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规的低频超声在本病的诊断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经临床及超声诊断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经抗炎治疗7-10d后复查彩超,并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图像特点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95例患儿右下腹、右侧脐旁、左侧脐旁可见数枚肿大淋巴结,纵横比(L/T)〉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星点状、棒状及数条血流信号,RI(0.65±0.03)。复查结果,47例淋巴结消失,48例存在,但较前明显减小。结论高频彩超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早期诊断及随访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经抗炎治疗7~30d后复查彩超,并将治疗前后的图像特点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95例患儿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皆为多发,以右中下腹、脐周为最多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星点状、棒状及树枝状血流信号.治疗后复查,19例患儿淋巴结消失,76例患儿显示淋巴结长径、短径均明显缩小(P<0.01),彩色血流亦减少.结论 高频彩超能清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是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连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88-1389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诊断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病儿童作为A组,选择另外来同期医院体检的36例健康儿童作为B组,使用高频超声诊断的方式对2组研究对象的肠系膜淋巴结声像图特点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表明,A组患者中淋巴结肿大的个数在3个以上,顺着淋巴门存在血流信号分布,长横径比超过1.5,与分流血流有关的阻力指数(RI)大多超过0.65;对B组儿童实施检查之后发现,1到2个淋巴结的有7例,长径都在0.7 cm以下,边界没有模糊的情况,内部回声呈现出比均匀的状态,淋巴结内部的血流信号分布较少。结论高频超声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诊断准确率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追踪随访我院2004年1月~2006年5月高频彩超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85例患者,经临床抗炎治疗证实80例、手术证实2例.阑尾炎4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符合率达94.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与阑尾炎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鉴别.  相似文献   

6.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泳  邢建华 《安徽医学》2006,27(4):289-290
目的探讨使用高频彩超经腹壁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临床疑似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58例进行检查,常规检查肝,胆,胰,脾,肾,阑尾后,加压探头重点扫查右下腹,注意观察淋巴结的大小,数量,形态及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并于抗炎治疗7天和14天后复查。结果49例患儿在右下腹探及肿大的淋巴结回声,并具有较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抗炎治疗后复查淋巴结有明显减少和缩小,其内的血供也明显减少。2例在右下腹探及肿大的阑尾回声,并被术后病理所证实,7例超声检查无异常,经胃肠道解痉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应用高频彩超能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彩超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及健康同年龄组儿童90名进行对照检查。结果正常淋巴结:L〈1CM,D〈0.5CM;患儿组淋巴结:L〉1CM,D〉0.5CM结论超声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因上呼吸道感染及肠道炎症后引起的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此病除腹痛外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较困难。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应用高频探头对门诊及住院腹痛的患儿进行检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8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105例腹痛小儿常规腹部多切面扫查,排除其他疾病,重点检查右下腹及脐周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及形态,并对二维图像以及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其脐周及腹腔内可探及椭圆形肿大的结节回声,多发。与肠系膜走行一致,长径大者2.8cm,小者0.5cm,长径与宽径之比2.1~2.5之间。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均探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在0.5~0.63之间。结论:高频彩超对小儿腹腔内结构显示清晰,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合并症的鉴别诊断。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在我室用高频超声检查发现,后经临床抗炎治疗复查,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3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其合并症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205例,肠炎或阑尾炎伴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6例,肠套叠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9例。结论小儿腹壁较薄,高频彩超可直观清晰地显示小儿腹腔内部层次结构,大血管、肠管的蠕动及肠系膜上肿大的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分布情况,并能同时发现阑尾炎、肠套叠等病变,为临床治疗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频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高频探头,探头频率7~12 MHz观察5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腔淋巴结肿大及分布情况,并对部分病例进行跟踪随访。结果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标准,长径>5 mm为肿大。50例患儿均在右下腹腔内查出数个至数十个肿大的淋巴结,其中5例合并左侧腹腔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彩超诊断及鉴别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因上呼吸道感染后而引起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是引起小儿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超声设备的发展及技术的提高,尤其是高频超声探头的广泛应用,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我院自2004年5月-2006年2月,应用高频超声对腹痛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共4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伊 《中外医疗》2014,(18):31-32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明确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已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探查。结果 80例患儿腹腔内均探及数个椭圆形淋巴结,且肿大淋巴大多结纵横比≥2,长轴径〉10 mm,绝大多数〈20 mm,多呈串珠状排列,经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逐渐消失,声像图显示淋巴结个数及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长轴〈10 mm,短轴〈5 mm,内部血流较治疗前减少。结论高频彩超可快速准确的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中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腹痛患儿及82例正常儿童进行高频探头彩超检查,比较两者肠系膜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及CDFI血液分布特征。结果:90例腹痛患儿中有79例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长径为1.76±0.30cm,短径为0.73±0.13cm,正常儿童肠系膜淋巴结长径为0.93±0.11cm,短径为0.44±0.05cm,两组淋巴结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以腹痛或反复腹痛就诊或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检查.检查时患儿取仰卧位,用高频探头扫查腹腔,观察右下腹、脐周、右中上腹及左侧腹腔.扫查时尉绕脐周,在全腹部有序地来回滑动式扫查,重点探查腹痛部位,仔细扫查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等大血管旁.对较肥胖患儿必要时探头可适当加压,以增加探查深度,可提高对肿大淋巴结的检出率.对探查到的肿大淋巴结进行重点观察,并做对比分析.结果:其中102例探查到肿大淋巴结,5例未探查到肿大淋巴结,检出率95.3%.结论:高频彩超对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高,能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诊断依据,而且此检查方法直观、安全、方便、无痛苦、无创伤、可重复性好.因此,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重要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儿科急腹症经超声显像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和30例正常健康儿童行高频超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周及右下腹,而且淋巴结最大长轴直径大于1.0 cm,最大短轴直径大于0.5 cm,纵横比又称圆形指数大于2,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淋巴结内见血流信号增多,呈点、条状沿淋巴门分布.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可作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将肠系膜淋巴结L〉1.0 cm、R〉0.5 cm、L/R〉2,CDFI显示淋巴门样血流信号,作为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5~10 MHz高频探头,对因腹痛就诊的135例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常规进行全腹检查后,重点扫查腹主动脉周围、脐周及右下腹的淋巴结,并观察其大小、形态、回声及数量.结果 因反复腹痛而就诊的135例患儿,腹腔内探及肿大淋巴结10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阳性率为75.56%;且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肿大淋巴结位于右上腹17例,右下腹45例,脐周34例,左上腹5例.肿大淋巴结最大20 mm,最小5mm,肿大淋巴结数1~10个,多数为4~6个,部分患儿合并有少量盆腔积液.结论 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准确性较高,并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范慧芳 《安徽医学》2013,34(9):1378-138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抽选57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炎症组)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对其超声图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抽选57例健康患儿为对照组,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57例患儿腹腔内高频彩超检测均可见淋巴结肿大,并且多位于脐周或者是中下腹,彩色多普勒可见血流信号增多;炎症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长径(L)、短径(S)以及内部回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彩超能快速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临床首先诊断方法,同时可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等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高频彩超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依次扫查中上腹、脐周、左右下腹等肠系膜分布区,重点检查脐周和右下腹,观察并记录淋巴结数量、形态、大小、边缘及内部回声,测量淋巴结的长径、短径,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内部血供情况,经抗炎治疗后进行复查,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内部血流的变化。结果: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血流信号显示丰富,经抗炎治疗后淋巴结明显减少和缩小,其内血流信号也明显减少。结论:高频彩超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