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Sephadex LH-20和HW-40C柱色谱,结合制备薄层色谱、反相HPLC和Flash等色谱分离技术,从鹿茸草水煎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单萜苷类化合物。借助波谱数据解析、酸或酶水解以及电子圆二色谱(ECD)和NMR计算综合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1~11),包括6个新结构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鹿茸草苷A~D (1~4)、G和H (7和8)。通过9-羟基芳樟醇3-O-β-D-葡萄糖苷(5)、(6Z)-9-羟基芳樟醇-3-O-β-D-葡萄糖苷(6)和kankanoside D1(9)的文献报道数据与本实验数据比较,首次确证了6和9的绝对构型。另外两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羟基香叶醇1-O-β-D-葡萄糖苷(10)和8-羟基香叶醇8-O-β-D-葡萄糖苷(11)。  相似文献   

2.
中药火绒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火绒草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应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应用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火绒草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小檗碱(1),胡萝卜苷(2),β谷甾醇(3)香草酸(4)以及咖啡酸(5)。结论化合物1、2首次从火绒草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首次从火绒草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火绒草中酚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火绒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火绒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乙酯(ethyl caffeate,1)、芹菜素(apigenin,2)、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3)、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4)、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5)、咖啡酸(caffeic acid,化合物6)、槲皮素(quercetin,7)、木犀草素(luteolin,8)、对羟基桂皮酸(p-hydroxy cinnamic acid,9)、阿魏酸(ferulic acid,10)。结论化合物1-3、8首次从火绒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火绒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火绒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中药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 (Wild.)Beauv.]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火绒草中分离得到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2)、β-谷甾醇(3)、阿魏酸(4)以及香草酸(5)。结论 化合物1、2为首次从火绒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转筋草Pachysandra terminalis中抗肿瘤迁移活性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HPLC制备色谱等多种色谱法对转筋草提取物中的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趋化实验和伤口愈合实验评价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迁移活性。结果从转筋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粉蕊黄杨二醇A(1)、(+)-(20S)-20-dimethylamino-3-(3α-methylsenecioylamino)-5α-pregn-12β-ol(2)、2,4-二羟基苯乙酮(3)、香草酸(4)、epipachysamine D(5)、β-谷甾醇(6)。抗肿瘤迁移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5在浓度为10μg·m L-1时趋化抑制率分别为74.1%、82.5%。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有抗肿瘤迁移活性。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7):922-924
目的研究黄花油点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硅胶、葡聚糖凝胶,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黄花油点草中共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3-甲氧基槲皮素(2)、山柰酚(3)、β-谷甾醇(4)、棕榈酸(5)、对羟基苯甲酸(6)、阿魏酸(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黄花油点草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乌金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孟兰  阮金兰 《医药导报》2005,24(4):270-272
目的提取和鉴定乌金草中活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 20凝胶柱色谱对乌金草中化合物进行分离得到单体,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乌金草中分离并鉴定4个化合物:马兜铃内酰胺Ⅰ、9-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Ⅳ、β-谷甾醇、1-二十八烷醇。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分离技术,对三尖杉茎叶75%(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三尖杉茎叶75%(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山柰酚(3)、槲皮素(4)、大豆素(5)、柚皮素(6)、圣草酚(7)、二氢山柰酚(8)、6-methylaromadendrin(9)、芹菜素苷(10)、芹菜素-6-C-甲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柯伊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2)、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3)、去甲杜鹃素(14)和2,3-二氢-6-甲基银杏素(15)。结论 化合物2、7、9、12和13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6、8、10、11、14和15为首次从三尖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3):390-393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对白花蛇舌草氯仿部位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花蛇舌草氯仿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羟基-3-甲基蒽醌(1)、2-羟基-1-甲氧基-3-甲基蒽醌(2)、2-羟基-1-甲氧基蒽醌(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甲基异茜草素(5)、熊果酸(6)、耳草酮B(7)、莨菪亭(8)、2,6-二羟基-3-甲基-4-甲氧基蒽醌(9)、2-羟基-3-羟甲基蒽醌(10)、正十六烷(11)。结论:化合物4、7、10、11为首次从白花蛇舌草植物中分离得到,本研究为白花蛇舌草质量评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短穗兔耳草的化学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对其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8-十七醇(3),二十六烷酸(4),对羟基苯乙酮(5),柯伊利素(6),木犀草素(7),小麦黄素(8),兔耳草苷(9),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10),熊果酸(11)和荷包牡丹碱(12)。结论化合物3,4,5,8,11和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灵菊七抗氧化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灵菊七中抗氧化活性部位酚类成分。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抗氧化模型筛选灵菊七抗氧化活性部位;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和RP-ODS柱色谱分离纯化灵菊七抗氧化活性部位酚类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与文献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灵菊七乙酸乙酯萃取物为其抗氧化活性部位,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酚类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紫云英苷(2)、咖啡酸(3)、3,4-二咖啡酰奎宁酸(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灵菊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三七草属中分离得到。结论:本研究可对进一步开发利用灵菊七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7,(36):5144-5147
目的:研究黑面神药材70%乙醇提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黑面神药材70%乙醇提取部位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黑面神药材70%乙醇提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槲皮素(2)、山柰酚(3)、银椴苷(4)、(+)-南烛木树脂酚(5)、(+)-异落叶松脂素(6)、(+)-Nortrachelogenin(7)、(+)-丁香树脂醇(8)、Icariol A2(9)、5,5′-二甲氧基-7-氧代落叶松脂醇(10)。结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黑面神药材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蒙药材蓝玉簪龙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蓝玉簪龙胆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二羟基苯甲醇β-吡喃葡萄糖苷(1)、龙胆苦苷(2)、 2’-(O,m-Dihydroxybenzoyl)sweroside(3)、异荭草素(4)、异荭草素-3’-甲基醚(5)、异牡荆苷(6)、异荭草素-4’-O-吡喃葡萄糖苷(7)、异肥皂草苷(8)、熊果酸(9)、β-谷甾醇(10)。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苄醇糖苷类化合物,化合物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银线草的化学成分及海虾致死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正、反相柱层析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96孔板稀释法进行海虾致死活性测试。结果从银线草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银线草醇B(shizukaol B,1);银线草内酯G(shizukanolide G,2);银线草内酯H(shizukanolide H,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卡瓦胡椒素A(flavokawain A,5)。结论化合物2,3和5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海虾致死活性(LC50﹤5mg·L-1)。  相似文献   

15.
凉粉草中抗缺氧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Benth)中的抗缺氧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20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制备HPLC色谱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常数、1H NMR和13C NMR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克隆化细胞株(PC12)实验,对各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从凉粉草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咖啡酸(1)、3(4乙氧基3羟基苯基)烯丙酸(2)、咖啡酸乙酯(3)、山奈酚(4)、高山黄芩素(5)、2十六烷基-十八烷酸(6)、熊果酸(7)和豆甾醇(8);应用PC12细胞缺氧模型在DMSO溶液中测得化合物1、4、5、6、7、8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具有不同的抗缺氧活性。结论首次从凉粉草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6;化合物1、4、5、6、7、8有一定的抗缺氧活性,化合物4、5、7、8有较好的抗缺氧活性。  相似文献   

16.
桔梗中三萜皂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根中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5个化学成分,通过IR、MS、1H-NMR、13C-NMR等光谱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为:deapio platycodin D(Ⅰ)、deapio platycodin D3(Ⅱ)、platycoside A (Ⅲ) 、platycoside F(Ⅳ)以及3-O-β-D-glucopyranosyl platycodigenin(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Ⅴ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天然产物,也是首次从桔梗中分离得到的单糖链糖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和Toyopearl HW-40C柱色谱结合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酸枣仁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新三萜苷类及6个已知三萜类化合物。利用多种波谱学方法,结合酸水解反应,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酸枣仁美洲茶酸苷A (1)、23-表酸枣仁皂苷A (2)及酸枣仁皂苷J和K (3和4),已知化合物鉴定为酸枣仁皂苷A~C (5~7)、酸枣仁皂苷II (8)、卖珠子酸(9)和白桦脂酸(10)。其中, 1的结构得到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的确证。  相似文献   

18.
《中南药学》2018,(3):310-313
目的研究苦楝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在室温条件下,采用75%乙醇浸提,对得到的浸膏依次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利用硅胶柱色谱、Spe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获得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特征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其中4个为柠檬苦素类化合物:12-O-methyl-1-O-deacetylnimbolinin B(1)、12-O-methyl-1-O-tigloyl-1-O-deacetyl-nimbolinin B(2)、12-O-ethyl-1-deactylnimbolinin B(3)、6α,11β-diacetoxygedunin(4);1个为黄酮类化合物:3'-O-methylcatechin-7-O-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以上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活性物质基础,为后续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六烷醇(hexacosanol,1)、儿茶素(catechin,2)、木犀草素(luteolin,3)、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4)、没食子酸(gallic acid,5)、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6)、香草酸(va-nillic acid,7)、藏黄连苷G(scroside G,8)。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胡黄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中药磨盘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磨盘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磨盘草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1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磨盘草中分离了7个化合物,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齐墩果酸(oleanicacid,2)、24R-5α豆甾烷-3,6-二酮((24R)-5α-stigmastane-3,6-dione,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2,6-二甲氧基对苯醌(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5)、香草酸(vanillic acid,6),还有一个脂肪酸类成分。结论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磨盘草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