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襄樊市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寻求应对措施。方法对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襄樊市中心血站40462例无偿献血者,依据性别、年龄、职业、献血次数等变化特点,对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襄樊市中心血站次时间段内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2.4%,献血反应与年龄和性别无直接关系,而与自身的生活习惯和献血次数有关。疲劳献血、精神紧张、空腹献血是导致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操作技术、服务质量和环境因素等也会引发献血反应。结论应做好无偿献血的宣教工作,消除献血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提高采血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严格执行体检标准,进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街头采血车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879例献血反应,对其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献血频次、献血量、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方面。认为献血反应的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和分析枣庄市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以期为探求更为全面的预防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枣庄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1680例为调查对象,并依据献血地点、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献血量等变化的特点,对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与在流动献血车上献血者相比,在血站内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23%vs2.02%,P<0.05)。与首次献血者相比,2次及以上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0.61%vs2.11%,P<0.05)。与集体献血者相比,个体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50%vs1.94%,P<0.05)。与献血量为400ml献血者相比,献血量为200ml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05%vs1.94%,P<0.05)。同时,精神紧张以及饥饿和疲劳等因素是导致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讲解,积极改善献血者焦虑和紧张的负性心理,在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征询和信息采集时,应重点筛查相关信息,以便在献血过程中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强化首次献血者心理护理减少献血反应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668例首次献血者强化了心理护理,措施主要有:营造和谐的献血氛围和环境,大力开展献血健康教育,积极主动与献血者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纠正其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调节心理平衡。本组发生献血反应66例,发生率0.68%,与前2年同期发生率1.48%(116/7863)相比,有所下降。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绝大部分献血反应发生于首次献血者身上,而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是引起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对首次献血者加强心理护理,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无偿献血者中献血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源 《当代护士》2006,(1):105-106
目的寻求降低献血反应率的有效措施.方法观察长沙市无偿献血者36400名,用广州华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和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ACD-B采血袋,按操作规程采集300ml或400ml全血.结果初次献血者的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2次以上献血者的反应发生率(p<0.01),献血400ml者的反应率高于献血300ml者的反应率(p<0.01).结论加强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提高采血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减轻疼痛,劝告初次献血者最好只献300ml,将有效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或采血后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系列短暂性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出汗、心悸、浑身乏力、神情恍惚,严重时有短时意识丧失、惊厥、抽搐等。本站自1998年10月~2000年8月共接待无偿献血者12086人,发生献血反应329人,占无偿献血总人数的2.7%。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健康、推动无偿献血工作顺利进行,对献血不良反应加以分析以及加强对献血者的护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献血护理中对降低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采血点1的献血人数5430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对采血点2的献血人数5664人进行一般护理,观察两个采血点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采血点1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采血点2的献血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即加强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预防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血站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其中对照组758例,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815例,采用心理护理。统计两组献血反应的例数。结果试验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0.37%(3/815),对照组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率1.58%(12/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发生献血反应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献血反应的发生同献血者性别、年龄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而同献血场所环境、献血次数、献血类型、献血量、采集护士工作年限等无统计学显著相关性。结论:献血前应加强对年轻的,特别是女性献血者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选择适合的献血量,献血过程中加强对他们的沟通交流等心理护理,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查找献血反应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 对献血反应组和无献血反应组献血者的性别、年龄、献血量、体重、身高、献血史、献血前心理状态、献血前饮食量、献血前休息情况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1名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有289例,比例为1.44%,不同性别和饮食献血反应情况无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单采粒细胞献血者的应用.方法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每个献血者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对362例单采粒细胞献血者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单采粒细胞的采集,利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混入量(Nct)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362例单采粒细胞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要求;初次捐献粒细胞的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4%,较再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口唇及四肢麻木等早期症状的枸橼酸盐中毒或低钙反应;初次献血与再次献血者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做好单采粒细胞献血者的个性化护理工作,既保障了献血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保证了单采粒细胞产品质量关键.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杭州市区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感染检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浙江省杭州市区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和流行因素。方法2002-2007年浙江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总计754 293人次,经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确诊试验和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确认,梅毒螺旋体IgM阳性为新近感染者。结果杭州市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总感染率为0.13%。在1007例感染者中,889例为新近感染,118例为既往感染。结论杭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总感染率高于欧洲国家,新近感染率逐年上升,需加强对献血者的持续监测和献血前咨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某市参加无偿献血的在校学生输血传染病指标的筛查结果,为完善招募策略、确保安全供血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无偿献血学生和普通献血人群HBsAg、抗-HCV、抗-HIV、抗-TP,对4项感染指标的检出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校学生输血传染病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低于普通献血人群.学生无偿献血者中出现了HIV感染个例.结论 在校学生是无偿献血的主要群体、低危群体,向学生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治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互助献血和无偿献血的血清学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探讨互助献血的风险。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符合献血条件的1834例互助献血者以及217323例无偿献血者进行了血液采集和留取 ETDA 抗凝样本,进行 ALT、HBsAg、Anti-HCV、Anti-HIV、梅毒共5个项目的初复检。结果互助献血(8.67%)的总阳性率要高于无偿献血组(6.31%),但两组的ALT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互助献血组的HBsAg、Anti-HCV、梅毒均高于无偿献血组。结论无偿献血群体的血清学安全指标优于互助献血组,是血源性传播疾病较低的低危人群,应该是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群体;对互助献血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后,能确保其安全指数与无偿献血等同,可作为无偿献血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平顶山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现状和感染趋势,为平顶山市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对平顶山市2007~2013年的无偿献血者285 28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99例无偿献血HBsAg阳性者中男性占75.9%,女性占24.1%;检出绝对数最高发生在41~50、31~40年龄组,分别占总阳性数的33.4%和33.1%,高于18~30岁组的27.76%。2007~2013年总阳性率为1.15%。2013年阳性率为0.67%,比2012下降了34.95%。结论平顶山市无偿献血者人数不断增长,但HBsAg的阳性率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平顶山市无偿献血者中HBsAg阳性率在本省和全国皆处于较低水平,建设一支无偿、志愿、固定的献血者队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招募安全献血者提供依据及减少血液报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湛江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为4.1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不合格率为0.5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4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08%,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65%;总检测不合格率为5.57%。结论 ALT阳性是血液报废的最主要因素,梅毒抗体的阳性率逐年增高,成为仅次于ALT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无偿献血志愿工作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增进与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其多元化的需求,适时有效地进行激励。结果通过实施因人而异的多种激励措施,激发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工作热情。结论建立充分、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无偿献血志愿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岑美珍 《护理学报》2002,9(4):29-30
笔报道在采血15593人次中发生重度献血反应15例的诱因及预防护理,分析其原因有:精神紧张,空腹,疲劳,饥饿,重复采血间隔时间短,阐述其发生的预防护理措施有;加强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献血环境,做好对意识障碍,肌肉痉挛或抽搐,饥饿发生反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无偿献血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中诠释的多重角色。方法根据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中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探析其角色定位。结果无偿献血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诠释了献血者、宣传者、招募者、服务者、监督者、协调者、调解者等多重角色,满足献血者个性化的需求,提高献血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结论发挥无偿献血志愿者多重角色优势,使无偿献血工作更具特色和亲和力,推动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type, incidence and causes of donor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and after blood donation in a Greek Blood Bank, where medical staff is responsible for donor selection. 12 173 blood donors were studied for adverse reactions. One-hundred and seven (0.87%) donors had a vasovagal reaction during or after blood donation. Donors who gave blood occasionally had a significant greater incidence of reactions compared with volunteer donors (1.15 versus 0.53%) (P < 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0.85 versus 0.95%). First-time donors (1.7 versus 0.68%) and those under 30 years (1.15 versus 0.71%] had a significant greater possibility to have a reaction (P < 0.001). Twenty-two of 107 (20.5%) donors had a syncopal reaction. There was not a causative correlation of haematocrit, haemoglobi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ulse rate and weight in women (except weight in men) in developing a reaction. The stressing experience of phlebotomy was the reason for the higher frequency of a reaction. The incidence of reactions in our donors is lower than in other studies, and the possibl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only physician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election of donors and trained personnel are careful of them during the don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