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莉  陈慧峥  莫成锦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49-2049,2060
目的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近年分离痢疾杆菌种群分布及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对2001—2002年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痢疾杆菌分离,以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进行菌株分型和对药物敏感测试。结果共分离55株痢疾杆菌,生化及血清分型鉴定,福氏志贺氏菌(B群)为绝对优势菌,占98.2%。鲍氏志贺氏菌(C群),占1.8%,痢疾志贺氏菌(A群)及宋内氏志贺氏菌(D群)未检到;药敏显示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丁胺卡那、头孢曲松、痢特灵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3.6%、5.4%、9.0%、14.5%,庆大、卡那次之,分别为22.0%、27.2%,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哌拉西林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74.5%、56.3%、32.7%。结论分离的痢疾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丁胺卡那、头孢曲松、痢特灵等敏感性较高,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山西省2005年至2007年126株志贺氏菌的分型和耐药性测定结果。方法:志贺氏菌的鉴定和血清分型按痢疾防治手册(2006)进行;耐药性测定参照K—B法进行。结果:126株志贺氏菌中福氏志贺氏茵占83.33%,宋内志贺氏菌占16.67%,未检出痢疾志贺氏菌和鲍氏志贺氏菌;126株福氏志贺氏茵可分为5个亚型,F4c为优势菌;对9种抗菌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超过88%的有奈啶酸、四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结论:2005年至2007年志贺氏菌以F4e为优势菌群,其耐药性有所增加,提示临床应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85株痢疾杆菌血清分型及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河南省焦作地区痢疾杆菌菌型分布及药物敏感度 ,为临床提供耐药谱。方法 :按细菌检验常规法 ,标本接种SS和麦康凯培养基培养 ,经分离 ,鉴定分型 ,用 14种抗菌药物纸片做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 85株痢疾杆菌 ,福氏志贺氏菌 (B群 )为本地区优势菌 ,占 85 9% ;宋内氏菌 (D群 )占 10 6% ;鲍氏菌 (C群 )占 3 5 % ,在B群中以 2a型居多 ,为 5 7 5 % ,1b型次之 ,为 2 1 9%。药敏试验对一种药物耐药的菌株达 98 8% ,3种以上多重耐药菌为 94 1% ,最多的对 9种药物耐药。其中对四环素 (TET)、链霉素 (STR)、磺胺 (SUL)、红霉素 (ERY)、痢特灵(FU)、氨苄青霉素 (AMP)的耐药率较高 ,分别为 91 8%、81 2 %、77 7%、71 7%、70 6%和 60 % ,对氯霉素 (CMP)为5 1 8% ,复方新诺明 (COS)为 3 2 9% ,属中度敏感。对庆大霉素 (GEN)、先锋霉素 (CTN)、丁胺卡那霉素 (AKN)、新霉毒 (NEO)的耐药率较低 ,分别为 8 2 %、8 2 %、5 9%和 1 2 %。所有 85株试验菌对卡那霉素 (KAN)和妥布霉素(TOB)均敏感。结论 :焦作地区痢疾杆菌耐药比例不断增加 ,要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及合理应用 ,并且要及时监测细菌的耐药动态  相似文献   

4.
89例腹泻病人痢疾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市痢疾志贺氏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我院2007年1~12月份门诊及住院的腹泻病人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可疑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及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89株志贺菌,其中以福氏志贺氏菌(B群)为主,占76.4%,宋内氏菌次之,占23.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性高.我市腹泻病人中以福氏志贺氏菌为主要菌群,其耐药性显著增加,临床用药应考虑以哌拉西林、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等抗菌药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平谷地区志贺菌感染的菌群分析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明泽 《北京医学》2004,26(3):183-185
目的调查平谷地区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的流行菌株类型和耐药特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集临床菌痢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分型.在进行药敏实验的同时,对全部菌株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型筛查,并对可疑菌株进行确认实验.结果在检出的112株痢疾志贺菌(以下简称痢疾杆菌)中,B群103株(福氏痢疾杆菌)、D群9株(宋内痢疾杆菌).发现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血清型为福氏2a.结论平谷地区菌痢流行株B群占92%,D群占8%.各型菌株分散于所涉及的乡镇,无明显的地域分布倾向.除1株产ESBLs菌株外,所有菌株均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敏感,对产ESBLs痢疾杆菌感染的儿科患者,可用舒普深(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10多年来,国内不断有耐药志贺氏菌的报道,其中耐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报道最多。我院1996~1998年收治的痢疾病人中,共有83例儿童粪便培养出福氏、志贺氏菌。现将这些菌株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福氏、志贺氏菌的耐药情况,希望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所帮助。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83株福氏、志贺氏菌菌株来源于我院门诊及儿科住院痢疾病人,其中男52例,女31例,年龄为6个月~13岁。1.2 抗菌药物 庆大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头孢唑啉、氧哌嗪青…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肠道福氏志贺氏菌的常见耐药谱,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K-B纸片法检测26株福氏志贺氏菌对24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6株福氏志贺氏菌中,2a型25株(96.15%),3a型1株(3.85%),福氏志贺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96.15%),对氟嗪酸和头孢哌酮最低(分别为3.85%、0%)。结论:福氏志贺氏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逐年上升,临床应加强对福氏志贺氏菌耐药性监控。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肠道门诊1996年8月~10月期间103例具有痢疾症候群的急性腹泻患者进行大便培养,从中分离出33株痢疾杆菌,经生化、血清学鉴定,并测定药敏、及β-内酰胺酶分析。菌型分布3个群,其中福氏、志贺氏菌占优势27/33,宋内氏、史密斯志贺氏菌各3株。药敏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具有很好的敏感率,无交叉耐药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7%。产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共有6株,占18.18%。  相似文献   

9.
62株志贺氏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5):459-460
目的 :了解我院肠道志贺氏菌的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方法 :对我院 6 2株志贺氏菌 ,采用 K- B法检测其对 7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6 2株志贺氏菌中 ,福氏志贺氏菌 38株 (占6 1.0 % ) ,宋内氏志贺氏菌 2 4株 (占 39.0 % )。志贺氏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最高达 83.5 % ,其次为氨苄西林 (6 5 .0 % ) ,对头孢曲松和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结论 :志贺氏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所上升 ,临床上应加强对志贺氏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本地区志贺氏菌菌型分布及对抗菌素的敏感性。方法 按肠道致病菌检验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离培养、菌群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菌型分布于4个群、16个血清型(亚型)。B群占88.4%,其中福氏2a占66.3%;D群占6.6%;C群占3.2%;A群仅为1.8%。药敏试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等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新霉素、红霉素耐药。结论 B群福氏志贺氏菌为本地区流行的主要菌群,福氏2a为优势菌型;菌株对抗菌素耐药日趋增多,新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志贺氏菌属在甘肃省的流行、变迁及耐药状况,给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5月~2007年10月对分离的宋内氏志贺氏菌株,依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血清学鉴定、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测宋内氏志贺氏菌140株,分离菌株为多重耐药,耐药种类达8种.结论 甘肃省2007年宋内氏志贺氏菌成为优势,耐药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 痢疾是全年都可发病的常见肠道传染病,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其致病菌分四个群,分别 为宋内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 痢疾志贺氏杆菌,鲍氏志贺氏痢疾杆菌。近年 来,从我院接收的患者大便中检测情况看,太原 地区流行的痢疾较多的是福氏志贺氏痢疾杆 菌,但从今年1至8月份便培养检出的菌种看, 致病菌呈多样性,痢疾志贺氏杆菌40株福氏次 之25株,小肠结肠耶尔森菌5株,肠球菌5株。  相似文献   

13.
志贺氏菌属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志贺氏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对5年来临床分离的志贺氏菌181株进行血清学分型、药敏试验。结果:1996-2000年间B群占绝对优势,在B群中,1996-1999年以福氏志贺氏菌Ⅱ型为主,2000年以福氏志贺氏菌I型为主。药敏试验结果,头孢哌酮敏感率最高,超过80%。提示福氏志贺氏菌Ⅱ型和I型是主要的血清型,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营口地区痢疾流行优势菌型的变化情况。方法依据WS287-200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结果福氏志贺氏菌5b型在营口地区为首次检出,该菌株对奈替米星等敏感,对青霉素G等耐药。结论营口地区痢疾流行优势菌型已经发生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河南省2001年至2010年志贺氏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特点,为我省菌痢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形态特征、生化反应、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四方面对2001年至2010年各腹泻病监测点分离到的2347株志贺菌株进行系统鉴定和病原学研究。结果2347株志贺菌中B群1975株,其中F2a占35.09%、F4c占26.73%、FIa占16.96%;D群次之369株,A群2株和c群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008株受试菌中,平均耐药率〉90%的抗生素为萘啶酸(98.6%)、四环素(98.2%)、利福平(98.1%)和氨苄西林(91.2%),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的有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及头孢吡肟。多重耐药菌980株占受试菌株的97.2%,耐五类以上抗生素的比例由2001年至2004年的66.1%(288株),上升至2005年至2010年的93.2%(534株),最高耐八类抗生素。结论我省菌痢流行菌型发生变迁,耐药及多重耐药日趋严重,为菌痢的治疗和预防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6.
对1988~1997年766例急性细菌性痢疾住院病人粪便培养共分离出痢疾杆菌232株,其中福氏菌226株(97.4%),宋内氏菌5株(2.1%),仅于1991年检出鲍氏菌1株(0.93%),未检出痢疾志贺氏菌。药敏试验提示痢疾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逐年增加,1995年以来链霉素、氯霉素、氨苄育霉素、呋哺唑酮、SMA-TMP耐药率达83.3%-94.4%,喹诺酮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耐药串较低(5.4%~15.1%)。  相似文献   

17.
1977—1983年我们在痢疾患者。带菌者粪便中,按照痢疾菌常规分离培养鉴定,共分离出痢疾菌株676株。其中福氏菌群476株,占分离菌株的70.4%。在福氏菌群中以2b、1b为主,分别为38.9%和34.9%,近年来尤以1b为最多见。宋内氏菌126株,占18.6%;志贺氏菌53株,占7.8%(除17株志贺氏3-6型外,其余为志贺氏Ⅱ型);鲍氏菌21株,占3.1%(除4株为鲍氏4型外,其余为鲍氏1-6型)。从七年来的资料看,西宁地区流行的菌群以福氏痢疾菌为主,宋氏痢疾菌居次,与近年来国内外报导相近似。鲍氏菌以鲍氏4型为流行株。据有些资料报导,郑州地区鲍氏菌占他们观察两个地区菌  相似文献   

18.
实驗菌种包括痢疾志賀氏2型菌1株,福氏志賀氏菌各型102株,宋内氏志賀氏菌37株,按Ctte与Kohler二氏介紹的含药琼脂平皿法测定結果表明:十种药物抗痢疾杆菌作用以新霉素和呋喃西林最佳,耐药菌株最少分別为3株(2.15%)4株(2.85%),对其余8种药物耐药率依次是氯霉素55.8%,合霉素58.6%,鏈霉素62.8%,四环素68.5%,金霉素72.1%,土霉素和黃連素均为75%,磺胺噻唑83.5%。值得提出的是黄連素没有高度敏感的菌株。各菌型間以痢疾志賀氐2型菌敏感性最好,敏  相似文献   

19.
本报道了1986-1998年度滕州市志贺菌型、耐菌谱、耐药性R质粒转移检测情况。从6862例腹泻病人中检出志贺菌812株,阳性率为11.83%,分属于A、B、C、D4个群28个血清型,其中以B群为主,481株占59.24%,C群次之156例占19.21%,A群103株占12.68%,D群72株占8.87%。812株志贺菌80%以上菌株呈敏感和中度敏感,其耐药率均在21.67-95.19%;检测200株志贺菌R质粒接合转移率为52.00%,以B、C群转移率高于A、D群。检测表明,福氏志贺菌仍是我市流行的主要菌群,而细菌耐药性绝大多数为R质粒介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127株痢疾杆菌耐药谱和R质粒检测情况。耐三种药物以上的菌株占70.87%。R质粒总检出率为51.97%。福氏志贺氏菌的耐药谱及R~+均高于其他菌群,是本菌群流行的原因之一。进一步阐明了滥用广谱抗生素的危害性。介绍应用萘啶酸治疗菌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