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84例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H1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预后的联系。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肺癌石蜡组织中nm23-H1的表达;结果:59.6%的腺癌和54.1%的鳞癌有nm23-H1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中nm23-H1表达的阳性率为21.9%,而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中其表达率高达78.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nm23-H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其可能抑制淋巴结的转移过程,是观察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丰民  沈海波 《浙江医学》2001,23(6):321-322,338
目的:探讨nm23基因表达与肺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将78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移在复发转移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肺癌标本nm23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nm23基因表达与肺癌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nm23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复发转移组低于非复发转移组(P<0.01),低分子癌低于高分化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但nm23基因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nm23基因表达与肺癌有无复发转移、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肿瘤TNM分期、大小、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nm23基因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同源正常(癌旁)组织标本63对,使用小鼠抗入nm23-H1蛋白单克隆抗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63对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nm23-H1蛋白表达.结果:nm23-H1基因蛋白表达癌组织明显低于正常(癌旁)黏膜组织(P<0.01),大肠癌伴转移(20/6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43/63)(P<0.01).结论:nm23-H1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与结直肠癌转移潜能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m23基因表达与肺癌转移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肺癌组织中nm23基因的表达并结合肺癌的转移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2例肺癌组织中有60例有nm23基因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72.3%。在有局部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或邻近脏器侵犯的肺癌组织中,nm23基因表达率为20.0%,而在无局部淋巴结、远处器官转移或邻近脏器侵犯的肺癌组织中,其表达率为9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生存时间>3年的肺癌组织中,nm23基因表达率为90.6%,而术后生存时间<3年的肺癌组织中,其表达率仅为57.8%,两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nm23基因表达降低不仅与肺癌转移有关,而且与肺癌的不良预后有关,有转移的肺癌患者预后凶险,因此检测肺癌组织中nm23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肺癌转移和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mts1及nm23-H1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手术切除后新鲜的26例肺鳞癌和13例肺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地高辛标记的mts1及nm23-H1 c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26例鳞癌中,淋巴结转移组11例,mts1 mRNA阳性表达9例,阳性率82%,nm23-H1 mRNA阳性表达8例,阳性率73%;无淋巴结转移组15例,mts1 mRNA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27%,nm23-H1 mRNA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67%.13例肺腺癌中,淋巴结转移组5例,mts1 mRNA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80%,nm23-H1 mRNA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80%;无淋巴结转移组8例,mts1 mRNA阳性3例,阳性率38%,nm23-H1 mRNA阳性表达6例,阳性率75%.结论mts1 mRNA表达在肺鳞癌的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之间相差显著,在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nm23-H1 mRNA表达在肺鳞癌、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肺癌淋巴结转移与P53,nm23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P53及nm23基因产物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LSAB免疫组化法。结果;肺腺癌组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肺鳞癌nm2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nm23表达腺癌组高于鳞癌组。观察PT3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nm23-H1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蛋白表达,试探讨其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中nm23-H1蛋白染色,利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m23-H1蛋白染色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肿瘤和上皮细胞胞浆中。淋巴结转移组nm23-H1,蛋白高染率为15.15%(5/33),无淋巴结转移组高染率为52.38%(22/42),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nm23-H1蛋白染色水平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同肿瘤大小、部位、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多因素分析发现颈淋巴结转移与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关系最密切(OR=0.1846)。结论nm23-H1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低可能是影响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检测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对临床判断和预测口腔鳞癌的转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肿瘤转移是导致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其确切机制尚无明确、完整的认识。随着对癌基因的广泛研究,人们认识到恶性肿瘤的转移受多种相关基因的调控。研究结果发现,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可分为:①编码基因,如:金属蛋白酶家族、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钙蛋白等。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如:C-N-myc、H-ras、P53、c-erbB-2等。③转移相关及抑制基因。现已分离出的与肿瘤转移抑制有关的基因有nm23、TIMP和WDNM2等,其中nm23是最早发现的,也是研究最多且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基因,它不仅对肿瘤转移有抑制作用,而且对某…  相似文献   

9.
nm23-H1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nm23-H1蛋白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7例胃癌患者nn23-H1蛋白表达。分析nm23-H1表达与经典的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以及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 nm23-H1在胃 杂色阳性率为45.18%(89/197)。nm23-H1表达在肠胃癌中高于弥漫型胃癌,其阳性率分别为83.82%(57/68)和24.81%(32/129),P〈0.01。nm23  相似文献   

10.
肺癌早期转移是肺癌的恶性标志和特征,也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研究肺癌的早期转移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肺癌的转移是宿主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多步骤的过程,受不同的基因组的控调。近年来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发现一类参与调控肿瘤转移的基因。由于这类基因的失活、突变或表达异常,最终导致肿瘤的转移,表明这类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具有抑制肿瘤细胞侵袭性和转移表达作用,称为转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s).目前,研究较多的转移抑制基因有nm23,TIMP和WDNMI等。我们就近年来国内外nm23与肺癌的转移和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23-H;基因在人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疾患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乳腺组织标本共76例,HE染色对病变进行病理诊断,以且抗人urn刀一写单克隆抗体IgG。、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23-H;基因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产物.结果①"m23-H;表达产物位于胞浆;②"m23一马表达频率在良性乳腺疾患中明显高于乳腺癌中;③"m23一q的表达与乳疗淋巴结转移负相关.结论"m23-H;的检测在评估乳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淋巴转移上有肯定的意义,且是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组织nm23-H1和c-erbB-2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巩涛  邢颖  曹文庆  王跃欣  孙靖中  赵焕芬 《医学争鸣》2002,23(14):1318-1320
目的:研究nm23-H1,c-erbB-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正常乳腺组织30例,乳腺癌原发灶48例及转移淋巴结组织30例中nm23-H1mRNA和c-erbB-2mRNA,结果,nm23-H1mRNA失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肿瘤之间,组织学Ⅰ,Ⅱ,Ⅲ分级之间,以及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肿瘤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46.7%vs16.7%;20.0%,30.4%vs53.3%,63.3%vs35.4%,P<0.05),c-erbB-2mRNA阳性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肿瘤之间, ER阳性与阴性的乳腺癌之间,以及组织学Ⅰ,Ⅱ,Ⅲ分级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70.0%vs33.3%;44.8%vs73.7%;30.0%,56.5%vs73.3%,P<0.05),c-erbB-2mRNA在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肿瘤组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86.7%vs56.2%,P<0.01)。结论: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和c-erbB-2癌基因在预测乳腺癌淋巴转移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宁菊  李云霞  韩恩善 《医学争鸣》2002,23(24):2233-2235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8例乳腺癌nm23-H1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乳腺癌腋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组、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组nm23-H1基因高表达分别为56.8%比83.8% (P<0.05)和41.2%比78.4% (P<0.01),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nm23-H1基因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PR表达无显著相关. 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nm23-H1蛋白在40例食管鳞癌及52例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nm23-H1蛋白表达与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组织学类型无关。在食管癌和胃癌中,无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率(52.9%、66.7%)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26.1%,27.5%,P<0.01,P<0.05)。在食管癌的早期形成中,nm23-H1表达明显增强。在胃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中比较,原发灶nm23-H1表达(36.5%)明显高于转移灶(12.5%,P<0.01)。表明nm23-H1蛋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并在食管鳞癌和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nm23-H1在41例宫颈癌组织、1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nm23-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9.3%)明显低于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有达率(70.0%)及CIN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8.8%)(P<0.05);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中位生存期有关。结论:nm23-H1的阳性表达率降低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nm23-H1蛋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80例鼻咽癌组织。20例无瘤鼻咽癌组织nm23-H1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鼻咽部无瘤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性别、临床分期、原发灶大小无关,但在有颈淋巴结转移组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nm23-H1基因国咽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但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nm23-H1基因突变与人类肺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常规提取肺癌基因组DNA作为模板,PCR扩增nm23-H1基因,变性PCR产物,6%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SSCP电泳,银染后分析结果。结果 成功地从11例肺癌肿瘤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基因中扩增出nm23-H1基因,并发现1例存在23nm-H1基因突变。结论 nm23-H1基因是转移抑制基因,此基因的突变与肺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nm23-H1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手术及活检宫颈新鲜组织标本146例,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 级48例,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48例,慢性宫颈炎50 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m23-H1蛋白,同时用PCR-SSCP法检测nm23-H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结果 (1) nm23-H1蛋白表达率随着宫颈肿瘤的进展逐渐减弱.(2) nm23-H1 基因D17S396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sity,LOH)发生率在宫颈癌晚期较多见,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在癌前病变及早期癌中较多见.(3) LOH的增加与nm23-H1蛋白的低表达有关,MSI对nm23-H1蛋白表达的影响不大.结论 nm23-H1基因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进展及浸润转移,nm23-H1基因的MSI和 LOH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