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总结2011年―2021年苏道刚治疗胃炎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提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胃炎数据,其间共收录苏道刚治疗胃炎患者的271个治疗处方。运用Excel 2010建立苏道刚中药治疗胃炎处方用药规律数据库并进行分类整理,通过SPSS Modeler 18.0、SPSS 26.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方剂271首,涉及中药121味,药物使用频次共计3 804次。结果显示党参、白术、甘草、白及、白芍为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中药,其中,党参使用频次最高,达到230次。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支持度≥45%,100%≥置信度≥80%的关联规则共27条,支持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党参-白术,通过聚类分析共得出8个有效聚类,分别为黄芪-当归、海螵蛸-浙贝母、赤芍-柴胡、砂仁-醋香附、半枝莲-山药、醋延胡索-白芍、炒麦芽-麸神曲、茯苓-白及;以及13个核心中药组合,分别为白术、木香、菟丝子、麸炒枳实、黄连各为一类,其余的中药组合为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药-醋鸡内金、醋香附-砂仁、白芍...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刘敏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刘教授门诊276例乳腺癌患者的首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其进行标准化录入,构建处方数据库,采用该系统的方剂分析等模块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276首处方中,排名前5位的药物为山茱萸、炒白术、炒白芍、淫羊藿、党参;药性以温性频次最高,其次为平、寒、凉、热性;药味以甘味频次最高,其次为辛、苦、酸、咸味;药物归经以肝经频次最高(2004次),其次为脾、肾经;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山茱萸-炒白术、山茱萸-炒白芍、炒白术-炒白芍、山茱萸-淫羊藿、山茱萸-炒白术-炒白芍。根据药物关联规则演化得到关联规则7个,聚类处方6组。结论:刘教授治疗乳腺癌以补肾健脾疏肝为主,兼以化瘀解毒抗癌,体现了扶正祛邪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魏玮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整理魏玮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251张门诊处方,将中药录入Excel 2013并进行频次统计,然后通过SPSS Clementine 12.0、SPSS 20.0软件对处方中涉及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1)用药频次分析显示,251首处方中常见的高频药物有:干姜(1.00)、黄芩(0.99)、黄连(0.99)、生姜(0.99)、大枣(0.99)、清半夏(0.94)、太子参(0.91)、炒谷芽(0.71)、炒麦芽(0.71)等。(2)药物功效频次分析显示:常用的药物为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化湿药、消食药。(3)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生姜-大枣-太子参"为强关联组合。(4)聚类分析将频次≥25的高频药物聚为6类,分别为:炒谷芽、炒麦芽、苍术、白术;生姜、大枣、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太子参;炒酸枣仁、首乌藤;枳壳、厚朴;炙甘草、炒白芍、延胡索;黄芪、丹参、玫瑰花、龙胆、郁金。结论魏玮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处方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法以辛开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储浩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组方规律,总结临床用药经验。方法:利用Excel收集整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储浩然门诊治疗的189例IBS-D病例,利用SPSS Modeler 18.0中Apriori算法建立数据挖掘模型,通过SPSS24.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储浩然治疗IBS-D的有效处方中,共统计出使用药物155味、用药频数3648次;使用频数≥50%的14味药物中使用频数前6味药物依次是:麸炒白术、陈皮、甘草、茯苓、太子参、炒白芍;使用频数≥90次的16味中药运用SPSS24.0系统聚类分析,获得4组核心药物组,分别是:茯苓-茯神-太子参-麸炒白术;炒麦芽-炒谷芽-甘草-炒薏苡仁-薏苡仁;陈皮-醋青皮-厚朴-麸炒枳壳-姜半夏;炒白芍-赤芍。结论:储浩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有治虚和中,升降归序;脾温健运,胃补平和;疏补兼施,随症妙变的特点,值得医者学习并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挖掘庞龙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庞龙教授于广东省中医院眼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医案的处方资料,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方剂基本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庞龙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庞龙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方剂134首,涉及147味中药,用药频次达1 886次。频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茯苓、甘草、三七、丹参、薏苡仁、党参、密蒙花、白术、枸杞子、白芍、五味子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利水渗湿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得到79条关联规则和关联强度较强的药物组合31组,聚类分析得到6类。【结论】 数据挖掘结果表明庞龙教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处方用药规律如下:首辨虚实,虚者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实者利湿化痰、清热养血,虚实夹杂当分清主次,或补虚为主,或祛邪为主;通络、明目贯穿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吴门医派妇科膏方优势病种及组方特色,以供临证应用参考。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我院妇科膏方处方资料,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药物关联分析,挖掘基本组方特点。结果:共收集妇科膏方处方208份,按疾病分类以月经病最多,单张膏方处方总剂量平均5000.41g,药味数平均38味。涉及中药品种202种,总使用频次为8004次,使用频次高的药物依次为阿胶、炒白芍、菟丝子、熟地黄、麸炒山药等,形成关联环阿胶-麸炒山药-麸炒白术-炒白芍-熟地黄-盐续断-菟丝子。组方以补药为基础,性味偏甘、温,主入肝、脾、肾经,毒性药应用较少。结论:吴门妇科膏方以调治月经病等慢性病为优势,遣方用药符合吴门妇科扶持中土,充盈血海;疏肝理气,补肾并重的学术思想;具有燮理阴阳,平调脏腑,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的特点,专科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周继红主任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结节术后患者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 342例肺结节术后治疗处方,构建方药数据库。应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4.0对处方进行药物频 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结果:共纳入方剂372首,涉及中药194味,使用频次在150次以上(使 用频率≥40%) 的药物共有11味,具体为炙甘草、茯苓、麸炒白术、当归、黄芪、桔梗、法半夏、陈皮、麦 冬、白芍、生地黄。在高频药物中归脾胃经的药物数量最多,达22味(73.3%);其次为归肺与大肠经的药物, 有18味(60.0%);归肾经的药物最少,只有4味(13.3%)。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10%,置信度≥85%,最大 前项数1) 得到关联规则71条,炙甘草与茯苓、麸炒白术与黄芪、茯苓与法半夏、炙甘草与当归等组合均为治 疗肺结节术后常用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7个组合,第1组以理气化痰类药物为主,包括竹茹、麸炒枳实、 大枣等;第2组以活血祛瘀类药物为主,包括酒川芎、燀桃仁;第3组仅有1味炙甘草,以祛痰止咳、调和诸 药为主要功效;第4组仅有1味茯神,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第5组以益气固表类药物为主,包括麸炒白术、 黄芪、防风;第6组以健脾养胃、清热散结、健脾利湿类药物为主,包括炒鸡内金、炒麦芽、太子参等;第 7组以滋养肺肾、止咳化痰类药物为主,包括百合、玄参、浙贝母等。结论:治疗肺结节术后患者以滋肾补 肺、益气固表、行气化痰、活血补血为基本原则,从脾胃论治肺系疾病是其用药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黄明河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新思路与方法。方法:对深圳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黄明河主任脾胃科专家门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中的用药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并导出;结合K均值聚类、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并对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纳入病例342份,涉及中药165味;其中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出现频次最高的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党参-麸炒白术""党参-黄芪""党参-醋莪术",核心类方为萎胃汤。结论:黄明河主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滞血瘀为其发病的基本病理过程;瘀毒互结是重症CAG及癌前病变的最终结局。治疗上应以益气健脾、理气化瘀为主,佐以解毒散结,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分析姚新苗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 年 1 月至2022 年6 月期间姚新苗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处方,运用Excel 进行频数分析,运用SPSS Clementine 11.1 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771 张处方,使用药物199 种。频次≥ 100 的中医证型有肝肾亏虚型、瘀血停滞型、肝郁气滞型、湿热痹阻型、寒湿凝滞型;使用频次前10 位的药 物为怀牛膝、大枣、柴胡、生姜、黄芩、炒白芍、姜半夏、茯苓、续断、甘草。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各证型支持 度靠前的药物组合分别为熟地黄-山药、当归-川芎-炒白芍、姜半夏-柴胡-黄芩、黄芩-柴胡、桂枝-防风-炒 白芍;对整体用药前30 位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 类有效聚类组合,分别为六味地黄丸加减、柴胡 类方加减、当归芍药汤加减。结论:姚新苗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强调整体观念,用药注重补肾、疏肝、健 脾、活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庄礼兴教授诊治慢性胃炎之临证经验。【方法】 收集庄礼兴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门诊有效病案的资料及处方,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网络构建方法等探讨庄礼兴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57首处方132味药物。药物频次居前的药物依次为白芍、枳壳、柴胡、陈皮、法半夏、甘草、川楝子等;药物分类主要分为理气药、补虚药、清热药等;归脾经或胃经药物最多,其次是肝、胆经。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聚为3类,即C1类:枳壳、柴胡、白芍、陈皮、法半夏;C2类:川楝子、延胡索、甘草;C3类:白术、熟党参、茯苓、炙甘草、砂仁、厚朴。关联及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海螵蛸-枳壳、竹茹-法半夏、柿蒂-枳壳、川楝子-枳壳-白芍-柴胡、白芍-枳壳-法半夏-陈皮-柴胡等药物组合。【结论】 庄礼兴教授诊治慢性胃炎的思路为:把握病因病机,辨清标本虚实与轻重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重视理气,强调中焦气机与少阳枢机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叶海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叶海教授为首次到宁波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211例KOA患者开具的211首中药处方。所有患者后期均获得定期复诊,且疗效肯定。将中药处方信息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制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由2人负责数据审核,确保数据准确。使用软件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并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进行组方规律分析,最终预测新的处方。结果:叶海教授开具的211首治疗KOA的处方中,使用频次居前6位的中药分别为防风(205次)、炒谷芽(205次)、延胡索(202次)、茯苓(200次)、制川乌(167次)、桑寄生(167次),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药物组合为防风-炒谷芽(200次)、延胡索-防风(197次)、延胡索-炒谷芽(197次)。挖掘出22个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仙茅-姜半夏-怀牛膝、鸡内金-荆芥-炒白术、鸡内金-炒白芍-炒白术、芡实-炒白芍-肉苁蓉、芡实-炒白芍-炒白术、黄芩-蝉蜕-党参、龙骨-浮小麦-牡蛎、桑寄生-苍术-重楼、甘草-桂枝-酸枣仁、荆芥-姜半夏-细辛、酸枣仁-首乌藤-钩藤、太子参-党参-巴戟天、炒白芍-肉苁蓉-薏苡仁、炒白芍-肉苁蓉-火麻仁、怀牛膝-薏苡仁-通草、柴胡-熟地黄-陈皮、黄芩-甘草-桂枝、灯心草-甘草-酸枣仁-首乌藤、黄芩-甘草-桂枝-党参、黄芩-桂枝-太子参-党参、荆芥-柴胡-细辛-熟地黄、荆芥-细辛-熟地黄-炒白术。预测出6个新处方,处方1药物组成包括仙茅、姜半夏、怀牛膝、薏苡仁、通草,处方2药物组成包括鸡内金、荆芥、炒白术、炒白芍,处方3药物组成包括芡实、炒白芍、肉苁蓉、炒白术,处方4药物组成包括甘草、桂枝、酸枣仁、黄芩,处方5药物组成包括黄芩、甘草、桂枝、党参、太子参,处方6药物组成包括荆芥、柴胡、细辛、熟地黄、炒白术。结论:叶海教授治疗KOA用药注重个体化差异和顾护中焦,常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祛风散寒、行气化湿、疏肝和胃、豁痰化瘀立法。  相似文献   

12.
对中日友好医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门诊和住院肿瘤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析,统计中药饮片使用频次、频率、平均用量、用量范围,并与《中国药典》进行对比;采用关联规则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肿瘤用中药配伍规律,并探讨中药用药监护内容。经统计,肿瘤中药饮片处方中使用频次前20位,主要以补虚药为主;毒性中药饮片使用频次较低,主要为小毒饮片,存在超药典用量情况;出现频率较高的药味组合是麸炒白术-茯苓(16.11%),生黄芪-茯苓(15.10%),具有强关联规则的药物有怀牛膝→桑寄生,生薏苡仁→怀牛膝,怀牛膝→仙鹤草,菟丝子→怀牛膝等。根据用药情况,可从用法用量、炮制品选择、配伍、煎煮方法、患者教育等方面着重进行用药监护。据此,药师可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肿瘤中药饮片使用特点和规律,并以此为切入口进行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整理WanFang、CNKI、VIP中文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月8日发表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处方,运用Excel 2016软件统计分析中药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整理出熏蒸处方394首,涉及中药217味,中药分类主要以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主要药性为温性,主要药味为辛、苦、甘;归经主入肝、肾、脾经;关联规则分析获得使用频次大于79次的中药组合33组,中药关联规则8条;聚类分析筛选出核心组合5类。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为主,兼解表药、补虚药等,具有祛邪为先、兼顾补虚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徐春军教授门诊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的处方共209张,建立相关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徐春军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常用药物按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当归、生黄芪、炒白术、白芍、黄芩、枸杞子、广藿香、炒酸枣仁、党参、泽兰、黄精、白花蛇舌草。常用药对按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生黄芪、当归;当归、炒白术;生黄芪、炒白术;当归、白芍;生黄芪、白芍;白芍、炒白术。结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多用补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注重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研究国医大师熊继柏辨治胃脘痛的学术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学术论著、期刊论文、报纸文章中熊老治疗胃脘痛的方剂,分析其辨治特点,并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进行用药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分析其核心组合,形成新处方以研究其组方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72首,涉及中药100味,多为理气药、补虚药,总用药频次875次。中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多入脾、胃经,肺、肝经次之。药物频次、组合和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多以甘草、陈皮、木香、砂仁、枳实、白芍、厚朴、半夏八味药的两味至五味配伍为主。结论:熊老治疗胃脘痛辨证首重分虚实,治疗注重行气止痛,处方以甘草、陈皮、木香、砂仁、枳实、白芍、厚朴、半夏为核心,通过不同配伍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85—2020年中国知网(CNKI)有关中医药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中药处方信息表,利用SPSS20与SPSS Modeler 18软件进行频数、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以挖掘中医药治疗IBS-D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366篇,中药处方417首,涉及中药205味。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白术、甘草、白芍、茯苓、陈皮、防风等。治疗药物以补虚药、理气药为主;药味多见甘味,药性以温、平性为主,多归于脾、胃、肺经。治疗常用药对组合有白术-白芍、白术-白芍-茯苓、防风-白术-茯苓等。聚类分析得出5类处方,主要功效为调和肝脾、健脾祛湿、温阳止泻、补虚止泻等。结论:中医药治疗IBS-D主张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采用调和肝脾、健脾祛湿、温阳止泻等法治疗,临床常用痛泻要方、四神丸等加减方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证型、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数据库,筛选相关处方,Excel 2019、SPSS Statistic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8.2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并进行证型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96首、中药16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白芍、海螵蛸、甘草、白及、黄芪,功效以补虚、理气为主,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白芍、海螵蛸、甘草、白及、黄芪为核心中药。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胃络瘀血型出现次数较多,经关联规则分析分别得到10、12、10条药组,聚类分析均得到3个组合。结论 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宜选用性味甘温的补虚药、理气药,同时应辨证论治,从而充分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聚类分析1 300份处方总结沈敏鹤辨治肺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沈敏鹤主任中医师辨治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沈敏鹤主任中医师门诊172例肺癌患者的1 300份诊治处方,将患者就诊处方的药味频数、药物累计频数、药物性味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频数最高的51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 300份处方每剂处方药味数介于2~17味,平均10.38味;1 300份处方中共用药451种,累计用药频次13 512。其中,用药次数最多者为茯苓;药性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平",药味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甘",药物类别频数最多的为补虚药。系统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21类,涉及方剂有二陈汤、小柴胡汤、天麻钩藤饮,药对有枳实-厚朴、干姜-红枣、麦冬-五味子、生黄芪-炒酸枣仁、白花蛇舌草-鲜芦根、北沙参-枸杞子等。结论:沈敏鹤辨治肺癌以补脾益肺为主,辅以清热解毒、解表宣肺、化痰利水之法;临证遣方用药善用经方,药用精少。  相似文献   

19.
搜集整理孟河医派治疗鼓胀的相关文献,并进行频数统计后分析发现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等出现频次较高;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常用药物组合包括:茯苓和泽泻、茯苓和陈皮、茯苓和白术等;R型聚类分析得到7个高频用药聚类组合。孟河医派在治疗鼓胀用药处方思想为用药轻灵、和法缓治,消中有补、补中有通,师于古人、不泥古人。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65-86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式,探究便秘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纳入标准,收集便秘处方596首,涉及220味中药,累计用药4 512频次。对处方标准化后,对药物频次、药性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探索便秘处方的组方规律。结果:对核心药物分析,确定便秘治疗用药常以清热药、补虚药、泻下药及理气药为主。得到常用二项配伍药物25组,三项配伍药物14组,并结合专业知识,发现6类证型下不同的核心药物。结论:便秘处方规律的挖掘,得出的用药配伍规律及核心药物,为临床用药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