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律疗法又称“自我催眠疗法”,指通过有意识的主观意识活动或自我心理调整,来控制机体生理病理变化,达到心身平衡和治病的目的。此法不同于一般由催眠医师进行的催眠疗法,而是通过患者自己主观意识的诱导,进入催眠状态。治疗后,患者会呈现一种无梦境的特殊意识状态,有利于患者主动地调整和恢复心理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纵观很多传统的自然疗法,在经过科学的验证之后,正逐渐的被赋予新的生命与肯定,重新被医学界所接纳,此现象尤其表现在以健康维护为主轴的预防医学部门。本研究旨在从理论面探讨结合芳香疗法、水疗、以及反射疗法对于维护人体健康的可行性,期待医学界在化学药害充斥的21世纪、藉由天然物资及自然疗法的运用,为维护人类的健康研发出更有效、且无不良副作用的预防及治疗疾病的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药酒疗法     
药酒见于文献,最早的是《内经》的鸡矢醴,《金匮要略》的红蓝花酒等。清代《饮食辨录》认为药酒主要是促使药性进入血分,以促进药物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4.
哈哈笑疗法     
笑哈哈,能使人健康,这已经成为常识。古今中外医家也多认为"笑能治百病"。例如汉代名医沈怀因故忧郁成疾,众医无效,最后由后学张仲景以"笑"法治愈其症。  相似文献   

5.
卜婉萍  林栋 《光明中医》2016,(21):3067-3069
放血疗法是古老的疾病治疗手段之一,属于体表刺激疗法的范畴,其在医学历史及世界各民族传统医学中均占有一定的地位。放血疗法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及较宽的疾病治疗谱,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文中通过揭示放血疗法的历史起源、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丰富放血疗法的理论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眼针疗法     
眼针疗法是根据名医华佗“观眼察病”的理论创立的一种治疗疾病方法。本疗法将眼眶周围分为8个区13个穴位,依据脏腑名称命名。左眼以顺时针方向排列,右眼以逆时针方向排列。眼针疗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对各种痛症和脑部疾病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7.
流星锤疗法     
流星锤又称“走线锤”、“链子锤”、“飞锤” ,属于武术器械中软器械类。笔者在习练当中 ,巧加改良 ,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 ,不妨称之为流星锤疗法 ,现介绍如下。1 制 作取小麦 (或其他谷物 ) 5 0 g ,缝于布包内 ,作流星锤头 ,取 1 0m长绳索系牢。当然锤头重量以及绳索长短也可因人而异可大可小。2 治疗方法运用流星锤砸与圆周运动的技击特点 ,对身体背部的腧穴施以有效弹打。2 1 动作要领2 1 1 十字披红式取坐位或站位皆可 ,以右手阳握锤 (即正抓 ) ,从左肩上下打背部腧穴 ,回抽由右腋下上打背部腧穴 ,频率以每分钟 10 0次为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藏医泻脉疗法也可称之为利尿疗法,是服用具有下泻功效的方剂将脏腑疾病根源排出体外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结论:从尿道排出黄水或脏物质,以此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操作简单,见效迅速。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腧穴,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针灸的一种。古称"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焠刺"。火针原理  相似文献   

11.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  相似文献   

12.
传说古代名医张子和,善治疑难怪病,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信。一天,一个名叫项关令的人来求诊,说他夫人得了一种怪病,只知道腹中饥饿,却不想饮食饭菜,整天大喊大叫,怒骂无常,吃了许多药,都无济于事。张子和听后,认为此病服药难以奏效,告诉病人家属,找来两名妇女,装扮成演戏的丑角,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地做出许多滑稽动作,  相似文献   

13.
羞耻是人的本能,中医利用人的这一本能,治疗一些疑难怪症,都收到了神奇的意外效果。传说有一民间女子,因打哈欠,两手上举再也不能下来,吃药治疗皆无效果。医生利用女子害羞的心理,假装要解开这位女子的腰带,扬言要为她做针灸治疗,女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惊呆了,不自觉地急忙用双手掩护下身,急则生变,双手顺势自然下垂复原。这是中医采取“围魏救赵”计谋的心理疗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病情一天天严重起来。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望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此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Et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  相似文献   

15.
明朝有个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勤奋好学,头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举人,第三年又进士及第,喜讯连年不断传来,务农的父亲,高兴得连嘴都挂到耳朵上了,逢人便夸,每夸必笑,每笑便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效果。李大谏不得已请某御医治疗。御医思考良久,才对李说:"病可以治,不过有失敬之处,还请多加原谅。”李说:“谨遵医命,不敢有违。”御医随即派人到李大谏的家乡报丧,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  相似文献   

16.
想象疗法     
“想象疗法”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近年来多学科的广泛研究和实践表明,想象疗法是依据现代哲学与心理学的观点而起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并有一定的免疫学依据。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可分为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等四个功能部位。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运用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较多,而运用想象区极少,据科研人员发现,对未来的美好想象,不仅是知  相似文献   

17.
18.
19.
熏蒸疗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