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射血分数(EF)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9年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96例,根据EF分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209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组118例及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169例。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及心力衰竭病因。结果 (1)三组患者体质指数(BMI)、糖尿病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mrEF组和HFrEF组患者年龄小于HFpEF组,女性比例及高血压发生率低于HFpEF组(P0.05);HFrEF组患者肺炎及心房颤动发生率低于HFmrEF和HFpEF组(P0.05)。(2)三组患者肌酐、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mrEF组和HFrEF组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高于HFpEF组,HFrEF组患者NT-proBNP水平高于HFmrEF组(P0.05)。(3)三组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mrEF组和HFrEF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大于HFpEF组,HFrEF组患者LVESD及LVEDD大于HFmrEF组(P0.05);HFrEF组患者右心室内径(RVD)大于HFpEF组(P0.05)。(4)三组患者心力衰竭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pEF组患者以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最为常见,占49.3%;HFmrEF组和HFrEF组患者均以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分别占44.9%、71.0%。结论 HFpEF好发于老年女性,并常合并高血压、肺炎、心房颤动,主要发病原因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HFmrEF和HFrEF好发于中年男性,主要发病原因均为扩张型心肌病,但HFmrEF患者常合并肺炎及心房颤动,HFrEF患者NT-proBNP水平偏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87例,根据是否患有HF,分为非HF组(16例)和HF组(71例)。HF组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组39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组10例和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组22例。收集年龄、性别、合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情况、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Vaspin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结果:四组间比较,HFpEF组、HFmrEF组、HFrEF组血浆Vaspin浓度均低于非HF组(P<0.05),HFpEF组、HFmrEF组、HFrEF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组血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中位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老年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355例,中位随访18个月,根据LVEF分为HFrEF组339例、HFmrEF组375例和HFpEF组641例,分析3组临床特点,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预后因素。结果与HFpEF组比较,HFrEF组年龄更低[(70.0±7.5)岁vs(74.7±7.8)岁],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肌梗死比例更高(20.4%vs 0.3%,54.9%vs 12.6%),高血压和心房颤动比例更低(59.0%vs 86.6%,22.7%vs 83.5%,P0.05)。HFmrEF组男性、吸烟和心房颤动比例与HFrEF组相似(P0.05)。HFrEF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HFmrEF组和HFpEF组(45.1%vs 26.7%和26.4%,P=0.000),HFmrEF组发生率与HFpEF组相似(P0.05)。年龄、男性、肾功能不全以及左心房内径为HFrEF组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尿酸是HFmrEF组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年龄、冠心病、谷草转氨酶、肌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纽约心功能分级Ⅲ/Ⅳ级为HFpEF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3种类型心力衰竭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因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充血性心力衰竭(HFpEF)与射血分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左室结构和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入选HFpEF及HFrEF患者各40例。入组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经核素心血池显像测定分级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后心率(HR)及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射血时间(TPER)最大变化率。比较HFpEF及HFrEF患者6个月预后,观测HFpEF患者6个月后LVEF变化。结果 HFpEF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显著小于HFrEF组(均P<0.05);HFpEF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大于HFrEF组(P<0.05);HFpEF组LVEF在静息及各负荷值较HFrEF组高(P<0.05),但LVEF最大变化率与HFrEF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PER最大变化率及TPER最大变化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6个月内病死率无显著差异。HFpEF组6个月后存活患者有3例LVEF低于50%,发生率为9%。 结论 两组左房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HFrEF组静息LVEF明显低于HFpEF组,但两组左室收缩功能储备基本一致,部分HFpEF患者可演变为HFrEF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射血分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27例心衰患者,将其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组145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组145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组137例。另纳入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53例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常规生化指标、血清25(OH)D、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指标,分析不同心衰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血清25(OH)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各心衰组(均P<0.05),NT-proBN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各心衰组(均P<0.05)。HFrEF组25(OH)D水平显著低于HFmrEF组与HFpEF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HFmrEF组与HFpEF组(均P<0.05);HFmrEF组与HFpEF组间25(OH)D和NT-proBNP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与RVOT、PAP、NT-proBNP均呈弱负相关性(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室起搏依赖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希氏束起搏(HBP)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心室起搏依赖(心室起搏比例高于40%)而植入永久起搏器且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132例。HBP成功者44例为HBP组,传统起搏组8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QRS时限、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起搏器参数的变化情况;根据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将各组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保留(HFpEF,LVEF≥40%)患者及射血分数降低(HFrEF,LVEF<40%)患者,再次评价两类患者中HBP和传统起搏的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比,HBP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QRS时限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LVEF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二尖瓣反流(MR)程度减轻、左心房内径(LAD)缩小(P均<0.05);传统起搏组三尖瓣反流(TR)程度较术前加重(P<0.05),LVEF、LVEDD、MR程度、LAD均较术前无显著改善(P均>0.05)。132例患者中有HFrEF患者47例,其中HBP组20例,传统起搏组27例,HBP组HFrEF患者术后QRS时限缩短、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LVEF升高、LVEDD减小、MR和TR程度均减轻、LAD缩小(P均<0.05);传统起搏组HFrEF患者QRS时限延长(P<0.05)。HFpEF患者共85例,其中HBP组24例。HBP组HFpEF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5);而传统起搏组HFpEF患者的LVEF较术前下降、MR和TR程度均加重(P均<0.05)。结论:对于心室起搏依赖的心力衰竭患者,与传统起搏相比,HBP均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这些临床益处在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患者与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差异。方法入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力衰竭中心因心力衰竭住院的年龄≥60岁患者385例,按LVEF分为HFrEF组96例、HFmrEF组34例和HFpEF组255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心力衰竭病因、临床特点、心脏超声、检验结果和治疗情况,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综合特征的差异。结果 HFmrEF组高血压比例最高(67.7%),瓣膜疾病比例次之(29.0%)。HFmrEF组住院期间静脉用硝酸酯类(44.1%vs 25.0%和16.5%)、出院肌酐[(131.66±55.7)μmol/L vs(80.49±33.97)μmol/L和(85.50±37.81)μmol/L]明显高于HFrEF组和HFpEF组;应用螺内酯和米力农的比例低于HFrEF组,而高于HFpEF组(P0.05,P0.01)。结论高血压、瓣膜疾病是老年HFmrEF的主要病因;且以男性和心功能Ⅳ级居多;此类患者出院肌酐水平偏高;同时,这部分老年心衰患者的转归尚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急性脑卒中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31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217例,根据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77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组46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9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病史、认知功能评分量表以及本次脑卒中责任病灶部位等,比较3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rEF组入院收缩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低于HFmrEF组和HFpEF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糖尿病、心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HFmrEF组和HFp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FpEF组左心室肥厚比例高于HFrEF组和HFmrEF组(P0.01)。认知障碍的总体发生率为54.8%,其中HFrEF组为66.2%,HFmrEF组为50.0%,HFpEF组为4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心房颤动、收缩压以及糖尿病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OR=2.757,P=0.017;OR=0.971,P=0.001;OR=2.293,P=0.031)。结论伴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有持续性心房颤动、糖尿病病史以及收缩压降低,要重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3例HFpEF患者,另取同期收治的149例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合并症、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主动脉内径(AAO)、主动脉根部内径(AOR)、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相对室壁厚度(RWT)]、实验室指标[脑钠肽(BNP)、血红蛋白(Hb)、肌钙蛋白T(TnT)、C反应蛋白(CRP)]。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心衰及对症治疗,随访1年,统计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HFpEF组女性患者占值高于HFrEF组,且年龄、收缩压大于HFrEF组(P0.05);HFpEF组高血压、贫血及心房颤动患者占值高于HFrEF组(P0.05);HFpEF组LVEF、IVST、RWT大于HFrEF组,AOR、LVEDd小于HFrEF组(P0.05);HFpEF组血浆BNP水平及血清Hb水平低于HFrEF组(P0.05);随访1年,HFpEF因心脏事件反复住院率及心源性死亡率与HFrEF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FpEF患者临床特征与HFrEF虽存在明显差异,但预后与HFrEF无明显差异,其防治工作临床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从新诊断的935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选择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匹配的HFmrEF、射血分数减低心衰(HFrEF)、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各100例,另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100例作为对照。分析心衰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特点。结果:HFmrEF组年龄、心功能Ⅲ~Ⅳ级比例、气促、咳嗽、运动耐量下降以及肝脾肿大的发生率、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介于HFpEF组和HFrEF组之间。HFmrEF组左心室、左心房容积及其指数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与HFpEF组更接近,左心室舒张功能与HFpEF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收缩功能强于HFrEF组而弱于HFpEF组,左心室充盈压高于HFpEF组而与HFrEF组无显著性差异。HFmrEF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与HFrEF组无统计学差异,但高于HFpEF组(P=0.017)。HFmrEF组右心不同结构指标异常率为11.0%~46.0%,右心室长轴内径、主动脉瓣上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小于HFrEF组,右心室壁厚度大于HFrEF组,但均与HFpEF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FmrEF是大部分临床特征和心脏结构功能变化介于HFrEF和HFpEF之间的心衰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LVEF与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共238例,根据有无心衰分为心衰组120例和非心衰组118例。在心衰组中,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各40例。对侧脑室旁WML(PVWML)及深部WML(DWML)进行Fazekas量表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组DWM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心衰组比较,心衰组患者高血压(61.7%vs 52.5%)、年龄[(75.39±7.12)岁vs(70.75±7.58)岁]、PVWML评分[(1.53±0.90)分vs(0.91±0.90)分]、中重度WML(44.2%vs 27.1%)比例明显升高,LVEF[(44.76±11.05)%vs(61.72±4.20)%]与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20.73±4.52)%vs(31.49±2.98)%]明显降低(P<0.05,P<0.01)。HFrEF、HFmrEF、HFpEF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RS波时限异常与左室收缩失同步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老年严重CH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12导心电图QRS波时限异常测量结果进行分组,将QRS波120 ms患者45例纳入A组,将QRS波在120~160 ms患者28例纳入B组,将QRS波160 ms患者20例纳入C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3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并发症]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数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心肌阶段心肌收缩达峰时间(Ts)的极差(Ts-max-min)水平。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老年严重CHF患者QRS波时限异常与左室收缩失同步化的相关性。结果 3组性别、年龄、NYHA的功能分级、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QRS、Ts-max-min均明显大于B组、A组,B组QRS、Ts-max-min明显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Ts-max-min100 ms作为判定左室收缩失同步化标准,A组发生17例(37.78%),B组16例(57.14%),C组14例(70.00%),3组左室收缩失同步化发生率比较,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QRS波时限异常与左室收缩失同步化呈正相关(r=0.274,P=0.008)。结论老年严重CHF患者QRS波时限异常与左室收缩失同步化发生密切相关,可将QRS波时限异常用于早期评价老年CHF患者是否发生左室收缩失同步化的依据,为临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首次住院的年龄≥65岁的女性心力衰竭患者168例,按LVEF分为HFpEF组(LVEF≥40%)136例和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组(LVEF40%)32例。结果HFpEF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心房颤动、贫血均高于HFrEF组[(76.44±7.28)岁vs (72.47±8.19)岁、(25.11±3.34)kg/m~2 vs (22.95±3.53)kg/m~2、(140.49±20.77)mm Hg vs (131.09±19.96)mm Hg(1mm Hg=0.133kPa)、44.1%vs 25.0%和22.1%vs 6.3%,P0.05,P0.01],HFpEF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85.3%)。HFpEF组肌酐、尿酸、血钾、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率、QT间期、QRS间期、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肺动脉内径均明显低于HFrEF组;血钠、室间隔厚度明显高于HFrEF组(P0.05,P0.01)。HFpEF组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比例明显高于HFrEF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调脂药物比例明显低于HFrEF组(P0.05,P0.01)。结论老年女性HFpEF住院患者的年龄较大、BMI较高,高血压、心房颤动、贫血等共病较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3种不同类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常见心血管及非心血管慢性病负担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老年CHF患者4650例,根据LVEF分为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1627例(LVEF<4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组723例(LVEF 40%~49%)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2300例(LVEF≥50%),对比3组合并18种常见心血管及非心血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疾病数目及组合情况。结果 老年CHF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数目(1.12±0.73)种,合并非心血管疾病(2.90±1.32)种,HFpEF组合并心血管疾病、非心血管疾病及所有慢性病数目分别为(1.17±0.70)种,(3.06±1.37)种,(4.23±1.67)种,HFpEF组合并5种及6种疾病高于HFrEF组和HFmEF组(P<0.05)。血脂异常&贫血&慢性肾脏病、血脂异常&冠心病&高血压&贫血分别是最常见的三元非心血管疾病多病组合和四元所有慢性病多病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5.
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心力衰竭(HFmrEF)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力衰竭表型,处于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之间的"灰色区域",目前研究对于HFmrEF是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还是介于HFrEF和HFpEF之间的"过渡阶段"存在一定争议.现对HFmrEF的流行病学、机制、治疗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QRS时限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经心电图诊断为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213例。根据QRS波时限,患者被分为CLBBB组(182例)和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ICLBBB组,31例)。应用线性相关分析分析QRS波时限与LVEF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QRS波时限预测LVEF50%的最佳临界点。结果:与ICLBBB组比较,CLBBB组QRS波时限[(104.61±8.85)ms比(149.36±17.25)ms]显著升高,LVEF[(54.26±4.96)%比(45.22±12.57)%]显著降低,P均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LBBB患者QRS波时限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5,P=0.001)。ROC曲线分析QRS波时限预测LVEF50%的最佳临界点为151ms,曲线下面积为0.79(P=0.001),敏感性为68.1%,特异性为83.5%。结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的QRS波时限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临床预测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一个简便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合并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HFimpE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IC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425例。根据基线、复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其分为HFimpEF组(基线LVEF≤40%,复查LVEF>40%,n=95)、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组(复查LVEF为41%~49%,n=84)、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基线LVEF≤49%,复查LVEF≤40%,n=178)、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基线LVEF及复查LVEF均≥50%,n=68)。比较四组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情况、全因死亡率、全因再入院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ICM合并HFimpHF患者全因死亡、全因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HFimpEF组年龄小于HFpEF组,收缩压(SBP)低于HFpEF组,舒张压(DBP)低于HFrEF组(P<0.05);HFimpEF组基线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为研究组,根据衰竭类型将患者分为收缩组(n=66)和舒张组(n=74),另选取同期非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评价心功能,检测所有入选者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研究组QRS波时限显著长于对照组,收缩组QRS显著长于舒张组,研究组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YHA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收缩组显著优于舒张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QRS波时限与NT-pro BNP水平和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较长,血浆NT-pro BNP水平较高,且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也存在差异,QRS波时限及血浆NTpro BNP水平能反映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抑郁对不同类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纳入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35例,其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241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142例和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122例。用患者健康问卷量表进行抑郁测评,分为抑郁组218例和正常组317例,抑郁包括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随访36个月,失访30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累积生存率。结果抑郁组总病死率高于正常组(39.00%vs 30.16%,P=0.040),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随抑郁程度加重累积生存率减低(P=0.000)。HFpEF和HFmrEF患者随抑郁程度加重总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524,P=0.189);HFrEF患者随抑郁程度加重总病死率逐渐上升,不同抑郁程度总病死率有统计学差异(38.89%vs 52.94%vs 66.67%vs83.88%,P=0.014);HFpEF、HFmrEF、HFrEF累积生存率均随着抑郁程度加重而减低(P=0.000)。结论抑郁对不同类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存在差异,抑郁增加HFrEF患者总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临床特点及复律治疗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200例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将研究对象分为无心力衰竭组、HFpEF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组、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组。分析4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HFpEF组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术,比较HFpEF组病人术前和术后6个月指标变化,观察随访期间HFpEF组病人出院情况。结果与无心力衰竭组比较,HFpEF组女性及心功能Ⅲ级、Ⅳ级比例升高,年龄增大,体质指数(BMI)升高,心率降低,收缩压升高,脑利钠肽(BNP)、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总胆固醇(T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左房容积指数(LAV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大(P均<0.05);与HFrEF组比较,HFpEF组女性和心功能Ⅱ级、Ⅲ级比例升高,心功能Ⅳ级比例降低,年龄增大,BMI升高,心率降低,收缩压升高,BNP、NT-proBNP、TC、Hcy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AD和LVEDD减小,LAVI和LVEF增大(P均<0.05);与HFmrEF组比较,HFpEF组女性和心功能Ⅱ级比例升高,BMI升高,心率降低,收缩压升高,BNP、NT-proBNP、TC、Hcy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AD和LVEDD减小,LAVI和LVEF增大(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HFpEF组病人收缩压降低,心率增大,HDL-C水平升高,BNP、NT-proBNP、Hcy、TC水平降低,LVEDD减小,LVEF增大(P均<0.05);随访期间HFpEF组病人心房颤动复发率为19.74%,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为18.42%,心源性死亡率为6.58%,非心源性死亡率为17.11%,脑卒中发生率为7.89%。结论心房颤动合并HFpEF多见于老年女性、心脏功能差、肥胖、高血压者,具有向心性肥厚和明显舒张功能不全特点,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改善心房颤动合并HFpEF病人左心功能,临床获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