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娥  覃丽玲 《右江医学》2002,30(6):555-555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 ,多发于中老年患者 ,随着人均寿命不断提高 ,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我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共行颈椎前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 12例 ,术后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4 0~ 6 2岁 ,平均 5 0 .5岁 ,脊髓型颈椎病 9例 ,反复发作的神经根型 3例 ,主要症状为一侧上肢或四肢麻木、乏力 ,并呈进行性加重趋势 ,部分病人甚至出现步行困难、双手无力。术后随访优 8例 ,良 4例 ,有效率达 10 0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部位特殊 ,加之…  相似文献   

2.
3.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术后护理不当可引起植骨脱落,导致治疗失败,甚至死亡。现将近3年来对20例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裴彩珍 《苏州医学》2003,26(2):100-101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而引起相应的症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颈椎病早期,可以经正规非手术治疗好转治愈。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经正规非手术治疗症状无缓解、甚至症状加重、出现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四肢肌力下降、感觉减退、括约肌功能减弱,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谭璟  王影 《吉林医学》2006,27(2):219-219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术后护理不当可引起植骨脱落,导致治疗失效,甚至死亡。现将近五年来对20例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是用于治疗单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 1993~ 1998年我科采用该术式治疗这类疾病 138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 138例 ,其中男 85例 ,女 53例 ,年龄34~ 78岁。其中 10 8例术后症状体征消失 ,30例症状、体征减轻 ,治疗有效率达 10 0 %。手术一般采用仰卧位 ,肩胛下垫一软枕 ,使颈部轻度后伸 ,颈部一侧切口暴露病变椎间隙 ,切除骨赘及变性的椎间盘组织 ,解除其对脊髓的压迫 ,再取髂骨植入椎间隙 ,保持颈椎的稳定性。2 术前护理2 1 血管、气管训练 病人手术前在病区护士指导下按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5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了阐述。结果经过手术后,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患者出现,术后对患者均进行3个月随访,从随访结果来看,所有患者植骨达到融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颈部解剖由于其手术具有一定的难度,手术过程较复杂,一方面对手术医生技术提出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质量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院自1990年以来,对脊髓型颈椎病及颈部外伤所致截瘫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48例,经围手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0~1998年共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48例,男85例,女63例,年龄27~78岁,平均54岁。其中颈椎间盘突出39例,颈椎管狭窄14例,颈椎体后缘骨赘压迫7例,其他颈椎病10例,颈椎骨折78例。病史最短24h,最长8a。常见主要症状为上行性逐渐加重的肢体麻木,为放电样疼痛,步态不稳如踩棉花样,肌萎缩,腱反射亢进等;术前均经X线、CT或MRI等证实为手术适应证。12 结果 148…  相似文献   

9.
10.
由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解剖比较复杂,患者又多为颈椎病或颈椎外伤,术后护理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术前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例举以往一些手术效果显著的案例,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心,消除其顾虑,并阐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取得患者最佳的主观配合.  相似文献   

11.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近年来随着新的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该传统方法得到了改良。虽然内固定器材的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邻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使其不易脱出。我院于2001年7月~2002年12月共施行该手术30例,效果很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0~60岁。颈椎病11例,颈椎骨折、脱位9例。术后切口均Ι期愈合。术后随访3月~2年,死亡3例,均达到植骨块融合。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因病变部位发生于颈椎,有明显的四肢感觉、运动…  相似文献   

12.
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节段性不稳、单节段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随着MRI的普及及广泛应用,我们发现有很多病例的脊髓压迫均来自前方。从治疗的角度来说,以往的环锯法减压,单纯开槽减压在维持减压节段椎节的高度和生理曲度以及稳定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远期随访效果并不理想。自1999年起,我们采用颈椎前路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或加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节段性不稳、单节段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等病例39例,平均随访16个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大部分非手术治疗可缓解或痊愈,但少部分脊髓型颈椎病缓解困难,多数呈进行性加重,甚至发生完全性截瘫。颈椎前路减压能够直接去除病灶,远期效果好。但因手术条件的限制及手术技术的不良.出现并发症也屡见不鲜,给临床护理带来很多困难。现将该病手术中及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颈椎前路开槽减压植骨融合术17例报告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吴建滨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屠开元教授认为,50岁以上占25%,60岁达50%,而70岁以后几乎100%。非手术治疗大部分可以缓解乃至痊愈,但对脊髓型则缓解困难,且多数为进行性加重,甚至发生完...  相似文献   

15.
庞清江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0):571-573
前路颈椎的显露方法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神经外科专家Chipault。自上世纪50年代Smith、Robinson和Cloward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以来,大量的颈椎疾病患者由此经典的手术方法而得益。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能有效地消除突向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增生骨赘及骨折碎片等,并可同时植骨融合,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颈椎创伤、颈椎病及颈椎肿瘤。  相似文献   

16.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0年8月~2004年5月收治有手术指征颈椎病患者25例,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和呼吸训练,术后颈部严格制动,加强呼吸、切口渗血情况观察,合理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使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出院,优良率达100%,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小琴 《吉林医学》2013,(31):6634-6635
<正>颈椎前路手术可以直接解除来自前方的椎间盘及骨赘等致压物对脊髓腹侧的压迫,同时植骨融合内固定既能维持颈椎的稳定又能保持颈椎的高度[1]。由于颈椎的解剖复杂,位置重要,手术难度大,术中精心的护理配合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2]。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对26例患者实施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椎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已广泛开展 ,但对于是否植骨融合及钢板内固定一直存有争议 ,我院 1993~ 1998年共手术治疗颈间盘突出症患者 5 0例 ,其中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32例 ,单纯减压未植骨 18例 ,经临床对比观察 ,疗效均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减压植骨组 :男 2 8例 ,女 4例 ,年龄 2 8~ 71岁 ,平均 49岁。单纯减压组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2 7~ 6 5岁 ,平均 44岁。主要临床表现 :肩颈部疼痛 2 1例 ,双上肢麻木无力 13例 ,双下肢麻木无力 6例 ,手部肌肉萎缩 8例 ,排尿困难、大便秘结 2例。所有病例 X线片均提…  相似文献   

19.
颈椎损伤合并截瘫是严重的创伤,死亡率高。颈椎骨折后损伤的椎体或椎间盘压迫脊髓,导致进行性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压迫时间越长,颈髓损伤越严重。及早手术减压,解除压迫是治疗的重要手段。笔者于1995年12月~1998年12月对5例颈椎损伤合并截瘫患者实施颈前路减压加椎间植骨术的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被广泛用于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其优点是支柱状椎间植骨能扩大椎管及椎间孔面积,解除对脊髓神经的压迫。降低脊髓缺血。由于该手术风险高,涉及诸多重要结构,术中、术后可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其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2002年10月~2005年12月,我科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ZEPHIR内固定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41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