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共46例,入选者均进行静息肺功能(PFT)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以运动终止至休息1 min时的心率恢复是否<12次/分为异常组(n=23)及正常组(n=23)。结果 与心率恢复正常组相比,异常组患者的年龄更高、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并发率更高、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更高、及具有更高的症状评分(均P<0.05);PFT结果提示,异常组第一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一秒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更低(均P<0.05);CPET结果提示,心率恢复异常组的峰值运动功率、峰值摄氧量、峰值呼出气分钟通气量、峰值二氧化碳排出量、峰值心率及心率恢复更低(均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HRR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FEV1%pred、DLCO%pred、pVO2/kg及峰值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肺功能仪对同一人群测试指标的可比性。方法用美国PDS公司KOKO台式肺功能仪和日本M INATO公司SYSTEM7型肺功能仪分别对同一人群进行肺通气功能测试,并对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仪器的肺活量(VC)、肺活量预计值(VC预计值)、VC/VC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预计值(FVC预计值)、FVC/FVC预计值%、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SYSTEM7型肺功能仪的FEV1预计值、比KOKO台式肺功能仪的高,差异显著(P〈0.05),SYSTEM7型肺功能仪的FEV1/FEV1预计%比KOKO台式肺功能仪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不同型号的肺功能仪实测值VC、FVC、FEV1可以互认,但由FEV1预计值不一,可能致使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不一,影响肺功能诊断,对不同仪器采用的预计值模式的适应性首先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通气麻醉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行单侧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单肺通气(OLV)组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开胸术,双肺通气(TLV)组用加强型气管导管行开胸术.两组术前(T0)与术后第1天(T1)、第2天(T2)、第3天(T3)、第4天(T4)、第5天(T5)、第6天(T6)、第7天(T7)行肺功能指标检测,包括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结果 两组VC%、FVC%、FEV1%、MVV%术后T1~T7均明显低于T0(P均<0.05),FEV1/FVC术后T1 ~T7高于T0(P均<0.05);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 OLV不是影响肺科手术后肺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脉冲振荡肺功能在COPD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常规肺功能(PFT)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IOS各参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阻塞程度分级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5例受试者(154例COPD患者及171例健康对照组)依次进行IOS检测和PFT检测。结果 COPD组IOS各参数与PFT参数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呈负相关(P〈0.01),与残气与肺总量之比(RV/TLC)、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 tot%pre)呈正相关(P〈0.01)。IOS各参数中对COPD的诊断价值按顺序排列依次是低频电抗面积(AX)〉共振频率(Fres)〉振荡频率为5Hz时的电抗(X5)〉振荡频率为5Hz时的气道阻力(R5)〉振荡频率为5Hz和20Hz时气道阻力差值(R5-R20)〉振荡频率为20Hz时的气道阻力(R20)。IOS分级方法与COPD的GOLD分级方法显著相关(P〈0.01)。结论 IOS参数中的AX、Fres、X5及R5可综合用于对COPD气流阻塞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相似文献   

5.
王春利 《山东医药》2012,52(38):56-57
目的 探讨矽肺患者肺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检测81例矽肺患者肺功能.结果 本组肺功能正常28例,轻度损伤26例,中度损伤20例,重度损伤7例.限制性通气障碍48例,混合性通气障碍4例,阻塞性通气障碍1例.矽肺分期越高,工龄越长,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第1秒用力呼出量占肺活量比值(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越低,肺功能损伤程度越严重.结论 矽肺患者肺功能损伤较为严重.通气障碍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慢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差值(VC-FVC)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共97例COPD患者完成了常规肺功能和心肺运动试验,根据VC-FVC的结果分为两组:1组VCFVC 77例,另1组VC≤FVC 20例,比较这两组的运动反应。结果:VCFVC组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最大摄氧量(peak VO2)均显著低于VC≤FVC组,VC-FVC与peak VO2有显著的负相关(r=-0.404,P0.00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与peak VO2有显著的正相关(r=0.418,P0.001),以peak VO2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VC-FVC、FEV1%和年龄与peak VO2相关,可解释peak VO235.9%的变化。结论:VC和FVC测定简单,其差值不仅可以反应COPD患者气体受限的程度,还可预测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33及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sST)2水平与老年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治疗的163例老年女性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病情发作情况进行分组,分别为急性加重期组(呼吸道症状急性加重,且症状变化程度高于日常变异,60例)与稳定期组(经治疗后症状缓解,且近3个月内未出现急性发作现象,103例),同时将同期在医院接受健康检查的27例老年女性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组成对照组,所有入选者需接受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呼气峰流量(PEF)]、血清IL-18、IL-33及sST2水平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分析血清IL-18、IL-33及sST2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18、IL-33及sST2水平均高于稳定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血清IL-18、IL-33及sST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组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PEF占预计值%均低于稳定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血清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PEF占预计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18、IL-33及sST2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占预计值%、FEV1/FVC及PEF占预计值%)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18、IL-33及sST2水平与老年女性COPD患者肺功能呈负相关,临床可依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进一步控制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28例老年人采用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进行营养状况调查。根据营养评价结果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两组进行肺功能测定,观察指标包括:肺活量(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在调查的328例患者中,有182例患者营养状况正常,占55.5%;有146例患者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4.5%。营养不良组VC(2.63±0.87)L、FEV1%(58.29±22.26)%、FEV1/FVC%(57.21±11.41)%均低于营养正常组VC(2.83±0.78)L、FEV1%(64.09±19.65)%、FEV1/FVC%〔(59.95±10.25)%,P0.05〕。结论 MNA可以作为高原地区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初筛方法,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不理想,而营养不良会使呼吸肌储备力量下降及呼吸肌疲劳,导致肺功能降低,所以改善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对肺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GOLD分级间的相关性,明确何者为优.方法 67例稳定期COPD患者经GOLD分级后,先后进行静态肺通气功能(PFT)、CPET检测.记录FEV1%、FVC%、FEV1/FVC,CPET的最大运动功率(Wmax)、最大运功功率与预计值的比(Wmax%)、最大公斤摄氧量(VO2max)、无氧阈(VO2at AT)、氧脉(O2 Pulse)、最大呼吸频率(RRmax)、呼吸储备(BR%)、最大心率(HRmax)、心率储备(HRR)和每分钟通气量(VE).分析各参数与疾病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O2max、Wmax、O2 Pulse各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VE在Ⅰ、Ⅱ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O2 at AT在各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O2max、O2 Pulse、VE分别与FEV1%或GOLD分期均显著相关;Wmax、VO2 at AT、BR%与FEV1%或GOLD分期均呈显著相关,而RRmax、HRmax与FEV1%或GOLD分期无相关性.运动受限原因主要有(40/67)为下肢乏力,(9/67)为气促,(7/67)为气促伴下肢乏力.结论 CPET参数与COPD的GOLD分期相关,同时CPET参数与FEV1相关性更高,单纯GOLD分期不能全面评估COPD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此外,CPET有助于明确运动受限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探讨合并营养风险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心肺功能。方法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标准,对入选的68例中重度COPD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为无营养风险组(n=30)及有营养风险组(n=38)。采用CPET及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2组病人心肺功能,观察2组间最大分钟通气量(VE max)、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FEV1/用力肺活量(FVC)、峰值摄氧量(VO_2peak)、最大代谢当量(METs)、无氧阈(AT)、最大功率负荷(WR max)、氧脉搏(O2pulse)、每公斤体质量最大摄氧量(VO_2max/kg)、6 min步行距离(6MWD)等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有营养风险组VO_2peak、METs、AT、O_2pulse、WRmax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无营养风险组(P0. 05); 2组间VEmax、FEV1、FEV1/FVC、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PET评估合并有营养风险的老年COPD病人,能早期了解病人的心肺功能,为老年COPD病人制定营养处方提供依据,以便早期帮助COPD病人心肺功能康复,同时,CPET评估较6MWT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血红蛋白(H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肿表型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9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分型标准法将COPD患者分为肺气肿组和非肺气肿组,观察Hb浓度、血气分析[血氧分压(P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red)]变化,分析稳定期肺气肿组的Hb浓度与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肺气肿组FEV1/FVC、FEV1%pred、PaO_2显著低于非肺气肿组(P0.05);肺气肿组Hb与FEV1%pred呈负相关(r=-0.26,P=0.004),与PaCO_2呈正相关(r=0.43,P=0.000),与FEV1/FVC、PaO_2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Hb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评估稳定期COPD肺气肿表型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PD-PH),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肺动脉高压(COPD-non PH),在运动中气体交换及运动耐量的差异,旨在为COPD-PH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对54例处于稳定期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依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气分析、常规肺功能(PFT)、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血气分析:COPD-PH的动脉氧分压(Pa O2)明显低于COPD-non PH(P0.01)。PFT:COPD-PH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低于COPD-non PH(P0.05)。CPET:COPD-PH的峰值功率(Peak Load)、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分钟通气量(Peak VE)、Peak VE%pred及峰值氧脉搏(Peak O2pulse)均明显低于COPD-non PH(P0.01)。COPD-PH的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ak VO2%pred)低于COPD-non PH(P0.05)。Pearson相关分析:PASP与DLco、Pa O2、Peak Load、Peak VO2及Peak O2pulse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COPD-PH会导致患者肺换气功能明显受损、运动耐力明显下降,其降低程度与PASP存在相关性。对COPD行CPET,有助于早期发现COPD-PH。  相似文献   

13.
呼吸肌康复训练改善COPD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呼吸肌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COPD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康复组51例,对照组41例,康复组患者进行呼吸肌康复训练,并定期随访督导,对照组给予COPD常规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检测卧位时动脉血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结果经呼吸肌康复训练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老年COPD患者进行长期、有效、个体化的呼吸康复训练可改善病人的肺功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典型哮喘患者40例与正常组健康人40例和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50例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FVC比值(FEV1/FVC)、最高呼气流速(PEF)、残气量(RV)及残气量/肺总量(RV/TLC)指标。结果 FEV1、FVC、FEV1/FVC及PEF等肺通气功能指标:正常组最高,咳嗽变异型哮喘次之,而典型哮喘最低,(P0.05),在激发试验前后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存在明显可逆性改变。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确诊需要完善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或支气管舒张试验(BDT)试验。(当患者FEV1≥70%预计值时,可进一步作支气管激发试验;FEV170%预计值提示有气道阻塞时,宜作支气管舒张试验)~([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左心衰竭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019年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左心衰竭病人20例为心力衰竭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人20例为肺间质纤维化组,无心肺疾病的20例为正常组。比较3组心功能及肺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1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一氧化氮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心力衰竭组、肺间质纤维化组LVEF、LVFS均明显降低(P<0.05),而LVESV、LVEDV明显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LVEF、LVFS较肺间质纤维化组降低(P<0.05),LVESV较肺间质纤维化组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较,心力衰竭组FVC、FEV1、FEV1/FVC、FVC%Pred、FEV1%Pred、DLCO%Pred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呼吸肌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补中益气组(补中益气汤加减+舒利迭)和常规组(舒利迭)各60例,连续用药8周。采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采用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刻度尺(MRC)评分对患者的呼吸肌力进行评估。采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补中益气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自汗、易感冒、气短、哮鸣音等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补中益气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高于常规组[FEV1%:(57.92±6.09)(52.84±6.64);FEV1/FVC:(67.34±7.11)vs(63.01±6.95);P0.05],且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补中益气组的呼吸肌动用评分和MRC评分均低于常规组[(1.41±0.41)(1.79±0.50);(1.38±0.39)(1.61±0.49);P0.05],且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补中益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5.00%vs 81.67%;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能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气相和呼气相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对空气潴留征及平均肺密度的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呼吸科被明确诊断为COPD患者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吸气相、呼气相胸部MSCT与常规肺功能(PFT)检查,分析呼吸双相MSCT表现,统计空气潴留评分值及平均肺密度(MLD),并与PFT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OPD患者空气潴留评分值、深呼气末MLD(MLDex)、深呼气末MLD(MLDin)-MLDex均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残气量/肺总量(RV/TLC)有显著相关性(P0.01),MLDin与PFT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呼气相MSCT能发现细微病变,有助于COPD的早期诊断,吸气相、呼气相CT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能够定量分析并反映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常州市德安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并MCI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及呼吸肌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肺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利用Bio Master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肺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持续训练12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及训练后4周、8周、12周肺功能指标,训练前及训练后12周6分钟步行距离、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 CA)评分。结果时间与方法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方法在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上主效应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训练后8周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及训练后12周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CAT评分、Mo 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12周研究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Mo 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COPD并MCI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认知功能及运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COPD稳定期患者10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取KTH整合式护理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ESCA)、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水平。结果经干预,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ESCA、GQOL-74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FEV1%预计值及FEV1/FV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KTH整合式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9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佐治组(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人,共2W。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量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值流速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并进行比较与统计学分析。结果布地奈德佐治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4.44%VS.73.33%,P〈0.05),咳嗽、喘息、胸闷、肺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FEV1%、FEV1/FVC%和PEF%均显著升高(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布地奈德佐治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和PEF预计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