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际糖尿病联盟预测,至2030年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超过6亿,且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占比超过90%[1];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一组在生物大分子的残基与还原糖的醛基通过糖基化反应产生的一系列具有高度活性的终产物总称。目前相关研究进展显示,AGEs升高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高危因素[2],而司美格鲁肽作为近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类药物,具有优效降糖、高安全性、长半衰期等优势,广泛应用于T2DM患者[3]。本研究旨在探究司美格鲁肽对初诊T2DM患者血清AGEs水平及骨密度(BMD)的影响,为预防T2DM患者骨质疏松(OP)并发症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是以动脉粥样硬化(AS)为基础的大动脉病变,多研究表明单部位AS与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呈正相关[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足背动脉(DPA)受累的比例高达63.4%,可反映大血管疾病的风险[2]。作为体现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平均血糖只能解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的60%~80%[3],且单独测量HbA1c进行诊断可能会导致HbA1c变异指数(HGI)异常者作出不适当的糖尿病管理决定[4]。为了量化HbA1c这种变化,Hempe等[5]引入了HGI,其定义为测量的HbA1c减去预测的HbA1c水平。HGI可量化HbA1c个体间差异的大小和方向[6],有助于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治疗[7]。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动脉病变(DPAL)与HGI两者关系的报道不多。本研究主要研究HGI及其他相关因素与DPAL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正>T2DM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患病人数众多且增长迅速,危害巨大。高血糖可通过损伤血管及其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促进ASCVD发生发展。T2DM及糖尿病前期(Pro-DM)与ASCVD共病管理,即在确诊糖代谢异常早期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将有效降低ASCVD发生率和致死、致残率[2]。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干预研究结果从理论到实践均证实,对这两种疾病进行共病管理疗效良好[3-6]。为此,我国内分泌代谢病、心血管病、流行病等多学科专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心血管和DM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往往合并脂肪组织功能障碍[1]。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包括脂肪组织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ECM)沉积。能量摄入过剩会导致脂肪组织迅速扩张、脂肪细胞肥大,脂肪组织周围血管也未相应增殖,从而导致脂肪组织局部缺氧[2]。脂肪组织局部缺氧会诱导巨噬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和胶原合成增加,从而限制脂肪生成、降低脂肪组织的膨胀性,进而降低其储存能力[3]。过剩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肝脏、心脏、  相似文献   

5.
刘文锋  姜昕 《实用老年医学》2022,(9):956-958+962
<正>糖尿病是全球最常见的代谢紊乱之一,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5.52亿[1]。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2013年我国慢性病调查显示:8岁及以上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其中,大约一半的T2DM病人合并高血压,增加了脑、心、肾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主要病因是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及水钠潴留[3]。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老年人约占50%[1]。较高的糖尿病发病率归因于营养过剩和久坐不动的环境暴露,以及人口老龄化[2]。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者,应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增加基础胰岛素治疗,是T2DM广泛选择的一种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本研究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老年T2DM患者使用地特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重点观察2种剂型的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下降程度、体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两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中(≥60岁)约30%为糖尿病患者(7813万),其中95%以上是2型糖尿病[1]。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2]。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总骨折、髋部骨折、上臂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的风险均增加[3-5],2型糖尿病患者任意部位骨折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增加22%,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7%[4]。  相似文献   

8.
<正>一、T2DM合并超重/肥胖患者现状及原因过去十几年间,超重和肥胖在我国T2DM患者中越来越普遍。目前中国成人DM合并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的比例为41.0%、24.3%、45.4%[1-2]。DM患者体重和BMI随病程进展持续增加,DM患者确诊后平均每年BMI增加0.2 kg/m2[3]。已确诊T2DM患者体重增加不仅与BG控制效果不佳密切相关[4],还可能导致DM相关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骨关节炎及癌症等[5]。  相似文献   

9.
<正>血清网膜素-1(Omentin-1)与内脂素(Visfatin)〔1〕是新近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冠心病密切相关。本文拟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锐)治疗对1型糖尿病(T1DM)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Omentin-1、Visfatin水平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居住武汉地区3172岁85例诊断及分型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分为①正常糖耐量(NGT)组:30例,均无肝肾疾病、冠心病、血脂紊乱、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②T1DM组:25例,均成年起病或诊断,病程072岁85例诊断及分型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分为①正常糖耐量(NGT)组:30例,均无肝肾疾病、冠心病、血脂紊乱、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②T1DM组:25例,均成年起病或诊断,病程08〔平均  相似文献   

10.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约32%的2型糖尿病(T2D)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CVD),多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促进了全球CVD负担[1],而糖尿病具有独立风险。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HF)住院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两倍多[2]。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过去3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快速增长,成年人超重/肥胖率超过50%,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约有5~6亿成年人和5000万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超重/肥胖会增加高血压、T2DM、心脑血管疾病、特定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患病风险[1]。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表明,44%的T2DM、23%的冠心病和7%~41%特定癌症的负担可归因于超重/肥胖。肥胖还对个体产生不良心理和社会影响,并造成巨大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3]。有研究[4]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肥胖超重率可达70%,儿童可达30%;  相似文献   

12.
<正>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中老年高发、病因复杂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极易引发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2]。有研究发现,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可增加2~4倍[3]。在补体系统激活过程中,经典途径的启动因子补体1q(C1q)在调控机体炎症反应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C1q的激活会加剧许多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冠心病[4]。目前,C1q的临床相关研究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3.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障碍相关的病理性综合征,主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1]。NAFLD已超过乙型肝炎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影响着全球26%的人口,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险因素,可能将在未来几十年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首要病因[2-4]。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睾酮对人体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持续降低的睾酮水平是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的标志。研究表明,糖代谢紊乱与性腺功能障碍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密切。一方面,糖尿病病人的性腺功能减退发病率很高,其中有48.0%的早发性T2DM男性病人并发性腺功能减退,26.7%的晚发性T2DM男性病人并发性腺功能减退[1]。另一方面,性腺功能减退也是糖尿病的常见合并症,正常生理水平的睾酮能够发挥维持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血尿酸(SUA)是嘌呤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大量研究表明,SUA与痛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DM)相关〔14〕,高尿酸(UA)血症不仅可引起痛风和UA性肾病,同时也是胰岛素抵抗(IR)的特征〔5〕。2型DM(T2DM)病程早期往往表现为IR,胰岛素分泌增加以代偿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晚期β细胞衰竭,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本研究通过比较初诊T2DM患者SUA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6.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IR)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一组以肝脏脂质过度蓄积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代谢性肝脏疾病[1]。其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性肝硬化。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NAFLD总人数将增加到3.145 8亿例,是全球NAFLD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2]。然而,关于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重打击学说”是当前研究最多的NAFL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上对肝功异常的患者使用噻唑烷二酮和调脂药有顾虑,因两种药物均可引起转氨酶升高,本文观察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肝损害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吡咯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IR)及贝特类调脂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2011年112月的475例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诊断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96例为脂肪肝组,年龄(56.61±8.73)岁;其余379例为非脂肪肝组,年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Metrnl与肾功能及微炎性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T2DM患者146例,根据是否合并肾脏病变,分为单纯T2DM(T2DM)组(n=70),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组(n=76),再将DKD组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3个亚组:轻度DKD组[eGFR≥60 ml/(min·1.73 m2),n=28],中度DKD组[30 ml/(min·1.73 m2)≤eGFR<60 ml/(min·1.73 m2),n=26],重度DKD组[eGFR<30 ml/(min·1.73 m2),n=22]。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55)。所有受试者记录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WHR),测量血压。测定血清Metrnl、空腹血糖(FPG),肾功能指标[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胱抑素(Cys)-C、β2微球蛋白(MG)]、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微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18.7%(约2.604亿)[1]。2017年一项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60岁)糖尿病患病率约为30%,其中95%以上为T2DM[2]。糖尿病相关的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慢性肾病、肿瘤、痴呆等疾病的死亡风险在老年病人中更高,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DM)90%以上是2型糖尿病(T2DM)。根据国际DM联盟(IDF)统计,在2000年全球有DM患者1.51亿,估计到2030年有近5亿人。我国近年来研究显示DM患病人群逐年上升〔14〕,总DM患病率为9.7%,据此推算,在我国成年人中DM人数有9 240万〔5〕。1代谢组学技术的概念代谢组学指的是单个细胞、组织、器官或体液中所有小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