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是否通过抑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的活化在糖尿病肾病(DN)中发挥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22只4周龄的Wistar品系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利拉鲁肽组(n=8)和生理盐水组(n=8)。利拉鲁肽组予利拉鲁肽200μg/(kg·d)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共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体质量、24 h尿总蛋白定量(UT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生化指标,各组大鼠肾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和Graph Prism 9.0软件进行分析及绘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 利拉鲁肽组大鼠FBG、UTP、BUN、SCr、TC、TG...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功能、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DN模型组(11只)、复方血栓组(12只),比较治疗后三组大鼠的体重与血糖、肾功能及血脂指标差异。结果复方血栓组大鼠的治疗后4、8 w的体重及餐后2h血糖值均显著低于DN模型组大鼠;治疗8 w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24 h蛋白尿定量、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均明显低于DN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有效改善实验性DN大鼠的体重及血糖情况,优化肾功能,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酸柏栀油软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作用。方法 6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运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DN模型。成模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酸柏栀油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酸柏栀油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酸柏栀油软胶囊灌胃。干预8 w末,检测大鼠血糖、血脂、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在干预末,各给药组体重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酸柏栀油软胶囊高剂量组体重、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BUN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柏栀油软胶囊具有改善DN大鼠糖代谢、脂代谢紊乱的作用,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在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中的ERK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40只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益肾化湿颗粒治疗组(DN+Y组)、贝那普利治疗组(DN+B组)。对照组用等量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糖尿病肾病组和各治疗组制备糖尿病模型,取血检测血糖(GLU)、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组织p-ERK1/2表达及其意义。结果治疗后8周,DN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与N组相比明显升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肾组织内p-ERK1/2的表达与N组相比明显增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治疗组的血糖、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p-ERK1/2表达等指标与D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产生、发展过程中,ERK参与其中,其表达增加可能对DN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影响;益肾化湿颗粒能够对DN大鼠肾皮质中ERK的活性予以有效限制,从而对DN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说明益肾化湿颗粒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表达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2S)通过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N)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腹腔一次性注射1%链尿佐菌素(STZ)60 mg/kg制作DN模型,余下10只(正常对照组)腹腔一次性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3周后DN造模成功,再将24只DN大鼠随机分为DN组和DN+硫氢化钠(NaHS)组,每组各12只。DN+NaHS组予腹腔注射NaHS溶液56μmol·kg-1·d-1,正常对照组和DN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组大鼠均连续注射12周。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小时尿蛋白(24h Upro)水平,观察其肾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Katafuchi评分评估大鼠肾脏病变(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及肾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K1/2、MEK1和MEK2蛋白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结果 DN组大鼠SCr、BUN及24h Upro水平、肾脏组织Katafuchi评分、MEK1、MEK2及ER...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40只。造模组大鼠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2 w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4 w,再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腹腔注射,造模组在DN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煎剂,西药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8 w后处死大鼠。测定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及肌酐的变化,同时检测肾组织TGF-β1、p-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糖、24 h尿蛋白量、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降低(P0.01),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下调,Smad7蛋白表达增强(P0.05,P0.01)。结论在DN大鼠模型中,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能够改善肾功能,保护肾组织,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 HIF-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对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DN组(20只)和吡格列酮组(P组,20只),以正常大鼠(C组,20只)作对照.干预8w后,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糖、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肾脏HIF-1、PPARγ mRNA的表达.结果 (1)DN组大鼠尿蛋白、肾脏HIF-1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PPARγ表达下调;而P组大鼠上述指标呈现相反的改变,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HIF-1蛋白、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2)DN组大鼠血糖、血脂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吡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PPAR途径下调DN大鼠肾脏HIF-1表达,从而发挥其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天芪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8例早期DN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49例)和观察组(B组,49例)。A组给予糖尿病宣教、饮食运动指导、降糖、调脂、降压等治疗;B组除A组相同治疗外,同时加用天芪降糖胶囊。用药8周后,对比A、B组病人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指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变化。结果 A、B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BUN、SCr、TG、TC和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HDL-C升高(P0.05),且B组上述改变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天芪降糖胶囊可明显改善早期DN及调节糖脂代谢,延缓甚至逆转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通络泄浊方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常规予厄贝沙坦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泄浊方治疗,治疗期为20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蛋白、尿微蛋白排泄量(UAE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血尿素氮(BUN)。结果治疗组的观察指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延缓DN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33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FBG、TC、TG、SCr、BUN、UAER等。结果治疗组TC、TG、SCr(P0.05),UAER(P0.01)均下降,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UN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韩晶  王胜文  魏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33-4234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糖尿病肾损害的保护及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 STZ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在成模即刻和8 w后每日给予米诺环素灌胃(20 mg/kg),16 w病程结束检测肾功能。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病理学改变和GRP78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病程持续16 w结束时,DM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降低,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Upro)显著升高;米诺环素干预组Ccr增加,BUN和Upro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正常对照组的肾组织GRP78呈弱表达,DM模型组大鼠的肾组织中GRP78蛋白表达为强阳性,DM模型组GRP78表达对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米诺环素干预组,GRP78表达明显下降,而且半程干预组比全程干预组GRP表达下降更明显。正常对照组凋亡细胞偶见;DM模型组肾组织可见大量凋亡细胞,尤其是肾小管上皮,肾小球可见部分凋亡细胞。米诺环素干预组肾小管上皮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半程干预组最低。结论米诺环素改善糖尿病肾功能可能部分通过降低肾组织过度激活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减少肾小管细胞的细胞凋亡率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平糖固肾方联合西医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来该科诊治的老年早期DN患者16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锻炼、饮食控制等常规治疗,并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该院自拟平糖固肾方。治疗12 w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以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等生化指标,根据患者症状及生化指标判断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Cr、BUN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Hb 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Hb 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副反应。结论在常规降糖、锻炼、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平糖固肾方,能够增强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脂水平,从而有效控制早期DN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保护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DN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维生素C治疗组(A组)、不用维生素C治疗组(B组);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治疗期间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结果 ①造模组大鼠均出现肾脏功能损害。②维生素C对血糖无影响,但能降低DN大鼠的BUN、SCr、24hUAE,增加GFR。结论 维生素C无糖作用,但有确切的肾脏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糖高脂膳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RBP4的关系.方法 将3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喂养8w后,模型组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IR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喂养4w.实验结束时检测两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血清RBP4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体重在前8 w呈更明显的持续增加,第9周模型组大鼠体重开始下降,至第12周末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②模型组大鼠血清RBP4、FBG、FINS、TG、TC、LDL-C、HOMA-IR高于正常对照组,ISI则显著降低;③模型组大鼠血清RBP4与FBG、FINS、TG、TC、LDL-C、HOMA-IR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HOMA-IR是血清RBP4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RBP4参与了T2DM的IR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降糖方(HJJF)抑制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内质网应激偶联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高脂喂养+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HJJF低剂量组、HJJF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格列喹酮+贝那普利),以相应的药物干预8周。另设正常组,予普通饲料喂养,不予药物干预。比较各组空腹血糖(FBG)、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检测主动脉内质网应激分子GRP78、JNK mRNA转录水平及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后,各给药组均能明显降低FBG(P0.05),升高SOD、GSH-Px(P0.05);均可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L-6、TNF-α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可下调GRP78、JNK mRNA转录(P0.05),降低细胞凋亡指数(P0.05),以HJJF组疗效好,并随增加HJJF剂量更显著(P0.05)。结论 HJJF可抑制胰岛素抵抗,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内质网应激偶联炎症反应,体现了中医药多靶点的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辛酸(LA)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随机取6只大鼠作正常对照组,余24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DN大鼠模型,入选DN造模成功鼠16只,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DN组和LA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LA(50 mg·kg-1·d-1)1 ml腹腔注射4 w,测定各组体重、随机血糖、24 h尿白蛋白、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凝血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提取三组大鼠肾脏总RNA,利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肾脏AGE(RAGE)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N组和LA组大鼠血AGEs、GHbA1c、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C、TG、LDLC、24 h尿蛋白、MDA、SOD均升高;与DN组比较,LA组血AGEs、GHbA1c、FPG、FINS、HOMA-IR、TC、TG、LDL-C、24 h尿蛋白、MDA、SOD均下降;DN组和硫辛酸组肾脏均检测到RAGE表达。结论 LA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而抑制AGEs生成及下调RAGE表达,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下调微小RNA-194-1(miR-194-1)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40只SD雄性大鼠,10只为正常组,其余30只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分为模型组、上调miR-194-1组、下调miR-194-1组,对4组大鼠进行分别干预。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肾重指数水平及miR-194-1表达,对各组大鼠肾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IL)-6、IL-1β、过氧化氢酶(CAT)、终末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S6K1)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上调miR-194-1组比较,下调miR-194-1组miR-194-1、FBG、HbA1c、TC、TG、肾重指数、SCr、BUN、IL-6、IL-1β、AOPP水平及p-mTOR、p-S6K1相对表达量较低,CAT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Val)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6例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Val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FBG、BUN及SCr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与对照组的81.1%相比,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5%与对照组的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Val治疗更能有效调节血糖,延缓肾损伤,保护肾功能,疗效切实,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n=38):仅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基本治疗;B组(灯盏花素治疗组,n=38):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40 mg静脉滴注,1次/d。C组(灯盏花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n=32):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40 mg/d及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d静脉滴注。共治疗14 d。3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糖、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总蛋白、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SCr、BUN、尿24 h总蛋白、白蛋白排泄量和尿β2-MG、NAG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尿24 h总蛋白、白蛋白、尿β2-MG与A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24 h尿蛋白、白蛋白排泄量和尿β2-MG、NAG水平较单用灯盏花素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但SCr和BUN与B组相比虽有进一步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以改善DN患者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而灯盏花素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桑枝黄酮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取一侧结扎肾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低、高剂量桑枝黄酮组(9、18 g/kg),取健康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灌胃治疗,1次/d,连续4 w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收集24 h尿液测定尿蛋白。同时取肾脏制备病理切片,PAS染色后镜下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FBG、Scr、尿蛋白、TNF-α、IL-6、CRP均显著升高(P<0.01),说明DN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桑枝黄酮组的FBG、m Alb、TNF-α、IL-6、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病理切片显示高剂量桑枝黄酮组大鼠肾脏损害轻于模型组。结论桑枝黄酮可降低DN大鼠的血糖、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对DN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