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妊娠糖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及妊娠糖耐量低减(GIGT)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多因素分析方法,对GDM56例(GDM组)、GIGT34例(GIGT组)和9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对GDM和GIGT发病的影响。结果GDM组及GIGT组孕妇平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确诊前孕妇平均每周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P〈0.01);GDM组及GIGT组孕妇孕次、既往产次及不良孕产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GDM组及GIGT组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快均为妊娠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因素。结论孕妇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快为GDM和GIGT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多次妊娠、不良孕产史及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对GDM和GIGT发病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定期产检并分娩、孕周>37周的单活胎GDM孕妇371例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长、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巨大儿产史、新生儿性别、血糖治疗方案、血糖控制情况、是否分娩巨大儿等。采用非条件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GDM孕妇分娩巨大儿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巨大儿组孕妇身高、体质量和新生儿男性人数均高于非巨大儿组(P<0.05~P<0.01),而巨大儿组孕妇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低于非巨大儿组(P<0.01)。孕妇孕前后体质量指数差和血糖控制情况均是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有效控制GDM孕妇孕期体质量的过度增长,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GDM孕妇分娩巨大儿具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区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保健的912例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将筛查出的GDM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11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GDM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所有筛查对象中GDM阳性率为13.7%(125/912);BMI、高Hb血症、高脂血症、家族糖尿病史和不良孕产史与GDM发病相关联,而澳抗阳性和空腹尿糖阳性与GDM发病不存在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和高Hb血症是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区女性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与孕前体重超重、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和高Hb血症有密切关系,对具有以上四种危险因素的孕妇,应进行糖尿病筛查。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都市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加强临床早期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2008年9月~2009年6月在我院经75gOGTT诊断为GDM的患者125例及110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GDM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在孕妇体重指数、有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畸形儿、巨大胎儿分娩、不明原因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自然流产史)、高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Hb〉130g/L)、高脂血症[三酰甘油(TG)〉1.70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 ,选择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发现,与成都市GDM有关的因素是孕前体重指数(BMI)、不良孕产史、家族史及高Hb血症(OR值分别为1.173,2.882,3.541,1.050)。结论成都市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及高Hb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子痫前期孕妇及同期200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评估孕次、产次、人工流产次、早期流产、晚期流产、不明原因死胎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结果正常妊娠组孕次、产次、人工流产次与子痫前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子痫前期组中早期流产、晚期流产、不明原因死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早期流产、晚期流产、不明原因死胎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不良孕产史可能为子痫前期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74例为观察组,以同期正常孕产妇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身高、分娩前和妊娠前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不良孕产史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孕产妇身高、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29.5±2.3岁)、孕前BMI(23.4±2.5kg/m2)、分娩前BMI(30.8±3.3kg/m2)、糖尿病家族史比例(44.59%)、不良孕产史比例(41.89%)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产妇年龄、孕前BMI、分娩前BMI、糖尿病家族史及不良孕产史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格外重视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孕妇的管理,严格实施孕24~28周的糖筛查试验,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使孕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降低胎儿与孕妇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赵燕  郑薇  闫琪  张黎锐  梁馨  李光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171-1175
背景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经产妇妊娠比例大幅上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随之增长,经产妇发生妊娠糖尿病(GDM)的风险高于初产妇。目的 探讨经产妇GDM发生风险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队列研究的方式,前瞻性收集2017年1—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单胎孕妇基本信息、孕产史、既往史、家族史、身体测量指标及孕早期血糖、血脂水平,结局指标为妊娠糖尿病,诊断采用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标准,对孕24~28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结果进行分组。分析比较经产妇与初产妇各项指标及GDM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探讨经产妇发生GDM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研究共包括5 110例孕妇,经产妇占比34.8%(1 779/5 110)。经产妇年龄、孕次、孕前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水平及有不良孕产史、GDM史、受教育程度为专科及以下者占比、GDM发生率高于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中,发生CDM者年龄、孕次、孕前BMI、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水平及有GDM史、糖尿病家族史者占比高于未发生GDM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低于未发生GD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GDM史、孕前BMI及孕早期空腹血糖是经产妇发生GDM的影响因素(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为:PGDM=1/{1+exp〔-(-8.305 3+0.075 2×年龄+0.530 0×GDM史+0.125 2×孕前BMI+0.398 4×空腹血糖)〕}。利用上述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建模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预测的灵敏度为65.84%,特异度为68.90%,约登指数为0.347。结论 经产妇,尤其是前次妊娠血糖异常患者是GDM的高危人群,也是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GDM史结合年龄、孕前BMI及孕早期空腹血糖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为高危患者早期筛查、监测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硕  刘兴会  何镭 《西部医学》2011,23(5):865-86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发生情况及母婴结局。方法对本院分娩单胎1166例GDM孕妇及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106例分娩的巨大儿及孕妇作为研究组,其余1060例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年龄、身高、孕期增重、孕期增加BMI、产前BMI、孕周、孕产次、妊娠及围产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身高、孕期增重、孕期增加BMI、产前BMI、孕周和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孕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多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围产儿结局研究组死胎、产伤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肺炎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比较两组至少发生一项母婴并发症,显示GDM孕妇分娩巨大儿主要影响围产儿结局(P〈0.01),而对妊娠并发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适当控制孕期增重,积极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减少相关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l月~2008年12月于河北大学附属物探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500例,经50 g葡萄糖筛查GCT和75 g糖耐量试验OGT,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45例,诊断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30例.随机抽取50 g GCT筛查阴性的孕妇150例为对照组.结果 GDM、GIGT发病率分别为9.0%、6.0%、15.0%,GDM组和GIGT组妊高征、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与对照组年龄超过30岁,孕前体重指数≥24,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存在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超过30岁,孕前体重指数≥24,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均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相关危险因素.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可对母儿造成危害,应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汉族与维吾尔族妇女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内分泌科及产科2011-05/2013—05月诊治的GDM患者105例,其中汉族组57例(GDM汉族组),维吾尔族组48例(GDM维吾尔族组),对照组为妊娠期糖代谢正常孕妇121例。对比这3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GDM汉族组的年龄、孕前体质量及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GDM维吾尔族组的年龄、孕前体质量、分娩体质量、早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维吾尔族组的早产率和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GDM汉族组(P〈0.05)。结论GDM患者,孕妇和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在GDM患者中,维吾尔族孕妇较汉族孕妇更易发生妊娠相关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研究,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进行常规糖尿病筛查的孕妇共2800例,按照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孕前高血压病史及不良孕产史进行分组观察,研究这些因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孕前高血压病史及不良妊娠史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P<0.05),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超重、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有高血压病史以及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应高度关注、严格筛查、尽早发现做出诊断,以便尽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给母婴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妊娠期糖尿病 (gastational diabetes melitus,GMD)约占孕妇的 1%~ 5 % [1 ] ,但也有报道达 2 0 % [2 ] 。我院在开展 GDM筛查前的 1989年 1月~ 1998年 12月间 ,共收治诊断明确的 GDM患者 2 8例 ,本文现就其对孕妇和围生儿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与探讨。1 资料和方法抽取分娩的 GDM患者 2 8例 ,为 GDM组。按照随机的原则抽取同期住院分娩的非 GDM孕妇 2 8例资料 ,为孕分娩组。1GDM组 年龄 2 5~ 35岁 ,初产妇 2 2人 ,自然流产史 17人次 ,死胎史 5人次。 2孕分娩组 年龄 2 4~ 33岁 ,初产妇 2 6例 ,自然流产史 4例次 ,死…  相似文献   

13.
周莉  范玲 《北京医学》2014,(11):895-898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阶段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但不包括孕前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GDM的主要危害是围产期母婴临床结局不良风险增加,包括母亲自然流产、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产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胎儿宫内发育异常、胎儿宫内发育窘迫、新生儿畸形、巨大儿(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并发症与创伤的危险)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等。其次,GDM对后代远期也有影响,GDM患者的后代容易发生肥胖;妊娠期血糖控制水平不良,明显影响后代智力及神经发育。不同国家、地域妊娠期孕妇血糖升高的程度及其对胎儿影响有差异,因而GDM的诊断标准也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在实施新诊断标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新问题,如何应对是产科医师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GDM高危因素和孕妇及胎儿结局相关性。方法:择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GDM者为研究对象。调查相关资料,分析GDM高危因素和胎儿以及孕妇结局相关性情况。结果:年龄、孕次、BMI以及糖尿病家族史与GDM发生存在相关性。孕前BMI,疾病家族史,年龄对于GDM发生影响显著,其中孕前BMI危险系数最高。相较于健康对照组,GMD组发生巨大儿以及胎儿窘迫概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GDM有着相对高的首诊漏诊率。高龄、家族史、孕前体重为引起该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其对于产妇以及新生儿均有一定危害性。相较于正常孕产妇,GDM者发生不良妊娠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廖晓焰  贺娟  扎西  干晓琴 《四川医学》2013,(10):1491-149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新诊断标准实施前后1年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率、孕妇及围生儿临床结局的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执行新诊断标准前后一年的同年龄段、孕前体重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即18.5≤ BMI< 23,孕前无内科合并症及不良妊娠史的产妇分为A组(2234例)和B组(2012例),分析GDM诊断率,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经新诊断标准纳入并治疗后,B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P<0.01;B组切口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也低于A组P<0.05;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执行GDM新诊断标准指导临床血糖管理可以降低母儿并发症,且不会增加胎儿生长受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膳食情况及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GDM患者157例,根据其分娩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巨大儿组(新生儿体质量≥4000g,n=17)与正常体质量儿组(新生儿体质量为2500g~<4000g,n=140)。记录患者身高、孕前体质量及分娩体质量等资料。采用24h膳食回顾调查法调查两组患者饮食摄入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分娩巨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妊娠早中期增重、孕期增重、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早中期增重超标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身高、孕前体质量、孕前体质指数(BMI)、分娩体质量、孕晚期增重、孕前超重、孕期增重过多、上班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水果、蔬菜、食用油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超重、孕期增重过多是GDM患者分娩巨大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GDM患者存在膳食摄入不合理情况,其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是孕前超重和孕期增重过多,应对孕前超重孕妇尽早进行膳食干预和运动干预控制孕期增重,从而减少巨大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对2015年4-12月产检并被诊断为GDM的单胎妊娠孕妇进行随访。分析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结果:共590例GDM孕妇纳入本研究。根据BMI分类,10.6%(63/590)孕妇体质量偏轻,65.9%(389/590)体质量正常,17.6%(104/590)超重,5.9%(34/590)肥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348.6±465.4)g,巨大儿发生率为7.6%(45/590),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为2.4%(14/590)。随着孕前BMI增加,孕期增重过量的比例显著增加(P<0.01),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显著增加(P<0.01);随着孕期增重增加,巨大儿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孕周、新生儿性别及孕期增重与巨大儿发生有关,与孕期增重正常者相比,孕期增重过量显著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2.57,P<0.01)。结论:GDM孕前超重及肥胖孕妇更易分娩巨大儿,应注意将计划妊娠妇女孕前体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特别注意加强对孕前超重和肥胖GDM孕妇孕期体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妊娠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妊娠糖尿病(GDM)是妊娠期首次发生和发现的糖耐量异常,由于孕妇所处的年龄特点以及GDM常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只有经过筛查发现高危孕妇,然后再进一步确诊。一、妊娠糖尿病的筛查(一)筛查对象GDM的高危人群包括:年龄偏大(≥30岁)、肥胖、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0f Diabetes in Pregnancv Study Groups, IADPSG)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诊断标准与美国国家糖尿病数据组( National Diabetes data Group,NDDG)GDM诊断标准下GDM发病率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太原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2年分娩的、接受规范的GDM筛查和诊断的非孕前糖尿病产妇5340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标准计算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同期妊娠分娩的糖代谢正常孕妇为对照。结果:发病率:NDDG诊断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4.87%,IADPSG诊断标准下发病率为11.7%;2011年该院按照NDDG标准诊治,回顾性将所有孕妇按照IADPSG标准诊断,新增GDM78例未经治疗,与新标准下的非GDM孕妇比较妊娠结局,未经治疗的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P﹤0.05);2012年该院按照IADPSG标准对GDM进行诊治,其中有123例GDM未达到NDDG标准,子痫前期、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2011年未治疗的新增GDM孕妇( P﹤0.05)。结论:IADPSG诊断标准降低,可使更多患者被纳入到GDM的规范管理系统中,GDM孕妇经治疗后明显减少了巨大儿及剖宫产率,提示新的诊断标准对母婴保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娄凤一 《当代医学》2010,16(22):66-67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方法对389例在我院门诊行药物终止妊娠妇女的年龄、既往分娩方式、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孕龄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35岁、孕囊直径≥2cm、子宫前屈、后倾后屈位、孕产次数增多、停经大于49d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自然分娩史与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药物流产的效果受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孕龄的影响,自然分娩史与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药物流产适应证及禁忌证,对人工流产高危因素者首选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失败及时行人工流产或清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