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在小体积(直径<5cm)乳腺叶状肿瘤(PTB)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直径<5cm的PTB的超声表现。结果 18例PTB中,10例为良性,4例为交界性,4例为恶性。二维超声显示,肿瘤包膜是否完整、局部边缘有无浸润性回声、内部回声是否均匀、是否存在囊性变、后方回声是否衰减在乳腺叶状肿瘤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在小体积乳腺叶状肿瘤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体积良性叶状肿瘤的血流分级多为0级、I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的血流分级多为II级、III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的峰值流速(Vmax)在乳腺叶状肿瘤良性与交界性、恶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体积乳腺恶性叶状肿瘤超声声像图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对包膜不完整,局部边缘有浸润性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囊性变、肿物后方回声衰减及肿物内血流丰富、动脉阻力指数(RI)增高及峰值流速(Vmax)增快者应考虑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可能,但高频超声多参数对小体积叶状肿瘤恶性与交界性的鉴别诊断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揭示乳腺叶状肿瘤病理特点.方法 对18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恶性3例,良性6例,交界性9例,患者都为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41岁.肿瘤的体积不同,切面呈现分叶状.结论 41-49岁女性是乳腺叶状肿瘤高危人群,乳腺叶状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低,转移可通过血行.组织学上应注意其同乳腺肉瘤、巨大纤维腺瘤等的鉴别.治疗方法首选是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78例叶状肿瘤中良性61例,交界性11例,恶性6例。其中行X线检查者共30例,28例表现为较大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密度高于周围腺体,少见钙化及皮肤增厚、乳头回缩等征象,2例表现为患乳巨大肿块,正常腺体观察不清,呈类"假乳"征象;行超声检查者72例,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实性低回声区,伴或不伴液性暗区,多可见丰富动脉血流,后方回声增强;2例恶性病变CT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巨大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中央坏死囊变,伴胸壁、肋骨及皮肤受侵。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最终确诊依靠活检。  相似文献   

4.
小肠间质瘤的多层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小肠间质瘤1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 起源于十二指肠3例,空肠10例,回肠6例;良性4例,交界性3例,恶性12例;CT表现特征为肠壁偏心性软组织肿块,良性倾向者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最大径多<4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多显著均匀强化.恶性倾向(交界性和恶性)者多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肿块,最大径多>4 cm,其内多见低密度坏死及囊变区,肿块内或边缘条状强化瘤血管,边界不清,常推移或侵犯周围组织.结论 多层螺旋CT及重组技术能显示小肠间质瘤强化方式、内部特征、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有一定特征性,可作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与分析.方法:采用光镜复习原理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从而按良性诊断的方法从中分析.结果:1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患者有超过一半的为良性肿瘤,恶性和交界性的肿瘤只占很少数.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预后护理与临床手术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钼靶X线对乳腺分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38倒乳腺分叶状肿瘤,且38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与钼靶X线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钼靶X线影像图表现为:多数病灶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分叶状肿块.在此基础上患者的癌组织体积较大,多为圈形或近似圆形,由此证明,患者的肿瘤有恶性与良性之分.结论 钼靶X线诊断乳腺分叶状肿瘤准确性较高,在临川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对27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针吸细胞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乳腺叶状肿瘤大小1.1cm× 1.5 cm× 2.2 cm ~ 6.8 cm× 8.3 cm× 12.4 cm,大体上均为界限清楚的叶状乳头状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常可见脱落的微小乳头状组织块,有时伴核异型及核分裂象;其中良性22例,交界性2例,恶性3例。免疫组织化学示间质细胞Vim均阳性,CD34阳性3例,CD117阳性4例,SMA阳性5例,S-100阳性4例,p53阳性3例,CD99阳性7例,Ki67阳性5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有着独特的组织细胞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有助于术前、术中明确诊断,从而有效减少不当治疗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孙维华  粟关栖 《现代保健》2011,(21):131-132
目的探讨患有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患者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阳性体征、鉴别诊断、正确诊断、治疗方案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0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在45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中,良性占11例,交界性占3例,恶性占31例,依据患者其发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以及是否有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等相关因素,对其中14例患者行局部切除术,对25例患者行乳腺单纯切除术,对6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1例患者获得随访,6例患者局部复发,3例患者经远处转移后死亡。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并且非常容易误诊与漏诊,因为其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所以在治疗上应该严格结合患者的病史、其肿瘤的大小以及其病理类型等相关因素,合理的选择术式与治疗方案,对患者加强术后的随访,从而提高患者手术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庄丽  沙静  姚刚亮 《现代保健》2012,(14):86-8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74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个乳腺肿块经病理证实良性肿块为48例,恶性肿块26例。恶性肿块以形态不规整或呈分叶状,边界不清,肿块纵横比〉1,可有沙砾样钙化;彩色多普勒分级多为Ⅱ-Ⅲ级,RI〉0.7,同时可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为特征。良陛肿块48例,多为边界清晰,形态规整,肿块纵横比〈1;彩色多普勒分级多为0-1级,RI〈0.7为特征。良性肿块中仅有2例检出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对年轻患者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12~24岁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21例及纤维腺瘤患者121例,使用GE LOGIQ E9进行肿块扫查并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对其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对于肿块长径〉10 mm者,肿块内部囊性回声及2~3级血流信号对叶状肿瘤的诊断有意义。肿块长径〈10 mm者,肿块内部2~3级血流信号对叶状肿瘤的诊断有意义。结论:超声可以作为年轻患者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肿块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多普勒彩超对45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病灶后方回声等.观察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特征.结果 本组45例患者共检出55个乳腺肿块,最大8.0 cm×6.4 cm,最小0.3 cm×0.5 cm.术前超声诊断良、恶性肿瘤分别为31个和24个,良性乳腺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3%(28/31),恶性为95.8%(23/24).结论 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声像图及钼钯特征与其病理基础,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表现。观察其超声图像和钼靶影像图特点,并与病理对照。结果:具有一定特征的声像图表现为病灶多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轮廓多呈分叶状,无包膜回声,但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较为清晰,呈高低混合回声、分布不均匀、有线条状高回声间隔。有散在分布的大小、形状不一的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钼钯X线影像图表现:病灶多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分叶状肿块。其上述特征相应的病理基础为癌组织体积较大,呈圆形或类圆形,可见肉瘤性间质成分和良性上皮成分,有裂隙形成,有出血、坏死、囊性变。结论: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叶状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它们的图像特征是有病理基础可循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9,(12):1854-1856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囊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乳腺囊实性肿块的超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60例乳腺囊实性肿块中,良性占44例(73%),恶性占16例(27%)。肿块各分型之间比较,Ⅳ型的恶性率高于其他类型。患者年龄、肿块最大径、形态、边缘、微钙化、血供、异常淋巴结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BI-RADS分类有助于鉴别乳腺囊实性肿块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9,(1):140-142
目的探讨分析MRI对乳腺纤维腺瘤及叶状肿瘤的诊断鉴别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52例和叶状肿瘤21例患者展开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MRI诊断,且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分析MRI对乳腺纤维瘤和叶状肿瘤的诊断鉴别作用。结果 21例叶状肿瘤中,16例为交界性,5例为良性,7例存在短期内明显增大病史,而乳腺纤维腺瘤仅2例存在短期内明显增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乳腺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在MRI诊断下,肿瘤大小、形态、平扫信号、强化特点、囊腔情况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 MRI诊断之中乳腺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在肿瘤大小、形态、平扫信号、强化特点及囊腔情况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诊断鉴别乳腺纤维腺瘤与叶状肿瘤的首选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超声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标准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1例因乳腺肿块就诊的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病灶进行BI-RADS分级评价,将其分级情况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评价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131个乳腺肿块病灶中,经病理结果证实为良性病变41例,恶性病变90例。超声BI-RADS分级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度为89.3%、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80.5%。结论:高频二维超声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的超声和临床特征变量,建立Logistic预报回归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患者122例,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50.26±9.15)岁,乳腺肿瘤良性患者58例,年龄32~58岁,平均年龄(45.11±10.05)岁;以病理结果为因变量,超声和临床特征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进入Logistic模型为超声形态、病灶质地、触及、B超显示腋窝淋巴结肿大、血流信号分级、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等特征变量,回归模型预报准确率为90.98%(111/122),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0.962)。结论 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筛选出对乳腺肿瘤鉴别诊断有意义的特征变量,该模型有较准确的预报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65例(72个病灶)乳腺疾病的超声弹性图像表现,将图像分成为1~5分,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良性病变以1~3分多见,恶性病变以4~5分多见。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有助于乳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乳腺X射线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以期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9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5例行MRI检查,分析乳腺X射线和MRI表现。结果:乳腺X射线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密度肿块,分叶状14例、圆形4例,伴晕征者7例,周围伴有增粗血管影3例。MRI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肿块,T1WI多为低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多为高信号,T2WI-FS序列均出现低信号且无强化的分隔,2例T2WI-FS序列出现高信号的囊性裂隙,动态增强扫描均表现早中期明显强化。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乳腺X射线摄影诊断缺乏特异性,结合MRI检查有助于提高叶状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和分叶状肿瘤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乳腺纤维腺瘤和分叶状肿瘤患者,将33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命名为A组,将33例分叶状肿瘤患者命名为B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2组患者的形态、边界、纵横比、囊性变、钙化灶、高回声分隔、后方回声、腋窝淋巴结影响的诊断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A组和B组的形态(分叶状、椭圆形)、边界(清晰、不清晰)、囊性变(有、无)、高回声分隔(有、无)对比,(P 0.05)组间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纵横比( 1、1)、钙化灶(有、无)、后方回声(增强、不增强)、腋窝淋巴结(肿大、不肿大)对比,(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纤维腺瘤和分叶状肿瘤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显著,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予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触诊阴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类乳腺病变的恶性影像学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触诊阴性乳腺病变(NPBL)、乳腺超声检查结果BI-RADS 3类的乳腺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和病理检查患者161例。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153例、恶性组8例,根据一般特征及超声报告特点回顾性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单因素比较。将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恶性特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诊断效果;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年龄≥45岁(OR=35.036,P=0.012)、病变最大径在1~1.3 cm(OR=25.047,P=0.008)和纵横比为0.56~0.72(OR=19.860,P=0.013)可显著影响病变良恶性,是独立危险因素。构建ROC曲线评估诊断价值的AUC分别是0.732、0.724和0.751;灵敏度为87.5%、62.5%和75%;特异度为58.8%、82.4%和75.2%;阳性预测值为10.0%、15.6%和13.6%;阴性预测值为98.9%、97.7%和98.3%。结论NPBL BI-RADS 3类乳腺病变中,年龄≥45岁、超声提示1~1.3 cm的病变最大径、0.56~0.72纵横比的病变恶性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