林。观察比较两组FEV1、PEF及呼出气FeNO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的FEV1、PEF及呼出气Fe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EV1及PE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阿奇霉素组治疗后的FEV1及P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呼出气FeNO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阿奇霉素组治疗后呼出气Fe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0.9%氯化钠冲洗鼻腔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后滴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变应性鼻炎伴鼻后滴流症状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治疗组在规范使用抗组胺类药物、鼻用激素及鼻用减充血剂治疗的基础上,鼻用激素前用0.9%氯化钠冲洗鼻腔;对照组未用0.9%氯化钠冲洗鼻腔,疗程共6周,观察两组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及鼻后滴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变应性鼻炎临床控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28/29),对照组总有效率72.4%(2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后滴流症状临床控制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9.7%(26/29),对照组有效率58.6%(1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9%氯化钠冲洗鼻腔可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的鼻部症状,同时可减轻鼻后滴流症状,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粉尘螨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组39例,给予舌下含服脱敏治疗;辅助治疗组39例,根据患者情况,在治疗初始给予鼻用类固醇局部喷鼻。疗程两年,治疗后均停药1年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评定疗效,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舌下含服治疗组有效率为82.1%,常规药物治疗组有效率为76.9%,各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停药1年症状、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组3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2例出现轻微全身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常规药物治疗组2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正确掌握适应症和方法,疗效良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观察组)与50例无鼻部症状患者(对照组)的相关临床资料,检测其血常规,比较2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探讨其与过敏性鼻炎病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嗜酸性细胞升高比例(38.37%)显著高于对照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P〈0.0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过敏性鼻炎病情呈正相关(r=0.65,P〈0.01)。结论过敏性鼻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升高程度与病情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王凤玲  许振林 《职业与健康》2009,25(17):1889-1890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配合颧髂穴位注射治疗的方法与口服鼻炎康配合辅舒良喷剂治疗方法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以透刺为主配合颧髂穴位注射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d,2个疗程为1个阶段。对照组43例采用口服鼻炎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外用辅舒良喷剂,每日清晨喷鼻腔1次。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26,P〈0.01)。结论采用以透刺为主配合颧髂穴位注射治疗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强优于采用口服鼻炎康配合辅舒良喷剂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辅舒良与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月,1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观察组采用辅舒良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d、28d症状和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d症状和体征评分低于治疗后1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d及治疗后28d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辅舒良与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均有良好疗效,均可单独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