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重度和极重度气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脏变时功能并分析其与运动耐力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将80例重度和极重度气流受限COPD且经治疗后临床稳定≥4周的男性患者分为重度组(30%≤FEV1%pred<50%)40例和极重度组(FEV1%pred<30%)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斜坡式功率递增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测定相关肺通气功能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并计算心率储备率(HR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重度和极重度气流受限COPD患者FEV1%pred、HRR与峰值摄氧量(Peak VO2)的相关性。结果 极重度组患者Peak VO2、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 VO2%pred)、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功率(PeakLoad)、峰值功率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Load%pred)、峰值...  相似文献   

2.
王瑞萍  张妮 《实用老年医学》2024,(2):141-144+148
目的 探讨COPD病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运动耐力、呼吸困难、通气效率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60例稳定期COPD病人,根据单位肺泡容积的弥散量(DLCO/VA)将病人分为正常DLCO组和低DLCO组,收集2组静态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CPET)参数,并采用呼吸困难量表(mMRC)对呼吸困难进行评分。采用相关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DLCO与运动耐力、呼吸困难、通气效率的相关性。结果 低DLCO组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最大功率负荷(Peak Load)、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ak VO2/pred)、每公斤体质量峰值摄氧量(Peak VO2/kg)均低于正常DLCO组,无氧阈时CO2通气当量(EQCO2@AT)、mMRC评分均高于正常DL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DLCO/VA)/pred与Peak Load、Peak VO2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心肺运动试验指标的特点,探讨NAFLD对冠心病患者心肺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心肺运动试验的慢性稳定期冠心病患者122例,其中61例合并NAFLD为NAFLD组,61例无脂肪肝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心肺核心指标的差异。结果:122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为(17.89±3.82) mL·kg-1·min-1,102例(83.6%)患者无氧阈下代谢当量(AT-METs)<5 MET。其中NAFLD组Peak VO2/kg、无氧阈(AT)、AT-METs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提示,NAFLD与Peak VO2/kg、AT、AT-MET均呈显著负相关(r=-0.331、-0.274、-0.266,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FLD是冠心病患者心肺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ET)相关指标,探讨其CPET临床特点。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门诊进行随访的冠心病患者103例。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下组(n=37)与60岁及以上组(n=66);60岁及以上按性别分为男性组(n=37)与女性组(n=29);患者均接受CPET检测,比较不同年龄男性组、同一年龄不同性别组CPET指标特点,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性别、年龄与CPET试验指标相关性。结果 60岁及以上男性组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 MHR)、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氧脉搏(peak O2puls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代谢当量(METs)均低于60岁以下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及以上女性组无氧阈下摄氧量(VO2AT)、VO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 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80 例 CHF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抗 CHF 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基础抗 CHF 治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息心率、血压、BMI、心功能及心肺运动试验结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氨基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 NT-proBNP) 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峰值摄氧量( Peak VO2) 、公斤摄氧量( VO2/ kg) 、峰值心率、峰值氧脉搏( Peak O2) 、无氧阈值( AT) 、代谢当量( MET) 均高于同期对照组( P < 0. 05) 。两组患者治疗后静息收缩压、舒张压、LVEDD、LVESD、NT-proBNP 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LVEF 均高于同组治疗前( P <0. 05)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峰值心率低于同组治疗前,二氧化碳通气当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可穿戴设备干预下八段锦对老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心病科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通过常规康复(标准化药物治疗与八段锦练习)和常规康复联合穿戴设备质控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并记录心肺功能指标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VO2@AT);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并采用基于中国文化改良的明尼苏达质量评分表(C-MLHF)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在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VO2@AT)、左心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明尼苏达质量评分(C-MLH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前后,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VO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峰值摄氧量(peak VO2)与心率变异指数(HRI)、收缩压恢复比(SBPR)、中部前心房钠尿肽(MR-proANP)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79例CHF患者(CHF组)及63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比较不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CHF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peak VO2及HRI、SBPR、MR-pro ANP水平。分析CHF患者peak VO2与HRI、SBPR、MR-pro ANP水平的相关性,以及CHF患者peak VO2、HRI、SBPR、MR-pro A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比较预后较好组及预后不良组CHF患者peak VO2、HRI、SBPR、MR-pro ANP水平。分析peak VO2、HRI、SBPR、MR-pro ANP水平及联合检测评估CHF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C...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不同运动模式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肺耐力的影响。方法 入组门诊诊断正常高值血压患者99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有氧运动组(AET)、等长运动组(IET)、有氧运动加等长运动组(AET+IET)三组,每组33例,有氧运动组根据心肺运动测试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快走形式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长运动组进行等长静蹲(靠墙静蹲),有氧运动加等长运动组为快走+等长静蹲,所有入组患者均未服用降压药物,均持续运动12周;通过24 h动态血压及心肺运动测试检查等,比较12周前后患者基础资料、血压及心肺耐力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1)三组基础资料中年龄、身高、体重、BMI、血压、静息心率及心肺耐力指标氧脉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值、代谢当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ET/IET/AET+IET三组运动前后,体重、BMI、血压、静息心率等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氧脉搏(O2/HR)、无氧阈值(VO2@AT)、最大摄氧量VO2max、代谢当量METs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6 min步行距离(6MWD)与代谢当量(MET)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射血分数降低标准的CHF病人60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与2次6 min步行试验(6MWT)。采集2次6MWD、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下代谢当量(METs-AT)、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等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6MWD与METs-AT之间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正式6MWT中6MWD、VO2peak、METs均较预行6MWT显著提高,分别增加5.02%、7.83%及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6MWT过程中,病人的心率、Borg评分、SpO2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正式6MWD与METs-AT相关存在线性关系(r=0.78),方程式中决定系数R2和常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正式6MWT结果可作为评估运动耐量的准确测量指标,根据6MWT建立回归模型推导METs-AT适用于CHF病人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心肺耐力(CRF)不仅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因素。本研究拟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冠心病患者的CRF,探讨冠心病患者CRF减低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12月于我院经冠脉造影或冠脉CT明确诊断冠心病并接受症状限制性次级量心肺运动试验测评的患者123例,以峰值运动当量(METs)为界,分为运动耐力减低组(<5METs)和运动耐力正常组(≥5METs),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合并疾病情况(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受体阻滞剂应用情况、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冠脉病变支数的差异;并对心肺耐力与上述临床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男性108例(87.8%),平均年龄57.6±10.8岁、平均体重指数 26.3±3.2 kg·m2-1。以心肺运动试验参数正常值标准为参考(1,6),61.0%的患者峰值METs < 5METs,82.1%的患者峰值摄氧量 < 20 ml·kg-1·min-1,57%的患者无氧阈时的摄氧量(AT-VO2)< 11 ml·kg-1·min-1,52.1%的患者无氧阈METs < 3,29.2%的患者通气当量(VE/VCO2)> 30,提示冠心病患者的心肺耐力普遍下降。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吸烟史和糖尿病史与运动耐力显著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越大、吸烟、合并高血压、左室内径越大、体重指数越大的患者,其心肺耐力降低的风险越高。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肺耐力普遍下降,CRF减低的冠心病患者更易合并多种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CRF与多种传统危险因素相关,提示CRF 不一定是直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可能是通过其他危险因素间接增加心血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胸痛病人131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观察组(冠心病病人)66例和对照组(非冠心病病人)65例。两组均在造影前行心肺运动试验,比较两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氧脉搏、最大运动负荷、最大代谢当量、运动时间差异,分析上述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心肺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氧脉搏、最大运动负荷、最大代谢当量、运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P<0.01);上述7项指标联合诊断冠心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974,灵敏度为86.40%,特异度为98.50%,优于上述任何一项指标单独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结论心肺运动试验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冠心病无创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脏康复模式对冠状动脉搭桥病人术后心肺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病人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模式。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心肺储备功能,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运动耐力相关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无氧气阀通气峰值摄氧量(VO2max)和氧通气等量(VE/VO2)]和西雅图心绞痛生活质量量表(SAQ)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LVEF、FVC、FEV1/FVC、6MWD、VO2max、VE/VO2、SAQ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CgA)降解片段vasostatin-2(VS-2)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冠脉腔内径狭窄≥50%)患者554例和对照281例(冠脉造影阴性或冠脉腔内径狭窄<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S-2水平下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VS-2水平显著下降,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摄氧量恢复延迟(VO2RD)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PCI术后半年内行CPET且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126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及CPE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非计划再次PCI、周围血管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力衰竭事件引起的住院。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CPET VO2RD是否影响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的预后。结果1268例入选患者中完成随访1218例,失访50例,随访14(10,20)个月,共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105例(8.6%)。不良事件组年龄[(62.4±9.9)岁比(60.3±10.2)岁,P=0.020]、不完全血运重建比例(42.9%比31.6%,P=0.022)以及合并高脂血症比例(79.0%比68.0%,P=0.020)均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糖化血红蛋白值[(7.3±1.1)%比(6.6±1.2)%,P=0.001]、空腹血糖[(7.1±2.6)mmol/L比(6.5±1.9)mmol/L,P=0.010]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107.5(50.1,399.8)pg/ml比88.2(39.2,225.0)pg/ml,P=0.017]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峰值心率[(121±18)次/分比(126±20)次/分,P=0.012]、无氧阈心率[(99±12)次/分比(102±14)次/分,P=0.029]和峰值摄氧量[(17.3±4.7)ml/(min·kg)比(18.7±2.1)ml/(min·kg),P=0.003]显著低于无不良事件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33.3±9.2)比(28.1±5.1),P=0.001]和VO2RD[(21.4±4.5)s比(18.5±5.4)s,P=0.001]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VO2RD>20 s(HR 1.594,95%CI 1.026~2.476,P=0.038)是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I术后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的患者仍有一定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CPET恢复期指标VO2RD>20 s是此类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其预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临床预后方面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上海市肺科医院并明确诊断的IPAH患者.经筛选一共纳入6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检查,并进行随访.对研究人群的基线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9.1±15.4)个月,其中20例患者发生了临床恶化事件.与未发生临床事件(non-CW)人群相比,发生恶化事件组(CW)的无氧阈时摄氧量(VO2 at AT)、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氧脉搏(Peak O2pulse)显著降低,无氧阈时二氧化碳当量(VE/VCO2 at AT)明显升高.CW组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明显高于non-CW组(P<0.01),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明显低于non-CW组(均P<0.01).在心肺运动试验参数中,Peak VO2(HR 0.702,95%CI 0.598~0.823,P<0.000 1)和无氧阈时的VE/VCO2at AT(HR 1.040,95%CI 1.017~1.064,P<0.001)是预测发生临床恶化事件的显著相关因素.在血流动力学中,mPAP(HR 1.046,95%CI 1.017~1.077;P=0.002),CO(HR 0.401,95%CI 0.227~0.701;P=0.002)和CI (HR 0.231,95%CI 0.099~0.541;P<0.001)均是临床恶化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模型中显示Peak VO2、VE/VCO2at AT、CI是研究人群发生临床恶化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Peak VO2、VE/VCO2at AT、静息CI对预测IPAH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性别差异.方法 本研究对151例中、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PFT)和功率递增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进行了分析.将患者分为Ⅱ级COPD组和Ⅲ级COPD组.并选择43例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本研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峰值运动功率(Peak Load)、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心率(Peak HR)、峰值氧脉搏(Peak(V)O2/HR)、最大分钟通气量(M(V)E)、气促指数(M(V)E/MVV)等指标.本研究分别在不同COPD分级和性别之间分析比较了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Ⅱ级COPD组和Ⅲ级COPD组的女性患者的Peak (V)O2实/预%和Peak (V)O2/HR实/预%较同组男性更高(P值均<0.05).Ⅲ级COPD男性患者的运动耐力较Ⅱ级有明显降低(P<0.0001),然而,Ⅲ级、Ⅱ级COPD女性患者之间运动耐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结论 在中、重度COPD患者中,男性运动耐力下降较女性更为严重,吸烟可能是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晓慧  勾钰淞  梁珊  任弘  李强  段威  张晶 《肝脏》2023,(3):355-359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心肺适能水平与肝脏脂肪含量、炎症和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入组62例NAFLD患者。采用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 max)来反映心肺适能,以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ed parameter, CAP)反映肝脏脂肪含量,同时检测生化学与人体成分等指标。按照年龄性别判断心肺适能等级,并分析VO2 max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中男性占40例(64.5%),VO2 max、体质量、CAP、ALT、尿酸、体脂率等均显著高于女性(P均<0.05)。VO2 max分级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和极差的人数,在男性NAFLD组分别为3例、14例和23例,女性分别为10例、11例和1例,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在男性患者中,轻中度和重度脂肪肝患者分别为10例和30例,重度脂肪肝患者BMI[(30.0±3.5)比(25.6±3.0)kg/m2]、肝脏CA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及运动受限的相关性。方法 招募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收治的188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测试(PFT)和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将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TLCO)<肺正常下限(LLN)的患者纳入弥散功能异常组(102例),TLCO≥LLN的患者纳入弥散功能正常组(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SA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AA水平与峰值摄氧量(VO2peak)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OPD患者的SAA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的Z评分(FEV1Z-score)、FEV1与预测值的百分比(ppFEV1)的关联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水平对老年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异常的预测效能。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PD-PH),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肺动脉高压(COPD-non PH),在运动中气体交换及运动耐量的差异,旨在为COPD-PH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对54例处于稳定期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依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气分析、常规肺功能(PFT)、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血气分析:COPD-PH的动脉氧分压(Pa O2)明显低于COPD-non PH(P0.01)。PFT:COPD-PH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低于COPD-non PH(P0.05)。CPET:COPD-PH的峰值功率(Peak Load)、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分钟通气量(Peak VE)、Peak VE%pred及峰值氧脉搏(Peak O2pulse)均明显低于COPD-non PH(P0.01)。COPD-PH的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ak VO2%pred)低于COPD-non PH(P0.05)。Pearson相关分析:PASP与DLco、Pa O2、Peak Load、Peak VO2及Peak O2pulse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COPD-PH会导致患者肺换气功能明显受损、运动耐力明显下降,其降低程度与PASP存在相关性。对COPD行CPET,有助于早期发现COPD-PH。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及治疗组(50例),两组均接受基本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硝酸酯类药物;运动康复组接受基本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治疗。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无氧代谢阈值(AT)制定运动强度,病人运动时的症状、血压、心电图情况,制定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为隔日1次,共治疗15周后评定。依据心肺运动评估,记录病人AT心率、峰值最大心率、AT摄氧量、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结果治疗15周后,对照组AT心率、峰值最大心率、AT摄氧量、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均治疗较前有所改善,其中AT心率下降、峰值摄氧量升高(P0.05)。治疗组AT心率、峰值最大心率、AT摄氧量、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均治疗较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治疗组AT心率、峰值最大心率、AT摄氧量、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均较药物治疗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可降低稳定型心力衰竭病人AT心率、峰值最大心率,提高AT摄氧量、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