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 年 6 月–2016 年 6 月,采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 38 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男 24 例,女 14 例;年龄 26~64 岁,平均 45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6 例,摔伤 3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2~8 d,平均 5 d。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4.3±8.4)分,Lysholm 评分为(44.5±7.2)分,膝关节活动度为(62±12)°。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部异物刺激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 2 d X 线片检查示,髌骨骨折均达满意复位与稳定固定。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6 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2~4 个月,平均 3 个月。末次随访,参照 Böstman 评分标准评定:优 36 例、良 2 例,优良率达 100%。VAS 评分为(10.2±6.6)分、Lysholm 评分为(93.1±6.4)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24±1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59,P=0.000;t=31.099,P=0.000;t=20.727,P=0.000)。 结论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均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组合臂式外固定架与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1 年 6 月—2015 年 1 月采用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的 37 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组合臂式外固定架治疗的 55 例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Gustilo 分型、合并伤、软组织缺损范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14 个月,平均 12 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8 个月,对照组外固定架针道松动发生率为 76.4%(42/55),骨不连发生率为 29.1%(16/55),返岗工作率为 70.9%(39/55);研究组分别为 8.1%(3/37)、8.1%(3/37)和 91.9%(34/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42 例患者发生畸形愈合,而研究组未见钢板扭曲、螺钉退出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 Johner & Wruhs 评价法评价,对照组优良率为 60.0%(33/55),研究组为 91.9%(34/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4,P=0.002)。 结论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可有效固定骨折。  相似文献   

3.
î ¬  Û        Ë    Í         &#x;  &#x;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8,32(2):174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动力化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2 月—2017 年 2 月采用骨外固定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弹性动力化组(A 组)和恒弹性固定组(B 组),每组 1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B 组患者术后按传统方法,根据骨折愈合时间、X 线片等影像学检查及临床医师经验评价骨折愈合程度,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时拆除外固定架;A 组术后 12 周开始根据 X 线片检查骨痂生长情况,对患者进行轴向力学载荷比测试,轴向力学载荷比为 5%~10% 时进行动力化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架使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4~13 个月,平均 5.7 个月。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外固定架松动、断裂及骨折移位、再骨折等并发症。A 组外固定架使用时间为(24.77±1.42)周,骨折愈合时间为(23.04±1.30)周,与 B 组的(34.38±1.71)周和(32.46±1.66)周比较均显著减少(t=16.10,P=0.00;t=15.58,P=0.00)。A 组术后发生针道感染 2 例、肌力减退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23.1%;B 组发生针道感染 3 例、肌力减退 1 例及骨折延迟愈合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38.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结论骨外固定动力化能够加速骨折愈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弹性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 年 1 月—2016 年 6 月,采用锁定接骨板弹性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21 例。男 5 例,女 16 例;年龄 32~88 岁,平均 62 岁。摔伤 14 例,交通事故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2 例。左侧 13 例,右侧 8 例。闭合性骨折 20 例,开放性骨折 1 例。骨折根据 AO/OTA 分型:33-A1 型 5 例,33-A2 型 3 例,33-A3 型 8 例,33-C2 型 2 例,33-C3 型 3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3~13 d,平均 6.5 d。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8 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4 个月,平均 16 个月。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8~24 周,平均 16.6 周;关节面恢复平整,下肢长度恢复。随访期间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未出现明显膝关节僵硬。术后 6、12 个月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6、12 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较 1 个月时明显增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12 个月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间 Neer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2 个月,按 Neer 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获优 12 例、良 6 例。 结论锁定接骨板弹性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良好,是治疗该类型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改良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 C 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17 年 1 月—2019 年 1 月,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 26 例髌骨 C 型骨折患者(A 组),与同期采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的 24 例患者(B 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侧别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1 d 及 3 d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克氏针激惹皮肤、内固定失效、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Lysholm 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 结果A 组手术时间较 B 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2,P=0.000);两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 1、3 d 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8~15 个月,平均 11 个月。A 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3±0.6)个月,B 组(3.2±0.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9,P=0.559)。两组骨折愈合后均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根据 Lysholm 评分标准评定,A 组获优 15 例、良 8 例、可 3 例,优良率 88.5%;B 组获优 8 例、良 7 例、可 7 例、差 2 例,优良率 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8,P=0.005)。末次随访时,A 组均无克氏针激惹皮肤发生、B 组发生 3 例;X 线片复查示 A 组 5 例内固定失效、无骨折复位丢失,B 组 9 例内固定失效、1 例骨折复位丢失。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9.2%(5/26),低于 B 组的 54.2%(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1,P=0.010)。 结论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相比,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 C 型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近年股骨颈骨折常用内固定方式的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此类骨折选择恰当内固定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相关文献,总结研究进展。结果目前股骨颈骨折治疗采用的内固定方式中,3枚空心螺钉固定可以提供骨折断端滑动加压,但抗剪切力较弱,远期易出现内固定失效;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良好的角稳定性及整体强度;内侧支撑钢板可将垂直剪切力转变为促进骨折愈合的压应力,并产生一定抗旋作用;股骨颈内固定系统可进行多轴向支撑,抗旋及抗短缩性能优异;髓内钉整体强度及失效载荷高。不同内固定方法因结构和生物力学差异,各有其适应证。结论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尚无详细的规范指导,临床上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来选择合适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钛合金花瓣状多轴锁定板固定治疗髌骨 Y 形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方法使用 Mimics 19.0、Rhino 5.0、3-Matic 11.0 和 ANSYS Workbench 16.0 软件建立花瓣状多轴锁定板固定治疗髌骨 Y 形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上下极约束,对髌骨下、中、上 1/3 关节面分别施加 2.0、3.5、4.4 MPa 压应力的方法,模拟屈膝 20、45 及 90° 时髌骨受到的应力,计算等效应力及位移值。结果模型节点个数和网格个数分别为 456 839 和 245 449。模型最大等效应力为 151.48 MPa,出现在屈膝 90° 状态,小于钛合金和髌骨的屈服强度;骨折块的最大位移值为 0.092 8 mm,出现在屈膝 45° 状态,符合临床要求。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移位值分布在水平骨折线周围及螺钉较稀疏的部位。结论钛合金花瓣状多轴锁定板固定髌骨 Y 形骨折力学性能良好,固定可靠,但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0 月—2018 年 3 月经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8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 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 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 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 12~21 个月,平均 14.2 个月;对照组 12~22 个月,平均 14.3 个月。术后 8 例(试验组 3 例、对照组 5 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 例(试验组 2 例、对照组 3 例)术后 1 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 1 年,试验组 Harris 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 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与传统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比较,探讨 3D 打印辅助 MIPO 治疗不同类型胫骨骨折其抗胫骨旋转不良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 2016 年 1 月—2018 年 10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20 例单侧胫骨骨折患者( AO 分型 A、B、C 型各 40 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以 1∶1 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 例,3D 打印辅助 MIPO)与对照组(20 例,传统 MIPO)。相同骨折分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内行 CT 扫描并测量双侧胫骨旋转角,计算患侧与健侧的差值,以差值绝对值超过 10° 者定义为胫骨旋转不良。比较各型胫骨骨折患者经两种技术治疗后胫骨旋转程度和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 结果术后 1 例发生感染,经换药抗炎治疗后好转;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术后 A 型患者双侧胫骨旋转角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9,P=0.580),B、C 型患者对照组双侧胫骨旋转角差值均显著大于研究组(P<0.05)。相同类型骨折患者中两组胫骨旋转类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 型患者两组均无胫骨旋转不良发生,B 型患者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C 型患者对照组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44)。 结论对于 A 型胫骨骨折,3D 打印辅助 MIPO 与传统 MIPO 抗胫骨旋转不良效果相当;对于 B、C 型胫骨骨折,3D 打印辅助 MIPO 抗胫骨旋转不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 MIPO,且骨折类型越复杂,优势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桥式内固定支架与传统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3 年 1 月—2018 年 2 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 45 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5 例)采用微创经皮桥式内固定支架固定,术前采用 3D 打印实体模型制定个体化复位策略,并模拟植钉;对照组(20 例)采用传统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 Tile 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位质量按 Matta 标准进行评价,末次随访时按 Majeed 评分标准评价功能。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0 个月,平均 15 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719,P=0.009),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4,P=0.437)。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7,P=0.341)。根据 Matta 标准评价复位质量,观察组优良率 92%,对照组 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48,P=0.053);末次随访时采用 Majeed 评分标准评价功能,观察组优良率 88%,对照组优良率 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7,P=0.030)。术后切口及钉道感染、骨折二次移位及畸形愈合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外侧皮神经医源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固定物松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经皮桥式内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对患者日常生活干扰少、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克氏针加钢丝悬吊固定联合铰链外固定支架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 C 型骨折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以 2014 年 1 月—2016 年 4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30 例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为 C 型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14 例采用克氏针加钢丝悬吊固定联合铰链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A 组),16 例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B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侧别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A 组术中出血量较 B 组少,术后第 1、3 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 组随访时间 6~24 个月,平均 12.3 个月;B 组 6~24 个月,平均 12.8 个月。A 组患者术后 3 个月取外固定支架时,患者自评满意度满意率为 85.7%(12/14),B 组同时间点满意率为 81.2%(13/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990)。术后 6 个月参照改良 Gassebaum 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A 组优 5 例、良 6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为 78.6%;B 组优 6 例、良 7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为 81.2%;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990)。术后 3 个月随访时 A、B 组各出现 1 例异位骨化。X 线片复查示,A、B 组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发生;骨折均达骨性愈合,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8,P=0.978)。两组骨折愈合后均行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A 组内固定物取出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第 1、3 天 VAS 评分均优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肱骨髁间 C 型骨折,克氏针加钢丝悬吊固定联合铰链外固定支架以及双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均可获得较理想的肘关节功能,但前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取出内固定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4 月—2019 年 11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7 例,女 9 例;年龄 65~93 岁,平均 78.4 岁。初次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 14 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A1 型 5 例,A2 型 7 例,A3 型 2 例;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 2 例,均为 Seinsheimer Ⅴ型。根据 Chan 等提出的非假体内植物周围再骨折分型标准,1 型 10 例(1A 型 6 例、1B 型 3 例、1C 型 1 例),2 型 6 例(2A 型 4 例、2B 型 2 例)。再骨折距初次手术时间为 1~52 个月,平均 14.6 个月。其中短钉组(髓内钉长度≤240 mm)再骨折发生率为 1.92%(11/573),长钉组(髓内钉长度≥340 mm)为 1.66%(5/3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6)。分别予以加长髓内钉翻修(5 例)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11 例)。 结果患者手术时间 78~168 min,平均 115.8 min;术中出血量 120~500 mL,平均 283.1 mL。1 例患者术后 3 个月发生心肌梗死而死亡;余 15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46 个月,平均 16.8 个月。内植物周围再骨折于术后 14~20 周,平均 16.4 周达临床愈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植物松动断裂、螺钉切出等并发症发生,内植物周围未发生再次骨折。末次随访时,患肢均恢复行走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 56~92 分,平均 80.2 分,其中优 2 例、良 10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 80%。结论髓内钉尖端及远端交锁螺钉周围应力集中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初次手术髓内钉长度及再骨折类型采用加长髓内钉翻修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有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形态,并探讨其对复位内固定技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7 年 8 月—2018 年 10 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 4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 15 例,女 31 例;年龄 62~91 岁,平均 72.8 岁。致伤原因:行走摔伤 35 例,坠床致伤 4 例,交通事故伤 7 例。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31-A1 型 11 例,31-A2 型 35 例。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根据术前评估结果进行骨折复位与固定。根据患者术前 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块形态特征;并对不同 AO/OTA 分型的骨折进行冠状位骨折鉴别分析。分别计算经术前 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确诊冠状位骨折的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分析。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内固定位置 [测量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 TAD)] 与内固定可靠程度。结果X 线片不易识别冠状位骨折,CT 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冠状位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块形态。冠状位骨折块的形态特点:AO/OTA 31-A1 型,骨折线从大转子顶端偏前部斜向后下延伸,在小转子以上,伴或不伴小转子骨折;AO/OTA 31-A2 型,骨折线从大转子顶端偏前部斜向后下延伸到小转子以下。术前 X 线片上确诊 13 例(28.3%)冠状位骨折,CT 三维重建确诊 35 例(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3,P=0.000)。AO/OTA 31-A1 型患者中,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确诊的冠状位骨折比例分别为 18.2%(2/11)和 54.5%(6/11),AO/OTA 31-A2 型患者分别为 31.4%(11/35)和 82.9%(29/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43,P=0.000;χ2=20.902,P=0.000)。在 35 例冠状位骨折患者中 AO/OTA 31-A1 型 6 例(17.1%),AO/OTA 31-A2 型 29 例(82.9%)。患者手术时间为 80~112 min,平均 95 min;术中出血量为 180~450 mL,平均 360 mL。术后无感染、坠积性肺炎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 3 d 复查内固定物均在合适位置,TAD 为 0.9~1.8 cm,平均 1.4 c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4~18 个月,平均 16 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CT 三维重建较 X 线片能更好识别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准确认识和分析冠状位骨折的发生率和形态学特征,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手术策略,以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1 年 6 月–2016 年 12 月,采用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的 21 例外伤性四肢骨折后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 13 例,女 8 例;年龄 14~64 岁,平均 40.1 岁。骨缺损部位:肱骨 3 例,桡骨 5 例,尺骨 4 例,股骨 2 例,胫骨 7 例。原发骨折 AO 分型:A 型 2 例,B 型 7 例,C 型 12 例。开放性骨折 14 例,闭合性骨折骨不连伴骨缺损 7 例。受伤至骨缺损修复时间为 5~165 d,平均 21.3 d。扩创后骨缺损长度 2.5~6.5 cm,平均 4.5 cm。结果手术时间 86~130 min,平均 101 min;术中出血量 185~647 mL,平均 316 mL。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 1 例,延期愈合 2 例;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21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6 个月,平均 19 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 2.5~7.0 个月,平均 5.4 个月,无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愈合率为 100%。无深部感染或感染复发,无内固定物断裂和再骨折发生。末次随访时,骨缺损愈合分级均为优;患肢功能恢复分级为优 12 例、良 7 例、可 2 例,优良率 90.5%。结论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缺损具有筋膜取材及手术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费用低、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 年 1 月—2019 年 1 月,对 26 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行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其中男 16 例,女 10 例;年龄 25~66 岁,平均 42.8 岁。骨折根据 Tile 分型:B2 型 9 例,B3 型 6 例,C1 型 7 例,C2 型 3 例,C3 型 1 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 6~43 分,平均 18.3 分。合并脑外伤 4 例,四肢骨折 7 例,血气胸 3 例,坐骨神经损伤 1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4~12 d,平均 6.4 d。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以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6 个月,平均 16.8 个月。手术时间为 65~142 min,平均 72.5 min;术中出血量为 42~124 mL,平均 64.2 mL。术后出现 2 例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激惹、1 例股神经麻痹、1 例切口浅表感染,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或症状消失。术后 3 个月 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质量根据 Matta 评价标准评定:优 8 例、良 15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为 88.5%;骨盆功能根据 Majeed 评分系统评定:优 10 例、良 12 例、可 4 例,优良率为 84.6%。结论应用皮下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环骑跨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筋膜下非接触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隐匿感染性再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0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收治的 12 例股骨骨折术后隐匿感染性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8 例,女 4 例;年龄 28~69 岁,平均 42.8 岁。内固定物取出后 3 d~4 周(平均 10.6 d)再骨折 5 例,其中钢板固定 4 例、髓内钉固定 1 例;内固定术后 7~16 个月(平均 9.3 个月)内固定物断裂并骨折 7 例,其中钢板断裂 5 例,髓内钉断裂 2 例。术中常规行细菌培养,切取组织送病理检查,采用断端清创、深筋膜下非接触锁定钢板固定、松质骨颗粒移植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药物静脉滴注 2~3 周,口服 4 周。术后定期复查 X 线片,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细菌培养阳性 8 例,阴性 4 例,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慢性骨感染。所有患者伤口未出现渗液、破溃等现象。12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8~36 个月,平均 29.6 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未再发生骨折,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 14~22 周,平均 18 周。末次随访时根据 HSS 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患侧膝关节功能:优 9 例,良 3 例。结论股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治疗需判断是否存在隐匿性感染,深筋膜下非接触锁定钢板固定是治疗隐匿感染性股骨再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下跟骨骨折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 2017 年 10 月—2018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44 例 44 足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19 例,行机器人辅助下跗骨窦切口经皮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和对照组(25 例,行传统 C 臂 X 线机透视下跗骨窦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 Böhler 角、Gissane 角、跟骨宽度、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 C 臂 X 线机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 6 个月于侧位 X 线片上测量 Böhler 角、Gissane 角和跟骨轴位 X 线片上测量跟骨宽度,评价手术治疗对畸形及塌陷的恢复情况;术前及术后 6 个月采用 AOFAS 评分评价患足踝关节功能。 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但术中 C 臂 X 线机透视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 1 例出现皮缘坏死,1 例出现切口少许渗液;两组其余患者无皮肤及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2 个月,平均 9.5 个月。术后 6 个月,两组 Böhler 角、Gissane 角和跟骨宽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0,P=0.066);两组 AOFAS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 AOFA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135,P=0.003)。 结论与传统 C 臂 X 线机透视下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相比,机器人辅助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复位后植钉精度,减少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良好,促进患足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纯 Ilizarov 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13 年 9 月—2017 年 3 月,收治 30 例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纯 Ilizarov 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男 23 例,女 7 例;年龄 23~43 岁,平均 34.4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12 例,高处坠落伤 4 例,摔伤 8 例,重物砸伤 6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1~12 h,平均 4.8 h。骨折 Schatzker 分型:Ⅱ型 1 例、Ⅲ型 3 例、Ⅳ型 10 例、Ⅴ型 7 例、Ⅵ型 9 例。30 例均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行切开减压;切开减压至手术时间为 10~15 d,平均 12.5 d。治疗后采用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及 Ilizarov 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协议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 110~155 min,平均 123.1 min;术中出血量 100~500 mL,平均 245 mL;术后住院时间 3~5 d,平均 3.8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0~24 周,平均 22.7 周。除 2 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征象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X 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0~20 周,平均 14.6 周。末次随访时,膝关节 KSS 临床评分总分为 70~95 分,平均 87.5 分;功能评分总分为 70~90 分,平均 79.0 分。参照 ASAMI 协议评价获优 24 例、良 3 例、可 2 例、差 1 例。结论对于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单纯 Ilizarov 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后患者关节功能可以基本恢复且并发症少,是一项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植骨 Ilizarov 外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0 年 10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 12 例股骨萎缩性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男 8 例,女 4 例;年龄 24~61 岁,平均 41.7 岁。7 例骨不连位于股骨中上段,5 例位于股骨远端或髁上。病程 1~9 年,平均 3.7 年。既往手术 1~9 次,平均 2.8 次。手术取出原固定物,清理骨不连骨折端,安装 Ilizarov 环形外固定器,骨缺损长度<4 cm 者术中直接加压固定;患侧肢体较健侧短缩>2.5 cm 者术中行股骨近端闭合截骨加装骨延长组件,备术后肢体延长;所有患者未植骨。记录患者外固定器佩戴时间、骨不连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Paley 等的骨不连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4~50 个月,平均 30 个月。12 例骨不连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 6.0~23.5 个月,平均 11.5 个月。外固定器佩戴时间为 7~25 个月,平均 13.5 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 Paley 等的骨不连评价标准,优 6 例、良 4 例、可 2 例,优良率 83.3%。4 例股骨成角畸形>7°,伸膝功能无明显影响,未再行截骨手术等特殊处理。2 例术后患侧肢体短缩>2.5 cm,通过穿补高鞋替代;4 例跨膝关节固定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丢失 10~30°;10 例发生针道感染,其中 4 例感染并固定针松动者给予拔针后更换位置重新固定,余 6 例感染但固定针未松动者通过局部换药、针道护理及口服抗炎药物感染控制。无深部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Ilizarov 外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萎缩性骨不连骨愈合率较高,相对微创、无需植骨,初步临床效果确切,对于多次手术失败的患者同样有效。治疗时需要重视术后外固定器护理及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败原因。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5 月—2017 年 6 月采用 PFNA 内固定治疗的 13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106 例,女 30 例;年龄 60~80 岁,平均 75.5 岁。骨折按 Evans-Jensen 分型,Ⅰ型 45 例,Ⅱ型 50 例,Ⅲ型 23 例,Ⅳ型 13 例,Ⅴ型 5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4 d,平均 3 d。根据手术前后 X 线片,总结 PFNA 内固定失败患者的骨折类型(稳定型和不稳定型)、骨折复位质量(根据 Baumgaertner 等的标准评定)、外侧壁及后内侧骨皮质完整性,分析失败原因。结果136 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7~18 个月,平均 13.6 个月。术后发生 PFNA 内固定失败 17 例(12.5%),其中稳定型骨折 3 例、不稳定型骨折 14 例;骨折复位质量优 2 例、良 5 例、差 10 例;外侧壁完整 10 例、缺损 7 例;后内侧骨皮质完整 9 例、缺损 8 例。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① 股骨转子间后内侧骨皮质缺失致术后 12 周出现髋内翻 8 例,其中 7 例继续非负重观察,术后 6 个月骨折愈合;1 例术后发生螺旋刀片切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② 外侧壁缺损致内固定失败 7 例,其中 2 例术后发生螺旋刀片退钉,非负重观察,于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2 例发生旋转畸形,旋转均不超过 15°,未作特殊治疗,术后 6 个月骨折端愈合;3 例术中致股骨转子间外侧壁破裂,非负重观察,术后 6 个月骨折愈合。③ 术中主钉远端螺钉锁偏 2 例,其中 1 例为术中及时发现并重新植钉,1 例于术后 3 d 摄片发现并伴股骨干裂隙骨折,均非负重观察,术后 1 年后骨折端愈合。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类型(尤其是不稳定型骨折)、股骨近端外侧壁完整性、后内侧骨皮质是否缺损是 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成败的内在危险因素,术中对外侧壁有效保护及良好的骨折复位质量是术者必须重视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