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三镜联合分期手术与全腹腔镜同期手术治疗老年结石性胆道梗阻并发不同程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75例,其中35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急诊行ERCP术,取出胆总管结石或留置胆管支架引流,择期再次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LCBDE),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急诊行LC联合LCBDE术。结果 观察组两次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WBC计数、NEUT百分比、血清CRP和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脑钠肽(BNP)和CK水平分别为(427.0±327.0)pg/ml和(95.0±30.0)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4.0±648.0)pg/ml和(149.0±67.0)U/L,P<0.05】,而血清肌钙蛋白(TN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别为(62.8±54.5)pg/ml和(272.0±48.0)U/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胆管末端良性病变经ERCP治疗后复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评价ERCP治疗远期效果的同时确定随访对该类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行ERCP诊治的150例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合并胆管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并通过随访评价ERCP治疗该类疾病的效果。结果经ERCP成功造影132例,成功率为88.0%,术后共出现胆管炎复发22例,占17.5%(122/126),男性胆管炎复发率高于女性(P=0.138),憩室组复发率高于非憩室组(P=0.023),合并胆囊结石组的复发率高于无胆囊结石组(P=0.016),胆囊切除组胆管炎复发率低于胆囊非切除组(P=0.003),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组的复发率高于非EST组(P=0.045),对年龄、性别、并憩室、并胆囊结石、胆囊切除史、EST治疗等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憩室、EST治疗为胆管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胆囊结石与术后复发有关(P=0.000),胆囊切除史及性别为男时为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00)。结论胆管末端良性病变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胆管泥沙样结石、壶腹周围憩室等,多病因交叉存在、互相影响,对胆管末端疾病的诊治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ERCP对该类疾病安全有效,该类疾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且有恶变的可能,随访对于该类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10月经内镜微创治疗135例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重症胆管炎中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技术是内镜微创治疗的关键。胆总管结石是老年重症胆管炎主要病因,占85%,胆道蛔虫和单纯胆管感染占11%,恶性胆管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占4%,内镜下ERCP成功率81.5%。[结论]内镜微创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简便、快捷、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强,应作为重症胆管炎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99水平与胆红素及肝酶谱之间的关系,探讨胆管结石并胆管炎患者血清CA199升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350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为病例组,3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血清CA199水平与血清胆红素及肝酶谱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血清CA199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之间呈正相关,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之间无相关;病例组中胆管梗阻解除及炎症控制后CA199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胆管结石、胆管炎是造成血清CA199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治疗前后动态观察CA199水平变化有助于良恶性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腹腔镜组)42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ERCP 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的白细胞(WBC)、TBil、ALT、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随访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腹腔镜组及 ERCP 组术后第1、3、7 d 血清WBC、TBil、ALT 及 CRP 水平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两组均只有术后第3、7 d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腹腔镜组术后第3 d 血清 WBC 及 CRP 水平明显低于 ERC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两组患者间其他同一时间点术后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随访6个月,ERCP 组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6.25%(3/48),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发生(χ2=2.716,P =0.099)。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是安全可行的,并可以保留 Oddi 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后急性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及其列线图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因胆总管结石接受ERCP的患者临床资料, 纳入术后发生急性胆管炎的患者95例(胆管炎组), 以1∶3比例通过软件随机抽样选择术后未发生急性胆管炎的患者285例(无胆管炎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 建立预测ERCP术后急性胆管炎发生率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单因素比较发现 ERCP术后发生胆管炎患者和未发生胆管炎患者在年龄、合并糖尿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葡萄糖、胆囊壁粗糙、胆管直径、胆管下端狭窄、行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比例、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比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高龄(OR=1.108, 95%CI:1.079~1.138, P<0.001)、合并糖尿病(OR=4.524, 95%CI:1.299~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胰疾病患者肝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2005年1月-2015年7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行ERCP治疗的397例胆胰疾病患者。根据不同病种分为8组:良性梗阻组(109例)、恶性梗阻组(47例)、胰腺炎组(27例)、异物梗阻组(127例)、单纯性胆管炎组(19例)、胆瘘组(15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组(29例)、肝移植术后组(24例)。实施ERCP前1天和实施ERCP 4周后检测受试者的肝功能:ALT、AST、ALP、GGT和TBil。ERCP治疗完成后1个月对疗效进行全面评估。计量资料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各组受试者实施ERCP后,其ALT、AST、ALP、GGT以及TBil均有显著改善,即ERCP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肝功能(P值均0.05)。疗效评估发现,ERCP治疗后,各组的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单纯性胆管炎组全部治愈,而肝移植术后组和恶性梗阻组只能达到好转的效果。结论治疗性ERCP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但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和胆胰肿瘤患者,需要在进行ERCP治疗的同时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肝脏》2020,(9)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感染并发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肝吸虫感染伴胆道梗阻患者33例,同时回顾性分析我院既往收治的肝吸虫感染伴胆道梗阻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ERCP术联合吡喹酮治疗的33例,接受ERCP手术治疗的3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吸虫病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各项数据,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变化,另外统计ERCP术联合吡喹酮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有效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LT、GGT、ALP、TBi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GGT、ALP、TBil水平呈下降趋势,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GGT、ALP、TBil水平呈下降趋势,组内对比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术联合吡喹酮组用药后出现头痛、头晕、心动过速各1例,ERCP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其中头痛、头晕均为轻微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心动过速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ERCP术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感染伴胆道梗阻安全有效,在解除胆道梗阻的同时还能对肝吸虫病进行杀灭,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ERCP取石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术后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40例。TUDCA组口服TUDCA(500mg/d,每个月连续服用5d后停药25d,治疗期为2年),对照组不服药。2组随访方法相同,比较ERCP后2年内胆管结石复发率。[结果]术后2年内TUDCA组胆管结石复发率为10%(4/40),对照组为25%(10/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结石ERCP后口服TUDCA能够有效预防胆管结石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12月因胆总管结石而行EST治疗患者154例,对患者的有关指标与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出现远期并发症22例(14.29%),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18例(11.69%),16例伴发胆管炎;单纯胆管炎1例(0.65%);急性胰腺炎2例(1.30%);胆管癌1例(0.65%).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高体重指数和血清胆固醇水平;而十二指肠乳头中小切口(0.5 cm~1.5 cm)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 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水平、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大小与EST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12月因胆总管结石而行EST治疗患者154例,对患者的有关指标与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出现远期并发症22例(14.29%),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18例(11.69%),16例伴发胆管炎;单纯胆管炎1例(0.65%);急性胰腺炎2例(1.30%);胆管癌1例(0.65%).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高体重指数和血清胆固醇水平;而十二指肠乳头中小切口(0.5 cm~1.5 cm)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 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水平、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大小与EST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 CA19-9是临床常用的肿瘤标记物,对胰胆系恶性肿瘤的阳性率较高,但良性胆管疾病中亦常见CA19-9水平升高。目的: 分析血清CA19-9水平在良性胆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2009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的78例经ERCP证实的良性胆管疾病患者(60例胆总管结石和18例胆总管炎性狭窄)。所有患者于ERCP术前行血清CA19-9水平检测,并分析其在良性胆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39例(50.0%)患者血清CA19-9水平正常,其中胆总管结石26例(66.7%)。其余39例(50.0%)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其中胆总管结石34例(87.2%);4例血清CA19-9水平1000U/ml者的年龄均65岁,并合并有严重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或重症急性胰腺炎。16例血清CA19-9升高者于ERCP术后行复查,多数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良性胆管疾病患者中血清CA19-9水平可升高,可作为预测胆管炎症程度的指标,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床边非X线引导下急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胆总管结石所致重型急性胆管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7例ICU胆总管结石所致重型急性胆管炎患者,治疗组16例行急诊床边非X线引导下ERCP术,选择性胆管插管回抽出胆汁证实胆管插管成功,然后留置圣诞树塑料支架引流,病情稳定后必要时再次ERCP治疗。对照组分两组,一组18例在介入室行急诊常规透视下ERCP术并置入胆道塑料支架;另一组13例行急诊床边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比较三组间操作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床边急诊ERCP成功率高达93.8%,与常规ERCP及PTCD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458),床边急诊ERCP组及常规ERCP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TCD组(P <0.05)。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入院3 d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CRP、ALP、GGT、DBil、胆总管直径、结石直径、氧分压、尿胆原。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胆管结石组和胆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组;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筛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纯胆管结石组和胆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组比较,性别、CRP、ALP、GGT、DBil、胆总管直径、氧分压、尿胆原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比值比(OR)=4.24,P0.001]、CRP≥3 mg/dl(OR=2.39,P=0.030)、GGT≥224 U/L(OR=4.33,P0.001)、ALP≥198 U/L(OR=2.76,P=0.010)、DBil73μmol/L(OR=2.57,P=0.020)、胆总管直径≥13 mm(OR=8.21,P0.001)、氧分压80 mm Hg(OR=31.23,P0.001)、尿胆原≥2+(OR=2.28,P0.001)是胆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的危险预警因素。结论胆总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可早期发现危险因素,以便更好的选择手术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80岁及以上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AS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80岁及以上老年ASC经ERCP治疗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中,病因为胆总管结石95例,胆道恶性肿瘤11例.11例胆道恶性肿瘤并发ASC患者,均先行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引流和活检,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或外科手术治疗.9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ASC患者中,61例因病情危重或术中生命体征不平稳,先行ENBD减压引流,待病情平稳后再行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ST)取石;余34例一期取石成功,术毕行ENBD引流.除5例出现ERCP术后并发症,其余患者内镜治疗后24~72 h黄疸指数、白细胞总数、体温以及有休克、精神症状的患者例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急性胆管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对80岁及以上老年ASC患者,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传统手术所特有的风险及并发症,可考虑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因胆管结石、胆管良恶性狭窄、胆道蛔虫等造成胆管阻塞,使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起病常急骤,进展迅猛,死亡率高,尤其老年患者。我们采用内镜方法治疗老年人的AOSC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及粪便钙卫蛋白(FC)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95例老年UC患者,均行血清IL-33及FC检测,并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经门诊随访6个月,评估患者预后复发情况。分析老年UC患者血清IL-33及FC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33及FC水平对老年U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门诊随访6个月,95例UC患者中预后不良22例(23.16%),预后良好73例(76.84%);两组治疗后血清IL-33及F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IL-33及FC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L-33及FC水平高表达是老年U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得到,血清IL-33及FC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老年UC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7,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老年UC患者治疗预后受血清IL-33及FC水平的影响,并且可根据血清IL-33及FC预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床边无X线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对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对无法耐受外科手术且难以搬运至内镜中心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ACST患者行急诊床边无X线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观察术后患者症状的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8例行急诊床边无X线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的ACST患者中17例经成功置入鼻胆管,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3d病情明显缓解。病情平稳后2例因结石直径大而直接行外科手术治疗,14例行ERCP并取石成功,1例因结石较大较多ERCP未能成功取石,而转外科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难以耐受外科手术及无法搬运至内镜中心行ERCP的ACST患者行急诊床边无X线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可有效降低胆道压力,缓解ACST症状,为进一步行ERCP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small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SEST)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治疗老年患者胆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4至2016年完成的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老年胆管结石住院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57例老年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插管造影成功55例(96%)完成治疗。其中46例完成SEST+胆道球囊扩张,一次性取尽结石率达83.6%。术前肝功、血尿淀粉酶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EST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治疗老年患者胆管结石效果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12月因胆总管结石而行EST治疗患者154例,对患者的有关指标与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关系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出现远期并发症22例(14.29%),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18例(11.69%),16例伴发胆管炎;单纯胆管炎1例(0.65%);急性胰腺炎2例(1.30%);胆管癌1例(0.65%).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高体重指数和血清胆固醇水平;而十二指肠乳头中小切口(0.5 cm~1.5 cm)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 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水平、十二指肠乳头切口大小与EST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