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外周血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及其与CD40、CD40L之间关系变化,并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特异病变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识别和预测的指标。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型糖尿病病人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以及CD40、CD40L。结果: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CD40/M、CD40L/P、CD40L/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CD40L/P、CD40L/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CD40/M、CD40L/P、CD40L/M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与CD40L/P、CD40L/M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与CD40/M呈显著正相关性。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CD40L/P、CD40L/M与空腹血糖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CD62p的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CD40-CD40L可能通过诱导血小板的活化,血小板-单核细胞集聚参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IM0配体(solubleCD40 ligand,sCD40L)和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Ab)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189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CD40L和OX.LDL—Ab水平,18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与无大血管病变组,比较三组间sCD40L和oxLDL—Ab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清sCD40L与oxLDL—Ab水平较高,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清sCIMOL与oxLDL—Ab水平高于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且sCD40L与oxLDL—Ab水平具有一定的正相关(r=0.78,P〈0.05)。结论sCD40L与oxLDL—Ab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联合检测可能对早期动脉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M)患者并发慢性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是影响其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甚为复杂,其中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起主要作用.我们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CD62p,探讨2型糖尿病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与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和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脂必泰对高脂血症患者CD40/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 66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脂必泰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0周)、治疗4周和8周后CD40和sCD40L的浓度进行对比,同时入选44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高脂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40/sCD40L治疗前表达明显上调,而应用脂必泰治疗4周后sCD40L即有显著下降(P〈0.05);CD40治疗后亦有下降,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脂血症刺激细胞CD40/sCD40L表达显著增加,脂必泰具有抑制CD40/sCD40L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抗炎、抗动脉硬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可达3亿人,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而其中2/3的患者死于大血管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我国目前糖尿病患病人数在世界上排第二位,大血管并发症是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其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型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包括:脑血管病变如脑血栓、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等;心血管病变(主要为缺血性心脏改变)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周围血管病变(主要为下肢血管病变)如缺血性的下肢疼痛、足部溃疡,严重者可导致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血小板上CD40、CD40L和血浆sCD40、sCD40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37例ITP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19+CD40+细胞和CD3+CD40L+细胞分别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及血小板膜表面CD40和CD40L水平,采用ELISA检测血浆sCD40和sCD40L水平.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急性ITP患者外周血CD19+CD40+细胞和CD3+CD40L+细胞均增多(P<0.05),血浆sCD40水平显著降低(P<0.01),sCD40L水平显著增高(P<0.01),血小板膜表面CD40L表达增多(P<0.05),慢性ITP患者CD3+ CD40L+细胞显著增多(P<0.01);与治疗前比较,急性ITP患者治疗缓解后血浆sCD40水平显著增高(P<0.01),sCD40L水平显著降低(P<0.01),CD3+CD40L+细胞及血小板膜CD40L表达均降低.结论:ITP患者CD40/CD40L共刺激分子存在异常,可能与ITP发病密切相关,治疗缓解后CD40/CD401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淋巴细胞CD40和CD40L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25例冠心病患者,64例“三高”症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淋巴细胞CD40和CD40L表达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I(ThI)浓度。结果:CAD组Hs-CRP浓度、淋巴细胞CD40、CD40L表达率和TnI浓度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纽和正常对照纽(P〈O.001)。其中,ACS组Hs-CRP、CD4和/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P〈0.001)。ACS组中,NSTEMI和STEMI患者三者水平均显著高于UAP组(P〈0.001),而STEMI患者CD40和CD40L水平显著高于NSTEMI患者(P〈O.01)。CAD患者CD40和CD40L表达、CRP水平与TnI水呈显著正相关(P〈0.001)。CD40和CD40L表达与TnI浓度的相关性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增高,CRP则降低;在不同类型CAD患者中,CD40和CD40L表达率与TnI水平的相关性均高于CRP浓度与TnI浓度的相关性。结论:淋巴细胞CD40和CD40L表达水平对预测冠心病患者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多数研究表明,慢性糖尿病状态时的糖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血粘附分子增高的原因,而粘附分子的高表达可增强白细胞粘附,造成相应内皮细胞损伤,在加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方面起潜在作用。其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就是一种重要粘附分子。  相似文献   

9.
CD40-CD40L配基化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此第二信号在滤泡生发中心中的暗区形成,在B细胞克隆性扩增、B细胞分化成生发中心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生成中起重要作用。CD40的持续表达和CD40L的表达缺失可能与B细胞肿瘤的发生以及肿瘤的免疫逃逸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信号分子CD40/CD40L的水平变化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5例缓解期哮喘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B细胞CD40和CD40L的表达率,并比较三组间CD40/CD40L表达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1)哮喘急性发作组B淋巴细胞CD40的表达率[(17.90±3.36)%]最高,哮喘缓解组[(15.95±1.98)%]次之,对照组[(13.89±3.67)%]最低,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的CD4+T细胞的CD40L表达率分别为(7.97±3.13)%和(8.05±2.7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高于对照组的(5.5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间CD4+、CD8+T细胞的CD40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间B淋巴细胞、CD8+T细胞的CD40L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发作哮喘和缓解期哮喘息儿所显示的相关免疫细胞CD40/CD40L的水平变化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0-CD40配体系统(CD40-CD40L)对不同因素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 25只日本大耳白兔普通颗粒饲料喂食1周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A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颗粒饲料喂饲;B组(高脂模型组):高脂饲料喂饲;C组(高脂模型CD40阻断组):高脂饲料喂饲同时给予抗CD40配体抗体0.5ml(250μg),腹腔注射,每周两次;D组(免疫刺激组):应用肺炎衣原体感染制备动脉硬化模型;E组(免疫刺激CD40阻断组):制备模型的同时给予抗CD40配体抗体0.5ml(250μg),腹腔注射,每周两次;实验共8周。实验结束后,检查如下指标:①血脂、hsCRP。②ELISA法的检测sCD40L。③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8周末实验结束后获取血浆和主动脉全长标本进行生化和病理分析。结果 B、C、D、E组与A组比较,血浆TC、TG、LDL-C升高,HDL-C水平降低(P﹤0.01)。B、C、D、E组与A组比较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P﹤0.01)。C、E组与B、D组比较hsCRP、sCD40L浓度明显降低(P﹤0.01)。B、C、D、E组主动脉内膜有不同程度的脂质斑块形成,B组脂质斑块最多。结论通过高脂饮食、免疫刺激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sCD40L水平升高,阻断CD40-CD40L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s CD40L、TNF-α与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肾脏病变程度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评价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s CD40L、TNF-α水平,并随访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s CD40L、TNF-α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P0.05)。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s CD40L、TNF-α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s CD40L、TNF-α是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中s CD40L、TNF-α水平与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肾功能程度密切相关,是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哮喘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表面CD40、CD40L表速和CD40L单克隆抗体(CD40L McAb)对其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大鼠PBMCs表面CD40和CD40L表达;RT-PCR检测哮喘大鼠PBMCsCD40和CD40L mRNA表达;CD40L McAb处理哮喘大鼠PBMCs,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4、IFN-γ含量.结果 和正常大鼠相比,哮喘大鼠PBMCs CD40、CD40L表达增高(P<0.05);哮喘大鼠PBMCs经CD40L McAb处理后,和未处理组相比,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IL-4/IFN-γ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哮喘大鼠PBMCs存在CD10、CD40L高表达,CD40L McAb可以降低IL-4水平及IL-4/IFN-γ比值.  相似文献   

14.
炎症、氧化应激和血小板活化参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而CD40-CD40L相互作用造成炎症及促-血栓形成过程。为了解血小板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中的作用,将之与氧化应激及血小板活化的程度相关起来,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改善代谢调节过程的影响。尿8-iso-prostaglandin(PG)Fα和11-dehydro-thromboxams(TX)B2分别是体内的氧化应激和血小板活化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小板CD40L的表达情况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HF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者32例外周血血小板CD40L的水平。结果CHF组血小板CD40L水平(15.26±5.62)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CD40L水平(8.7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CHF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有明显增高,说明炎症与CHF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而CD40L作为各种免疫和炎症调节的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4例,根据OGTF试验结果分三组:糖耐量正常组(NGT)61例、糖耐量减低组(IGT)48例、2型糖尿病组(T2DM)45例,三组均于入院时即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D40L水平,并对其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患者sCD40L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中,糖耐量减低组[(41.8±19.8)分]和糖尿病组[(40.1±18.7)分]冠脉狭窄程度积分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21.9±15.3)分](P〈0.01);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减低组间冠脉狭窄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减低组血清sCD40L水平[(2.46±0.79)ng/m1]高于糖耐量正常组[(2.12±0.81)ng/ml](P〈0.05),糖尿病组[(2.57±0.68)ng/m1]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P〈0.01);糖尿病组高于糖耐量减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清可溶性sCD40L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相关(r=-0.147,P〉0.05)。结论ACS患者在血糖轻度异常时CD40/CD40L即可过度激活,不一定血糖过高,即达到糖尿病状态时才有CD40/CD40L的激活;糖耐量异常的ACS患者中血清sCD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能无相关。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脂质代谢紊乱、血凝因素异常、细胞因子、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炎症与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炎症的激活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与冠心病相关的众多炎症介质中,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已成为研究热点。sCD40L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刺激趋化蛋白表达和释放、增强免疫活性细胞的粘附、诱导金属蛋白酶表达等多种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D40及CD154(CD40L)在不同时间段糖尿病肾损害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用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SD大鼠,分别于1、4、12周将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处死,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40及CD154的表达;取肾脏组织,做病理切片及抗CD4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HE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有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肾小球膨胀,基底膜增厚。注射链脲佐菌素1周后与对照组相比,CD40-CD154+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无差异。4、12周与对照组相比,CD40-CD154+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上升(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4周和12周肾实质细胞CD40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模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154的表达升高和肾小管上皮细胞CD40的表达上调在糖尿病大鼠的肾损伤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CD40/CD40L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D40/CD40L是一对重要的免疫协同刺激分子,能够通过诱导细胞活化,上调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等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也已起步,为我们认识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及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CRP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7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5例和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4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26例,比较三组CRP水平差异.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与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 05),且合并下肢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